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

第16章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第16章

小说: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这个从来只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的乖学生人生中不得不补的一课。
    身为广东人,他当然有那一方水土养育的印迹。电话号码是888,车牌号码是6
66,还有就是广东人的勤奋和精明。面对记者,他说话含蓄、中性、谨慎、情绪内
敛,决不是一个喜形于色的人,蛮象一个国家干部。如果不是记者花言巧语翻来覆
去地追问,他对很多问题的回答都是:还好吧,差不多吧,还可以吧……
    最近,听说他穿梭于风险投资基金经理和科学家之问,讲一种用生物技术检测
孕妇腹中胎儿是否痴呆的新药,以及建厂生产后在中国的前景和美国的未来,预测
在纳斯达克的上市……

    不知道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下岗”是否已生效,还是他终于走上了一条他过去
很排斥的道路:下海经商。

                            父母觉悟高要求严

    我生在广东,我的父母都很要求上进;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他们有多上进:他们
写了一辈子的人党申请书。我有个哥哥,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一家四日很少有全部聚
在一起的,有时候我和我爸妈在一起,有时候我哥和我爸妈在一起,我最多的是在
我妈妈的娘家,在汕头和潮洲两个地方,外婆家、舅舅家、姨妈家,这里住几个月,
那里住半年。我妈是潮汕人,那里的妇女能干是出了名的,我妈又是属于很泼辣的
那种人,五十多岁还打篮球。那个时候年轻;觉悟又高,单位抗洪救灾,她一个人
可以背两麻袋大米。单位涨工资,他们让过好几次。我印象中小时候广东经常有水
肿啦,流行病啦,只要喇叭一广播,我爸爸妈妈披上白大褂就走。几天都不回来。
我就只有一个人在家。你看我手指上的这个疤,就是自己在家弄电线被打的。可能
也是因为他们觉悟太高,顾不上我们的原因,他们才把我和我哥分别送到亲戚家去
养。后来他们就把我送到寄宿学校。我的学校离家就象现在深圳罗湖离宝安那么远,
那时候自己家也不会有汽车,我那段时期最盼望的就是周末爸妈骑单车来接我回家。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

    后来上初中了,我才长期地跟父母亲哥哥住在一起,可没多久哥哥又考上大学
走了。
    我爸是个很严厉的人,对我经常教育做人做事的道理,总之就是要上进。可能
是过去太忽略我们了,等我上高中选学校的时候,爸爸要求还是上离家近一点但差
一点的那所,说:二流学校也能出一流的人才。而且那个时候他们有一个机会去深
圳,但是考虑到我的学习,转校会受影响,就放弃了。
    我的成绩也是到了初中才好起来的。很怪,哪门课的老师当班主任,我那门课
就学得最好。初中是语文,高中的时候是哲学学得好,那个时候就接触了黑格尔的
东西,我现在诡辩的能力就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我真要辩起来,律师都说不过我。
那时候演《大西洋底来的人》我很迷恋,麦克·哈里斯很神奇,对生物的兴趣就受
他的影响很大。后来要高考了,家里不准看电视。
    高考我是我们学校的状元,报志愿时还全家到广州,和在那里工作的哥哥开会
讨论最后决定第一志愿报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系外贸专业。当时学外贸蛮时髦的。上
大学选专业,也是考虑毕业能分回广东,才报的外贸专业,那时候对外面的地区好
象没有认识,认为只有广东最好。

                                高校生活

    进了大学,从军训当排长开始就一直当官,后来是校大学生科技协会理事长。
这个协会有学校专门拨款的科研经费;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我有自己的办公室,
双喇叭录音机,那时同学聚会还有好多人想借。我们这个协会比学生会的人都多,
经常搞一些大型的活动。在长沙五一广场搞科技咨询日,我一个本科生把研究生都
凋动起来了,开会的时候,我在上面讲,下面一两千人在听,黑压压一大片,哪象
现在,我这儿使劲讲,只有你一个群众在听。
    我们管理系是小系,这个专业比较新。一般小系在大院校里是受气系,但是我
们宿舍 12个人,有 11个都担任了学校的职务,校学生会主席,高校联席会主席都
在我们宿舍,还有诗歌协会,舞蹈协会,朗诵协会之类,每天晚上熄灯以后大家海
阔天空地聊,那段时光很值得怀念。98年我组织了一次校友会,回了一趟湖南。
    我大学的时候很纯,举个例子;那时候系里搞了一个匿名投票:大学生该不该
谈恋爱。一百多张选票里就只有一张答:不应该。就是我写的,主要考虑以后也不
一定能分在一起,不现实,大学生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毕业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的
校优秀毕业生,全校一千多名毕业生只有十名,可任选分配地方,学校奖励了一床
毛毯,我送给了辅导员,就去粤海集团公司报到上班了。

                          我们是深圳的建设者

    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分配去沿海的进出回公司,我分在粤海进出口公司深
圳分公司。刚去的时候不知道粤海有那么大,有那么多分支机构。到粤海后,公司
经理让我们“下放”到南头开发“工业村”,从到工地去看打地基干起。刚开始很
想不通,我们外贸本科毕业生,正是该大展身手的时候竟然被派去看地盘!后来渐
渐明白经理的苦心是让我们打磨掉大学生刚出来时的狂气和傲气,从基础做起,养
成扎实的作风。也许是天意;我这外贸的高才生至今也没去做外贸。
    那个时候深圳最高的建筑是电子大厦,深南大道到上海宾馆就结束了,外面都
是荒郊,哪里有这条漂亮的滨海大道,你们现在来的这些人都是来摘桃子的了,我
们才是真正的建设者。当时我们从市区去南头要坐两个多小时的中巴,现在去蛇口
也只要20分钟。
    我们粤海的待遇很好,三个新分来的大学生住140平米的宿舍,还经常发维他奶
饮料什么的,那时候我的工作别人还蛮羡慕的,是同学中的贵族。89年股票上市时,
我认购过一次股票,哗啦就是500元。90年初有同学来深圳找工作,没找到要回去了,
我就把股票全卖了,赚了一百元,连本钱共六百块钱都送给了她回去。要是不卖,
到现在赚个1百万应该没问题。
    89年以后我们有好多同学都下海经商,也赚到了钱,我基本上是不以力然的。
我工作得很充实,觉得前途广阔,其他的都是小儿科。“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
的,当地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父
亲用保尔的话从小教育我,说这就是人生的方向。
    后来工作表现蛮不错,我们领导就把我调到了深圳公司本部总经理办公、投资
开发部。之后开始做一些房地产方面的工作,并筹建房地产部。

                          资本主义社会的香港

    深圳公司干了一年多;因为工作出色,91年集团决定把我调到香港粤海总部工
作,当时能去香港工作是很令人羡慕的。我记得报到的时候是3月8号。集团领导跟
我们讲了一番话后,就分到各部门开始干了。我当时正感冒,但还是精神很好。我
在集团的金融财务公司工作。总经理就是我在深圳公司工作时候认识的,他是集团
第一批送出去日本学金融的人,我跟他干的几年收获蛮大的。
    我在香港工作主要做金融、投资和信贷,跟律师、基金经理、券商呀之类打交
道比较多,交了许多这方面的朋友。那几年工作很顺利,信贷无坏帐,投资地产、
收购公司上市都很有收获。到97年底去上海前的9年里,主要经办的项目累计盈利不
低于9千万港币,平均每年赚一千万,当然这些都是给公司赚的。
    香港,那是一个资讯发达、高度商业化的城市,一切都自成体系,有很多值得
我们学习的东西。但生活上总的说来我和那个社会还是脱节的。象跑马场啦,电影
院啦就去过一次,看了看。我们有纪律,那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我在深圳也有宿
舍,大概两个星期回来一趟,平时在香港工作之外,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学习上
了,也没有谈恋爱,我不可能找一个香港的吧。我是一个班接着一个班的上,你看
我的简历就知道,我一直都在上培训课,差不多到98年底到了上海后才停下来。我
的工资也基本上花在学费上了,那段时间拿到了中国第一批房地产估价师资格证书,
也进修会计师课程,还有就是学英语,主要是工作中需要。我想让自己更专业,就
不断充实自己。
    93到96年是粤海的鼎盛时期,粤海业务飞速扩张,在香港是中资机构的前几名。
    95年的时候我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粤海要选拔一批人去读MBA,另外一个是外面
的赚钱机会。当时香港有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要拉我过去,给我股份,对我来说
就是下海经商了。我一直对国家单位的稳定性看得很重,粤海也蒸蒸日上,我那个
时候很理想,觉得还是应该干事业,钱是其次的,我在粤海一步步做下去,应该可
以有所作为的,就回绝了人家。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去了那家公司;今天可能就是
另外一个样子了,也可能很好,也可能不行;但肯定比我现在有钱。

                         国企出资培训自己的MBA

    我对MBA最早是上大学的时候接触到的:哈佛,殿堂的感觉。所以后来有那么多
人都说自己是哈佛的,我都不很相信,我们那时候认为哈佛不是成绩好就可以进的,
是需要有背景的。
    国企出资培训自己的员工上MBA课程是蛮少的,据我知道香港就我们和华润两家,
我们董事长应该说是蛮有远见的。集团和美国旧金山大学达成协议,在香港为粤海
办一个班,集团的所有年青人都可以参加考试,美国那边出试卷,最后录取了25个
人。我们那时候很严格的,考上以后蛮庆幸能有这么一个受训的机会。我对现在国
内MBA教育这么泛滥有点看法,开卷考试哪个学校都在办,搞得象成人普及教育一样,
谁都可以读,只要有钱就可以了。其实啊A是给本科毕业5年左右,在工业或商业领
域工作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全面性系统性提高的课程。
    旧金山大学是一个教会学校,校长还是一个教父。我们上课比较特殊,美国派
了老师来上,美国那边和我们同时也开了一个班,那里上课的录像带第二个星期就
寄到香港,我们就是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看录像这样过来的。最后一个学期在旧
金山大学上的;和美国那个班的同学有了很多的交流和共处。考试是和美国班考的
一样,总体成绩还比他们要好。
    我们开了有20门课,有沟通、人际关系啦,有社会学、市场营销学,还有国际
金融、国际贸易、财务、统计等等,全部英文教学。还有一个辅导员负责我们的讨
论、功课什么的。在和企业有切身利益的课程时讨论都比较充分,象人力资源方面
的内容大家都比较有感受。上课要讨论案例本身的内容,但更多大家都愿意结合公
司的实例来分析,很有启发。讨论完了以后往往就形成了方案。
    一些人文类课程,社会学的,讲人际沟通的;比较感性化的课程,我就觉得有
点难。有一门课叫做《沟通与交流》里面讲了好多人的心理活动;对人表情、动作
的判断,让我们这些理工科毕业的人去弄,就有点不容易。还有我们的英文底子都
不太好,写报告的时候也觉得有点难。
    我当时在金融财务公司,觉得财务分析这门课对实际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另外
象市场营销,我自己是非常感兴趣的。那时候考试当然也有名次之分,但已经不会
象以前的学业那么重要,毕业只是过与不过的问题,只要在工作中能学以致用,同
学之间不存在什么竞争。MBA上课以后头一年半没有脱产,一个星期还有几天要上班,
有自己的一份工作要做,晚上做作业要做到三四点钟,很辛苦。我那个时候己经结
婚,尽可能每星期回深圳一趟。

                              毕业报告有的放矢

    我们的毕业报告演讲都是有的放矢,针对粤海的问题来谈的。在当时那么一个
国营的海外公司里面我们提的一些观点相对来说是比较尖锐的。MBA还有一个层面就
是“团队精神”;演讲六个人一组进行。我们小组的题目是“以人为本”,是关于
人力资源的。怎么培养、选拔人才,对不同人不同意见的采纳,建立一个良好的人
才管理机制等等。用人制度以前比较讲定“性”,是好是坏;现在要对人定“量”,
用量化的方法去管理人。还有就是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有
他的一个层面,上和下双方都需要去评估对方。沟通氛围良好,管理才能有效。
    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们集团的老总都来了,毕业典礼一结柬集团给了我们一个假
期。以前因为功课紧,在美国都没有去玩过。一毕业,感觉特别轻松。我们几个同
学就跑到夏威夷玩了一圈,很开心。
    等度假回来,接着就提工资,提职务,重新安排新的工作岗位。

    我是第一个接到集团的通知,调到旅游酒店公司, MBA毕业证书刚拿到手还没
热乎够,就派到上海独立主持两亿多的酒店项目。自己当时觉得独当一面,担子很
重,但又感觉倍受重用,意气风发,有一种往前冲的感觉。

                                  独闯上海滩

    我97年底独自一个人到了上海,接手的项目可以说什么也没有:士地证过期几
年,所有法律文件没有一份正本,而且先前粤海的投资名份法律上未确认,更别说
营业执照什么的,项目还须由办公大厦改为酒店,而涉外星级酒店的审批几近关门。
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一堆事。当时的任务很重,要赶时间开业。本着初生牛犊不怕
虎的精神,我把MBA里刚学到的和学不到的都全用上啦。每天睡觉4-5个小时,调动
主观能动性和筹建处人员的积极性,边报批。边设计、边施工,同时安排设备采购,
管理人员到位,红红火火。凭着信念和信心,我们硬是把一个个难关给攻克了,让
集团的领导都大吃一惊,有如此高的效率解决连串棘手问题。
    我挺佩服自己的,人人都说“上海人难打交道”,我接触下来还挺顺利,结交
了不少朋友。后来才知道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们,主动加快办事的进度。这也是我
常说的“办企业以诚信为本”。当时虽然很累但很开心,照这样的进度提前开业应
该是没有问题,酒店开业后,我就可以象远征边疆的将军打了大胜仗凯旋而归了。
    但命运却开起了玩笑。98年底,我这辈子最震撼的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这辈子最大的震撼

    先是广信破产,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个当年在广东改革开放历史上作出
过重要贡献的全国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突然要进行破产清算。当时从媒体上看
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很震惊的。
    接着就传闻粤海也要重组。简单地说就是人员下岗,项目下马。
    广东省的红筹旗舰,恒生指数的蓝筹股,香港中资机构前几名的粤海,资产几
百个亿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