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第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位一落千丈,经典书籍被当作封建糟粕弃之不顾。
于是今日,儒家文化到国外转了一圈后又被韩国反销售给我们,并且销售过程一帆风顺、畅通无阻。中国观众之所以那么容易接受韩剧,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基于儒家文化思想的共同心理基础。由于lun理道德标准相似,在相同的道德要求下,观众被剧作打动的可能性就变大了。
与之相对的中国文化市场就显得缺乏生气、千篇一律。
历史剧表现的永远都是皇室子弟为争夺王位而不惜兄弟相残,后宫妃子为争宠、争后位而勾心斗角,家庭剧则永远是冲突连连,就若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一般,永远的二元对立。
情感剧上,前几年的琼瑶泪水剧之风吹走之后,情感剧场像失了主心骨一样,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现今的国产情感剧充斥着色与欲,一夜*、第三者成为剧中必备因素。无论是历史剧、家庭剧还是情感剧大多演绎的是现实的残酷、命运的艰辛,就是喜剧也只能是饱尝辛酸与艰辛之后,满含泪水的笑脸。就在诠释现实、教育观众的同时,也给他们以无形的生活压力,难以实现影视娱乐是为了放松、消遣的真正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以轻松活泼、温情时尚为主要特征的韩剧就成为观众的首选,韩剧现象由此产生,便不足为奇了。
而且韩剧在制作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边写、边拍、边演、自产自销,演员戏份多少,故事剧情长短,故事结局如何全部都通过投票活动由群众意见来定。
一般而言,韩国影视制作公司在完成了一部新电视剧策划方案后,并不立即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而是首先寻找收视率高的电视台,韩国三大电视公司MBC、KBS、SBS,得到其中任何一家认可后,编剧方着手写故事梗概和前几集的剧本,开拍前不需写出全部剧本,甚至连故事梗概也不需写全,这就避免了因剧作不被采纳而做无用功的可能性。
例如,一般情况下,事先写出十集左右的故事梗概和四到六集的剧本,开播前一般会制作四到六集的完成片。此后就是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摄,一边播出。
当电视剧拍出几集后,编剧会通过座谈的形式和观众展开讨论,或者建立电视剧的官方网站,让观众及时反馈意见。以观众喜欢度来增加或减少演员的戏份,演员人气高、受欢迎,就增加他的戏份,反之,则减少他的戏份。
有时,在编剧将分剧提纲和前几集的分集剧本写出来之后,也会让观众投票选定最合适担当剧中角色的男女演员。
另外,电视剧的集数也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由收视率的高低来决定。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可不断拉长,收视率低的则草草收场。
还有就是剧作人员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应观众的要求,适当地调整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人物生死命运,根据观众的意愿来确定故事结局。比如说在一部片中,关于男主人公的命运,原来是死于一场车祸,但大多数观众不能接受这个悲惨的结局,要求编剧复活男主人公,于是编剧让男主人公以另一个人物的身份死而复生,以失忆的方式重新回到剧中,继续情节的发展,没想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于韩国电视剧采用的是边写边拍边播的“现写现卖”的自产自销的方式,编剧由最初的拟定提纲和编写前几集分集剧本到根据观众的意见反馈续写剧本,适时调整故事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的迎合观众。编剧的全程参与,也是韩剧受欢迎的一大重要因素。
范无病和夏东海等人就这种韩流韩剧现象进行过深入的讨论之后,就认为自己也需要做点儿什么,否则国内的荧屏可就都被棒子剧给垄断了,泱泱上国,可就颜面扫地了。
不过范无病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都市大片,以及家庭生活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时推出自己的奇幻大片。
“奇幻大片?”夏东海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还是有点儿错愕的,没错儿,就是错愕的感觉。
正文 第七百八十九章 打造盖世英雄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6 15:57:19 本章字数:5418
奇幻大片这个概念。目前还并没有兴起,但是此时在文学领域当中,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历史架空类小说,比如说黄易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等,至于说他的《大剑师传奇》、《星际浪子》之类的小说虽然也比较好看,但是腰部以下的描写太多,难入上乘。
类似于此的小说也有不少,只不过原创文学的土壤尚未培育成熟,网络支付的方式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盗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原创作者们的出路,只在于在网络上展现一下自我存在,赚点儿名气,或者转而投奔繁体出版市场。
毕竟在这个时期,国内的简体出版市场对于这些原创文学仍持排斥的态度,但是盗版市场的书商们都是比较能够与时俱进,基本上比较好的作品都可以在地摊上买到,当然了,这个收益是与作者无关的。
范无病显然是希望拍摄一系列的奇幻或者历史架空巨制,在国内引起一轮新的收视热潮。
暂时的目标,他圈定到了黄易的《寻秦记》上。之所以选择这一部大片,主要就是考虑到其中的神怪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只不过是一个穿越之后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示而已,应该是可以适应大多数人的口味儿的。
而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于后来港版的《寻秦记》实在是有些倒胃口,港版《寻秦记》里面的实删节在太多,总让人觉得整部剧像是被阉割了一般,缺乏大气和历史的凝重感。
别的不说,仅以剧中对乌延芳角色的处理,就让人看了郁闷,这位赵国第一美女和第一有钱女,清水出芙蓉,灵气逼人,都说女人是男人通向成功的桥梁,乌廷芳就起到了这个作用,让项少龙在乌家快速建立地位和打击对手,还使乌家成了项少龙最大的后盾,不过就算没有乌廷芳,项少龙也会娶别的乌廷芳,这个是必须的。
在那个年代,项少龙必须有个财团的支持,可以有个依靠。乌家,可以说是项少龙的避风港。虽然,当初项少龙从连晋身边夺过乌廷芳的确是抱着很强的功利性,但这夫妻俩的婚后生活也不可谓不美满。
乌廷芳纵然做女儿家时有点刁蛮任性,还曾盲目迷恋过白马王子连晋,但是当被项少龙拐到手后。就逐渐成长为温柔体贴的大家闺秀,贤妻良母,一心一意的为夫君着想。
比起港版《寻秦记》中那个通篇都在离家出走饱受磨难,除了添乱之外完全没有发挥一点自身功用的可怜女子,范无病觉得还是更喜欢这个没经历过什么风浪,一直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始终如一的提供一个坚实可靠大后方给丈夫的小娇妻。
至于其他女性角色和剧中主要角色的演绎,港版《寻秦记》也是一无是处,真可以说是完全糟蹋了一部优秀的娱乐小说,总而言之,范无病认为港剧演一演都市肥皂剧还是比较胜任的,但是要拍摄这种展现浩大场面的历史架空场面时,就没有那种底蕴和实力了。
就如在很多部古装戏当中,港剧都缺乏那种宏大的场面和气势,而演员们在演绎那种帝王将相的时候,也显得功底薄弱,完全就没有丝毫的王八之气,脸谱也是格式化的,一看就知道好人坏人,至于战争的场面更是可怜巴巴,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就能完成一场大战。实在是看了让人倒胃口。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很多制作都变成了内地和港台合作了,实在是他们虽有不错的偶像演员,但是却缺乏放眼全局的眼光,以及可以实现剧中场景的实力,毕竟这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和丰厚的市场回报来支持,但是在香港这个小地方,显然是难以达成这个愿望。
“要拍就拍大制作!”范无病对夏东海曾经说过,“总体而言,中国人还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所以才会有那种说法,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窝儿虫,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热血一点儿,漏*点一点儿,场面弄得大一点儿,绝对不会有错儿。”
“这样的话,投资要增加的可就不是一点点儿了——”夏东海挠着头说道。
虽然说新丝路娱乐公司目前在业内也算是很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公司,但是在电视剧制作上还没有拿出什么太有力的作品来,目前公司旗下的艺人已经越来越多,不乏很多有实力有漏*点有创造力的艺人,通过一系列的电视剧巨制来展现公司的整体实力,正当其时。
“投入可以多一点儿,只要片子出来了,多播几个台就赚回来了,再说这种历史题材的片子,港台和海外也很受欢迎。不愁不卖座。”范无病想得很清楚。
此时的网络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影响电视市场的地步,想要打响名气,在圈儿内树立起龙头老大的名声,没有比如今更好的机会了,尤其是很多优秀的娱乐小说正在纷纷出炉,获得充足的影视题材的可能性变大了。
目前范氏投资集团和央视之间的合作依然处于蜜月期,目前的央视也没有强势到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步,再加上范无病本身的影响力,继续影响央视十年左右还是可以办到的,至于以后的事情就很难说了,因此范无病也觉得有必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筹划一下,将自己的各项事业都打造成为一流的行业翘楚。
为了迎接国庆五十周年,新丝路娱乐公司正在拍摄一部战争题材的大片,此时眼看也就要杀青了,但是可以作为献礼之用,也算是范氏投资集团对于高层的一种倾向性态度,至少自己不会用什么肥皂剧来应付他们,舆论宣传的主渠道导向性作用,还是要体现出来的。
“那么,我们在电视剧方面的选材主题,应该是什么?”夏东海问范无病道。
“很简单,就是打造盖世英雄!”范无病回答道。
正因为承平日久,所以中国人才更加需要盖世英雄来激励自己。哪怕仅仅是增强代入感过一把YY的瘾头,也是有益无害的,对于在现实世界中越来越感到无奈的人们,让他们在电视电影中得到一些宽慰,确实是于国于民都有益处。
本着这个主题来选材,自然是错不了的。
甚至于范无病都想到了要拍摄一系列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和谍战作品,自己如果拉拉扯扯地回忆一下,还是很有几部片子可以拍摄的,只不过是在演员的选择上面要费一些脑筋,看来光是依靠自己公司的这些艺人们,怕是支撑不下来的。
范无病抽出了一周的时间。将《亮剑》和《潜伏》的剧本粗纲给搞了出来,然后扔给了夏东海,让他去找人完善,然后又把《五十一号兵站》和《敌营十八年》的资料翻了出来,细细地看了看,然后考虑着跟作者进行协商,争取搞一个翻拍的本子出来。
夏东海看过了范无病的本子之后,表示剧本虽然很好,立意也新颖,但是担心这样的电视剧拍出来之后怕是很难获得许可证,毕竟有些东西跟舆论宣传有所抵触,就怕审查方面通不过。
“这个你就不需要担心了——”范无病心说我是谁啊?这点儿事情还能搞不定?
想起后来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在央视里面从来都不播玄幻题材的电视剧,但是也有关系户可以打通关节把粗制滥造的玄幻题材电视剧播出来,而且是一遍又一遍地播出,就足以让人明白其中的猫腻。
不是说这些事情办不到,而是要看你的关系有多硬,只要上头表示支持了,下面的操作其实真的很无所谓,别的不消说,只要范无病跑过去跟负责宣传工作的常委讲一讲自己的片子如何如何好,那么他随口提一句,就会让央视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要求取得自己电视剧的播出权了。
“说实话,其实我倒是很想把你给拉过来拍部电视剧的,绝对够噱头,连宣传费用都能够省下许多。”夏东海有些感慨地对范无病说道。
对此范无病倒是一口拒绝了,“那事儿绝对不可能,我最是受不了约束的,偶尔唱唱歌那是心情好,要是拍电影拍电视那种无聊的活动,却是难以忍受的,这个你就不要想了。你还是要多发掘一些新人,尤其是男演员,这方面的发掘和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丝路娱乐公司目前已经有了不少的艺人,但是总体而言出色的女艺人较多,而能够与之相配压得住戏的男艺人就少得可怜,这是一个大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最近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歌唱类,在影视业方面的发展机会不多。
范无病看到了这个缺点,就要求夏东海多接剧本,就算是一般的剧作,只要是有商业价值的,哪怕是平进平出没有多少收益,也可以考虑接下来拍摄,就当是锻炼艺人们的演绎水平了。
这样的话,可以拍的本子还是不少的,夏东海也对范无病表示,以前不愿意接那些普通的本子,主要是担心会坏了自己的名声,但是现在看起来,没有经过实践的演员们,成长的速度显然是会非常慢的,这个倒是以前失策了。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有必要跟国内的一线男演员们建立起比较有效的合作机制,也省得自己有了好剧本,却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完成剧作。
事实上范无病提供给夏东海的剧本当中,基本上是属于男人戏,女性角色大部分都是花瓶,虽然也需要各具特色,但是对于演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唯一例外的就是《潜伏》,这一部戏能不能成功,很大一部分都要看女主的演出费否到位,表演是不是出彩,这让范无病很是考虑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将人选圈定在风萍身上。
不过,他对于风萍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别的什么也不说,先让她去河北农村去呆上一个月,别的什么也不干,就是带在最贫瘠的村子里面,体验一下人家的生活和风俗。
范无病很清楚,如果说新丝路娱乐公司里面有谁能够演的了这个女主,那么就非风萍莫属,只是风萍没有多少农村经验,所以需要多历练一下,如果能够激发出她的彪悍之气的话,那么饰演这个角色绝对是可以成功的。
总而言之,范无病所提供的剧本类型虽然都是英雄人物主角,但还是有些区别的,一种是大场面的战争题材,一种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勾心斗角的谍战题材,两种剧本可以说是互为补充了,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喜好,但是总体而言,大家都与这种剧作的欢迎程度还是可以预估到的,毕竟,我们在小的时候早就被熏陶过了,对于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作有一种天生的喜爱。
但是夏东海对于范无病的决定也不是没有一点儿意见,他认为过多的战争题材电视剧,怕是会引发审美疲劳的,直接会导致收视率不高的后果,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然而范无病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你难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习惯叫作跟风吗?作者也好,读者也好,都是有这种习惯性的阅读模式的,一旦对于某种题材的小说或者影视剧作品产生了兴趣,那么在一个时期之内,定然会对同类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如果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话,无论是在宣传推广上,还是在提升收视率高度的难易程度上,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好处。”
夏东海仔细地想了想,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儿,看来自己最近还是对于这些问题研究得少了一点儿,所以才会忽视了这个问题。
难道说,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又到了该打造盖世英雄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