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194-正说元朝十五帝 >

第14章

5194-正说元朝十五帝-第14章

小说: 5194-正说元朝十五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思巴负责主持皇室的佛事活动,称为“内廷佛事”,即将藏传佛教超度亡灵的做法用到祭祖上来。至元六年(1269)十二月十八日,命国师荐佛事于太庙7昼夜。造木质金表牌位16个,设大榻金椅奉安石室前,此为太庙荐佛事之始。次年十月,忽必烈又令宗庙祝文书以国字(八思巴文)。除此之外,八思巴还组织皇帝、后妃、官民、百姓、军匠、僧人参加大规模佛事活动:游皇城。每年二月十五日开始,至十六日结束。不亚于汉族的元宵社火。其弟子胆巴被派往五台山学习佛法,后一度成为五台山住持。    
    至元七年(1270)十二月,建大护国仁王寺于高梁河边。由阿尼哥负责工程建设,后由八思巴弟子胆巴任护国寺住持。    
    忽必烈利用藏传佛教顺利实现了对全吐蕃的统一。藏传佛教在蒙古帝王的崇信和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战胜蒙古人原始信仰萨满教的阻力,使藏传佛教的思想文化,逐渐与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蒙古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八思巴佐世祖辅治吐蕃,实现了元朝对吐蕃地区有效的政治统治,奠定了藏族统一于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基础。


元世祖忽必烈诸王纷争,平定叛乱

    海都、昔里吉之乱诸王之乱是困扰元朝的几大难题之一,这是蒙古汗国的诸王分封制度、幼子守灶制度、库里台选汗制度遗留的恶果。每个黄金家族的男子,只要有一定能力,都以为可以被推举为大汗,至少可以多得到一些权力。而分封制又使之得到了部分土地、百姓、财富和军队,从而为其兴兵叛乱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北方诸王,又对忽必烈用汉人、行汉法一直抱着对抗的态度,因而诸王叛乱在整个元代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至元六年(1269),当忽必烈南下灭宋的关键时刻,《马可波罗游记》译本    
    (选自《图说北京史》)海都与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大会于塔剌思河上,结成联盟,准备共同对付伊儿汗国。约定得手后,三分河中地区,三分之二归八剌,三分之一归海都和忙哥帖木儿。并派遣使者至上都,质问忽必烈:“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甚至提出,忽必烈若不改弦更张,他们将联合起来对其进行讨伐。后来八剌进兵阿姆河,海都等违约未至,八剌被伊儿汗国阿八哈可汗打败,含恨而死。海都乘机吞并了八剌的势力,从此成为雄踞漠北的一大势力,企图将蒙古汗国的大汗之位从拖雷系手中夺回到窝阔台系。正是为了对付海都,忽必烈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驻军阿力麻里。那木罕打败了察合台汗的军队,海都乘机援立八剌之子都哇为察合台汗国可汗,其力量进一步加强了。    
    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朝廷下令追缴海都和八剌的金银符印,取消其宗王资格。但同时又派贵族昔班为使者,劝海都罢兵,海都不予理睬。不久,诸王火忽叛变,与海都联合,南疆一带,几乎尽为叛王所有。那木罕不断从阿力麻里派急使入朝,马可波罗像(选自《图说北京史》)    
    希望朝廷迅速调兵遣将,进行北征。同年,马可波罗叔侄从西方的威尼斯来到元大都,他们经过海都占据的阿力麻里城,带来了那木罕的亲笔信件,还带来了更为可怕的消息。据马可波罗说:“海都共有6万骑兵,其部众皆善战之士,训练有素,号令专一,赏罚信明,部队勇于作战。”年轻的那木罕根本不是海都的对手,建议忽必烈派老将前往。忽必烈认为,漠北是本朝的根本之地,不能落到叛王手中,于是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命伯颜领兵迅速攻克临安,灭掉宋朝。同时派右丞相安童辅佐那木罕,共守北边。    
    至元十三年(1276)夏,随从那木罕北征的蒙哥之子昔里吉、阿里不哥之子明理铁木儿、玉木忽儿以及曾经叛降过诸王的蒙军将领脱里帖木儿等发动叛乱。他们奉昔里吉为主,拘系那木罕,捕安童送于海都处。忽必烈调南征军主力北上,汉军都元帅阔阔带、李庭,大将阿术、相威等大败叛军;伯颜、土土哈在鄂尔浑河畔大破昔里吉军,收复了和林。后来,叛王内部发生分裂,伯颜大军又加强攻势,从叛诸王无以自存,先后于至元二十年(1283)归降朝廷。    
    乃颜之叛乃颜是成吉思汗幼弟帖木哥的玄孙,东道诸王首领塔察儿之孙。他继承了帖木哥和诃额仑夫人的份地和塔察儿的封地,占据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其国土占东道诸王领地的十分之九,军队号称12万,军力强盛,一直不肯向忽必烈称臣,一心要自立为大汗,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发动叛乱。其他东道诸王哈赤温后王纳合儿、合丹,哈撒儿后王失都儿,以及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后王也不干等都参与了这次叛乱。他们还与海都等西北诸王联络,构成了对元朝中央的严重威胁。忽必烈不顾70余岁高龄,决定御驾亲征。他先派钦察名将土土哈进军土拉河畔,肃清了也不干等叛王;又派伯颜进驻和林,切断乃颜与海都的联系;同时派出使者做东道诸王的工作,劝说他们与乃颜解除联盟。元代疆域图(选自《大汗的世纪》)这年五月,忽必烈自上都出发,亲率40万蒙汉大军,带病亲征乃颜。乃颜听说忽必烈御驾亲征,急忙命令军队退至撒儿都鲁一带,在那里集结兵力,准备与忽必烈决战。乃颜是一位基督徒,他的旗帜上绘有十字架。他有12万兵马,号称40万,以战车环卫为营。忽必烈令汉军以步兵持长矛,在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双方炮火连天,箭矢如雨,喊杀声惊天动地,士兵、战马死伤累累。马可波罗记录了当时战场的情况:“由是双方部众执弓弩骨朵刀矛而战,其迅捷可谓奇观。人们只见双方发矢蔽天,有如暴雨。双方骑卒坠马而死者为数甚众,陈尸满地。死伤之中,各处声起,有如雷震。”结果,乃颜兵败被杀。乃颜余党合丹等继续北逃,流窜辽东、辽西、高丽间,皇孙铁穆耳与土土哈、李庭等率军进击,至元二十八年(1291)将其最后消灭。


元世祖忽必烈历史功绩,千秋不朽

    忽必烈在位35年(1260—1294),主要历史功绩是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统一的范围规模超过汉唐盛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第一,它拓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元朝继隋唐之后,将一些边疆地区又一次纳入中国版图,其疆域超过隋唐。一些自秦汉以来的羁縻统治区域也被元朝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台湾、云南、吐蕃,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加强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元朝统一后,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他们带来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元世祖出猎图(选自《大汗的世纪》)    
    许多汉人迁到蒙古、西域、东北、云南地区,带去了汉族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为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贡献。为适应大一统的局面,元朝在各地设驿站、修驿道。驿道四通八达,有利于物资交流和商业发展,也加强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第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元朝皇帝名义上一直是大蒙古汗国的宗主,并把自己看做整个天下的当然主宰,因此他们并不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当战争基本结束以后,他们还企图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所以元朝的对外政策一直是开放的,这对于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元朝与四大汗国的关系既属于蒙古贵族内部的关系,也包含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元朝与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关系属于内部问题,而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却逐步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因此元朝与他们的关系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由于这两个汗国都由蒙古贵族统治,所以元朝与他们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十分密切。这两个汗国都有驿站直通大都,互相之间不断有使节往来,元朝皇帝与诸汗国通过赐予和朝贡保持着经济上的交流,使者及其随从则趁机贩运货物,每一批使者实际上都是一支庞大的商队。与时同时,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大批来到元朝,斡罗思、钦察草原和伊斯兰各族人民有的被掠夺到中国,有的移居到中国,在元朝他们被称为色目人,其中不少人从事商业活动,也有不少人参加了元朝军队,如阿速卫、钦察卫、斡罗思卫等。他们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是当时的第二等级。从此逐渐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兄弟民族——回族,他们是波斯和阿拉伯人的后裔。中国内地的手工业者、医生和其他学者也有人移居到这两个汗国,元朝和两个汗国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各方面互相影响。中亚城邦中所习用的理算、扑买与商业斡脱组织等制度,都曾传入中国,在中国内地推行。元代中外交通贸易路线示意图(选自《图说北京史》)元朝的钞法和驿站制度也传到伊儿汗国。伊儿汗国丞相拉施德在编写世界历史名著《史集》时,曾有中国学者参加编纂。《史集》中关于蒙古及元朝的一些史实,主要得自出使伊儿汗国并留在那里的元朝丞相孛罗的口授。    
    元朝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十分密切。欧洲传教士、商人大批东来,中国人也有到达欧洲的。如至元十五年(1278),生长于大都的景教徒骚马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至元二十三年(1286)受伊儿汗国国王之命出使罗马,船经君士坦丁堡至那不勒斯登陆。后又前往法兰西,受到国王菲利浦四世的接见,并到了巴黎,参观了巴黎大学,会见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欧洲最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正是在这时来到中国,在中国整整生活了17年,并曾出任扬州的地方长官,任职3年。他所写的行记称为“世界一大奇书”,他第一次把中国的文明介绍给欧洲人,从而打开了中世纪欧洲人的眼界,引起了欧洲人寻找中国的强烈兴趣。


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个人小档案

    姓名:孛儿只斤?忽必烈出生:成吉思汗十年(1215)    
    属相:猪卒年:至元三十一年(1294)    
    享年:80庙号:世祖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语谥号:薛禅皇帝    
    陵寝:起辇谷父亲:孛儿只斤?拖雷    
    母亲:怯烈氏?唆鲁禾帖尼最得意:灭亡宋朝,统一中国    
    最痛心:太子真金早逝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李治安:《忽必烈传》,人民出版社,2004。


元成宗铁穆耳元成宗铁穆耳

    元成宗铁穆耳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之后的第六代大汗,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第二代皇帝。作为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当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忽必烈去世之后,选择一位什么样的君主,是关系到这个王朝能否存在下去,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元朝初年的汉法派花费了很大心血培养太子真金,目的就是希望他继往开来,希望他用儒家思想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至元二十二年(1285)真金太子英年早逝,这不仅对汉法派是个沉重打击,对忽必烈也是一个沉重打击。成宗之立完成了元代从开国阶段到守成阶段的平稳过渡,它虽然没有使元代进入太平盛世,但毕竟也是元初政治家们的一次成功之作。


元成宗铁穆耳权臣谋划,明智选择(1)

    真金太子去世时,忽必烈已经年过70岁高龄,但他却迟迟没有再立太子。这其中自然有他的为难之处。当时有资格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的主要有4人:一是忽必烈的幼子那木罕,二是太子真金的长子甘麻剌,三是真金太子二子答麻剌八剌,四是真金太子三子铁穆耳。职官印章——元帅左监军印    
    (选自《图说北京史》)    
    根据蒙古族“幼子守灶”的传统,那木罕作为元世祖的幼子,有资格继承皇位,而且他本人的确曾经寄希望于继位,并因此曾受到忽必烈的尖锐批评,被忽必烈疏远了。真金去世的前一年(1284),他与安童抚军北方,又被叛王昔里吉等俘虏,被海都等叛王关押了几年。故而被确定为太子的竞争性就大大减弱了。而根据汉族的皇太子继承制,“有子立子”,无子方能立弟。太子去世后,只要太子有子就应该被立为皇太孙,而不能再在太子的兄弟中选择继承人。故而朝中汉法派大臣都倾向于从真金太子的几个儿子中选择皇位继承人。从史书记载看,忽必烈对这3个皇孙都很喜欢,一时不能决定由谁来继位,这可能也是忽必烈迟迟不再立皇位继承人的重要原因。真金太子的这3个儿子,能力都很强,长子甘麻剌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被封为梁王,至元二十九年改封为晋王,率兵镇守北边,统领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与达达的军马、国土,在蒙古诸王贵族中很有影响。二子答剌麻八剌一直被留在真金和忽必烈身边,直到至元二十八年才受命出镇怀州(今河南沁阳),但不曾到任就患了病,后来在大都去世。三子铁穆耳曾经随从忽必烈讨伐东北叛王乃颜,作战勇敢,立有战功;乃颜败亡后,同党合丹继续与朝廷作对,铁穆耳受命征讨,合丹败亡。至元三十年(1293),又在朝廷重臣玉昔帖木儿的协助下抚军北边,防御海都。    
    据《元史》卷119《博尔术传》附《玉昔帖木儿传》和卷130《阿鲁浑萨理传》、《完泽传》记载,早在忽必烈去世前,朝廷重臣玉昔帖木儿、伯颜、完泽、不忽木、阿鲁浑萨理、赛典赤伯颜等已经明确表示支持铁穆耳继位,并且得到真金太子妃阔阔真和忽必烈的支持。其中的完泽,还是同受遗诏的托孤之臣。    
    但《不忽木传》的记载却与此不同,其中说:忽必烈病重期间,“不忽木以谨厚,日视医药,未尝去左右。帝大渐,与御史大夫月鲁那颜、太傅伯颜并受遗诏,留禁中。丞相完泽至,不得入”。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及复原图    
    (选自《图说北京史》)这里说完泽不得进入忽必烈病房,也不是接受遗诏的3个人之一。后来完泽将此事告诉了太子妃阔阔真,阔阔真向3人询问,他们却说:“臣受顾命,太后但观臣等所为。臣若误国,即甘伏诛,宗社大事,非宫中所当预知也。”并没有告诉阔阔真遗嘱的具体内容。    
    对于忽必烈去世之后的情况,《元史》的纪传也有记载,但互相矛盾。《元史》卷18《成宗本纪》和《阿鲁浑萨理传》记载,太子妃阔阔真的确倾向于立铁穆耳为帝,因此才派人催促他早日回上都继位。《显宗传》记载:“世祖崩,晋王闻讣奔赴上都。诸王大臣咸在,晋王曰:‘昔皇祖命我镇抚北方,以卫社稷,久历边事,愿服厥职。母弟铁穆耳仁孝,宜嗣大位。’于是成宗即帝位,而晋王复归藩邸。”这里是说晋王主动让位,并没有记载玉昔帖木儿的劝告。但《玉昔帖木儿传》却记载:“三十一年,世祖崩,皇孙南还。宗室诸王会于上都。定策之际,玉昔帖木儿起谓晋王甘麻剌曰:‘宫车宴驾,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虚,宗祧不可乏主。畴昔储闱符玺既有所归,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甘麻剌遽曰:‘皇帝践祚,愿北面事之。’工艺品——玉人雕刻(选自《图说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