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做个喜悦的人 >

第17章

做个喜悦的人-第17章

小说: 做个喜悦的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阆虻娜嗣撬胂蟛坏降摹
  修白骨观时,心中不当有任何神秘的想法,或以为这是一种“秘法”,有不可思议的功力。修行人当本着一种平常心,去观察人生中每一秒都在发生的事实——死亡。《念处经》中有要比丘去仔细观察人死亡后身体逐渐分化消散的情形,不外就是要修行人较深刻地有这一个“人及万物总是有分散的时候”的觉知,并不是要佛教要悲观地去扩大人生的负面,事实上佛只是要人做个更改的人罢了。我们往往有一千一万的理由会心情不愉快,总觉得世界对不起我们。以佛法的哲学看来,这是不够更改的表现。事实上生命是无常的,人只要还能有健康的身体,就已是非常幸福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理由及时间去不愉快呢?人之所以会不愉快,只是因为没有生命中的事实——“无常”——的觉知,故把一切都视为当然而不知感激。对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人的生命往往就在旦夕与呼吸之间。故前一口气呼出去,后一口气还能再吸进来,就已是很值得喜悦的事了。生命中一切的事情都是许多因缘聚在一起才能发生的,是一个非常奥妙而难得的组合,也是很不容易的。故真的见到无常律的人不但不会悲观,反而是个特别懂得珍惜生命,把握现在,而有“惜缘”个性的人。一个真正懂得惜缘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不满足与不愉快的。而白骨观的专利法,不外就是能使修行人有这一个生命中事实的觉知,而能有更合理的人生观罢了。
故四念处中所有的这些观法,包括“白骨观”在内,全部都只是要提升修行人对生命现象如实观察的能力,而不是在作一种否定式的价值评判,硬要把人生想成另一种样子。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5)

  今天一般的学佛人是有很强的价值评判倾向的。动不动就说“四大皆空”,一副万事皆休的心态,还以为自己是正道。事实上这是不符合四念处中“如实观”的态度的。你就算讲的话和佛经中讲的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你修行生命中自己的体验,有什么用?修行人该做的是透过四念处去做自我生命的观察,自己去看看生命到底是不是无常的、无我的。如自己也看出来了,当下就能有佛法的法喜道乐,再小的体会也是真的修行。否则修行总是“假”的,不过是把别人的话再整理或提出罢了。也许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尝试用一套自己的体系去说明佛法,才把佛法搞成今天的样子。但佛法真的有那么复杂吗?有那么神秘吗?依我看,佛法的复杂化及体系的庞大化,并不是好现象。太复杂、太玄妙的东西往往使人抓不到重点,花了许多精神与力气,却仍觉得在五里雾中。佛法固然有其深刻及不可思议的一面,但却并不代表它在一切层次皆是如此的。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该是层次分明,有次第可循 ,而不应是要不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一旦知道了就是“一通百通”。这样的现象不是科学的学习过程,也不应是佛法的学习过程,而是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的。佛教本身不应鼓励这样的一种学习的过程与心态,而该鼓励一种更如实,更层次分明的学习方法。要学习者一生都觉得自己是什么都未证,什么都不懂的“缚地凡夫”,依我看不但是对谦退的德行过度膨胀的结果,也是一种“泛道德主义”。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它不“如实”。不如实的东西是禁不住考验的,也是很难有生命力的。也难怪控许多佛法学习者最后会有“不忍于法”的表现,动辄宣称自己又是证了这个“果”,得了那个“通”了的。这固然是那么人不忍于法,不安于生命的表现,但一般来说佛教没有实际地提供一个修行的次第,让修行人明确地知道自己修行进步的情形,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就是为何我会反复强调一点——佛教真正的问题,不在外道的兴盛,而在佛教自己本身。教内所提倡的修行如果是如实的、次第分明的,的确让学习者有法喜道乐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外道声势如此之盛。而目前之所以会有外道兴盛的现象,正说明了所谓传统佛教本身是有缺点的,不够有力的。
  而欲使佛教恢复生命力,我以为就一定要使学习者有明确的次第可循,真的有法喜道乐才行。而依四念处的修行理趣来讲,要产生法喜道乐,修行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要如实。
“如实”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就有障碍。最主要的是修行人当如实地“见”到自己生命中的种种,然后再调整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而所谓“见”到,却不一定指的就是佛法中颇为深奥的空、无我、无自性等法则。修行人在见到这些较高层次的理则之前,他一定会先见到自己身、口、意上的缺点及偏执的。就好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在见到“远山含笑”之前,一定会先见到较近的“小桥流水人家”。若只能看到远的东西,却看不见近的,则此人的视力一定有偏差。同样的道理,修行人若能见到空及无我等道理,却对自己的毛病见不到,你能说他的“智慧”没有偏差吗?我以为不但有偏差,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智慧。因为智慧的功用是见到事实。能讲“空”理的人如见不到自己生命中的缺点,他的了解只能说是一种心中的“投影作用”,而不是真的在生命中观察到空理。最多只能说这人的脑筋较好,想象力强,但不能说他有智慧。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6)

  真有智慧的人并不一定能想出许多道理,在心中作种种复杂的,“投影作用”或“系统分析”。他只是如实地知道了自己在做什么。复杂的人往往建立了庞大的功业,但却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动机是什么。而智慧的不同点就在此。它并不一定是复杂的,但它能令人对自己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运作皆如实了知。有一句中国话说“智者知人”,以佛法来看的确讲得对。但在知人之前,更重要的是“知我”——了解自己。
  凡是不了解自己而在讲空、无常、无我等道理的,以我看就是佛法玄学化的表现了。而任何如实描述生命的文学、电影、美术或戏剧,只要它们能帮助人类对自己的了解,虽然没有直接讲“空”、“无我”等道理,以我看就是佛法了。
  作为一个佛法修行人,当然该加深自己的四念处觉照力,去深观一切法的无我性与空性。凡是直观自己的生命而见到一点点和“空”、“无常”、“无我”等理论相应的事实,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一定当下就会有喜悦由心中涌出的。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点都假不了的事实。难只难在修行人只在心中想空、想无常、想无我,却没有见空、见无常、见无我。严格说来,一个人不去不存预设地如实直观生命,而把一套东西硬加在生命上,就是在作一种价值评判了。他是在把世界或生命想成说成——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无自性的,乃至缘起的。他的这个“心之行为”不是由生命中自然展现的,而是学来的、听来的、看来的。事实上这是违反原始佛教中四念处“如实观”的原则的。修行人若不能不存成见地如实观察生命修四念处,则他的“慧力”是不会增进的。因为他不在观察,而在批判,不在看事实,而在尝试解释什么。不在如实地接受生命,却把生命想成一个样子。
  真理是不能靠“涂抹”及“反复”而达到的。《金刚经》中说,若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谤佛,是一点也不假的。修行人如果抓住佛所说的一句话,以为这就是真的,就是空间的东西,这种心态却正是佛讲《金刚经》时所要纠正的。佛的意思是说他讲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有实体的,故他“实无”所说。他若说了什么,也只是用来帮助修行人更了解自己及自己的执著罢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意义。而候选人若以为佛说的法有一绝对的意义,就是把佛的意思曲解了。
  至于为何佛要讲这些“实无所说”、“说什么即非什么”的道理呢?这就和本意所欲阐述的主题——不要轻易作价值评判——有关系了。
  佛所发现众生烦恼的主因——执著,是可能以一切事物为对象而产生的。这其中包括了感性层面的种种,如人对感情、感觉的执著等等。同时,它也包括了知性层面的执著。
感性层面的执著好察觉,四念处修起来(主要为身、受及心三念处)也比较容易。但知性层面的执著相对地比较难观察,四念处在此处修起来(就是法念处)就没有像前面三项那么容易了。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7)

  人对“法”的执著,也就是人对自己见解及观念的执著。它是一切执著“背后”真正的执著,亦即所有的执著若追根到底,一定会发现到一个“见解”上的执著。这也就是为什么佛会把众生一切的烦恼执著最后归为一样东西——痴,也就是无明——的原因。
  许多人类的思想家都有这个想法,认为世界上一切纷争冲突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有不同的见解与思想。而所有战争的背后,都有一些双方见解上的不同作真正的推动力。
  事实上这一个思想是颇深刻,而且和佛学中讲的理则颇相似的。只是化学对事情看得更深,能洞穿人类的一切贪瞋行为背后真正的本源——无明。
  简单地说, 个人如果对该见到的事实见不到,就是无明。就好像一间屋内若没有光线,就看不见屋内的情形。例如一个好发脾气的人,老是在事后才见到自己脾气很坏。以佛法看这就是无明。因为他没有能用四念处的修行在当时就看出自己真实的情形。这是一个较浅显“无明”的例子。
  而如果要讲到无明的甚深处,就会讲以人的我法二执及“自性见”等佛学中较深的理论。我不想在本章中对这些理论作太多发挥。在本章中我主要想讨论的,是人对见解的执著,尤其是因见解而生的价值观念,及讨论若未能由这些价值观念中超脱出来,会对四念处的修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感性层次的执著像一阵“风”,是可强可弱、可广可狭的,它是一个“情执”。但这阵风是朝什么方向吹,却是被知性层次的执著,即一些“见解”所决定的。我们可把人对见解的执著称作“法执”或“见执”。
  天下没有没有方向的风,风若没有了方向就不是风了。同样的,天下也没有没有“对象”的情执,就好像谈恋爱一定要有对象。就算是“自恋”也是有对象的,而对象就是自我。决定情执的对象的东西,就是“见”。
  修四念处若没有看出这一个层次,还不能算深入。未看出生命中这一个事实的人,讲什么“不二法门”都只是玄学罢了!
人若能了知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法念处的作用及重要性了。能依此再修行,所生的慧才实在,不会只是华丽的心之架构。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8)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而吹的风,也没有无缘无故而起的情。我佛说因缘,岂是空谈?修行人一定要能在“法念处”上看出自己一切情执的因,才算彻底地断了“见惑”。从此修行才算是“顺水行舟归有期”。否则总是拿不到要领。打打杀杀、哭哭笑笑的,总是捕风捉影汉,用的是三界的“有为工夫”。要谈真正的佛法,还是差得很远的!
  人的心灵像一个战场,各种不同的声音及力量在人的心里交战作用着。古代虽也有学术思想,但量没有那么多,而且思想流通工具(如书籍、杂志、录影等)也没有如今日那么便利发达。今日可以说是个知识爆炸、思想泛滥的时代。各种不同的“主义”及价值观在“思想市场”上销售着,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所面临的情景真可以说是旷古未有的。而一个人若没有一个颇为平衡的人格或坚实的文化涵养作为心灵的基石,想入此“思想大海”而不为其困惑,真是很难的。这一点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认为四念处的修行对现代人尤其重要的原因了。因为现代人实在是在思想上颇为迷惑的,虽然在他们周遭的“声音”很多。
  那些不同的声音也都在建立着不同的价值观。过去许多古老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已逐渐分崩离析。它们体系上的基础已逐渐为新科学领域的扩展所动摇。古老的教条及建筑在那些教条上的价值观及行为法则,已越来越缺少说服力,也越来越不吸引人了。而要现代受过文艺复洗礼后具有理性和科学素养的人,毫无任何条件地就接受一个宇宙中至高无上,至真至善的主宰,也势必是会愈来愈困难的。今天许多较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心灵的最深处是颇为彷徨不安的。他们面临到了一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十字路口。他们怀疑旧的东西,但新的东西又太多。许多人已正如佛陀在当年所说的——陷入思想的森林(密见稠林)中了。
陷入密见稠林是有潜在的危险性的,在某些状况下会造成对自己及他人的伤害。而走出此思想森林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看清这一个自己由心所生的森林,及自己迷执于其间而不肯离去的事实。也就是本章所欲陈述的主题——法念处了。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9)

  过去未修习四念处以前,我容易在一种状况下感受到一种颇强烈的苦闷,就是当我站在一边,而见到远处有一群人在热闹地进行某一件事的时候。因为是在远处,故我总不知道他们真正在做什么。但也正因为不知道,故他们的“热闹”总是会提醒我人类存在的卑微、无奈与无意义。在大学时代我接触到了卡夫卡的小说,觉得他说了一些这个我自己都不大明白的感觉。于是我买了卡夫卡英译的全集,成了他的读者。但毕竟忧苦仍是忧苦,并没有因为另一个人有类似感觉而有不同。
  后来修了佛法,尤其是法念处,我才越来越看清了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而逐渐传诵了这一种忧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种觉得自己和环境“对立”的思想。而和自己比起来,环境是有着无限大力量的。故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翁永远皆在和一个无限大的神秘权威对抗,觉得生命是彻底无奈而凄凉的。
  我庆幸自己比卡夫卡有福气,得闻因缘法,圣教量,而能修法念处,走出了自己心灵的阴影。今天的我如果见到远处有人喧闹,我有可能会往前观看,也有可能会仍走我的路。但过去的忧苦是已如昨日云烟,早已不知去向了!
  法念处的原则,讲起来很简单,就是看清自己内心中一切层次及层面的思想、观念,及自己对那些思想观念的执著。其要领是看清“事实”,而不是马上去对他们肯定或否定。自己若已去对它们肯定或否定了,就要看清自己已在肯定及否定,而同时也要看出是什么“思想”是这一个肯定或否定背后的困,这就又是法念处了。
能看出自己一切行为背后真正的“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毕竟这是佛法所讲的“慧学”的范围。佛法中所讲的“慧”,并不一定是如许多人所想象般地高远复杂的,但它的作用却是可以被我们确定的——即看出事实。修行人一定要能充分地看出了自己身、口、意行为真正的“因”及事实,才能真的不为客尘烦恼所惑而“见自己本来面目”。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可更真切地看出为何《维摩诘经》中会有“直心是道场”的教理了。一个人若没有所谓的真性情,直肚肠,至此真就成了“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