做个喜悦的人-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ǎ芰私獗鹑司褪亲鹬乇鹑说谋硐帧D隳芄涣私庖桓鲂牧椋拍苷嬲闯銎渲械奈侍舛峁┌镏2拍苤廊绾巫霾攀悄且桓錾亩哂胫械馈C挥姓庖桓隽私猓降陌镏仓荒艿揭桓龀潭榷选
故真正的“菩萨”应是有耐心倾听别人的人,有诚意了解别人的人,而不是只是想把一套思想蜮行为模式加在别人身上使其接受。不分青红皂白只希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佛教徒的,是有“侵略性”性格的人,是“我执”学生的表现。谈不上中道,更遑论菩萨道了!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10)
能接受中道的人,除了能接受自己与他人外,还能接受世界及世界所有的一切。他既不是个悲观主义者,也不是个乐观主义者。他是个关心世界,了解世界,具有爱心及热心的中道实践者。他一定是个负责任的人,因为他深知缘起实相及因果律,而知道不负责任真正的后果。他一定是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是个入世者而不是个隐士。他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均了解缘起无自性的道理,而不会以眼前的情况为实有而抱着悲观、绝望的态度。但他也深知自己及世人若不努力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幸福的未来,这个世界是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的,故他也不是对事事都“乐观”而把一切都像若干基督徒般地“交付给主”或命运,简而言之,他只是个实际的人。而对人生中无数的起落,他喜悦地接受一切而参与一切,这就是中道。
希望诸位不要以为本章讲的这些事不是佛法,或以为和修行没有关系,事实上这些才是佛法。修行若不懂这些,佛法根本修不起来,更不要说深入了。佛法流传了二千多年,已和许多文化相结合而形成多元化的面貌及传统。其中不少传统是颇不合乎缘起中道的。我大略地提出了其中两个极端——神秘主义与玄学化——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和我一同反省,看看这两个东西在20世纪的今天是不是已成为佛教中的“二边”。
这个看法并非出于佛经或论典,而是我个人修学的浅见。当初佛在世的时候,修行人的心态及整个修行的文化环境,和现在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当时许多现有的教派尚未成立,佛教也尚未和中国及其他文化相融和。故以整体的修行环境而言,当时的“二边”和现在的“二边”可以说并不完全相同。举例来说,当时有无数的人修苦行,苦行就成了当时佛所说的二边之一。而今天的佛教已发展出了大乘诸教派,而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性格已成了大乘佛教中相当可观的影响力。中国文化一向是有温柔敦厚的传统的,中国人也早已经历过儒家中庸及王道文化的洗礼,而早已有了不走极端的性格。故当佛法传到中国时,中国人把它和自己本有的文化相融和,而给予再发挥和再整理。当整个大乘文化成熟时,修行环境及修行心态已和当初佛在世时有很大的不同。
故我以为今天讲“中道”,若真要讲得深入,就一定会有和原始佛教不一样的地方。倒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自成一家而讲得不一样,而实在是因为中道所依的现实环境不一样的缘故。讲得不完全一样并没有关系,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该做的是用佛所发现一切无碍及深观缘起的智慧,去了解时代,认清在当代佛教中存在的二边,并在认清后能远离此二边,如实地行中道,才是在20世纪的今天弘扬佛法的大着眼处。我所言,也许有未臻完全之处,但我认为大家应往此一“找寻时代之中道”的方向努力。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1)
不要轻易地评判任何人及任何事,是科学及做学问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修四念处的基本精神。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讲得太过了,或认为我把佛法及世间法混为一谈。事实上,此点的确是我自己的见解。但我认为它不但符合缘起法则修行的要义,而且的确是修四念处时非常重要的态度。故仍不揣浅陋地把它指出来,希望对大家的修行有所帮助。
四念处修行的指导原则是如实观。佛要修行人如实地在身、受、心、法四个地方观察种种起落的现象。一样东西若升起了,则修行人当知它升起了;若落下去了,则修行人当知它落下去了。能清楚明白地知道一切身、受、心、法等现象的起落而不执著,就是四念处修行的真义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又要说不要轻易作价值评判呢?这和如实观又有何关系呢?
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人一旦在作价值评判,他已经不在“如实”观了。
我们在前面身念处的章节中提过修四念处最主要的原则是要学会“放松”,也就是因为这个相同的道理。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有颇强的一种价值评判倾向时,只要他一碰到那件事,身心自然就会紧张起来,而去做一种“排拒”动作。这个动作不只是会造成身心上的一种紧张而形成疲劳,最主要的缺点是它使修行人不能如实地认知这个东西的性质和真面目,而使其智慧不能增长。以法念处的原则看来,修行人只有在轻松柔软的身心状态下,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才有可能充分了知万法的“本来面目”。否则一个念头才刚出头,就把它压下去,其真正的结果是修行人从没有真的了解这个念头是什么。这样子的修行,永远像是在打仗一样,既费力又紧张,而且不能深入到佛法中智慧之学的核心。故佛法中虽也有道德家及宗教家所喜欢的那一面,但毕竟佛法真正的核心——智慧——是“不共世间”的,其原因也就在此。因为佛法主张若真欲解决人世间的这些问题,光是靠高尚的道德律或纯洁的宗教情操,是不够的。佛老早就指出了这样一个体认,也就是《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是建立出来的东西,终归是为因缘所设定的。用一个因缘设定的东西来打击另一个因缘设定的东西,终究无法体认到佛所发现的那种生命中的喜悦安定。以佛法看,修行人只有用一种“接受生命”的态度,让这有生有灭的东西起落来去。放松身心,立定脚根,仔细看清楚,才有可能会加深对自己一切行为背后真正动机的了解。人若无法放松身心而真的对自己有所了解,法念处的修行是连开始都无法开始的。就好像在一个高压政治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的老百姓皆无法知道社会中许多事情的真相一样,因为新闻及传播媒体皆为统治者所控制,而警察人员又非常有力地在控制人民的活动。对一切事物有强烈价值评判倾向的人,事实上正是自己的秘密警察,一个言论才刚出来就派兵把它消灭掉。这样会使自己成为“无知的老百姓”,不是很自然合理?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2)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价值观的“被设定者”(即由他人或外在文化等而主导他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设定者。我们不自觉地由小到大,经由教育、双亲、社会等等,而接受或认同了许多的价值观念。这其中包括了一个人对家庭的看法,对国家民族的看法,对金钱的观念,对爱情及两性关系的看法等等。
一个人本身的性向及经验,当然也是影响他价值观的决定因素之一。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因素正如由外而来的因素一样,是在他不充分了知的过程中而影响了他,“塑造”了他的。如仅就他们的影响和作用而言,我们几乎可以不用去区分那些是来自内,那些是来自外的。
我并没有意图要大家放弃或否定任何价值观,也不在尝试建立任何价值观。我所欲指出的,是人若尚未充分了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有哪些价值观,也尚未了知是哪些“缘”(因素)而使那些价值观产生的话,以佛法的理论而言,这人仍在“迷”中。若很精进地修行,他最多只能做一个很能控制及约束自己的人。他有可能修养很好,不会乱发脾气,但毕竟他仍还没有沾到佛法中真正所谓解脱道的边。他若修过四念处,也仅是在身念处、受念处及心念处的范围内,而尚未触及到法念处。因为修行人要能真地见到自己的思想、观念,实在是较难的。但毕竟法念处是佛法中较深但不可省略的部分。修行人若没有见到自己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价值观念及因那些观念而生的执著,修行仍不算完全。他只能当问题“来”的时候用一套方法去“解决”它,或使问题“过去”,但他无法真正见到是因为自己那些深藏在心中的思想、观念,而使这个问题得以产生,故同样的问题会一遍又一遍地再来。修持好的人能使问题不构成太大的影响力,也算是相当地自在了。但因仍不能看出问题真正的原因,故不能使它不再为。这样不能算是达到了佛法真正的目的——苦恼的止息,也就是他仍在受所谓的生死海浪潮的影响,仍然在“轮回”。
真正达到目的——也就是佛法中所谓彼岸——的慧解脱阿罗汉们,是真正地能令烦恼永不复起的了。并不是他们的力量特别大,能压得住烦恼,打得破执著。他们从来不压什么,不打什么,只是凡夫才压压打打。他们只是彻底地了知了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而且对自己的“一切见解”都了知了的人。知道其“缘”而看得穿。能把这一切都彻底了知的人,才能使烦恼不复再起,也只有真能用智慧看出“无可欲”者的人,才能真正不再作欲望的奴隶。否则无论你如何说世欲是可厌的,诸行是无常的,把它想成“空”也好,想成“白骨”也好,所谓的世欲仍是会来找你的。因为你只是在和它搏斗,而未真正看清它的真面目。真的在自己生命中看到无常律的人,才能解脱生命中由“常见”所生的束缚。否则说无常,写无常,想无常,不过是在做一些“价值评判”罢了。是在把生命说成一个样子或想成一个样子,这和四念处中所谓的“如实观”是有很大差距的。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3)
生命不是一样该去被评价的东西,而是该去被体会的。先别忙着去批评生命,硬要把它说成一个样子。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哪些是别人的意见,哪些是自己的意见。修行人若自己都搞不清哪些是别人的意见,哪些是自己的意见,所谓“修行”只不过是在“演戏”罢了!不够真!不真的修行是很难深刻而起作用的。
这一点是我对今天所谓修行心态最根本的批评,也就是大多数人的修行不够真。大多数的修行人都学了很多东西,知道了许多别人的意见。但大多都搞不清哪些是别人的意见,哪些是自己的。并没有真的在生命之中见到无常律,见到无我律,而只是听过、读过。许多人不但都以为自己知道这些,而且了解,但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复杂的东西,也不是很难了解的。只是大多人都只是了解而已,却并没有真正见到生命的现象是无常的、无我的。这样是不会有佛法真正由慧所生的法喜道乐的。故今天大家都知道很多,把佛法弄得很复杂,但奇怪的是有法喜道乐解脱体验的人却很少。这样奇特的现象,大家能不承认是因为佛教整体的发展忽略了四圣谛及四念处吗?
现代人的心思往往复杂得不得了,想什么问题都想得通。但要现代人去看看人生里一些最简单的真相,却往往是莫名其妙的困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总是会死亡的事实。
我们存在的文化中是存有对死亡的“禁忌”的。大家都知道它,但都不去讲它,不去想它。一般人的人生观是:“如果有人问我,我当然知道自己有一天是会死亡的。但当那一天还没有来到之前,让我尽情地去享受人生,不要去想那些事情。让我们做一个生命中的勇者,不要去为一件尚未发生的事而使今天的我不愉快!”
以人类文化一般的观点看来,这种人生观是很健康的。当局者至少有一种多做“正面思考”的积极心态,去想一些愉快的事,而使自己的人生比较快乐。但以佛法的观点看来,这一种心态却必然隐藏着潜在的忧苦。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局者没有能和谐地和生命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死亡——相处,而接受它,故会故意地不去谈它,想它。以佛法来看,这种心态里有一种生命中的“紧张”,也有一个恐惧,就好像一个受过某种感情创伤的人,会对某件事很敏感,别人稍稍提到那件事,他就受不了一样。真正勇敢的人,哪里会有什么禁忌?只要一提到死亡就避开来的人,以佛法来看不但不是乐观鄠的表现,反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忧悲苦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才会一天到晚如此疯狂地做那么多事而闲不下来,不在当下。许多人最怕的就是和自己单独相处,而事实上只是怕和念处今论相处罢了。而不能和生命中最基本的真相和谐相处的人,当然不可能有佛教中所谓“如实观”的生活态度。此种人的生命中始终会有一股胸中的“闷气”,郁郁而无以纾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4)
故佛教中有时会有一些教法,就是要用当头棒喝的一种方式,去故意突破这些人的禁忌。越是不爱看、不爱讲的事情,就偏偏拿到面前来看、来讲。四念处中的“白骨观”就属于这一类的教法。《念处经》中也有一段文字是专门讲白骨观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修行人看出自己有哪些执著及禁忌。真能看出来了,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老是不在当下,而知道什么是“接受人生”的如实观了。修行人能在这一念之间看出了自己生命中的事实,能接受死亡,接受生命,就是开悟了。从此再也不会把自己弄得如此之累,而只是在逃离一个事实罢了。
人往往绞尽脑汁,费尽心血,想要使一样东西“不朽”。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哪一样不是“想逃离生命中之事实”的产物?而哪一样又不是夹杂着几十万人的鲜血与眼泪?
事实上仔细想想,这只是两个突出的例子罢了。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其中又有多少是出于真正理性而利他的慈悲心,而又有多少只是疯狂的人类想向自己证明自己的“不朽”的产物呢?而毕竟这一个想要逃离的事实的努力,只是一个妄想。它本身不是一种不安,蕴藏着苦。而人类却不断地从劫至劫想要逃离这一个事实,逃离当下,创造了更多的苦与更多的不安,也感受到更多的不安与更多的苦。故佛在彻底洞见了人类行为的本质后,会悲悯地说世间是“纯大苦聚”,实在是良有以也!
故“白骨观”(也就是不净观)的修法,其原则就是要唤醒人类去正视生命中的事实——即人的生命是和世间其它东西的生命中的事实——即人的生命是和世间其它东西的生命一样,均是短暂的。修行人能有了这样一个如实的觉知,他的生命才算是苏醒了。能彻底地接受了这一个事实,才不会有那许多妄想,老是要逃离舍弃什么。而奇怪的是当一个人能真的和谐地和这些生命中简单的事实相处时,他不但一点都不是个悲观灰色的人,反而会在生命中升起一种“觉醒”,格局和眼界反而更开阔,也更能真地享受世间的美景。这一种结果,是世间一般有逃离事实与当下倾向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修白骨观时,心中不当有任何神秘的想法,或以为这是一种“秘法”,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