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论语通译 >

第20章

论语通译-第20章

小说: 论语通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氏篇第十六(共十四章)主要记孔子论君子怎样修身、如何以礼法治国。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④?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⑤,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⑥。何以伐为⑦?”冉有曰:“夫子欲之⑧,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⑨:‘陈力就列A B,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A C?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A D,龟玉毁于椟中A E,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A F。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A G。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A H。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A I。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A J,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 K。”
【今译】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该归咎于你吗?颛臾,过去周天子曾经授权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就在鲁国的疆域之中,是我们鲁国共安危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这么做,我们二人作为家臣,都不想这么做。”孔子说:“冉求!周任曾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力,就担任职务;实在做不到,就该辞职。’〔比如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扶持帮住他,摔倒了却不搀扶他起来,那么,用你这助手做什么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关它的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玉器在木匣中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占领它,后世必然成为子孙的祸患。”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得到它’,一定要找个借口的人。我听说过,对于拥有国家的诸侯和拥有采邑的大夫,担心的不是贫穷,而是分配不均;担心的不是人少,而是社会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均匀了,就无所谓贫穷;国内和睦团结了,就不显得人少势弱;社会安定了,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要是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提倡仁义礼乐道德教化,以招徕他们。〔远方的人〕已经来了,就使他安心住下来。现在仲由、冉求你们二人辅佐季康子,远处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全;反而打算在国境之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于宫殿的门屏之内呢。”
【注释】
① 季氏:即季孙氏,指季康子,名肥。 鲁国大夫。颛臾(zhuān yú专鱼):附属于鲁国的一个小国,子爵。故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八十里。
② 冉有,季路:孔子弟子。冉有即冉求,字子有,也称冉有。季路即仲由,字子路,因仕于季氏,又称季路。
③ 有事:这里指施加武力,采取军事行动。
④ 无乃:岂不是,恐怕是,难道不是。
⑤ 先王:鲁国的始祖周公(姬旦),系周武王(姬发)之弟,故这里称周天子为先王。 东蒙主:谓主祭东蒙山。“东蒙”,即蒙山。因在鲁国东部,故称东蒙。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南四十里,与费县连接。“主”,主持祭祀。
⑥ 社稷之臣:国家的重臣。
⑦ 何以伐为:“何以”,以何,为什么。“为”,语气助词。相当于“呢”。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⑧ 夫子:古时对老师、长者、尊贵者的尊称。这里指季康子。
⑨ 周任:周朝有名的史官。
A B  陈力:发挥、尽量施展自己的才力。 就列:走上当官的行列,担任职务。
A C  相:辅佐,帮助。古代扶引盲人的人叫“相”。引申为助手。
A D  兕(sì四):古代犀牛类的野兽。或说即雌犀牛。 柙(xiá侠):关猛兽的木笼子。
A E  椟(dú毒):木制的柜子,匣子。
A F  费(bì毕):季氏的采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有费城。颛臾与费邑相距仅七十里,故说“近于费”。
A G  疾:厌恶,痛恨。 辞:托辞,借口。
a h  “不患贫”句:亦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清代俞樾《群经平议》以为“寡”当作“贫”,“贫”当作“寡”。《春秋繁露·度制》和《魏书·张普惠传》引此文,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据改。朱熹说:“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A I  来:通“徕”。招徕,吸引,使其感化归服。
A J  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不可收拾。当时鲁国不统一,四分五裂,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大贵族所分割。
A K  萧墙之内:“萧墙”,宫殿当门的小墙,或称“屏”。古代臣子进见国君,至屏而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肃”古字通。这里用“萧墙”,借指宫内。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名义上在位,实际上政权被季康子把持;这样发展下去,一旦鲁君不能容忍,必起内乱。故孔子含蓄地说了这话。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①;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②,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今译】
孔子说:“天下有道,制礼作乐,军事征伐,由天子作决定;天下无道,制礼作乐,军事征伐,由诸侯作决定。由诸侯作决定,大概传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由大夫作决定,传五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由卿、大夫的家臣来掌握国家的命运,传上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不会落在大夫手里。天下有道,黎民百姓就不议论朝政了。”
【注释】
① “十世”句:“世”,代。“十世”,即十代。朱熹说:“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征伐。”“逆理愈甚,则其失之愈速。”因为天下无道,天子无实权,才会形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再混乱,就会到“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的地步。这样的政权当然不会巩固。“十世”及后面的“五世”、“三世”均为约数,只是说明逆理愈甚,则失之愈速。这也是孔子对当时各国政权变动实况进行观察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希:同“稀”。少有。
② 陪臣:卿、大夫的家臣。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大夫四世矣②,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③。”
【今译】
孔子说:“〔鲁国的国君〕失去国家政权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季孙氏〕手里有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就衰微了。”
【注释】
① 禄:爵禄。这里代指国家政权。 公室:指鲁国朝廷。 五世:五代。公元前608年,鲁文公死,大夫东门遂(襄仲)杀嫡长子子赤而立宣公,掌握了鲁国政权。宣公死,政权实际上落在季氏手中。到孔子说这段话时,已又经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到鲁定公,共五代。
② 逮:及,到。 四世:公元前591年,鲁宣公死,季文子驱逐了东门氏,此后,由季氏为正卿,掌握了鲁国政权。从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到孔子说这段话时,正为四代。
③ 三桓:即鲁国的“三卿”:季孙氏,叔孙氏,孟孙(即仲孙)氏。因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这三家一直掌握鲁国政权,到鲁定公时,曾出现“陪臣执国命”的局面,三桓势力一度衰弱。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今译】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与习于歪门邪道的人交友,与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与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注释】
① 谅:诚实。
② 便辟(pián pì蹁僻):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③ 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④ 便佞(pián nìng蹁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①,乐宴乐,损矣。”
【今译】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友人为快乐,是有益处的。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佚游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注释】
① 佚:同“逸”。安闲,休息。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②,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③。”
【今译】
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君子〕还未说到,〔你〕就先说了,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你〕还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别人〕脸色而贸然说话,叫做瞎子。”
【注释】
① 愆(qiān千):过失,差错,失误。
② 隐:隐瞒,有意缄默。
③ 瞽(gǔ古):双目失明,盲人。这里比喻不能察言观色,说话不看时机就如盲人一样。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①,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②。”
【今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戒备: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惕贪得无厌。”
【注释】
① 未定:未成熟,未固定。
② 得:泛指对于名誉、地位、钱财、女色等等的贪欲、贪求。


子曰:“君子有三畏①:畏天命,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③,侮圣人之言。”
【今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话。”
【注释】
① 畏:怕。这里指心存敬畏,敬服。要时时处处注意修身诫己,有敬慎之心。
② 大人:在高位的贵族、官僚。
③ 狎(xiá侠):狎侮,轻慢,不尊重。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今译】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经过学习而有知识是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这样的百姓就是下等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①,见得思义。”
【今译】
孔子说:“君子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注释】
① 难(nàn南去声):这里指发怒可能带来的灾难、留下的后患。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①。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②。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今译】
孔子说:“看见善的〔就努力追求〕,如同怕自己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如同把手伸进开水〔要赶快避开〕。我见过这种人,我听过这种话。以隐居来求得保全自己的志向,以实行仁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过这种话,没见过这种人。”
【注释】
① 探汤:“汤”,开水,热水。把手伸到滚烫的水里。指要赶紧躲避开。
② 达:达到,全面贯彻。


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②,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③其斯之谓与。
【今译】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人民认为他没有什么美德可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但人民到现在还称颂他们。(这实在不是因为富或不富,也只是因为品德行为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注释】
① 千驷:古代一辆车套四匹马,驷就是四匹马的统称。千驷就是四千匹马。作为诸侯而有马千驷,在当时是豪侈而越制的。
② 首阳:首阳山。又称雷首山,独领山。在今山西省运城(一说永济)县南,为当年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南山有古冢,松柏茂盛,传说即伯夷叔齐的墓。关于伯夷、叔齐,已见前《公冶长篇第五》第二十三章注,可参阅。
③ “诚不”句:这两句曾在《颜渊篇第十二》第十章中。有人说应加在这里,与后句“其斯之谓与”衔接。姑按前人之说,加括号补入。注详见《颜渊篇第十二》。


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②。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③。”
【今译】
陈亢问伯鱼:“您〔从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不同的教导吗?”〔伯鱼〕回答:“没有。有一天,〔我父亲〕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快步经过庭院。〔父亲〕问:‘学过《诗经》吗?’〔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我回去就学《诗经》。又一天,〔父亲〕又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快步经过庭院。〔父亲〕问:‘学过礼吗?’〔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不能立足。’我回去就学礼。〔我〕只听说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了一件事,得到三个收获:听到学《诗经》的意义,听到学礼的好处,又听到君子并不偏向自己的儿子。”
【注释】
① 陈亢:字子禽。参阅《学而篇第一》第十章注。 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② 趋:小步快速而行,以示恭敬。
③ 远:远离,避开,不亲近。这里指对自己的儿子不偏向,没有偏爱,没有特殊照顾和过分关照。


邦君之妻①,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②;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③;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今译】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己〔谦〕称‘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谦〕称她为“寡小君”;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呼她“君夫人”。
【注释】
① 邦君:指诸侯国的国君。
② 小童:谦称。犹说自己无知如童子。
③ 诸:“之于”的合音。


阳货篇第十七(共二十六章)主要记孔子教育弟子讲究仁德,阐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也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