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的最后一战-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经军委批准后,军区前指又开了作战会议,向所属军种、兵种、各大单位下达了作战命令。为了保密,命令的内容只讲该单位执行的部分,这叫个别命令。
各军种、兵种、各大单位接到命令后,就按规定的部署,将各自的部队调到应到达的位置。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做好一切准备,等待命令向越军发起还击。
许世友司令员在考虑如何给越军一个突然猛烈的打击,如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它个措手不及,把战场的主动权稳稳地操在自己的手中,打破越军任何挽救败局的企图。
第07章 牛刀杀鸡
许世友决定使用“牛刀杀鸡”的战术,使用强大、优势的兵力、兵器,对准敌人的弱点,实施猛烈的突击。使敌人无力抵抗,在短时间内即快速全部歼灭敌人。在解放战争中,攻打济南时,许世友就使用过“牛刀子战术”。当时济南的工事坚固,纵深大,明暗地堡成千上万,守军多而强。在战役中,我军找准敌人的弱点,抓住敌人的要害部位,集中兵力、火力,杀开一条血路,钻进去打,象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在8天时间里歼灭了国民党11万守城部队,活捉了守城司令王耀武。
许世友的这个战术有几个要点:第一,要选准敌人的要害部位,不能碰到敌人的钉子上;第二,集中兵力、火力,而决不能分散兵力、火力,到处打得不疼不痒;第三,杀开一条血路,钻进去打,必须硬打,软了打不进去;第四,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直捣敌人要害。
许世友经常讲,打胜仗就得靠毛泽东军事思想。他提出的“牛刀杀鸡”就是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歼灭战”思想。为实现歼灭战,就必须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对准敌人的弱点,实行猛烈突击,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分别合围,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这个军事思想,指导我军在进攻作战中,打了很多胜仗,是我军的法宝,已写进我军的战役学、战术学,是我军的基本战法之一。运用这一战法而夺取胜利的战例,在我军战史上不胜枚举。许世友说,由于敌情、我情、地形、气候的不同,战法应当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搞经验主义。打济南时用“牛刀子战术”,那是因为济南城是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市,守军是国民党的正规军队,数量也比较多,这次提出“牛刀杀鸡”,是因为这次对越自卫还击战是野外打仗,或者说大部分是野外作战,敌军数量较少。两种提法都是与当时、当地的敌情、我情紧密联系的。在高平地区的作战中,他更强调使用主要力量打击敌人的要害而又守备薄弱的部位,象用杀牛的刀杀鸡一样,把敌人的部署割开、打垮、歼灭。
三小时突破敌阵
2月16日夜间至17日拂晓前,许世友的“牛刀”已经准备好了。参战部队各就各位;战炮脱掉了炮衣,标定射击诸元;工兵已进到位置,准备好爆破器材;坦克加满了油、装足了弹,进到待机位置;无线电通讯兵全神贯注地在静静地守听,有线通讯兵做好了架线的一切准备;步兵进入到冲击出发阵地,有的已进到敌人“鼻子底下”;侦察兵正在攀山越岭。各级干部和各级机关都在检查各自部队的准备情况,等待着许世友司令员“还击开始”的命令。17日凌晨,天刚蒙蒙亮,一颗绿色信号弹,从祖国南疆几个前站机场的指挥台腾空而起。刹时间,第一批战鹰齐声怒吼,如强攻利箭,直插云霄。紧接着,每个飞机场跑道上,一架架战鹰交错不断地起飞、降落。我英勇的前线航空兵部队,展开了一个大场次、多层次、多架次、多机种起飞的战斗场面。一连几天,每天数百架次飞机沿着中越边境我方一侧上空,穿梭般地来回巡逻。在我强大空军力量的威慑下,越军的飞机也不敢动弹一下。
我守卫南海的舰艇部队在辽阔的海面上,摆开了威武雄壮的阵容:一支由导弹护卫舰、猎潜艇组成的编队,在北部湾乘风破浪,向南挺进;一只由护卫舰、导弹快艇、鱼雷快艇和高速炮艇组成的联合编队,成批成群地在海南岛西南海面上龙腾虎跃,待机出动;另一支由各类舰艇组成的混合编队,在西沙群岛海面百倍警惕,巡逻游弋。在空中,一对对海空雄鹰呼啸而过;在海底,一艘艘潜艇静静地潜航。一个多月来,这支强大的舰艇部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配合广西边防部队的自卫还击作战行动,谱写了一曲保卫四化建设,保卫祖国南疆的壮丽凯歌。
2月17日黎明,人们还在熟睡之中,许世友早已来到指挥所坑道的作战室里。他十分清楚这是完成军委所交任务的关键时刻,也是写好他自己历史结尾部分的重要时刻,必须亲自掌握。他腰挂左轮手枪,身披一件棉大衣。少林武功成自然,许世友平时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这是他象一座大钟,坐在标有作战部署的地图旁,手拿怀表,双眼盯着指针。时间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过去,表好像走得特别慢。
突然,他抬起头来,放大嗓门庄严地宣布:“时间到。还击开始!”这号令是10亿中国人民的心声,这号令是东方巨龙的怒吼。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参谋们,象各自负责的单位传达许司令员的命令。各部队接令后,立即行动起来。顷刻间,隆隆的炮声震醒了沉睡的大地,火光象早霞一样映红了天空,一群群炮弹呼啸着飞向敌人阵地,顿时敌人阵地上烈火团团,浓烟滚滚。30分钟后,一组组工兵在敌人的雷场中开辟通路,一排排坦克吼叫着向前推进,一群群步兵杀声震天冲向敌群,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序幕在全线拉开了。整个中越边境广西段,敌我双方交火激烈,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
当时有一支开战歌:
将军严肃发号令,
三军上下齐行动,
大炮隆隆震天响,
火光闪闪照天明。
工兵开路为先锋,
坦克怒吼碾敌平,
枪声如风弹如雨,
边防英雄还击勇。
许世友发出还击开始的命令后,态度更加严肃,在作战室内背着手走过来走过去,设想着前线的情形,想象着我军英勇杀敌的场面,等待着各单位的报告。
果然,战报一个接一个飞来。北集团报告突破了莫隆防线,歼灭了莫隆地区的敌人。南集团报告突破了布局防线,打垮了布局地区的敌人,夺占了水口大桥。东集团报告突破了同登防线,正与敌人激战。许世友听着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消息,脸上也在逐渐变化,由严肃变成和蔼,由和蔼变成了满面笑容。
在本书第五章中,我们介绍了越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根据他们的指导思想和作战原则,他们第一线的兵力密度很大。我广西当面是越军第一军区,共有陆军11个师零9个旅团,第一军区的部署也是二线配置:第一线6个师零6个团,第二线5个师零3个旅、团(均不含公安部队和民军)。
许世友认真研究了越军的特点,对越军的部署有如下看法:越军的部署是按师为单位,成三线配置。除前述第一、第二线配置外,第三线是越军的战略预备队,共有5个师,都部署在河内附近,可能侵柬,也可能与我军作战。
许世友认为,从越军部署来看,第一线兵力最多,密度最大,这是和越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同时,阵地也是第一线最坚固,有坑道,有石洞改造的坚固工事,有永备工事,有大量的野战工事,“A”字形隐蔽部每排都有,堑壕、掩体到处都是,交通壕象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此外,还有什么法国炮台,据说这种工事很大,特别坚固。与工事并存的还有大量的障碍物:在第一线阵地前多数有鹿砦,很长很厚;还有陷阱竹签坑,上设陷阱下插竹签,越军估计我军人员可能活动的地段,都设置了这种讨厌的东西;各类地雷密布,发火方式各种各样,机关很多;防步兵外壕、防坦克外壕、铁丝网、拦障、石墙等,到处可见。火力计划严密,已布置好多层火网。炮兵火力从远到近,步兵武器也形成交叉火力网。总之,越军防御体系完整,阵地坚固,火力严密,障碍多而厚。综上所述,可以明显地看出,越军第一线是强点,是个坚硬的外壳,这是越军部署的突出特点。
许世友针对越军特点,想出了一个有效办法:用火力对付越军的坚硬外壳。他集中强大的炮兵部队,使用突然猛烈的火力,轰击越军的阵地、指挥所、炮兵阵地、步兵集结地域、通讯设施等。这就发挥了我军炮兵多、火力强大的优势。我炮阵地上火光闪闪,闷雷声声,成群的炮弹飞向敌阵。霎时间,黑压压雾森森的越军阵地上火光熊熊,浓烟滚滚,如同平地升起了一条巨大的火龙,在烟雾中翻腾。果然不出许世友所料,几十分钟的轰击,大量消灭了越军的有生力量。有的越军阵地被翻了个底朝天,有一尺厚的松土,敌人阵地上的通讯瘫痪了,几十个炮兵连阵地被摧毁了,大大打击了敌人的作战士气。越军士兵纷纷逃跑,下级军官吓得不敢出洞观察情况,越军的“第一线取胜”梦想,被许世友用大炮打破了。越军指挥机关被打得晕头转向,一时无计可施。炮击过后,他们稍微清醒过来,本想赶紧采取措施,挽救败局,可新招还没想出来,我军的坦克、步兵已冲了过来。
许世友解决了全战役第一个关键的问题。
紧接着,敌人的地雷阵也被我军基本上摧垮。当时,前线还流传着许世友用水牛破地雷的故事:许世友眉头一皱,想起了我国古代齐国名将田单巧用“火牛阵”打败燕国的战例,就在广西边界地区搜罗了几百头水牛,每头牛的尾巴上捆上蘸足煤油的纱布包棉团,集中在我阵地前沿。我炮火准备好后,用火种将牛尾巴上的纱布棉团点燃,几百头水牛冲向地雷区,把越军地雷一扫而光。
这个传说不是完全真实的,但也不是完全虚构的。越军的地雷比较多,战前我侦察部队捕俘时,遭受了一些伤亡。许世友为了启发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曾提出过用“火牛”破越军地雷的设想,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同志们认为,“火牛阵”也是一种破雷方法,现在可以运用,但终究还不能成为我军破越军地雷的主要方法,主要方法应使用现代化武器破坏敌人的地雷。
许世友集中了大家的意见,讲了他的看法:“田单用‘火牛阵’打败燕国军队,那是古代战争。在当时的条件下,用这种战法,打了胜仗,为齐国立了战功,也为后世的军事家所赞许。现代战争中,用于破地雷阵的办法很多,器材也先进多了,主要使用工程爆破器材开辟通路,用炮兵轰击开辟通路,用飞机炸弹开辟通路,用坦克在防步兵雷场中开辟通路。这次对越自卫还击战,应当使用工兵、步兵、坦克,在全线的各种雷场中开辟通路。”
从实际效果看,在敌人防步兵雷场中开辟通路,使用坦克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坦克不怕防步兵的地雷,可以把这种地雷引爆,而不会伤害坦克本身,还可以冲破敌人的铁丝网、柴桩等障碍物,掩护步兵冲击。不过,坦克不是水牛,而是“铁牛”,也许有人把“铁牛”误传为水牛了。
战役开始前,许世友、向仲华把广西战区的陆军分成了4个集团,以边防军3个旅和军区加强的特种兵组成北集团,由军区欧副司令员、单副政委加强指挥。以边防军另3个旅和军区加强的特种兵组成南集团,由吴副司令加强指挥。以边防军3个旅和军区加强的特种兵组成的东集团,由江副司令员加强指挥。以广西3个旅组成的机动集团,由许司令员、向政委直接指挥。
开战3小时,东、南、北各集团都突破了敌人第一线阵地,正在向敌人师的纵深发展。许世友在广西全线同时向越军发起进攻,越军统帅部弄不清哪里是我军主要突击方向,搞不清我军战役企图,他们只好命令第一军区死守阵地。
猛穿插断敌退路
许世友知道,要想在高平地区全歼越军346师,必须断敌退路。他得知第一线的各集团都突破了敌人的阵地后,认为使用穿插部队向纵深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必须及时发展胜利扩大战果。
他看准了敌人在高平地区的部署特点:346师的主力对着茶灵方向(这是敌人防御的主要方向),一部主力在朔江地区,一部地方团在复和地区。针对敌人重点守备的部署特点,他使用少数部队在茶灵地区佯攻,钳制敌人主力,使用一部分兵力在朔江、水口助攻。同时,使用南、北两个集团的主力,对准敌人守备薄弱的布局和莫隆实施主要突击:南集团的主力从布局突破敌人阵地,向东溪、梅弄隧道、博山、高平城突击,一部前出到纳隆大桥,断敌退路。北集团的主力从莫隆突破敌人的阵地,向通农、班庄、董赛突击,一部前出到纳隆大桥,配合南集团断敌退路。
许世友使用的两个集团的主力,象两把杀牛的快刀,猛捅高平地区越军346师的要害部位。
他这个战法,是针对越军“一线坚守,一线取胜”的指导思想和作战原则而采取的,也是针对越军的现实部署而采取的。这个战法不但可以使地面部队突破敌人的坚硬外壳,而且可以割裂敌人的整体部署,断敌退路,造成关门打狗之势,把战场推到敌人的纵深,引到敌人的后方。
许世友考虑成熟后,马上口述命令:“立即打电话,告诉南集团和北集团,使用主力部队,迅速向纵深突击,马上进入突破口,快速前进,按时插到指定地区,不得有误。”
北集团的张、刘首长接到电话后马上命令念井旅,首先歼灭莫隆地区的越军地方部队,而后向通农挺进,再到班庄,最后占领董赛地区,占领841高地,派一个营前出到纳隆大桥,协同南集团断敌退路。
南集团的魏、勋二位首长接到电话后,命令龙州旅从布局进入突破口,经东溪、梅弄隧道、果刚、向高平省城攻击前进,一个营前出到纳隆大桥断敌退路。
念井旅的郑旅长、周政委对许世友的战役企图有如下理解:打穿插的部队不能恋战,进入突破口就要大胆前进,能插就插,不能插就绕,必须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他们就是按这个精神行动的。
率领穿插部队前卫团的是副旅长李培江。他是辽宁人,57岁了,在旧社会当过资本家的童工、地主家的长工和日本鬼子的劳工,解放战争时期受过4次伤,立过4次大功、一次特等功,是威震敌胆的战斗英雄。在这次作战中,他深入前卫团,率领尖刀营,插入敌阵,奋勇前进,边打边插,历时28天,转战200多公里,经历大小战斗36次,圆满完成了远距离穿插和阻击任务。
当广播里传来越寇侵犯我边境的消息时,李培江正躺在病床上。医生在他的病情报告单上写着: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癌待查。他得知部队接受任务要参战时,迫不及待地给首长写信:“还击越寇,可不能把我忘了”。“我已下了决心,不管病好不好,也要在最近几天出院,决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首长没有同意他出院的要求,他又找内科主任张庆海,张劝说无效,只好同意他出院。他带着药品和药方上了前线,一见旅长,就要求任务。旅长考虑到这次作战执行穿插任务,部队要日夜长途奔袭,对一个年过半百而且有病的人是难以承受的,于是分工他管炮兵。炮兵毕竟靠得远一点。李培江找旅长磨了3次嘴皮,说什么也要到步兵团去,他扳着手指数理由,旅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