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天下醉红颜-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是江湖上有名的神医药王,我和姐姐自是也懂些医术的,只是我从小贪玩,医术是远比不过姐姐的。
展白逸,我即将要嫁的那个人,会是个怎样的人呢。我只知道他和姐姐同岁。只知道,他父亲在他十五岁那年早逝,他独自一人撑起轩雨庄。还知道,他在十九岁那年,当上武林盟主。其它的,便一概不知了。
微微收敛心神,将手探出窗外摊开,雪落于手心,一阵冰凉,很快便融化消逝了。
玉儿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小姐,小心受凉。”
玉儿打小就跟着我,与我也算情同姐妹。
我并未回过头看她,感叹道,“玉儿,春天快到了。”
她调侃道,“小姐期盼春天来么。怎么,就这么急着嫁过去。”
我起身打她,“你个死丫头。”
。。。。。。
时光如梭,转眼便到了出嫁的那天。
我静静的端坐在轿内,内心忐忑。
新郎来踢轿门,轿门才开。他伸手过来执我的手,隔着红纱我看不清他的容貌,只觉那只握住我的手冰凉彻骨。
由他牵着踏过瓦片,跨过炭火。期间炮声不绝。
拜过堂,便入新房,他扶我同坐于床。
盖头被他用秤杆挑起,一双清冷的眸子顿时映入眼帘。面白如玉,鼻梁俊挺,薄唇微抿,没有多余的表情。
喜娘将枣子、花生、糖果等向床帐内四处抛撤,随口唱着吉祥祝语,顺口有韵。
整个新房笑语迭出,我却觉得孤寂,他由始至终都没有展过笑颜。
饮完合卺酒,他便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我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直到他回来。
入夜,没有了白日里的喧闹,一室寂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走近,冰冷的手指抚过我的脸,触上我的眉。我心下一惊,想迈开,却好似被他的神色施了定魂术移动不得,原来,这个男子并不是没有表情的。
他的呼吸散发着酒香,我心若鼓雷,那一刻,我有些失神。
他眼波迷离的望着我,柔声唤道,“若若。”
我立时怔住了。若若?他唤我若若?若若是谁?
我直视着他,冷然道,“我是上官冰汐。”
他收回手,眼神亦是逐渐恢复清冷,自朝的笑了,“呵呵,上官冰若还真是有心呐。”
姐姐?他方才唤的若若便是姐姐么。我好象知道了些什么,又好象什么都不知道。
他旁若无人的走出去,跨过门槛时,他转过头凝视着我,棱角分明的脸上透着冷俊,光眸微微流转,他淡淡地说,“我能给你这世间的一切,惟独不能给你爱。”
听着他虚浮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他的话却始终在我耳边盘旋不散。
惟独不能给我爱。惟独不能给我爱。在这之前,我想过我和他会互不喜欢冷冷淡淡,也想过会日久生情相濡以沫,却不曾想过会是这个结果。
我愣愣的望着帐中的那些金钱彩果。
我突然忆起,那年姐姐说,遇到了一个少年,她说那是这世间最好的男子。
那年,她锈给少年的荷包上,有一个逸字。是了,我怎么忘了,她唤那个少年逸哥哥。逸哥哥,便是展白逸么。
后来,太后重病宣爹爹入宫为其诊治,姐姐一直是爹爹的得力助手,爹爹自然亦是带上了姐姐,那一去之后,便来了圣旨,封姐姐为贵人。
姐姐出嫁的前一夜,她说,皇上不是她想嫁的人。只是当时我太小,并不是很懂其中的意味。
现在的姐姐,已经是四妃之一的淑妃了。
回想姐姐那日的神色,我突然惊觉,她爱的,是展白逸。
良久,有温热的液体落了下泪来,滑过我的脸颊,坠入我的心底,激起层层酸涩。
我的姐姐,将自己深爱的男子与相依的妹妹凑在了一起。她说过他是世间最好的男子。
我深爱的姐姐,自以为给了我最好的幸福,实则却是亲手扼杀了我的幸福。
让皇上赐婚,是想让她妹妹嫁给她认定的世间最好的男子么。还是,呵呵,姐姐想得真周到啊,难怪嘱咐我多带些治寒症的书,我不是正好可以就近照顾她那体寒的逸哥哥么。
姐姐,这便是你说的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么。可是,那究竟是值得我托付终身的人,还是值得你托付终身的人。
“小姐,姑爷怎么走了?”玉儿推门进来慌慌张张的问着。
我淡淡的开口,“没什么。”
玉儿嘟着嘴,愤愤的说,“可是小姐,姑爷怎么可以把你一个人丢在新房里。”
“玉儿,往后喊他声庄主,别唤他姑爷,知道么。”
玉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玉儿知道了。”
我拍拍床塌,用力挤出一个笑容,“玉儿,来,我们一起睡吧。”
玉儿也展开笑颜,“好。”
玉儿早已熟睡,我却还醒着。一切就好似一个梦,如果真是一个梦,该多好。
不知过了多久,红烛燃尽,屋内罩满了黑暗,孤寂又空洞的黑暗。
。。。。。。
翌日,在昏昏沉沉中醒来。
有丫鬟端来热水为我洗漱,玉儿接了过来。
洗漱完,那丫鬟领我们去大堂用早点。
偌大的饭桌,只我一人突丕的坐着。
放眼望去,蜜饯,糕点,米粥,什么都有。还真是丰盛呢。
丫鬟微微福身道,“夫人,庄主不知道您爱吃什么,夫人若觉得这些不可口奴婢立刻去换。”
“展白逸,不,我是说庄主他人呢?”
“禀夫人,庄主没有用早点的习惯。”
我微微蹙眉,不用早点么,真是坏习惯。
匆匆食了点粥,便让玉儿陪我四处走走。
这里的亭台水榭的设计很是清雅。
早春的太阳还算温暖,晨日的阳光铺洒了下来,我却嗅不到丝毫阳光的味道。
一袭白衣映入眼帘,不是展白逸是谁。
只见他一人雍容淡定的站在那里,眼睛望向远处。银冠束发,高贵俊雅。白色的衣诀随风摇漾。
他转头看见我,凤目波澜不惊。
我想张口,却不知道该唤他什么。
我终于打破沉默,“你都不用早点么?”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
他嘴角漾起一丝淡淡的笑容,却显得那么不真实,他淡然的点点头,“能吃得惯么?”
我亦微笑,“太多了,一个人吃不完的。”
又是一阵沉默。
他看了看我身后的玉儿,随即又将目光转向我,清声问道,“需要叫管家领着你四处看看么?”
我摇头,“不必劳烦总管,我自己走走便行了。”
他点头,“也好。那你自己随意,我还有些事要处理。”顿了顿,他接着道,“有什么需要的,知会林总管一声,他自会替你办妥。”
“恩。”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有些好笑,这人,本该是我姐夫,却成了我的夫君。我们皆不知如何称呼彼此,如此尴尬的夫妻。
“小姐,姑爷,不,是庄主,他长得可真好看。”
我笑道,“有你家小姐好看么?”
闻言她扬起头,“自是没有我家小姐好看的,小姐若是男儿,定是比他还俊。”
我敲着她的头,“嘴巴抹蜜了么。”
“嘿嘿。”玉儿摸摸脑袋,“可是小姐,庄主为什么?”
我知道她要问什么,打断她的话,“玉儿,我们回去吧,我有些乏了。”
。。。。。。
【转】 作品中相关涉及
三十六计(一)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生优育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代虢。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所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未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三十六计主要是:
○第一套〖胜战计〗1~6计
○第二套〖敌战计〗7~12计
○第三套〖攻战计〗13~18计
○第四套〖混战计〗19~24计
○第五套〖并战计〗25~30计
○第六套〖败战计〗31~36计
第一套胜战计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第一计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探源】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