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做个喜悦的人 >

第2章

做个喜悦的人-第2章

小说: 做个喜悦的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我们往往有高远的理想及复杂的思想,却没有能力让一些简单的事情付诸实现。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人类能登陆月球及造原子弹,却不能免于贫穷及战争的威胁的现象。四念处修行方法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要修行人时时直视自己的生命,看清自己真的是在做什么。使人类真的〃见到〃自己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解决人类问题所迫切需要的。以这一点而言,佛所提出的四念处修行方法,是尤其弥足珍贵的。
    有理想而不能实现,最主要是因为能力不够。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人类有两项基本潜在的能力,是应该被锻炼而发挥出来的。一项是认清真相的智慧;另一项就是关怀他人,愿为他人服务的爱心也就是慈悲。在佛法中,智慧及爱心均是一种〃能力〃,是可被修行人经过自我的反省及训练而具备的东西,是人人皆可达到的。人不需要相信一个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也不需要和另一个身外的存在或境界相结合,就可以达到具有智慧及爱心两种能力的人格。也唯有当人类的智慧及爱心皆成熟到了一个程度后,人类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故当佛陀用其智慧在深入观人类的苦难时,他所采取的态度是非常合理而科学的。他认为除了人类自身能努力去反省并锻炼自己,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及慈悲外,并没有第二条真正实际可行的路。这就是佛在两千多年前给世人的教诲。
    佛法真正的可贵,在于其实际。实际的话不一定那么美丽动听,但却可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阅读佛说过的话,仍会如此深刻地被佛的智慧及慈悲感动,深深地觉得他才是真正的革命家。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人类的人格及心灵。
    故以我看来,佛法是济世之学,佛教则是能发挥人类潜在能力的宗教。而八正道及贯穿其全体的四念处修行法门,就是一个非常实际可行,且可提升人性的自我锻炼法。
鉴于此一法门为佛所开示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佛法流传久远,又和许多不同的文化相融合,于今此一主要法门已逐渐为人忽略及淡忘,故近年来我专门从事此一法门之研究与探讨。
    研究与实验的结果,发现此一法门不但是原始佛教中修行的主要方法体系,其修行的理论更是佛所开示的〃缘起〃、〃空〃、〃中道〃等教理密不可分。由于对〃四念处〃的探讨,我发现了佛所开示的理(即理论,如缘起、空、如幻等)与事(即修行)的一体性。我发现修行如果忽略了四念处,本来一体的〃理〃与〃事〃就容易分开,令修行人走上歧路。偏重理者走上〃空〃的理论研究但在修行上不知如何应用;结果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偏重事者容易走上〃定〃的修行,但不知〃定〃了以后要如何,在生活中又如何;结果往往形成佛学中的〃神秘主义〃,以种种定境为解脱。至于〃理〃上高谈〃空〃及〃缘起〃,而〃事〃上只重修定却不修四念处,就成为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又是另一套,两个连不上。勉强连上了却不得力,总觉得有些障碍。
    说四念处是佛教中主要修行方法之一,不但不过分,反而仍嫌不足。凡读过《念处经》的人都知道。四念处不只是一个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极广的体系。就连不净观及修定的数息观等,皆包含在四念处的体系中。他详细的说明了佛法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态度、层次等一切细节。我可以肯定的说,佛在世时,佛及佛的诸大弟子(如大迦叶、舍利佛、目楗连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修行内容就是四念处。在当时〃修行〃和〃四念处〃几乎可以说是同义词。
    象这样一个重要的修行体系如果被佛法修行人所忽略,无疑地佛法的原始精神就逐渐凋敝了。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方便善巧地引进了许多其他文化中的东西,使更多人能有机会接触真正的佛法,这固然是佛教慈悲的表现;但在慈悲与方便之间,更重要的是不是忠实地保留存佛法原始的精神与内容呢?如果佛教根本已不再保留有原始的精神与内容,所谓的〃慈悲〃与〃方便〃是否仍能成立呢?
    我无意批判任何佛教中的宗派或法门,因为一切的法都是〃缘起〃的,任何宗派的形成一定有其历史上的原因与其〃时代意义〃。文化皆因能兼容并蓄而成其大,佛法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以为兼容并蓄的同时,必须要能保留这一文化的精髓方能名其为〃方便〃,否则就不是方便而是〃变质〃了。佛法的〃玄学化〃与〃神秘主义〃色彩的介入,逐渐地使一个本来非常平实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的东西变了质,结果使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对佛法有了不正确的印象。〃玄学化〃的结果是使许多人觉得佛理是一种高不可测,又不着边际的东西。〃空〃、〃不二〃的理论虽然〃也有道理〃,但总令大多数的人觉得无法用于生活,且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而〃神秘主义〃的加入,则形成了佛法世俗话的另一面,其影响是使〃知识分子〃觉得是一种迷信或〃多神崇拜〃;而置身于神秘主义中的修行人,因缺乏佛法中的基本正见(正确的见解),大都不知如何用功。结果修行虽然努力,但皆徒劳无功。
    〃玄学化〃与〃神秘主义〃,是今日佛法中的〃二边〃(即两个极端)。生于今世的佛法修行人,想要完全不落此二边,真是难之又难。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而〃玄学化〃与〃神秘主义〃,已在佛灭度两千年后的今天成形且成熟了。人在传统之中,必然会受到传统的影响。
    难虽然难,却不代表完全不可能。佛法中没有〃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百年累积的枯柴,一把火就能烧掉了。两千年形成的谬见,明眼人一语就能道破。难只难在修行人有没有一个〃直心〃,能不能虚心,耐心地学习及自我实验。
    一般来说传统的中国佛教徒所了解的四念处,均是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主的。而事实上这种观法是四念处经过流变以后,被重新包装与定位后的产物,根本不能代表原来的四念处。这种流变使得本来一个非常活泼且在理论上十分深刻的修行方法,变的呆板而有教条主义色彩,自然也就使此法门变的肤浅而极具遁世倾向。故重新扭转这一个看法,使读者能直接了解佛教中的四念处,是本书的目的之一。本书将以南传佛教巴利藏的《念处经》为主要依据,作为介绍及讨论的基础。
    虽然以南传的经典作为主要依据,但本书所欲介绍的四念处修行方法,仍会有一些地方和今日南传佛教所教授的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因为我本身是中国佛教徒,故大乘佛教的精神自然会影响到我对原始佛教的认识。但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当我越深入四念处的修行,就越觉得今天大家透过《阿含经》及巴利藏所了解到的〃原始佛教〃,实在是颇有浓厚的〃厌离〃及出世的色彩的,而四念处本身却并非必然如此。我觉得大家如因为历史上文化环境造成的原因而忽略了四念处,实在非常可惜。而且因为〃方便〃而忽略了〃究竟〃,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不正常的现象,是值得为有志于研究佛教现代化的修行者深刻思索的。故我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个以当今人类的现况为着眼点,而适合现代人修行的四念处。它的理论和精神仍是依据《念处经》,但在整体的修行心态上而言,的确是很和今天的南传佛教有一些不同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对四念处的忽略及讨论之不够精到、完整,是佛法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佛法对全人类来说,却是有着许多无可替代的珍贵价值的。佛法提出几个简单而直接但又非常深刻的智慧理念,直指人类之病,又提出了解决的实际方法。故我以为一个更光明的人类未来,实在是颇需要这一个古老的人类智慧之学的复兴。我不敢以佛法的复兴者自居,但佛法的复兴却是我及许多佛法修行者深切的期望。我谨希望能以自己的有限的所知,引起大家对四念处的重视及研究的兴趣。故写此一专论,以《念处今论》名之,希望能对佛所开示之〃念处〃修行方法,作一系列现代化的由潜入深之介绍。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1)
弄清楚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用佛法帮助他人的第一步。
修行者如果没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则他的修行很可能永远不会成功。这就好像一个人在一个大城市中行走,行走的人虽有脚有力气,可以到城市中许多地方去,但他如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虽有脚可行也是徒然。修行者虽学过不少法门,如静坐、念咒、读经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正如有脚却不知往何处去的人一样,虽然学过,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学的目的弄清楚,是学佛法的第一要务。
    近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也许因颇受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往往抱着一种“反目的论”的想法,以为“目的”是世俗的,甚至是功利的,于是采取一种“漫无目的”的人生态度,对一切事都不计划,对未来也不关心,而以人生旅途的“流浪者”自许。近代曾流行于西方的“嬉皮文化”就颇有这种“反目的”的色彩,许多人还颇以佛教中的禅行者或中国道家哲学的信仰者自居。其实佛教的哲学哪里是如此?道家的哲学又岂只如此肤浅?佛法事实上是非常实用的人生哲学,是完全不含“反目的论”的思想的。只是人们总是会用一些古文化来作自己行为的注脚,为自己的“目的”找理由,结果佛教及其宗派之一的禅宗就被许多人阐释成另外一种面貌了。其所造成的错误结果,往往今佛教徒感到啼笑皆非。
    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这是一个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时也是适用于现代人的最简单而直接的答案。换句话说,佛法的目的是非常“入世的”,因为它积极地关怀人世间的苦痛。同时也是自利与利他的,因为佛法关怀的对象是“苦痛”,却毋论那个苦痛出于自己或他人。尽管在佛法实行的程序上,自利与利他有先后的次序(即必先自利后方有能力利他),但佛法整体的目的是一样的,即烦恼的止息。
    有人认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后再“度众生”。这个想法是在一般人心中颇流行的思想,但这个答案不够直接、明白,尤其是对一般连什么是“佛”都不太了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个含义不明的目的;而且在态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让人有一些“贪”的联想。许多知识分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成佛?”或“做人真有那么不好吗?”佛从来没有在经里告诉他的弟子:“你们要学我,要变得像我一样,成一个佛。”相反地,佛潇洒地在世上说法说了45年,连一个字都不执著,更何况是“佛”?连“佛”的观念都不执著,更何况是“成佛”的观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了?故“烦恼的止息”要较“成佛”更适合作为佛法的目的。
    至于“度众生”,表面上看似乎较成佛合适,其实不然。如果成佛会给人一个贪的感觉,“度众生”至少是利他的,不应有这个缺点。但“度众生”是一个很笼统的佛教语句。有人会问:“什么是度?”许多佛教徒会回答:“度到彼岸。”当别人再问“什么是彼岸”时,佛教徒的回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西方极乐净土,有人说是“涅槃”,又有人说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其结果是回答并没有满足问题,却引起更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研究下去,也许他会找到答案。但毕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数。佛教徒与其两难大多数的人耐心及好奇心不够,还不如两难自己没有对一个问题给予一个“方便”且直接而有力的回答来得实际。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2)
    另一个佛教中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比“成佛”及“度众生”更容易引起争议及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回答。用这个来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层次上的错误。“了生死”的确是佛法中解脱道的终极结果,但在那个层次以前用“了生死”作为目的,在态度上有基本的错误,因为一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了生死”。用一个不被明白的东西作为目的是危险的,而且会造成损害。通常的误解是以为“了生死”就是“不再存在了”,结果造成世人对佛教的“灰色印象”,以为佛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毁灭”。这个损害是极大的。
    事实上佛教中的“了生死”是彻底看见了并无实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现象和世间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是没有“真实性”的,只是整体流转的一部分。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故为生死现象所迷惑,以为“真的死了”、“真的生了”,在“生死”中哭哭啼啼,苦痛不已。佛看出了这一个现象的“缘起性”及“不真实性”,故在生死中得自在,不再为生死现象所迷惑,故谓之“了生死”。但这一个见解,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更不适宜作为对一个问题的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答一个幼稚园小朋友一个天真的问题一样,是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
    我再三地强调“态度”的重要性,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态度上一点点的偏差或缺点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非常重要。“态度”有问题就意味着“见解”的问题、“修行”的问题乃至整个“文化”的问题,而整个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就表现在存在于此文化中人的态度上。人的见解可以学来、听来,但态度就牵涉到一个人整个的生命。无论是知性或感性层面的东西,都会表现在一个人各种的态度上。我们几乎可以说态度就代表了一个人,它是一个活生生且无所遁形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很深的思想及人生观。故我一开始就提出现代学佛法者两个基本的障碍,一个是佛理上的“玄学化”,一个是态度上的“神秘主义”,就是希望大家能在一切处随时思考我们在基本态度上的缺失。
    当有人问我们什么是佛法的目的时,我们在回答的同时,不妨自我检讨一下,我们所给的答案有没有“玄学化”及“神秘主义”的倾向。如果我们的回答很平实,令人更了解了一些事实,至少我们可放心没有犯下态度上的错或制造了更多的问题。但如别人听了我们的回答或和我们讨论之后,变得更迷惑或问题更多了,则很有可能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在思想上有玄学化的倾向,或态度上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这是很值得现代学佛人深思的。
尤其在修行的时候,修行人的每一个心念事实上皆和他修行的目的有直接关系。人们在许多事上的努力,往往皆只是当初一个念头的深化和扩大。怀抱着神秘的目的而修行的人,其修行所得到的结果,自然就都是一些神秘的现象。故我以为在最起始处把佛法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实在是极端重要的;而且是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就一定会在某一个层次的修行上表现出来而构成问题。
    事实上欲解决这一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四念处”。简而言之,四念处是一套佛所发明的方法体系,能使修行人对自己及自己存在的环境更为了解。一个四念处修得好的人,会对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态度了解知道得很清楚。那一个念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