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预防与治疗-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侵犯眼支:选取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b。上颚支:选取胃经、小肠经、胆经。
c。下颚支:选取胃经、大肠经、胆经。
B﹒发于颈部:
a。胃经:距任脉
1。5寸的当颈动脉搏动处。
b。大肠经:在颈部前外则,距任脉
3。0寸。
c。小肠经:在颈部侧面,距任脉
3。5寸。
C﹒发于胸、腰、背部:
a。任脉:循胸腹正中,利用病区旁取中之原则。
b。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
0。5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
2。0寸。
c。胃经:腹部…距中行任脉
2。0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
4。0寸。
d。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
3。5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
6。0寸。
e。肝经:上贯膈,布胁肋。
f。胆经:循胁里,其直者季胁。
g。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分布于腰背,距督脉
1。5寸及
3。0寸区域。
h。督脉:主背脊柱正中,统率一身阳经。
D。发于腿部:
a。胃经:行腿部阳面前路。
b。胆经:行腿部阳面中路(侧面)。
c。膀胱经:行腿部阳面后路。
d。脾经、肝经、肾经:行腿部阴面之前路,中路与后路。
2。选穴处方(选用之腧穴):
A。脸部
(1)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绝骨。
(b)局部取穴:瞳子膠、上关、听会、风池。
(2)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
(3)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禾膠、迎香。
(4)三焦经:
(a)远部取穴:支沟(十总穴:胁肋寻支沟)、中渚、外关。
(b)局部取穴:丝竹空、耳门、翳风。
B。颈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人迎、气舍(颈部针刺宜小心,不可太深,以免剌伤气管、神经或血管。
一般应浅刺,最好不要留針)。
(2)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扶突、天鼎。
(3)小肠经:
(a)远部取穴:养老、阳谷、支正。
(b)局部取穴:天窗、天容。
C。胸、腰、背部:
(1)任茫毫⒊薪⑻持小!
(2)肾经:
(a)远部取穴:太溪、筑宾。
(b)局部取穴:彧中、俞府。
(3)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梁门、天枢、水道、不容、库房、屋翳。
(4)脾经:
(a)远部取穴:公孙、血海、三阴交。
(b)局部取穴:周荣、胸乡、大包。
(5)肝经:
(a)远部取穴:太冲、中封、行间。
(b)局部取穴:期门。
(6)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风市、绝骨。
(b)局部取穴:日月、渊液、辙筋。
(7)膀胱经: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大杼、肝俞、胆俞、胃俞、肺俞。
D。腿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髀关、伏兔。
(2)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
(b)局部取穴:居膠、风市、环跳。
(3)膀胱經: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殷门、秩边。
E。病变部位局部取穴:
a。在水疱的周围扬刺(即在距球水疱四周的
0。5…1。0寸处用五针横刺),或局部灸(用泻法)。
b。施针时,针尖刺向疱疹中心区呈
10…30度角横刺,此又名为围针穴。
F。取穴规律:
(1)局部皮下(阿是穴)或邻近取穴(即围针穴)。
(2)背部取病损部位的神经根(即夾脊穴)。
(3)远距离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身柱、内关、阳陵泉)。
(4)对症加用穴。
G。处方举例:
a。局部围针穴,再加外关、曲池、三阴交、太冲。
b。疱疹在头面者,加合谷、内庭。
c。疱疹在腰以上者,加支沟、内关。
d。疱疹在腰以下者,加血海、阴陵泉。
3。手法:
(1)实症、急性痛症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
20至
30分钟,每日针二次,用毫针刺,
局部臥针横刺。
(2)实症、急性病症尚可穴位放血,隔日一次。
(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
4。耳针:
A。选穴:
a。相应敏感点、肺、肝、下屏穴、屏间。
b。肝、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
B。方法:取
2至
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
20至
30分钟。
四。结论:
l。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并无特效药五,只能减轻疼痛,故针灸可辅其不足,一方面能消除
水疱与红斑,一方面能防止带状疱疹消失后遗留的神经痛,且可缩短疗程及无不良副作用。
针灸对带状疱疹的疗效除了双门学说的迅速止痛的机转外,可能尚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
关。
2。一般来说,带状疱疹的预后良好,针灸可单独使用且效果很好,一般在
1…3次针灸治
疗后,即会有显著的改善。
3。由于带状疱疹病人会感觉很痛,故经验上须双侧同时针刺,且可数小时针刺
1次,直
到病情缓解为止。
4。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蟹等动风发物(即引起过敏的食品)。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的传染途径可有直接接触和
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也包括了性接触的内容,对于成人发生于阴股部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
于性接触引起的。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本病好发于外生殖器、肛
周、腹股沟及胸背部。
本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软疣病毒,属豆类病毒。呈“砖型”,大小为
300nm×310nm,在
普通显微镜下也可看到。其结构类似于天花病毒,核酸为
DNA,衣壳完全对称,外包以囊
膜。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往往在公共浴池或游泳
池传染,成人多通过性传播。有人认为有家族性遗传过敏素体的人对此病毒比较敏感,易
于泛发。儿童和青少年易发。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特点
(1)本病的潜伏期是
2~3周,接触传染性软疣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即可发病。
(2)以性传播者发病初起多局限于会阴、小腹、肛门、腹股沟、乳房等处,然后全身播
散。损害数目多少不等,散在不融合处。
(3)皮损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中心微凹,表面有蜡样光泽,呈淡红、灰白、
珍珠色或正常皮色。
(4)在软疣顶端中央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此称为“软疣小体”,这是本病的特
征性损害。
(5)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尔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此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损害有
时可长大到
10~15mm,此种巨大的损害多为单发,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炎症反应。
(6)一般经过
6~9个月即可消退,但也可持续
3~4年,甚至个别皮损可持续
5年以上。
病程与数目无关,愈后不留疤痕。
(7)有的病人在发病几个月以后,在某些皮损四周出现斑片状湿疹样损害。若眼睑或其
附近有皮损时,可引起慢性结膜炎,软疣消退后,此种湿疹或结膜炎可自然消退。
(8)自觉轻度瘙痒,可由于搔抓等原因引起继发感染,出现脓疱疮样损害,甚至引起更
严重的疾病如肾炎等。
鉴别诊断:
1、水痘:透明清亮的水庖,周边有红晕,顶端无脐窝,皮疹分批发生。
2、多发性角化棘皮瘤:青年男性多见,有家族史,质坚硬,消退后留轻度萎缩性疤痕。
西医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局部治疗:
(1)在无菌条件下,挑破传染性软疣的顶端,可见到乳酪样的软疣小体,然后用镊子轻
轻挤出。或直接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其拔出,而后涂
2%…2。5%碘酊,压迫止血即可。数目
多者,皮损消毒后,将软疣刺破,涂以
5%…10%碘酊,每日
1次,可在
7天内干涸脱落。
(2)酞丁安霜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以之涂于疣体表面,每日
2~3次,连用
3周。如疗程
结束后软疣仍不能消除,要刮除或拔出。
(3)1%的
5…氟尿嘧啶溶液外用,每日
2~3次,连用
2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少许,直
接点于疣体的顶端。
(4)0。1%的维生素
A酸溶液外用,每日
2次,连用
2周。要注意保护周围皮肤。
(5)70%苯酚酒精局部外用,用吸有药液的小针管,对准皮损逐个点药,点于疣体中央。
一般一个疣体点
2次即可,10天后皮损可自行脱落。
(6)液氮冷冻,用冷冻器将液氮喷于疣体表面,解熔
3次即可。一般
1周后疣体脱落。
(7)灭菌竹签蘸少许浓来苏水直接点涂软疣表面。较大皮疹,夹出软疣小体再行治疗。
10天后复点一次。
(8)99%冰乙酸
15ml加入
20g食用面粉中,拌匀成糊状,外涂于疣体。
一般不需全身用药。若皮疹过多可采用以下办法:
1、抗病毒:①病毒唑
0。2,日
2次肌注;②聚肌胞
2mg,隔日
1次肌注;③病毒灵
0。2,
甲氰咪胍
0。2,口服每日
3次。
2、促进免疫:左旋咪唑
50mg,1日
3次口服,连用
3天,间歇
11天。
中医的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1)取雄黄少许,兑入白酒中,涂于疣体表面。每日
1次,连用
5天。
(2)百部酊。百部
30g兑入
75%的酒精
100mL中浸泡
1周后,用其液涂于疣体表面。每
日
2次,连用
10天。
(3)红花
30g,补骨脂
10g,干姜
10g,吴萸
15g,樟脑
10g,生半夏
30g;用
75%的酒
精
1000mL 浸泡
1周,滤渣后即可外用于患处。每日
2次,连用
10天。
(4)马齿苋
30g,苍术
10g,蜂房
10g,苦参
10g,雄黄
10g;水煎液待温,擦洗患处。
这种方法适宜于皮损泛发有瘙痒者,或继发湿疹化者。
(5)鸦胆子
40g,连壳打碎,然后装瓶加入
80mL水,煮沸,取液
40mL。用时以棉签点
于疣体上。
(6)板蓝根
30g,芒硝
10g,红花
10g,生薏仁
30g,马齿苋
30g,水煎服。本方有清热
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对于皮损泛发者特别实用。
(7)马齿苋
30g,蒲公英
30g,水煎洗浴患处。每日
1次,每次
20分钟。
防护传染性软疣
(1)杜绝不洁性交和其他性乱。
(2)洁具不混用。洗澡勿用搓澡巾搓澡,以免损伤皮肤,引起病毒的感染。
(3)患病后衣服要煮沸消毒。
(4)患病后禁止抓搔,以免抓破感染和传染。
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俗称“风
疹块”。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白色或红色疹块,发作时突然,并无一定位置,时隐时现,瘙痒
无度,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治疗:
本病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情志、饮食、针灸等疗法。病情严重者,尤其是有
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时,必须立即送医院救治。
预防:
荨麻疹的病因是过敏反应,引起过敏的因素很多,比如药物,食物,衣物,花粉,化
妆品等等。治疗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阻断过敏源和抗过敏治疗。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
将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避免接触致敏物,禁用或
禁食某些对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品等。如因冷热刺激而复发者,不应过分回避,相反应
该逐步接触,逐渐延长冷热刺激的时间,以求适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
胆囊炎、病毒性肝炎、阑尾炎、肠道蛔虫病等,以杜绝病源。平时保持精神欢乐,心情舒
畅。同时还应注意气温变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加强体育锻炼。
但大部分患者很难找到明确的过敏源,治疗办法就是口服抗过敏药,可同时配合加服
钙剂,维生素
C,皮质激素等。
慢性荨麻疹有时治疗比较困难,需要从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入手,如坚持较长时间(3-6个月)联合服用二类抗组胺药,即扑尔敏、赛庚啶、赛特赞、敏迪这一类和西咪替盯
雷尼替盯法莫替丁这一类。需要调整用药时间,为了防止晚间发作,可在下午服药。另外,
为加强疗效可以配合注射胸腺素、组织胺球蛋白或卡芥菌多糖核酸针等。部分患者随着身
体发育,机体免疫功能会发生变化,慢性荨麻疹也会自我缓解。
荨麻疹
结核疹
结核疹常发生于龟头,表现为淡红色小疙瘩(丘疹),不痛不痒,进展很慢。有时破溃,形
成小的圆形溃疡,无脓液,可逐渐结疤而愈。有时可合并皮肤结核疹,表现为四肢、背部、
头颈出现多处皮疹,易误诊为粉刺、毛囊炎或囊肿。皮疹此起彼落,可自行吸收,但每个
皮疹一般约20-30天才能自愈。
龟头结核疹可根据皮疹特征、患者有过结核或结核接触史以及其它部位的典型皮疹确
诊。应该指出的是,结核疹是皮肤对其它部位结核灶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生的,其本身病灶
内不含有结核杆菌。
结核疹的治疗应口服抗结核药物,病人不宜私自治疗,应请医师给予指导用药。
固定药疹
固定药疹常因口服磺胺类、巴比妥类、解热止痛药后,于服药的一日内,甚至数分钟突然
发病。表现为龟头处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大小不定,中央呈紫红色肿胀,周围
色红,局部可有痒或灼热感。严重者中央迅速发展为水疱,破溃后形成湿烂面,经十多日
才能愈合,且多遗有色素沉着,须经数月至一年才能逐渐消退。以后,患者每服该致敏药
物,患处皮疹就会复发,而且面积会越来越大。
本病诊断不难,有服药史和上述症状者容易确诊,尤其有复发史者诊断更易。龟头固
定药疹与血管性水肿的鉴别也不困难,有服药史,症较重的多为固定药疹。
固定药疹的预防重于治疗。患者应牢记自己过敏的药物,在看医生时应主动说明,并
且绝不能再用那些药物。一旦发病应立即停服致敏药物,轻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内服苯
海拉明治疗。重者应及早就医,请医生诊治。
银屑病
疾病概述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类似中医疕。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皮
肤病。
病因病理
尚不完全明确。目前亦未能用实验方法使动物或人发生本病。近年来大多认为遗传、
代谢障碍,感染、免疫功能障碍等可能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季节变化、潮湿、精神创伤或
手术等也可能诱发本病。
遗传:国外报告有族史者一般认为
30%左右,国内资料约为
10~17%。,关于遗传方式,
有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不完全外显率,亦有认为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联遗
传者。银屑病发病与种族似亦有关系,据报告,黑种人发病率低。
近年来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与银屑病明显相关。国外报道银屑病患者
HLA
B13、HLA-B17 抗原频率明显增高,但亦有报告银屑病患者
HLA-B3、HLA-CL7、HLA-W6增高者。我国银屑病患者除
HLA-B13、HLA-B17抗原比正常组明显增高外,HLA-BW35明显降低。目前均认为银屑病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感染:临床上有些银屑病的发病和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等病有关。当应用抗生素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