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修真离婚后 作者:尤三姐(晋江vip2014-02-11正文完结) >

第58章

修真离婚后 作者:尤三姐(晋江vip2014-02-11正文完结)-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恬的祖宗八代,他们这些老家伙,个个心知肚明,亲眼目睹。

    只能算比一般人稍微好点的小康家庭罢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社会还真不缺少无师自通的人啊。

    钱老被孙老拉来做和事佬,也是无可奈何,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

    本来还担心,对方会年轻气盛,抱着佛争一口香,人争一口气的心思,那样只能抱歉,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还真难说。

    现在看来,确实他多虑了。说实话,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谁都不愿意她提前陨落,昙花一现啊。

    他心下松了一口气,带出来的效果是,脸色明显缓和自然了多少。

    “孙老,钱老,你们的来意我是清楚的。”季恬笑着道:“什么都不要说了。”

    在神色各异的两人开口前,她接着道:“上次,孙老特意为这个事,已经专程上门来道过歉了。”

    “当时,就说这一篇已经掀过去了。现在看来,孙老好像对晚辈不怎么信任啊?”季恬自嘲道:“难不成我的人品就这么糟糕?”

    “哈哈,恬丫头说得对,是我们着相了。”钱老开心地就坡下驴,至于心里怎么想,还真不清楚。

    “那两位留下来吃个便饭,正好和家里的老爷子,来个不醉不归?”

    “行啊,还别说,你们家的饭菜,真让人想得慌。”

    关系想修复,不是一朝一日能做到的,得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在之前的一场大难中,季家村好像受到老天保佑,除了在外打工的,还真没几个受到波及的。

    地质学家也闻风而来,采集了不少土壤与河水回去化验,得到的结果,是震惊了一大群人。

    现代化工、生活的污染正极快地溶解,有回归原始、天然的状态,比西藏,云南等远近闻名的各大原生态环境,还要强上几倍。

    这样的土质下,结出的东西,长出的果实,自然对百姓的身体有益,具有极佳的养身效果了。

    像钱老,孙老他们得知后,也一心踏实下来,打算一直在季家村颐养天年,歇了回钢筋水泥,现代文明极高的都市的心思。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季家村作为当今社会的洞天福地,房价自然急速飙升,连县城也受惠不小,打着宜居城市的招牌,以黑马姿势,堪堪挤进全国高房价之列。

    越有钱有势的人,越惜命,这是亘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之前卖了房子,趾高气扬搬进城里,做人上人的几家,更是悔得直跺脚。这简直是将传家宝,聚宝盆,白白送人啊,怎能不让他们痛心疾首呢。

    其余的村里人,天天在家偷着笑,盘算着要是将房子盘出去,大概能卖到多少?

    当然了,肯定不会有这种傻子就是,子孙后代有这片地盘在手里,到什么时候都不愁饿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民们的精神风貌,有了天翻地覆地转变,走出去,腰杆子挺得笔直,没办法,底气足啊。

    这些无形中的好处,其实都是季恬夫妻倆,修炼附带的结果。

    欢欢喜喜地吃过饭,送客人各自回家后,季恬揉揉发酸的脸颊,愁眉苦脸地说道:“难不成这就是成名的代价?”

    “日子这么逍遥自在,还整天叫苦,哪天得找跟擀面杖,将你身上的懒筋抻抻才行。”季母白了闺女一眼。

    “本来就是嘛,人来人往的。一刻不得闲。”季恬做了一个思考者的动作:“难不成这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季母给了闺女一个板栗:“鬼灵精怪,鬼马得很。”

    三胞胎在旁边捂着嘴偷笑,像足了偷到油的老鼠。

    “丫头,带孩子们出来,族长来了。”季革命隔着帘子喊道。

    “我说的吧,又得去接客了。”

    来人正是族长和族人,总共十来位,还有专程从外地赶回来的。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季大夫,还有三胞胎?”

    “是啊,恬丫头给我们宗族,大大地长脸了。”族长一脸的与有荣焉,介绍道:“三胞胎有灵气,那是人所皆知的,假以时日,成就定海了去了。”

    “所以我决定将季恬,还有三胞胎,全记入季家族谱,大家有意见没有?”

    季家的族谱,能追溯到明清时代,经过朝代的变更,战火的洗礼,可谓是沧海桑田,它也是国内硕果仅存的几个宗族之一。

    可惜,历史虽然久远,除了明朝时的季厚礼、季本外,也就当代的季羡林还算个人物,其余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

    到如今,竟然大都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最有出息的,也仅仅在香港,台湾等地,吃皇粮。

    这也是季氏不为人知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族长,一直将发扬季氏为己任,兢兢业业,可是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

    哪料到,风云突变,瞌睡有人送枕头,季氏真出了个了不得的,而且还是个女娃娃。

    他这时早忘了,季革命当初可是上门求情,想把恬丫头记入族谱,而他却以女娃作为借口推辞过去的事了。

    “没意见,没意见。”早已达成一致的族人,现在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季恬的思维飞速运转,合着这是看在她有出息的面儿上啊。

    不过,她可不打算推辞,这送上门来的好事,能记入族谱,对三胞胎来说,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这年头,拼的就是底蕴啊。

    说到底,族人可比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可靠啊。

    真有成就了,肯定也不会吝啬提携一两名族人。估计,面相忠厚,内心狡诈的族长,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从他的角度说,一人出息,比不上全族的蒸蒸日上。

    三胞胎穿着一色的骑马装,可爱不凡。

    小正太,小萝莉掩饰腹黑的肚瓤,用甜的发腻的嗓音,迷倒了一漂大老爷们儿,更是坚定了族长的意思,这种人才不提早笼络进季氏,简直没天理啊。

    三岁定终身,绝对不错。

    季恬故作无奈地说道:“族长,各位叔伯,遇到这种好事,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可是你们也知道我家的情况,三孩子不是同一个姓,总不能上一个,不上一个吧?祸起萧墙的例子不少啊。我是宁可全不上,也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心生埋怨,起内讧,希望各位能理解。”

    “哈哈,丫头,你就别班门弄斧了,族长早有打算了。”季革命一语道破孙女的心思。

    “是啊,来之前,也是考虑道这茬。所以,大家商量了个对策,破例将你这个女娃记入族谱。这样,你生的孩子,也就顺理成章地记在你的支下,为季家子孙。”

    “那怎么好意思呢,大增他们长大后,一定不会忘记族长和族人的恩德的。”

    族长心生满意,跟聪明人讲话就是不费力气,打破常规施恩,不就为了对方的一句承诺嘛。

    季恬也不小气,每人两条好烟,两瓶好酒,来者有份,让这些族人更加满意,果然是个会来事的。

    “莎翁说,三年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但三代造就不了一个贵族,如今我总算是心有体会了。”

    “恬恬,让大增他们,把握好机缘。季氏再落魄,古籍善本还是有不少保留下来的,记入族谱,代表他们有资格,能随时翻阅这批机缘,这就是最大的一笔财富啊。”

    “我懂,恐怕最高兴的,要数小增了,这孩子是一门心思钻进书眼了。”

    “读,只要有本事读,砸锅卖铁也得供。实在不行,我这把老骨头,还能顶上几天,发挥点余热。”季革命一锤定音道。

    “太爷。”小增听后,特乖巧地依偎到季革命的怀里。

    “好孩子,以后季家就靠你们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明白吗?”将他们三双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是几年来,季革命对他们说过的唯一重话和叮嘱。

    作者有话要说:文文本来应该三十万字的时候完结。

    但是忘了根编编说,给我排榜了,只好硬着头皮,狗尾续貂。

    这下,将会在大年三十或者初一完结。

正文 第99章

    农历十月初八,是季恬和孩子们一生中的大日子;无他;今儿啊;正是记入族谱的日子。

    为了彰显看重,族长特意吩咐各支族人赶来观礼。

    这一天;流落分散在全国的族人;没事的基本全回来了。

    有的,甚至提前几天,回来帮着修缮祠堂;打打下手。

    说实话;现代人;也许生活压力大;自顾不暇,有几个还在乎家谱的呢?

    但是,对季家村姓季的来说,这可是大日子。

    回来的各支族人,有一大半是为了季恬而来,都想看看救全世界人民于水火之中,受到极大关注的大夫,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

    村民一直和季恬住一个地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让他们也感觉与有荣焉,面上有光。

    季氏经过世代繁衍,根深地茂,如今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团聚一堂,乌泱乌泱一直排出祠堂外面老远,还真显示出了大家族的威风。

    本来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季恬,感觉到气氛的肃穆,连忙叮嘱三胞胎站好。

    唱礼人年轻时也是一位受过追捧的熟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鲜少出山了,真靠这份收入,全家人指不定早饿死了。

    一个市区,屈指数数,都找不到一两家仍然祭祖的家族。

    想当年,他也风光过,如今到了耄耋之年,反而越发怀念竞争学徒的时光,这种经历,人生也许仅仅一次了。

    他将这次唱礼当做人生辉煌的句号,有始有终。为了好好划完这最后一笔,临出门前,还出门喝了几口参酒,以补足几个小时的精力不济。

    “肃静,全体肃立,主祭人就位。”唱礼人苍老浑厚的声音响起。

    季恬此时已经收起了功利、得失心,沉浸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肃穆的气氛中,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感动和浓厚的归属感。

    看其它族人好像也有这种感觉,这时的她,才算体会到了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真正含义。

    主祭人就是族长,好似一夜间年轻了十几岁的他,容光焕发,迈着坚定从容的步伐,泪水充盈着眼眶,站在指定位置。

    “上香烛,鸣炮。”

    “跪,一叩首。”随着唱礼人的声音,族长的头颅重重地磕在蒲团上。

    “再叩首,三叩首。”

    “献红帛、献茗、献爵、献果品、献谱样,俯伏,终叩首。”

    一丝不苟的完成各项仪式后,在唱礼人的“读告祖文”的引导下,开始念读祖文:“公元二零一十三年十一月一十日(癸巳年十月初八),主祭人季端正以香茗酒礼,果品楮财,不腆之仪,告于季氏历代昭穆神主位前。。。

    。。。承先祖之教诲,我后人无论富贵贫贱,聚集散居,都不忘我族先祖英灵。续修家谱、核定字派,收族睦亲,论辈分,序长幼,建墓碑,承一脉之亲情,合族和睦相亲有条不紊,足可告慰先灵安息於九泉。

    读毕。”

    “记族谱人上前。”

    提醒的就是季恬,她垂着头,领着三胞胎,在众人的注视下,稳步前行。

    这让不少族人暗自点头,不谈她的贡献,就冲这份沉稳、大家风范,这次的兴师动众就没白费。

    “第十九代子孙季兴国之长女季恬,因突出贡献,被破例入谱,赐‘一’子辈。”

    族长恭敬地捧出一本线装本,发黄的书页,虫咬的封面,无一不证明,它就是季氏几十代人辛辛苦苦守护保存的族谱。

    他手执毛笔,慎重地翻到季兴国那一支,在下面添上季恬的名字,季一恬。

    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季恬的真正名字其实是季一恬。

    顺理成章地,三胞胎的名字,就顺势地记在季恬的名下。

    尘埃落定,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了。

    今天恐怕是季氏破例最多的一天,首先将一个女娃记入族谱,其次是外姓人的加入,让不少族人蠢蠢欲动,想想什么办法,也能将自家孩子记录在册。

    “族人上香。”唱礼人见机说道。

    一个个按辈分上前敬香,先是长房,长子,最后是长孙。

    长孙在宗族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可以说是下一代族长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季恬这支排在第七,等轮到他们上香的时候,日头已经偏中了。

    “礼毕,鸣炮。”

    再经过个把小时的鞭炮轰炸后,整场祭祀才最终告一段落。

    祠堂的大门又一次重重锁上了,等下一次开启的时,只有一年一度的祭祖日,那时,来的人也就小猫两三只,跟今儿的场面比,也就小巫见大巫。

    三胞胎整个过程都不哭不闹,就连小双也是乖巧地跟随两位哥哥,这让族人再一次侧目,都说虎父无犬子,这算什么?

    族长说三胞胎的成就不可限量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将信将疑,但现在却是深有同感,想到有朝一日,季氏被拔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被人所知的场景时,也是不由得热血沸腾。

    族人聚餐,季恬没有参加,由蔡元领着三胞胎出席。

    虽说她是主角,但实在没办法,无它,主要是感觉到筑基期的屏障在蠢蠢欲动。

    机会稍纵即逝,两相对比,也只能两权相较取其重了。

    有人说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如今的季恬,正在领悟生命的厚重。

    顺顺当当,波澜不惊的人生,太过轻薄。有一天,与人谈起时,三言两语即可带过,实在说不出什么故事来。

    只有经过各种磨难,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才能积淀出厚重的生命,所谓最美好的生命,是在逆境中铸成的。

    她此时无悲无喜,只要将这个关卡跨过,筑基期自然水到渠成。

    在上古时期,一百个练气期,大概也有一个能进入筑基期,单单一个悟字,就拦住了大都数人的长生之路。

    悟,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玄而又玄,各人的领悟不尽相同,不可复制。

    像季恬,领悟到的是生命本源,可以说是最难领悟的几种大道之一,不得不说她的福源深厚。

    也许冥冥之中,真有功德一说吧。

    无私地贡献出药方,拯救数以十万计的生命出泥潭,上天有好生之德,无形中的大手,也是奖罚分明的吧?

    季恬的眼里闪过一丝喜色,就是现在突破,也很有把握。

    可惜玉简上说,突破筑基期,需少则个把月,长则半年,可如今家里的里里外外一团糟,事情一茬接一茬,实在不是一个最佳的时机。

    等将一切安排好,她才能无牵无挂地专心突破。

    “媳妇,怎么样?有什么进展吗?”蔡元因为心生牵挂,也没心思应付族人,将三胞胎丢给季母他们,就急急忙忙地赶回来了。

    “有不少的领悟,等处理好手头的事儿后,就可以一举跨过炼气期了。”

    “那就好,心里有理想的闭关地点吗?”

    “马蹄山的秘密基地如何?”季恬反问道。

    蔡元沉思片刻,肯定地说道:“也行,地点十足隐秘外,灵气也十分充足。”

    “刚刚的入定,花去多长时间?看天色不早了。”

    “也就五六个小时。”蔡元轻飘飘地说道。

    “什么人鬼鬼祟祟地?”季恬朝一边喝道。

    躲在暗处的两人,惊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