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引+番外 作者:雎瓷(晋江2013-12-28完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题字殊不相同,伞下有女子着七彩霓裳,泼墨青丝用一枝玉簪斜斜挽起,明明美丽的一张脸,却是有着让人过目即忘的错觉,仿佛是有着莫名的力量,要将这张面容从脑海中抹去,直到不留一丝痕迹。
传说中的梦妖,姿容姣好,却无法让人记得长久,有如一梦。
封锦不由自主的注视着这个女子,眼见着那女子款款行来,七彩霓裳在水汽中色泽瑰丽,像是蒸腾起来的霞光。那女子进得殿内,略略打量封锦片刻,展颜而笑,对着封锦微施一礼,语声淡然如茶,极富韵味:“敢问姑娘手中可有一支无人可解的签子?昨夜我偶得一梦,言说今日午时乘雨而来可见得有缘之人,自此一生平安无忧,难道便是姑娘?”
封锦略有怔愣,而后才浅笑回礼:“我手中的确是支无人可解的签子,方才大师说让我回到殿中找寻,不成想果然有缘。小女子封锦,不知姑娘芳名?”
那女子眸中闪过几缕看不分明的东西,纠结缠绕归于暗色,她缓缓回答:“雎瓷。”说完看到封锦有些不明所以的眼眸,伸出纤细的手指在空气中划过,凌空书写几笔,漫不经心的解说:“雎瓷,关关雎鸠的雎,青花瓷器的瓷。”
封锦明了的点点头,虽然觉得这个姓氏极其怪异,却也没有放在心上。她看向雎瓷,不知道为何,明明是清晰的眉目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的模样,却平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像是水墨画上渲染的一抹淡色,明明存在,却仿佛随时都会彻底消失不见。封锦摇摇头,再凝眸看去的时候那种错觉就已经消失,她哑然失笑,真是,什么时候有了这般胡思乱想的习惯了?明明就是……真实的啊。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雎瓷略显冷淡的嗓音,在这细雨连绵的时刻,平白多了几分清冷:“这风大雨大,估摸着一时半刻也停不下来,寒舍就在山下不远的地方,不如暂且到舍下去避避雨吧。免得一会染了风寒。”
封锦看着廊檐下连接成串的雨水,淅淅沥沥的声响将风声掩盖,檀香从大开的殿门中散了出去,像是连这般雨景都沾染了佛意,陡然间变的玄妙典雅起来,远处钟磬之声低低,空灵悠远,在这静谧的气氛中一声一声荡漾开去。一瞬间,山间古寺,钟磬声声,芭蕉叠影,像是聚集了整个尘世的灵秀清幽。
“这……不会打扰姑娘吗?”封锦有些迟疑的开口,一边雎瓷早已经执伞站在殿门口,似笑非笑的样子居然让人生不起半分提防之心,她用一柄方才拿出来玉骨描金折扇掩住唇,眼眸中闪过几缕微光,笑意隐藏在扇面之后:“怎么会呢?我扫榻相迎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谈得上打扰二字?”言罢回首看向青衣僮,目光在青衣僮墨发中可疑的两处痕迹扫过,带了点警告:“猫满,你且回去准备一下。”
显然是被当做奴隶有些不满,青衣僮极不情愿的答应一声,刚要跃起身来纵云,正巧对上封锦纯澈不明所以的眼神,跳了一半只好又落下来。想要伸手出来幻化一把纸伞,却又被雎瓷无声的阻止。 他狠狠的瞪了封锦一眼,转身向雨中冲去。封锦被他瞪的莫名其妙,忍不住好奇开口:“雎瓷,他好像……有点奇怪。”
雎瓷看了看猫满连蹦带跳的背影,眸中闪过笑意,可是脸上表情却是淡然无比,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他家中最近为他订了一门亲事,他欢喜过度,这幅模样也已经好几天了,不必在意。”
“……哦。”封锦有些了然,感慨的说一句:“看来他这门亲事一定美满和谐,所以才能这般高兴吧。”
雎瓷笑而不答,只是同封锦执伞离去,沿着长长的石阶一步步向山下行去,身后钟声悠悠,亘古不变的梵音吟唱。
作者有话要说: 表示第三章。。。。。。。有木有人留个评论神马的鼓励一下??
☆、第三序——宾客
封锦从来不知道山下什么时候多出了这样一座雅致的庭院,之前为了去世的外祖母祈福,她也经常来到寺院中听取一段经文,闲暇时便在山下走走,也大体知道周围并没有什么住宅,只是有些小摊贩经常在贩卖一些佛珠经书,可是同雎瓷一路走来,步入竹林,三转两折,待到停下来的时候,已经立在一座府宅之前,并不同她家中的华贵大气,金雕玉饰,而是淡淡的苏州风格。取嶙峋之怪石,种君子之兰草,旁插斜柳,饰以古亭,其中引来溪水涓涓,澄澈自然。回廊下悬挂着一个八角铜风铃,长短不一的垂下几只铜铃,在风中叮叮当当的清响,平白多出几许淡泊恬适。房间中放置古琴七弦,精致的乌金鼎中燃烧着不知名的香,并不浓烈,淡雅弥长,窗外雨声飒飒,而此刻,红泥炉中水正沸腾,桌案上茶盏具备,平白就多出几分清雅。
这样的庭院府宅,里面的主人应当也是清雅脱俗的人物吧。
封锦默默想着,抬眸看向正提袖斟茶的雎瓷,并不如同一般女子涂脂抹粉点唇描眉,周身素无装饰,只有浓黑发间斜插一枝白玉发簪,周身气质奇特。
“家父曾经也再朝为官,只是后来萌生退意便携带我同母亲归隐山林,此次来到来到这里也是存了为家父家母祈福的意思。”似乎是看出了封锦的疑惑,雎瓷淡淡解释,将绘制了竹叶纹路的褐色茶盏递过去,没什么烫壶温杯置茶打沫的繁琐程序,只是最普通的将茶叶泡在水中,却是氤氲一室清香。
封锦接过来,微微有些不好意思,低低道谢:“多谢姑娘。”
雎瓷淡淡颔首,垂眸吹去盏中浮沫,氤氲的水汽升起,模糊了本就不甚容易被人记住的眉眼,窗外雨声淋漓,一树梨花簌簌飘零,落在青石砖上堆积的水洼之上,不动声色的漾开一圈圈涟漪。
不知道是因为雨季本就容易困倦,还是这样的景色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安下心来,沉寂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不一会天色渐晚,有门童将灯烛点亮悬挂在门楣上,穿着藕荷色外衫的侍女们竞相走进房间,人数众多却毫无声息,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显然是经过了极好的教导。她们手中捧着玉盘珍馐,鱼贯而入。那玉盘镶嵌着金边,象牙箸中间镂空,华贵而不失轻灵。封锦也算是贵族少女,虽然自幼也是锦衣玉食,见到这般景象也不由得暗暗猜测雎瓷的身份,可是雎瓷只是含笑示意客人品尝,封锦注意到,雎瓷很少下箸,仅仅只是品尝了几口便停下不食,一边的青衣僮猫满侍立在侧,清秀容颜上看起来严肃,但是若要是顺着他目光看去,就会发现他正盯着盘子中那尾清蒸河鱼一瞬不瞬的看着,每当封锦夹起一筷子鱼肉,他便心疼的几乎要跳起身来。
事实证明,他虽然没有跳起来,但是在封锦看不见的地方,青衣的里面有什么东西一直在扭来扭去,从衣衫下摆露出一截,赫然是一条猫尾。不过随即被雎瓷发现,雎瓷正持着茶盏品尝,一低头的时候发现了一条毛茸茸的尾巴。不动声色的抬眸放下茶盏,裙裾微微移动,狠狠一脚踩了下去,她动作轻微,封锦也没有发现,倒是猫满尾巴陡然被踩,顿时惨叫一声,直直跳起身来。
“啊啊啊啊啊~~我……”
他喊了一半,陡然间反应过来,只见雎瓷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封锦满脸不解,一句话还没说完便硬生生吞了下去,只是被踩的着实不轻,琥珀色的眼瞳里眨眼间便泛起一层水雾,想揉又不敢揉,耳中只听得雎瓷略显冷淡却满含威胁的声音:“猫满,你怎么了?”
这分明就是j□j裸的威胁啊……
“我,我……”猫满犹豫半天,看着封锦澄澈无垢满是好奇的眼神,想起自家主人给他的设定,颤抖着嗓音开口:“我,我……我想媳妇了……”
“……”
封锦神情中分明闪过无奈,倒是雎瓷无比淡定,亲自取过银碗,替封锦盛了碗莲藕扇贝汤,见怪不怪的解释:“没事,猫满自幼不善与女子闲谈,性格内向,因此订这门亲事可算是天大的喜事了,月末便过门,因此便兴奋了些。”
“……哦。”封锦明了的点点头,接过汤来,想了想,又抬起头来补了一句:“恭喜恭喜。”
猫满双手僵硬的背在身后,其实是在偷偷的揉着尾巴尖,听闻这一句恭喜笑的无比勉强:“同喜,同喜。”
封锦满意的垂下头去,总体来说,这一餐还算是宾主尽欢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纠结的说。。。。。。。字数貌似很少啊
☆、第四序——江南
夜色沉暗,月勾星疏,梨落如雪,纷然飘飞。
雅致的卧房已经点燃了助眠的甜梦香,这种香料是从西域而来,燃起时毫无烟气,只会留下淡淡的香气。据说是极为难得,因此便价值不菲,白衣的少女正双手交握在身前,安稳的熟睡着。雕花木窗外细雨飒飒,却没有惊扰了少女的好梦。
无声无息之间,彩衣的女子便已经飘然进入室内。没有门窗打开的声响,仿佛就是穿墙而入的错觉,黑衣的少年正捂着自己的尾巴尖委委屈屈的跟在彩衣女子身边,尖尖的猫耳衬上琥珀色泽的眼瞳,清纯中又不失诱惑的模样。此刻,琥珀色的眼瞳正盯着熟睡中的少女。在少女的眉心正中,隐隐约约浮现出一团氤氲雾气的朦胧光团,像是琉璃般易碎,剔透无垢,随着少女细微的呼吸之声起伏。
“是‘梦灵’呢!”猫满惊叹一声,每个人的梦境都会凝结成一个‘梦灵’,那是只有妖怪才能看清楚的景象。在‘梦灵’之中,那些最为深刻的记忆都会融入到梦境里面去,带着心底最隐秘的欲望,在空气中编织成琉璃水晶般剔透无垢的光团。一般对于妖怪来说,通过一个人的‘梦灵’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好坏和心中所思所想,但是对于很少见的梦妖来说,越是纯澈的‘梦灵’,越是可以为梦妖增加妖力。越是强大的梦妖,就越是容易被人记住。
雎瓷淡淡一笑,眸中也闪过异样的色泽,她挥手幻化出玉柄折扇放在手中,描金扇面挡住半边面容,看不清楚神色,良久才缓缓笑了一声:“灵台澄澈,我果然没有看错。”
说完伸出手去,纤细的手指指尖莹润,在半空中划过,静谧平缓的空气中顿时泛起了一阵涟漪,一层层的漾开,那团梦灵恍如被什么东西牵引一般飞过来,悬浮在雎瓷面前,雎瓷微微一笑,眼看着那梦灵陡然间划分成寸寸流光,最后缓缓向她收拢过来。
窗外雨声沥沥,回廊下八角风铃叮当作响。黑暗的室内,晶莹的流光点点,围拢着彩衣女子,那女子抬眸垂袖,气质清冷。明明是美丽的眉眼,却有着让人过目即忘的错觉。
恍然间,那些流光终于变成了一片凄迷的雾气,袅娜的升腾起来,隐隐约约间,雾气中浮现出了江南烟雨,小桥流水,有少女白衣,立足垂柳之下,攀折一枝桃花。听到身后脚步声响,缓缓回首,清丽眉目间笑意明快,她的声音穿透着层层看不透彻布满回忆的梦境之中,有着单纯的欣喜和开怀:“晋宁表哥,你来了。”
封锦认识晋宁的那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江南横一湖湛碧春水,渺远流淌,似乎是染尽了岸边垂柳浓绿,那些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衬上白色矮墙,便是成就了一段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情缘开始。姑且不论那些情缘到底是缘是劫,这段满载了水乡柔软情绪的记忆都是值得用一生来回忆的。
封锦的父亲是朝中的一名将军,熟读兵书习练武艺,奈何这个国家向来太平,也并没有什么战事,唯一能用的上兵卒的地方大约就是太医院起火或者后花园种树,但是太医院肯定不能天天起火,当然后花园也肯定不能天天种树。前者毕竟不是御膳房,起火起一次大家也就注意了,医生都是惜命的主儿。后者毕竟主要是供后妃们引起皇上注意的,看的主要是妃嫔不是树,别管是扶桑还是榆树,一棵两棵应个景儿就够了,实在是没必要天天折腾一遍。
所以封锦的父亲封释也就没什么用武之地,太平时节朝堂上一般就是听着一群文士高谈阔论,武将基本就只剩下听的份儿。因此封释便寻了个由头告假,言说带着妻儿去回到家乡祭祖,顺便结庐而居给死者尽尽孝道。当天呈上奏折,当天便一道谕旨下来,里面御笔亲批,写的文艺,什么爱卿孝心可表,天地可鉴,为君者当成全臣子一片心意,特此准奏之类的套话写了半面黄色绣龙锦缎,其实总结起来就两个字:
准了。
于是备马回乡,带着妻儿,看似风光无限,最多算是个功成身退,估计没有战争便可以一直祭祖祭到告老还乡都没有问题。离京的路途间见过了秋风萧瑟冬雪飘飞,终于回归到了江南水乡中的温润之中,车马粼粼穿过那刚刚被雨水洗刷过的青石长街,发出整齐有序的声响,封锦放下手中的诗卷,伸出手去掀起轿帘。向外观看,目光在停留在那被春雨打的微微湿润的长街上,唇边不由自主的勾起一抹轻快的笑意。她忍不住轻声吟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她的声音清脆动听,吟着这一首张和子的《长短句》,在这样寂寥的长街中回响,带着飘渺的意境。像是一瞬间回到那个悠远的时代,有落拓江湖的剑侠一身皓白衣衫,带着斗笠漫步在飒飒细雨中。封锦吟诵着这一句诗词,习惯了京都的繁华喧扰和燥热的气息,江南的烟雨惊艳如同一场偶然相逢。长风拂过绿堤,那些垂柳袅娜翩飞,一团团蓬勃的绿意。包裹了铁掌的马蹄发出整齐的声响,一声一声,不疾不徐。
然而就在这时,却有人与她相和:“碧湖垂絮乳燕飞,小桥清雨一山围。青越剑,金缕衣,少年转瞬白发稀。”
【上面的词是小瓷根据张和子的《长短句》改编的,可能比较稚嫩,平仄也没有对上。特此注明。】
作者有话要说: 呜哇~~~表示写的好像GL啊。。。。。。。
☆、第五序——相逢
那首词字句清美,带着淡淡出尘的气息。吟诵的声音也清润好听,封锦抬眸看去,只见街边屋檐之下,正静静的站着一个穿着青衣的少年。雅致的暗青色衬着少年挺拔的身躯,沥沥淋淋的雨滴朦朦胧胧的顺着屋檐滴落下来,模糊了少年的容颜,但是可以感觉到柔和的气息一点点逸散出来,似乎是感觉到封锦的目光,那少年抬起头来微微一笑,向着封锦扬了扬手中的书卷。想来是离家较远,路途中偶遇大雨,便被困在屋檐之下,随手便翻开起来。
封锦微怔,随即便垂下头去,淡淡的红晕涌现在少女白皙的面颊上。素手拉过轿帘,厚重的流苏握在掌心,沾染上了外面的湿意。按照礼节,她本应该立刻将轿帘放下才对,未出闺阁的少女本不应该多见外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耳中仿佛还一遍遍回响着少年清润的语声,指尖抓紧轿帘上的流苏,却犹豫起来。直到在轿中随侍的侍女低声提醒:“小姐,您在看些什么?”
封锦恍然惊醒,急忙放下轿帘,遮掩道:“没什么,只是从来没有见过这般烟雨景色而已,一时间有些忘怀。”言罢一时怔愣,看着那侍女低下头去不再说话,小心翼翼的将轿帘掀起来一角,偷眼看去,却见那青衣少年依旧站在屋檐下看着她,乌黑澄澈的一双眸,隔着雨雾依旧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笑意盈盈,封锦红了面颊,垂手将轿帘放下,而那少年的声音依旧穿透了阻隔响在耳边,声音清润如霏霏细雨:
“春江满,青石凉,谁家翩翩少年郎,回眸一眼,氤氲湖光。 情字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