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512章

财色-第512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的话也是实情,范氏投资团在国内的建设项目都是大项目,像是机场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都需要投注大量地资金,更不用说垄断了国内稀土产业的一多半产能,也是需要花钱的行业。
    基于这种现状,范无病就是不肯答应在安徽投资,也不存在什么问题,毕竟人家的资金是有限的,资金的使用权限也是自愿的,谁也说不出什么毛病来,至少,范氏投资集团在万燕公司的投入已经超过了三亿元以上,这已经是今年内省里最大的一笔私人投资了。
    不过安徽的这位姓徐的副省长就不肯轻易放过范无病这尊大财神,他非常恳切地对范无病说道,“安徽穷是实情,穷则思变,变了就通,要不然当初凤阳的小岗村也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搞联产承包,这几年省里面的发展滞后了,也是实情,所以我们省里面还是希望范总能够看在六千万安徽人民的情分上,多少投点儿资下来,好歹帮我们发展一下地方经济。”
    “那你们是希望向哪个方向投资?”范无病心想先问清楚他们的意思,然后再考虑这件事情是否能够行得通,若是不合算的话,自己大不了推掉就是。
    “要想富,先修路,省里面想修几条高速公路。
    我们也是了到范总正在磐石修筑几条高速公路,经富,所以想要做这个事情。”徐副省长开门见山地说道。
    范无病倒是没想到他们的胃口么大,高速公路这东西,自己也是做了复杂的思想斗争之后,又经历了一次生死危机,这才下定了决心,要在东西两山修筑高速公路。这个投资过于巨大,他是没有想着收回投资的,因此高速公路虽然可以修,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可是自己并不是职业慈善家,不可能遍地都修高速的。
    于是范无病就很明确:回答道,“修筑高速公路,我地投资基本上都收不回来,之所以会做这件事情,主要就是为了报答当初在西山上遇险时所受到当地居民地救命之恩,其次就是我在磐石的公司很多,而且我父亲也在磐石任职,所以才会做出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在其他地方重复出现了。”
    修地投资实在是太大了。范无病在磐石地东西两山上修筑高速公路。花地钱就很让他感到心疼。现在自然就不可能在别处继续搞这种事情。虽然说高速公路是收费地。但是其中牵涉到地问题太多。自己要是做一个私人出资方来进行管理地话。存在诸多。而要委托政府进行托管地话。又会使得收益锐减。所以范无病干脆不再参与这种事情了。谁喜欢做谁做去。自己是不干了。
    徐副省见范无病地态度非常坚决。当下也不便再说什么了。于是就谈起了安徽境内丰富地绿茶资源。还有中药材资源。都是极为丰富地。问范无病是不是对这些感兴趣。
    果然范无病对此有些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地健力宝厂现在正在搞茶饮料系列饮品。如果有丰富地绿茶资源地话。可以考虑开发绿茶饮料。这个东西以后可以冠上环保绿色地标签。不但国内市场看好。国际市场也是一片空白。
    至于中药材市场。范无病自己虽然不太了解。却有一大群地师兄们。这些人随便拉些人过来。就可以组建起一家庞大地中药材开发公司来。再加上从老师范天澜那里套几张秘方改进一下。立刻就可以推出很多成熟地中成药。这个事情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地。
    于是范无病就表示这两项内容都可以考虑。并且提出适当地时候。自己可以去绿茶和中药材市场看看。以考察这里地实地情况。是否值得自己进行投资。
    “我们准备在阜阳修建一座机场。”徐副省长忽然~|范无病说道。
    阜阳机场啊!范无病听了之后拍拍额头,忽然想了起来。
    范无病依稀记得,安徽一个姓王的副省长在阜阳任职时,建了阜阳机场,从一九九五年开始动工,花了三年时间完成完成,阜阳机场耗
    计的六千万追加到三点二亿元。结果是两千零二年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一共不到一千人次,每条航线的年度财政补贴高达四百万元,加上几百多名员工的工资和庞大的运转、折旧费用,徒有其表的大机场成了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
    而且范无病也记得,这个副省长最后也是栽进去了,大概是受贿和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什么的罪名。
    “阜阳个好地方。”范无病笑着说道。
    徐副省长倒是不知道范无病因何发笑,便顺着他的话说道,“是啊,阜阳是个好地方,现在省里很多副省级领导干部都是从阜阳升上来的,名声很响亮的。”
    范无病笑而不答,心想你是不知道那个地方的领导是怎么升上来的,所以才会说这种话,他记得同样是一个从阜阳升上来的姓王的省委副书记,就曾经跟他的小舅子共享情妇,而他那个小舅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开创了第一个中国领导干部用MBA管理情妇的特大新闻。
    “范总感兴趣的,不如我们第一站就去阜阳如何?”徐副省长建议道。
    范无病连连摇头道,“还是去看那个绿茶基地吧,我对那个比较感兴趣。”
    绿茶基地是郎溪县,郎溪古称建平,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苏、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之称,区位优越,邻近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郎溪的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足,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家商品粮基地县。境内八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堆绿叠翠,几十种国家、部级名茶馨香四溢,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的称号。
    因为范无病的时间有:,所以徐副省长就陪着他直接去了郎溪。
    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新石器的历史遗址,也有岳飞抗金遗址哨马蹋、点将台。著名的风景区有山幽物丰的伍牙山风景区、波光帆影的南漪湖风景区、古木奇石的石佛山风景区、碧波荡漾的龙须湖风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高井庙林场,当然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当首推郎溪八景。千年文明、吴文化的影响和来自巴蜀的移民汇聚,形成了郎溪的饮食文化,每当入夜,街边的大排挡参差座落各个角落,不出几步,便有一处。郎溪菜系兼具徽菜、川菜等多种菜系特点,夏秋清淡,冬春麻辣,山珍多而海味少。其中独领风骚的菜肴素鸡,享有口味清香、绵软爽口、清腔润肺的特点,令人食而忘返。
    徐副省是会来事儿的人,领着范无病就是四处乱逛,到处乱吃,就是闭口不提投资的事情,范无病~了两天之后,就很自觉地要求去看看绿茶基地。
    去了之后,范无病还是很被自己看到的风景震撼了一下子的,毕竟几万亩茶山尽现眼前的感觉确实有些难以想象,在北方是看不到这样的场景的,也就是在南方才会有这种一饱眼福的机会。
    不过在仔细地询问了当地绿茶加工生产情况之后,范无病就发现一个问题,当地的绿茶产业还是处在比较落后的发展水平上的,收益回报率也比较低,于是他心里面就有谱儿了,便跟徐副省长说道,“这个地方不错,我再考虑一下,跟公司高层们商量一下,争取弄几个深加工的茶饮料企业过来。
    ”
    徐副省长见范无病有些意动,便非常高兴地说道,“那是非常欢迎的,不过希望范总的决定能够早日做出来,也省得我们在这边儿牵肠挂肚了。”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嗯,不会花太久的时间,也就是几天之内的事情。”
    经过这两天的走访,范无病首先搞清楚了一点,就是郎溪的绿茶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质量也很不错,用来作为茶饮料的原料是最好不过了,他现在就需要跟健力宝厂的高层们~|究一下,看一看在郎溪设立分厂的可行性是否存在。
    毕竟郎溪距离南京的禄口机场不过就是八十公里的距离,运输上面的问题不是很大,就算是县里面的道路不太好,修一条国道标准的公路,也是什么大问题嘛。
    *************今日第一更送到,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风暴《拜求月票》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22 22:31:09 本章字数:3664

      
    没有敲定绿茶基地的事情,范亨给儿子打过来电话,事之后,便有些忧虑地对范无~道,“最近的风声有点儿不对,你没事儿就不要往京城里面跑,省得惹麻烦。”
    范无病有些诧异,不知道父亲何出此言,但是范亨就不愿意继续说下去了。
    放下电话之后,范无病摸着脑袋想了很久,才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所说的麻烦是什么了。
    最近一段儿时间里面,虽然京城依然是一片安定繁荣的景象,但是暗地里还是有些波澜的,算一算日子,京城里面的当权人物陈某和王某的问题大概也快被揭露出来了,果然是一桩大麻烦。
    私下里面,人们总喜欢将政坛高层们进行划分,比如说北京帮,比如说上海帮等等,这个来由是很早就有的,比如说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是以四人帮为代表的上海帮推倒了以彭吴等人为代表的北京帮,打响了十年动乱的第一枪。
    其实想一想也很正常的,北京和上海作为全国的两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自然是如同过江之鲫不可胜数,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那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在这大多数的领导当中,也存在一小撮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的,就好像灰太狼披着羊皮混进了羊村是一个道理。
    但是狼有狼习性,不可能伪装一辈子的,就算是能够伪装一辈子,可是百年之后被揭穿的也不在少数,就如同当年康生死的时候,还是国家重要的领导人的,可是没过几年就被揪出来重新批斗,杰出的领导人变成了反革命分子,照片上面也被划上了大大地红叉,可见这个盖棺定论也是不确定的,也有把盖子掀了重新定论的时候。
    范无病想清其中的关节之后,就给老爸范亨回了一个电话,“你最近也要去北京了,这次的水比以往都要深很多,好好把磐石经营好就行了。”
    范亨倒是有些头痛:说道,“我不去是不可能的,最近据说要对我提名了,我怎么可能不去呢?”
    “这个就要看你地决心了。”范无病是不会把老爸地事情不当回事儿。于是就指点道。“提名这种事情。往往都需要拉票地。现在北京帮和上海帮闹得正凶。你去很不合适。虽然说陈某人在京城里面地势力盘根错节。但是这人绝对干不过对手。对于他。你能避就避开。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怎么个道不同不相为谋了?”范亨倒是:有想到范无病知道地内情似乎比自己知道地还要多很多。于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人家住豪宅包二奶收港币收美~。你跟人家是一道儿地吗?”范无病反问道。
    “哦。那倒真不是一道儿地。”范亨点头道。
    范无病放下了电话。又琢磨了一下这件事情。觉得假如运气赶得好地话。自己老爸范亨直接越过候补中央委员这道坎儿。直接当选中央委员地机会还是很大地。
    陈某人在北京地势力很大。仗着资格比现在地几位领导人老。很是不把现在地领导集体给放在眼里面地。因此政令不通地事情也有过多次。只是还到不了伤筋动骨地程度。高层也不愿意把面皮给撕破了。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就大条了,主要惹出祸事来地,还是那个无锡老太太邓斌。
    邓斌搞了个非法集资,卷了整整三十二亿,虽然说现在已经在开展清退工作,但是追不回来的损失已经超过一成多了,这么大的案子不但葬送了邓斌本人,也拔出萝卜带出泥,揪出了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贪腐人物。
    首先牵连到的,就是李敏,这个李敏是京城警察局的副局长,以前给王某人当过秘书,手握实权。退休之前的邓斌是一家变压器厂的绕线工,后来她闯深时,结识了来自北京的兴隆实业公司总经李明等人。她发现,李明的后台李敏是兴隆公司董事长、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敏曾是北京市某领导人地秘书,握有实权,神通广大。
    由李明而李敏,邓斌不仅大量向他俩行贿,甚至还专程到北京送礼物。邓斌的新兴公司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两年间向北京李敏、李明的兴隆公司上交“利润”三千多万元,兴隆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以各种名义调取或无偿占用新兴公司非法集资达五亿元。
    邓斌案牵出了李敏,而过李敏则牵出了首钢周北方的问题,此时高层地目光已经盯在了周北方身后的人物身上,只是没有下
    对陈某人动手而已。
    京城里面水太深了,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浪起之前必有风,连身在磐石地范亨,都听到了一些不对劲儿的风声。
    范无病心想陈某人自己大概也有所察觉了,但是这种事情私下里流传是有地,但是不会有人跑到他这个当事人的面前去提醒他,所以他自己算是后知后觉了。
    假陈某人地北京帮一倒台,那么空缺出来的位置是很多的,像范亨这样的既有政绩又没有什么太复杂北京的从企业上来的省部级干部,就有很光明的前途了,破格提拔任用是很正常的。
    况且,这里还有范无病的这层关系,高层也会充分考虑到的。
    现在是敏感时,范亨不便有什么太出格儿的举动,但是发展经济和惩治磐石境内的**问题,却是理所当然的,这也可以跟陈某人的贪腐集团形成鲜明对比,给高层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毕竟现在国内的经济发才上了快车道,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滋生贪腐的温床也对官员们造成了非常大的诱惑,没有一些震撼性的案例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是难以遏制这种不好的势头的。
    范无病又想,冯建红到磐石挂职纪委书记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现在应该也对磐石的情况摸得比较清楚了,也应该到了动手的时候了,倒是有必要提醒他一声的,有范亨的支持,在磐石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行动,效果一定非常好。
    于是范无病着又拨通了冯建红书记的电话。
    冯书记接到了范无的电话,感到非常诧异,完全没有料到范无病突然打电话过来,还是跟他谈工作上的事情,这真是有点儿怪异绝伦的感觉。
    “呵呵,就是问候一下。还有就是你磐石忙了几个月,应该有收获了吧?现在是个好机会,该动手就动手,不要有顾虑,我老爸可以全力支持你。”范无病对冯建红说道,“现在磐石最大的问题既不是缺钱,也是缺资源,更不是缺人才,唯一缺乏的就是来一次反**的警示教育。
    搞好了这个活动,冯书记你向上的路算是铺好了。”
    冯建红心想,你们父子俩倒是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些话范亨自然是不便于对自己名言的,否则倒像是他在逼着别人打着反贪的旗号整人了,但是由范无病这个跟自己有师生之谊的儿子提出来,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两父子都不是一般人啊!冯建红感慨了一下,就对范无病表示了一下,“我们在反贪的问题上,一向所坚持的原则就是前后,治病救人,所以要抓就一定要抓有典型效应的大案子,这一次倒是掌握了一些情况,现在正在严密布置当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