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797章

财色-第797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通完话之后,宋晴走过来给范亨送最近的水土保持情况调查资料。
    范亨看了看之后,顿时眉头紧皱,一时间沉闷了下来。
    “情况好像很严重?”宋晴问道。
    “不容乐观。”范亨叹了口气后说道,“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什么人?”宋晴有些好奇地问道,很难想象范亨在查看资料的时候能想起别人来,这真是少有的情况。
    “有位水利学家,姓黄,黄万里。”范亨回答道。
    黄万里其人在水利界可是赫赫有名,他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自一九三七年留学归国起,就倾毕生心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
    一九五七年的时候,水利部召集七十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给前苏联专家所做的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只有黄万里一人。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其余的人异口同声,赞成三门峡大坝上马,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
    后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一九五八年底,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一九六零年高坝筑至三百四十米,开始拦洪,同年九月关闸蓄水拦沙,这一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八十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都在黄万里的预见之中。
    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决策击败了,成了右派分子。
    事实虽证明真理在黄万里一边,但令人伤心的是,有些人反而迁怒于提出正确意见的黄万里。第二年,黄万里被下放到密云劳动,住在地窝子里面,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
    “圣人出,黄河清。这是封建时代的人文思维,带有谶纬迷信色彩,在严肃的科学论证面前,本来上不得台面。但当时的某些参与决策者,竟然将这种腐朽观念奉若神明。”范亨向宋晴提起这段儿往事的时候不无唏嘘地说道,“苏联专家不会懂得这个掌故,肯定是中国人才会搬出这种错误的人文思维作为武器,为错误的技术思维开路。该工程当时没有问责制,如今要想问责,主要决策者已经不在了,剩下几个技术官僚和科学泰斗们,在责任上顾左右而言他,肉烂嘴不烂。”
    黄教授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益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然而虽然他一力反对,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还是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通过,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我看过了资料,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两千四百多处。”范亨对宋晴说道,“虽然我并不一定认为修建大坝是不合适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危机和困难还是很多的。”
    “首长也不赞成这项工程吗?”宋晴问道。
    “现在已经不是赞成不赞成的问题了——”范亨回答道,“既然已经把工程进行了一半儿,难就不可能半途而废,只有集思广益,希望可以凭借各种资源将弊端尽量减少,将益处尽量增大,除此之外,并无第二条路可以走。”
    临了他又补充了一句道,“一切,还得靠实践来检验,现在我们不过都是猜测而已。”





    正文 第七百四十八章 农场上了网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6 15:57:06 本章字数:4274

    范无病放下了电话之后。又收到了范亨给他通过电子信箱发过来的一些资料,自己躺在床上用笔记本电脑看了一阵子,就觉得有些闷闷不乐。
    以老爸范亨在库区的所见所闻,可以想到这项工程所处的位置并非最佳,而且工程本身也很有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他通过自己的电子资料库,打开了三峡周围的地形图来观看,发现四川盆地就像一个封闭的小系统,而三峡则是这个封闭小系统的唯一出口,大坝就是堵住了四川盆地气流与外界循环的唯一通道,这才导致盆地内成了一个小的死循环圈,就像木桶一样。
    看到这里,范无病就有些明白了。
    正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两者之间的联系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
    尽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地面上的事情跟天上没有关系,但是范无病很清楚,大坝使得长江水流的速度发生了变化,而且两百亿吨的水量聚集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天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长江水流的变缓,使得盆地上空的大气环流发生了变化,而大气环流的变化直接可能导致的就是天府之国的几千年来早已成型的气候格局发生不可估量的变化。从此整个气候模型不再被人所掌握。
    “古人说天人一体,江河湖泊,犹如人体之血脉,应该是通常无比才会使得人体健康的,这是个自然规律,但是现在看起来各地兴修的水利设施虽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一些作用,可是周边环境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江河流量的萎缩已经是普遍的现象,长此以往,国内断流的河流将会越来越多,最终这些花费了巨资建立起来的水利设施,很有可能都成毫无益处的空壳子工程。”范无病敲打着键盘,在笔记本里面敲下了如此字句。
    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范无病很意外地接到了北方事务部负责人沈曼华的电话,说她人已经在京城里面了。
    “这倒是有些突然了——”范无病有些诧异地说道。
    这一年多来,沈曼华一直在东北负责大豆种植等事情,也就是替公司开拓新的盈利市场,搞那个绿色农业种植的事情,范无病都有一阵子没有见到她了,此时听到沈曼华来京,固然也是很高兴的。
    另一方面来讲,范无病也很想问一问这一年来沈曼华在东北的成就如何,毕竟她主要在东北工作,同时也要不时地飞往新疆去视察那边儿的种植工作,确实是比较辛苦的,也就是现在公司拥有比较方便的网络管理技术,才尽量减轻了高级管理人员的过分劳累。
    范无病对于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人还是非常关心的。不但福利待遇很好,平常的年节聚会,总是会亲自过问一下他们的健康状况,这也算是特别给予的殊荣,毕竟现在一般人想要让范无病亲自出手查探健康状况的话,却是难如登天的。
    尽管自己公司里面什么都有,但是范无病还是觉得出去吃饭待客比较有意义一些,而沈曼华作为北方人,比较喜欢的就是老北京的火锅了,虽然是在夏天,也是同样的热爱,范无病考虑了一下之后,还是在东来顺儿订了房间,专门宴请沈曼华,以示犒劳。
    沈曼华的状态倒是很好,整个人看得稍微有些发黑,但是又不是黑得离谱儿,看上去非常健康的样子,而且心情也很不错,见到范无病专门设宴款待自己,倒是有些感动的。
    她本来就是一个女骗子。承蒙范无病的看重,收为己用,做了一票大买卖,后来又将她给收入范氏投资集团里面,学习了许多金融知识和专业技能,此时充任范氏投资集团的高管虽然略微有些吃力,但是放到一般的大公司里面,做个副总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每每念及于此,沈曼华总是对范无病有些感激之情的,所以当范无病决定在东北和新疆两地开荒搞绿色种植的时候,熟悉那边儿的情况的沈曼华就毅然决定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范无病对于沈曼华也是比较欣赏的,并不因为她曾经做过骗子而有所小觑,事实上范无病认为,能做得了骗子的人一般都是有些本事的,就好比是江南的几期非法集资案,事主的文化程度都不怎么样,有的是小学水平,有的是初中肄业,但是人家的能力是呱呱叫的,把一群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们都忽悠得团团转,不知不觉间就入了彀,其能力可见一斑。
    “最近在东北过得怎么样?”范无病敬了沈曼华一杯酒,然后问道。
    沈曼华和范无病喝酒的时候,从来不喝红酒,直接就是那种高度白酒,大概东北姑娘一向就是比较豪爽的那种,以前在外面的时候两个人也曾喝过酒,沈曼华直接用茶缸来喝白酒,倒是让范无病颇感吃惊。如今虽然不那么张扬了,但是半斤白酒下肚肯定是没有什么反应,连脸都不带红一下的。
    这也让范无病充分地认识到酒场前辈们早已总结下来的经验,女人喝起酒来,那可是比男人恐怖很多的,要是没点儿真本事,酒桌之上最好不要惹女人,否则你肯定会后悔。
    “还不错啦,东北的气候比较适合我。”沈曼华微笑着回答道。
    两个人之间的锅子热气腾腾,服务生将各种小料给他们弄好,然后开始涮羊肉片儿,手脚麻利地替他们放到碗里面去,范无病蘸着拌好了韭菜花酱的小料,吃一口涮羊肉,喝一口烈性的白酒,感到这个生活才是最爽快的,比起吃西餐喝红酒强多了。
    “有些人总是喜欢附庸风雅,搞些小资情调,实际上我更喜欢这种大块儿吃肉,大腕喝酒的日子,只是饭后需要多注意运动保健而已,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脂肪沉积下来。”范无病快意地对沈曼华说道。
    “东北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冷,我们喝酒御寒。身上的脂肪倒是很少会沉积下来。”沈曼华笑着回答道,“去年的一场大洪水,让东北大豆减产了很多,幸亏我们早有一些防范,所以影响并不大,受到了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的因素,去年的业绩非常好。”
    去年的一场大洪水,影响真是非常深远的,不但让江南各地发现了很多豆腐渣工程,也让从来没有怎么经历过洪水灾害的东北地区体验了一回在平原上行舟的经历,也就是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种植基地对于洪水的认识比较充分。及早进行了防范工作,避免了重大损失,其他的一些地方,受影响是很严重的,有的地方甚至也绝收了。
    而去年美国大豆期货市场也正如范无病所料的那样,发生了很大的波动,早有准备的范无病自然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随后的收益转手就送到了东北和新疆两地,变成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强化基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金。
    “如今我们的基地面貌已经大不相同了。”提到这件事情,沈曼华不由得笑着对范无病说道,“范总有没有兴趣看看?”
    “看是一定要去看的,不过最近好像腾不出时间来,我要忙着筹备婚礼的事情,家里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预先作出安排,唉——”范无病一想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有些挠头道,“很快我就要进入围城了。”
    “以我的观察,沈小姐大概不会是那种时刻把你守在身边的女性,她的性格更加独立一些,所以老板你未必就能被围起来。”沈曼华是对沈盈有些了解的,便对范无病说道,“事实上老板你的性格和沈小姐的性格都是比较强势的,如果天天腻在一起的话,不一定就是好事,很容易产生摩擦而发生不愉快,保持一定的空间感,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你看问题倒是很透彻。”范无病点了点头,深知沈曼华说的话很有道理。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他和沈盈自己也有所觉悟,只不过两个人现在年纪都嫩一些,所以对这种事情都看得很淡,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这种问题的影响就会严重一些,难免会影响到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这个问题倒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其实,老板你不用去东北和新疆。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农场。”沈曼华过了一阵子就对范无病说道。
    “哦?”范无病愣了一下,然后就问道,“莫非你把农场也给上网了?”
    沈曼华闻言立刻莞尔一笑道,“老板就是老板,听我才说了一点儿就知道底细了,这一点真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哈哈,你怎么也这么奉承我,不应该啊!”范无病此时心情比较好,摇了摇头笑道。
    自己人在京城,距离农场有几千里远,除了在网络上看看关于农场的图片资料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让自己了解那边儿的情况呢,这个问题真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范无病也很期待,沈曼华究竟把那边儿的农场给搞成了什么样子?





    正文 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开眼界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6 15:57:06 本章字数:4296

    沈曼华一边儿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一边儿对范无病说道,“虽然效果可能差一点儿,但是要让老板看一看大概样子,还是办得到的。”
    果然是上了网啊,范无病暗自点了点头,心道沈曼华这一阵子也没有放松学习。
    随着屏幕亮了起来,沈曼华很熟练地打开了一个软件窗口,然后输入了自己的管理权限密码,点开了菜单选项,不多时小窗口中就出现了农场的一部分面貌图像,却是类似于监控画面那种质量,虽然每秒钟的刷新帧率也就是十五帧左右,网络速度还有些迟缓,但是却让范无病看清了园区的一点儿景致。
    随着沈曼华的不断打开新的小窗口,范无病就通过安装在园区各处的摄像头所取得的资料,将这个高科技绿色种植园的大概做了一番比较直观的了解。
    从远处看,这里的温室大棚连成一片,气势宏大,有些大棚内灯火通明,仿佛是辉煌的玻璃宫殿。
    “事实上我们现在不仅仅是种植大豆,也开始在东北大规模地种植一些蔬菜品种。尤其是一直在搞无土栽培技术。”沈曼华指着屏幕上的一些图像对范无病解释道,“现在,农场生产的各种蔬菜占到当地蔬菜市场的两成以上,最近我们也开始搞蔬菜出口,利用我们的航空优势,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几个蔬菜品牌已经成为在俄罗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
    这倒是让范无病大为感兴趣的,俄罗斯的蔬菜比较少一些,这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因此他们的名菜土豆烧牛肉让中国人广为传颂,就是因为土豆的生存力比较强,而牛羊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
    沈曼华对范无病说,除了蔬菜之外,她们在农场还种植了大量的花卉。目前,农场共有三百多个温室大棚,占地五百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