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黑手党档案 >

第9章

黑手党档案-第9章

小说: 黑手党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利益回报给他们。    
      黑手党人已经以一种体面的绅士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多年的发展,黑手党早已不再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个黑手党了,他们已经走完了原始的资本积累阶段。在他们眼里,街头贩毒已经是低层次的事业。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们大都从事着合法的生意,只有少数处于权力最底层的黑手党人才会直接去干那种冒险的事。意大利官方认为,西西里黑手党在洗净他们的收入后,至少有50%的资金投入到了合法生意中,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至少有2500亿美元的黑色收入转进了合法企业。    
      在20世纪60年代时,山口组首先出现在夏威夷,那时他们的身份是厨师、侍者或钟点工。他们与美国黑手党接上了头之后,开始走私美国的军火和南美的可卡因,但1991年后的情景却大为不同:他们看中了塞班岛外海的太平洋小岛提尼安,打算在那里投资3亿美元兴建饭店和赌场;在澳大利亚,一个以山口组为靠山的制造公司,正在悉尼修建港口隧道;在美国平静的商业空气中,没有人真正知道山口组对美国的渗透有多么深入,没有人知道他们在美国洗净了多少美元,没有人知道他们在美国控制着多少合法的企业。新兴的俄罗斯黑手党对美利坚进行的全方位渗透,则更是超过他们的前辈:他们现在每年要在美国做400亿美元的生意,同时将300亿美元的违禁物资运往欧美。华盛顿的一位高官员曾说:“我们认为,他们已经把美利坚合众国拱手让给了‘小日本人’”。在几年前,这句话一定会被人们认为是无稽之谈,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轻视这样的言论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游戏规则比大多数阳光下的政府要来得快捷和高效。在每一帮派的黑手党内部,都存在着一套比花岗岩还要坚硬的控制和指挥系统;他们似乎是从同一个伟大的军事学校里培训出来的;他们歃血为盟、严守秘密,随时准备用生命来撼卫他们的帮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是,在美国和东亚等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到黑手党组织中,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技术官员统计,至2000年,美国黑手党成员的妇女比率,已由30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现在的5%,同时,她们不再继续扮演传统的幕后角色,而是与男人一样走到了犯罪的前台。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人们不再把黑手党称为“黑手之党(Black hands)”,而是“灰手之党(Gray hands)”,甚至是“白手之党(White hands)”——在欧盟和北约东扩之际,西西里黑手党也在东扩;他们的势力早已延伸到了波兰和捷克等国家。俄罗斯黑手党在西征,他们在美国和欧盟已经站稳了脚跟。三合会和山口组也正联手控制环太平洋地区;他们的股份正随着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值。他们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运行,而我们阳光下守法的社会却不断爆发冲突和战争——这的确有点儿令人伤感,但不管发生了什么,人们仍然要在自己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影片档案【教父】系列片

     【教父Ⅰ】(The Godfather)    
      (第4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主演: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    
      艾尔·帕西诺(Al Pacino)    
      理查德·卡斯特拉诺( Richard Castellano)    
      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本片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用迈克尔的妻子凯的视角,表现了科里昂家族的隐秘内情,讲述了黑手党家族权力交接与帮派争斗的故事。    
      故事从1945年夏天开始,受人尊敬的美国黑手党科里昂家族的教父——维托·唐·科里昂正在为小女儿康妮举行盛大的婚礼。教父有三个儿子:好色的长子逊尼暂时充当着教父助手;次子弗雷德是一个懦弱的人,几乎一事无成;刚从二战战场回来的小儿子迈克尔虽然精明能干,但他不愿意跟随父亲的足迹进入家族的事业。出于一次偶然的道德怜悯,教父拒绝了毒枭索洛佐的合作请求,由此得罪了纽约其他几个黑手党家族。在圣诞前夕,索洛佐绑架了教父的大女婿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教父中弹入院,索洛佐趁机要求汤姆设法让逊尼同意合作贩毒,逊尼一时不知如何对付这个家伙。迈克尔在去探望父亲时意外发现自己的保镖已被收买,而警方也成了索洛佐的同伙。他的家族正面临劫难——面对这样的现实,迈克尔所有的理想都在瞬间破灭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改变身上流淌的家族血液,而只能投入到父亲的事业中。于是,他施计引诱索洛佐和警长前来谈判,在一家餐馆内,他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干掉了索洛佐和警长,然后逃到了西西里,娶了美丽的阿波萝妮亚为妻,过起了田园诗般的生活,而此时纽约黑手党各家族间的仇杀却越来越激烈:逊尼因康妮的丈夫卡洛的出卖而被暗杀;教父伤愈复出,试图调解各家族间的矛盾;保镖法布里奇奥在迈克尔的车上装了炸弹,迈克尔虽幸免于难,妻子却被炸死。1951年,迈克尔重回纽约,与前女友凯完婚。他的一番作为,让老迈的教父决定将家族的权杖传给他。教父病故后,迈克尔开始着手他酝酿已久的复仇计划:他派人暗杀了两个敌对家族的头目,亲手干掉了谋杀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指使手下除掉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迈克尔完成他的复仇计划后,康妮却因为丈夫的死去而疯狂地撕打迈克尔,迈克尔冷峻地下令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此时,他已经成长为科里昂家族的新一代“唐”。    
      由于对原著改编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先后有两位英国导演和一位法国导演拒绝了此片的拍摄邀请,而在影片筹拍时,摄制组又多次受到黑手党的抗议和威胁,在经过与黑手党的谈判和让步后,拍摄才得以重新进行。这部长达3小时的影片上映后,立即在欧美引起了轰动,被誉为自《公民凯恩》后最出色的一部美国影片。它在纽约首映时,甚至连基辛格等多名参、众议员也都前来捧场,导演科波拉也由此一举迈入了世界著名导演之列,并由此拓展了犯罪片的表现领域,将暴力主题升华为人类行为中普遍存在的罪恶与温情的关系。即使是黑手党人也完全改变了态度,他们为自己生活中所蕴藏的艺术而陶醉。纽约甘比诺家族的第二号人物、绰号“公牛萨米”的格拉瓦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兴奋地说:    
      我离开影院时欣喜若狂,简直是从里面飘着出来的。也许它是一部虚构的作品,但我认为那就是我们的生活,它真的太棒了!我和很多人谈过,包括我们自己的人,他们和我的感觉完全一样。那里面的一切跟我们干的完全一样,开始时的婚礼音乐和舞蹈也很真实,与我们意大利人的生活一模一样。    
      本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普遍难题:是在沉默中忍受屠刀的威胁,还是在叛逆中结束无涯的苦难?少年科里昂还在西西里时,全家就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严峻的生活挑战面前,科里昂并没有双膝发软,而是勇敢地进行着反击,不断地给对手致命一击——这样的性格是每一个观众的梦想,而人们并不在乎他是不是黑手党人。    
      本片与黑手党的现实关系更值得关注。我们从这些人物的背景中完全可以阅读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黑手党的历史;此时的黑手党内部充满仇杀和报复。在教父科里昂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芝加哥帮”教父多里奥、阿尔·卡朋,甚至是纽约甘比诺家族早期教父保罗·卡斯特拉诺的历史。他们都是黑手党早期教父的代表,周围满是帮派争斗的漩涡,而他们又不得不航行向前。迈克尔似乎更像卢西亚诺,他们都经历过激烈的心灵演化,最终向一个不可知的世界跌去。更有趣的是,此二人都有军旅生涯和隐蔽于西西里的历史,这很难说是完全的巧合。    
      影片中还有很多场景是人们在生活中无比熟知的,只是平淡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它们。面包师波那赛拉在科里昂女儿的婚礼上求见教父,要求教父帮他报复强暴他独生女的人。面包师的渴望时刻潜伏于我们的心灵中:    
      教父科里昂:你在美国找到了天堂,生意不错,日子也过得蛮好的,有警察和法律保护你。你不需要像我这样的朋友,现在你来找我,对我说:“科里昂先生,帮我主持正义。”你没有给予我友谊,你甚至没有叫我“教父”。相反地,你在我女儿的大喜日子来我家,要我为了钱杀人。    
      波那赛拉:我是请你主持正义。    
      教父科里昂:这不是正义,你的女儿还活着。    
      波那赛拉:那么让他们受苦,和我女儿一样地受苦。我该付你多少钱?(冗长的停顿)    
      教父科里昂:波那赛拉,波那赛拉。我做了什么让你对我不敬?如果你当我是朋友,那些污辱你女儿的人渣早就得到报应了。如果他们会是你这种好人的敌人,那么他们也就是我的敌人,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对你有所忌讳了。    
      波那赛拉:那么做我的朋友吧……教父(他亲吻教父科里昂的手)?    
      教父科里昂:好吧。总有一天的,或许那天永远不会到来。会有一天我会要你为我做一件事,不过在那天来到之前,就把这个正义当作是给我女儿婚礼的一分礼物吧。    
      我们都在祈求正义,但得到的回答却经常令人失望,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心中永恒的怜悯。一些批评家曾经指责《教父》有美化黑手党的倾向,然而,如果他们了解黑手党历史和现状的话,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教父Ⅱ】 (Part Ⅱ:Gangsters)——最后的唐    
      (第4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 最佳剧本、最佳音乐和最佳美工6项大奖)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主演:艾尔·帕西诺(Al Pacino)    
      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    
      这是一部试图在剧烈的时空交错中更加全面地回顾黑手党历史的影片,而剧本仍来自于马里奥·普佐的小说;它以第二代教父的经历为主线,并以第一代教父的历史作为副线,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中追溯黑手党的历史,力图让现实和历史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1901年,西西里少年维托为父亲复仇,干掉了本地黑手党头目唐·乔奇,随后在母亲的保护下逃到了美国——第二代教父迈克尔回忆起父亲的青年时代,不由得深感创业的艰辛。他和妻子凯为儿子托尼举行圣餐庆祝活动,但就在这个夜晚,他们遭到了暗算,凯受了伤。面对接管家族后的种种困难,迈克尔的惟一选择就是在复仇中拓展家族的势力。他在与参议员吉尔和另一帮派的头目罗斯较量后控制了一家大饭店,并拓展了博彩生意,随后将地盘向古巴延伸,但古巴革命的爆发使他的计划严重受挫。罗斯收买迈克尔的兄长弗雷多为他提供情报,希望干掉迈克尔。但迈克尔先下了手,他杀掉罗斯后,又含泪处决了弗雷多,而心中却不禁追忆起当年父子兄弟间的欢乐情景。随后,迈克尔躲过了一系列的指控,而妻子凯却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生活而含泪离开了他。兄长的背叛和亲人的离去使迈克尔深受打击,他只能孤独地坐在湖边眺望远方。    
      《教父Ⅰ》获得成功后,黑手党题材的影片开始大量涌现。科波拉本人特别偏爱《教父Ⅱ》,因为其中填充了更多的他个人的东西。在《教父Ⅰ》中,对人物的谴责在很大程度上被角色的魅力所淹没,而在《教父Ⅱ》中,科波拉已经做了刻意的修补。当然,舆论的压力也是重要的原因。    
      本片牵涉众多的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场景多变,从西西里、纽约、拉斯维加斯,到古巴哈瓦那,时空的交错给人一种心绪不宁的感觉,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要人物的表现力。迈克尔的妻子凯的孤独和绝望表现得十分充分,她和迈克尔间的恩怨为这部影片增添了几分柔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将这部作品当做艺术版的黑手党历史进行阅读,因为这些人物完全涵盖了黑手党所有历史时期的重要角色:维托、维马尔尼、卢西亚诺,以及所有黑手党家族的重要人物。    
          
      【教父Ⅲ】 (PartⅢ:Omerta)——拒绝作证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主演:艾尔·帕西诺(Al Pacino)    
      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    
      黛安·基顿(Diane Keaton)    
      安迪·加西亚(Andy Garcia)    
      这是一部试图描绘和预言黑手党新兴历史的作品。    
      时光起始于1979年,迈克尔已经年过70,他开始将巨额黑色资金投入到合法生意中去。为了把资金安全地转到欧洲,他甚至通过梵蒂冈教廷建立了关系网。儿子托尼虽然在攻读法律,却不愿当律师,而是希望成为歌剧演员,迈克尔只好将第三代教父的位置交给兄长逊尼的私生子文森特。文森特对迈克尔言听计从,因而很得赏识,但他是个好色之徒,在和女记者幽会的同时,又在追求教父的爱女玛丽,但黑手党的帮规禁止自己人通婚,玛丽为此疏远了父亲。为了清除仇敌,迈克尔派人到纽约和西西里各地进行追杀,可是,正当他和归来的妻子一起观看儿子托尼演唱歌剧时,血腥的残杀发生了:枪手们涌入了剧院,刺杀了新教父,迈克尔虽死里逃生,但玛丽却中弹死去。最终,迈克尔只能在悔恨和绝望中离开这个喧嚣的城市。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黑手党已经开始将黑色资本逐步投入到合法经营中。他们建起摩天大楼,不再忌讳固定资产。迈克尔已经老弱,拄起了拐杖,他的外表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坚定和果敢,甚至有些令人同情,但他的合法身份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金融家,他已经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隐身于上流社会的大人物中间,这预示着黑手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后黑手党家族的变迁中,的确看到了这样的现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片试图在教父身上涂上一层自我救赎的色彩,但对于希望拯救灵魂的人来说,教会的黑暗与腐败又让任何人都提不起精神来。迈克尔的最终离去,似乎就是给出了答案。    
      该片未能获得任何一项奥斯卡金像奖,看来,经过时光的磨损,人们的好奇心已经变得有些愚钝。电影的光环可以制造名声,但也会产生晕影,这多少遮掩了小说原作的光泽并引发小说读者的一些愤懑。不过,尽管影视作品可以倚仗其票房指数不时刚愎自用地侵蚀甚至强暴原小说的主旨,但是,在美国《纽约时报》和《出版商周刊》的精装虚构类图书畅销排行榜上,《拒绝作证》依然名列前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