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实用经络美容二 >

第3章

实用经络美容二-第3章

小说: 实用经络美容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心理沟通方式?与这类顾客的交流非常重要。应了解情绪背景。

13、简易方药

⑴适宜中药:山楂、桃仁、红花、穿山甲、当归、田七、川芎、丹参、益母草等。

⑵常用中成药:逍遥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生化汤、丹七片等。

14、四季保养

(1)春季舒发肝气,运动、旅游。

(2)夏季不可贪凉。

(3)冬季注意保暖。

15、生活美容?强调防晒、美白护理、加强按摩、常化淡妆。
第七讲?治疗经络美容

脂溢性脱发

一、主要表现

本病中青年男性多见。脱发先从前额发际两侧或头顶开始,毛发纤细、柔软、变短,逐渐脱落,最终头顶部毛发大部或全部脱落,前额变高,但枕后及双侧颞上方毛发依存,呈马蹄形外观。脱发区头皮光亮,剩余毛发或油腻或干枯。

二、病因病机

1、西医认为?遗传是公认的发病因素;雄激素水平偏高;与种族有一定关系,白种人尤其高加索人常见。

2、中医认为

(1)思虑过度,七情不展,致使血热化燥,毛发干涸。

(2)恣嗜肥甘厚腻,湿热上蒸巅顶,发根被蚀。

(3)禀赋不足,操劳过度,肝肾功能足,精血亏虚,毛发失养。精神、饮食、遗传是三大病因。

三、辨证施治

(一)血热风燥型

1、主要证候?头发干枯,略有焦黄,均匀而稀疏脱落,头皮干燥瘙痒,皮屑极多,烦躁易怒,常有不良的情绪背景,舌红,苔微黄或微干,脉细数。

2、经络治疗

毫针:四神聪、百会、风池、大椎、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曲池、列缺、内关、劳宫;风市、血海、水泉、太溪、太冲。每次每组取2~3穴。针行泻法。

穴位注射:取血海、曲池,用当归或红花注射液安全阀闰注射,每次每穴1~2毫升,3日1次,10次为1疗程。

皮肤针:后颈部,胸椎5~10两侧,腰部,脱发区,风池,内关,百会,三阴交,膈俞,肾俞,中等刺激。

耳针:神门、风溪、心、肝、内分泌、交感。也可用贴压法。

按摩:头部按摩,上肢心经,下肢肾经、肝经。

3、常用方药

凉血消风汤:生地12克,当归、荆芥、白蒺藜、知母各9克,蝉衣、甘草、苦参各6克、生石膏20克。

中成药:神应养真丹。

外用剂:

①当归,川芎,生姜,灵芝,蜂目浆,仙灵脾,女贞子,辣椒。将上述生药浸泡在75%的酒精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制成酊剂,外擦局部。

②穴位敷贴:侧柏叶60克,制首乌60克。用麻油熬,黄丹收。贴于脱发局部、三阴交、肝俞、肾俞、风池。每日1次,每次4~8小时,疗程1个月。

(二)脾胃湿热型

1、主要证候?头皮油垢,瘙痒,光亮潮红,鳞屑油腻,毛发稀疏、潮湿感,口干口苦,多数平素喜食肥甘厚腻,烦躁易怒,大便不调,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滑。

2、经络治疗

毫针:上星、头维、风池、生发穴;中脘、天枢、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白、商丘。每次每组取2~3穴,针行泻法。

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曲池,复方丹参注射每穴每次注射1~2毫升,3日1次,10次1个疗程。

皮肤针:后颈部,胸椎3~12两侧,脱发区,百会、太渊、合谷、肺俞、心俞、脾俞、足三里。

耳针:脾、胃、大肠、肾、膀胱、内分泌。也可贴压。

刮痧: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中脘、合谷、曲池、三阴交、丰隆。可以刮痧和撮痧法。

按摩:头部按摩;下肢脾经、肾经。

3、常用方药

祛湿健发汤:猪苓、萆薢、车前子、川芎、白鲜皮各9克,桑椹子、干地黄、熟地黄、首乌藤、炒白术、泽泻、赤石脂各12克。

中成药:二妙丸。

外用剂:颠倒散(大黄、硫磺等量)10克,甘油5毫升,滑石粉10克,水加至100毫升。外洗头部。

(三)肝肾不足型

1、主要证候?常见体弱或脑力过度。头顶毛发均匀稀少性脱落,呈渐进性加重;头皮松软油腻;常伴有虚烦失眠、头晕耳鸣、记忆力差下降、头面多汗、腰膝酸软等;舌质红或微胖,苔少或根部黄腻,脉虚弦。

2、经络治疗

毫针: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风池、生发穴;内关、神门、劳宫;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大钟、涌泉、太冲、行间。每次每组取1~2穴,针行补法。

穴位注射:三阴交、肾俞。患者坐位,用5号针头刺入穴位,有针感时每穴注入ATP1毫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皮肤针:颈椎两侧,腰椎两侧,下肢肾经,脱发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度刺激。

耳针:神门、交感、肾、肝、内分泌。也可贴压。

刮痧:颈椎两侧,脊椎两侧、腰骶部。

按摩:头部按摩;脚部按摩;下肢肝经、肾经。

3、常用方药

龙胆泻肝汤与六味地黄丸加减:黄柏、知母、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各6克,熟地、茯苓、泽泻、山药、山茱萸各12克,丹皮9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汤合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或七宝美髯丹。无热象者,用杞菊地黄丸或七宝美髯丹即可。

四、饮食起居

1、饮食宜忌

宜: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食物,如豆制品、水产、鱼类、水果。常食新鲜山楂、草莓、青瓜等对减少头油有一定作用。

忌:不宜油炸、燥热、大温、肥甘、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饮酒类、咖啡、浓茶。

食疗举例:

菊花旱莲饮:黄菊花10克,旱莲草5克,桑椹5克。开水泡,代茶频饮,适宜血热风燥型。

枇杷薏米粥:薏米100克,鲜枇杷50克(去皮、核)、枇杷叶10克,先将枇杷叶洗干净切碎,煮沸10分钟,然后取汁去渣,纳入薏米煮粥,粥成后放入切碎的枇杷果肉即可。适宜脾胃湿热型。

清炖甲鱼:甲鱼1只(约50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切块,清水烧开去沫。再将枸杞子、女贞子另煮20分钟,去渣取汁约20毫升,兑入甲鱼锅中,放入少许食盐,炖熟即可。适宜肝肾不足型。

2、生活起居

①不宜操劳、用脑过度、紧张急躁恼怒。宜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不熬夜;保持情绪平稳。

②用温水洗头,保持头皮清洁。不宜用过热的水、碱性大的洗发水以及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刺激头皮。可适当用含有硫磺的药皂或抑真菌的洗发水,如采乐等(含有酮康唑)。

③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④保持大便通畅。



附:营养性脱发

一、主要证候

毛发干枯失泽,稀疏脱落,搔头或梳头时可大量脱发,毫无痛痒,多面白肢瘦,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常伴有性功能减退。

二、病因病机

常见于有伤寒、猩红热、肾炎、肝硬化、红斑狼疮、贫血、慢性腹泻、内分泌功能障碍、手术之后、月经过多等病史的患者;也可见于体虚营养不良者。中医认为:素体虚弱,营养不良;久病大病或产后,元气大伤。致使肾气虚弱,气血不足,发失所养,干枯脱落。

三、经络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是治疗基础。否则,任何补益生地的治疗都是无效的。

毫针:百会、四神聪、头维;建里、关元、气海;膏肓、脾俞、胃俞、肾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白。每次每组取1~2个穴位。针行补法。

灸法:宜常灸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阴交。复方人参注射液每穴2毫升穴位注射。

皮肤针;轻轻叩刺全头皮,后颈部,下肢胃经、肾经、脾经。

耳针: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肾、脾。

按摩:头部按摩。下肢脾经、胃经、肾经。

四、常用方药

八珍汤:人参、白术、黄精、白芍各9克,炙甘草4克,当归、川芎各6克,何首乌、茯苓、生地各12克。

中成药:八珍益母丸、参茸丸、乌鸡白凤丸。

五、饮食起居

宜:加强饮食营养,可适当增加鱼、虾等河海鲜以及鸡蛋、蚕豆、木耳、黑豆、芝麻、红枣、牛奶、肉汤等的摄入。

忌:饮食禁忌同上。

食疗举例:

营养粥:制首乌10克,红枣10个,莲子10克,龙眼肉10克,粳米50克,以上共煮粥,宜长期服用。

参芪乌鸡:乌鸡1只,党参15克,黄芪15克,肉豆蔻6克。八角茴香少许,乌鸡去内脏洗净(保留心、肝),将中药纳膛,再加入角茴香炖熟即可。

适当运动,头皮部多晒太阳,保证充分睡眠。 
黑眼圈一、主要表现

眼眶周围皮肤颜色加深,形成黑色或褐色或褐蓝色一头改变,抚之皮肤光滑不碍手。俗称“熊猫眼”。使面容有憔悴疲劳之感。

二、病因病机

1、过度劳累,睡眠不足。

2、情绪压抑,七情不畅。

3、月经来潮。

4、过量食用冰冻食物。

5、房劳过度,产后失调。

6、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慢性肝肾疾患等。

7、不明原因,有一定遗传性,身体别无不适。

以上原因可引起眼周色素沉着或静脉充血、血液酸化而致黑眼圈。

三、辩证施治

首先强调以下几点:

1、如果眼周晦暗,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并有明显不适者往往提示有较严重的内伤性疾病,应到医院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2、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3、充分的睡眠,劳逸结合,饮食调理,改善体质是治疗的前提、基础。否则任何外治都不可能有效。

4、如果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属于先天遗传所致者,不必强调医学治疗,注意眼部护理即可。

(一)脾虚痰湿型

1、主要证候?眼睑皮肤稍有浮肿之象,常感眼皮沉重,下眼睑呈褐蓝色,伴身重倦怠,体形较肥胖,口淡无味,纳呆,白带多,舌胖,苔白腻,脉濡。

2、经络治疗

毫针:阳白、鱼腰、承泣、四白、中脘、气海关元;背部取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白。每次每组取1~2穴。针行补法。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可配合艾灸或拔罐。

皮肤针:轻轻叩刺下眼睑皮肤,胸椎5~12两侧,太阳、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

耳针:肾上腺、皮质下、脾、内分泌。可贴压。

按摩:加强眼周(睛明、瞳子髎、承泣、四白、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以及面部胃经按摩;循经选下肢脾经。

3、常用方药

二陈汤加减: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党参12克,防己12克,炙甘草4克。

中成药:陈夏六君丸。

外用剂:当归15克,三七15克,白芷15克煎水,热敷熏洗眼睑局部。当归注射液或川芎注射液作眼周皮肤局部导入。

(二)肝肾不足型

1、主要证候?眼花无神,眼圈发黑,常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齿摇发脱,常发虚火(咽干口燥,小便短赤,五心烦热,牙浮龈肿等),多见于形体较瘦的中年人,舌体瘦小色淡,脉弱。

2、经络治疗

毫针:阳白、鱼腰、承泣、四白、肝俞、肾俞、白环俞、三阴交、太溪、涌泉、太冲、行间。针行平补平泻,每次每组取2个穴位。

皮肤针:轻轻叩刺下眼睑、腰骶部、肾俞、肝俞、三阴交。

耳针:肝、肾、内分泌、神门、皮质下。可贴压。

按摩:眼周穴位,脚部:下肢肝经、肾经。

3、常用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2克,山茱萸10克,山药12克,茯苓9克,丹皮6克,泽泻6克,丹参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外用剂:同“脾虚痰湿型”。

(三)瘀血内停型

1、主要证候?眼眶晦暗,无光泽;形体偏瘦,皮肤干燥,瘙痒;口唇暗;月经不调,痛经;常有头痛、胸痛、胃痛、胁痛、腹痛等慢性疼痛;性情抑郁,精神压抑或急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涩或弦细。

2、经络治疗

毫针:阳白、鱼腰、承泣、四白;膻中、期门、肝俞、膈俞;血海、三阴交、蠡沟、太冲。每次每组取2个穴位。针行泻法。膈俞、肝俞、血海、三阴交可以配合艾灸或拔罐。

穴位注射:肝俞、膈俞、血海、太冲。用当归注射穴位注射,每次每穴1毫升,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皮肤针:轻轻叩刺下眼睑、太阳、攒竹、风池、后颈部、胸椎5~10两侧,下肢肝经。上述部位可以交替使用。

耳针:肝、交感、内分泌。可贴压。

按摩:眼周穴位,面部,脚部,任脉,下肢肝经。

3、常用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生地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枳壳9克,益母草12克,益母草12克,当归9克,麦冬12克。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大黄?虫丸、逍遥丸。

外用剂:当归、红花、桃仁、香附、柴胡、熟地、炒蒲黄、炒三棱各20克,以酒调和,制成膏状调敷于以下穴位:膈俞、肝俞。

四、饮食起居

1、饮食宜忌

宜:脾虚痰湿型宜适当迸食温燥的辣椒、陈皮、扁豆、赤小豆、白萝卜、怀山、鲫鱼等;血瘀型宜山楂、木耳、红糖、酒(适量)、醋、小蒜、香菇、蘑菇、玫瑰花、茉莉花等;肝肾不足者宜黑芝麻、花生、豆腐、菠菜、鸭等。

忌:湿盛和瘀血型不宜寒凉冷冻、腻滞不易消化或性质沉降的食物;肝肾不足不宜辛辣燥热的食物。

2、生活起居

①生活规律,避免过于操劳,充分睡眠,不熬夜。

②心情平和,情绪稳定,七情畅达。

③加强体育运动。

④经常做眼周穴位自我按摩,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温热湿毛巾敷双眼,之后搽营养型眼霜、精华素或用温热的新鲜牛奶浸湿消毒棉纱,覆盖双眼20分钟。

⑤注意防晒。

⑥不宜过多的性生活。



黄褐斑

一、主要表现

面颊部对称性淡褐至深褐色或淡黑色的色素沉着斑,有的亦可发生在额、眉间、鼻、口周等部位。色斑形状不规则,但边界清楚。本病严重影响美容,是美容院、美容科最常见的美容问题。

二、病因病机

本病是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原因复杂。

1、西医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垂体病、肾上腺分泌失调、因精神紧张、压抑、心理负担重、生活无规律、过度操劳等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妊娠、慢性妇科病(月经不调、慢性炎症、肿瘤等)、慢性疾病(慢性胃炎、肝炎、结核、肿瘤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氯丙嗪、苯妥英钠、避孕药、黄体酮等)、日晒、营养与微量元素失调(锌或维生素C、A、E缺乏,铜偏高)、各种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等。

2、中医认为?本病虽然是面部的皮肤病,但是内脏气血失和的局部表现,与肝郁气滞、肝脾不和、劳伤脾土、肾精受损有密切关系,从而致使气血和,或虚或瘀或虚火上炎,火燥结滞,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发为黄褐斑。

三、辨证施治

积极治疗引起黄褐斑的原发病或消除各种诱因,如防晒,情绪舒畅,生活起居规律等是本病的治疗基础;黄褐斑的治疗周期较长,内在调治通常3个月以上才能获得稳定的效果,因此需要医生耐心,患者配合。

(一)肝郁气滞型

1、主要证候?黄褐斑对称分布于两颧或眼周,往往伴有不孕或月经不调或肝病,常见不良的情绪背景,急躁易怒,胁胀脘痛,食欲不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