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清穿日子(完结)-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佟氏扭不过她,只好让人收了,便请她坐下,又叫倒茶。
两人聊了些家长里短,沈氏便说道:“今儿来,其实是有件事想求嫂子。”
佟氏问:“是什么事?”
沈氏道:“三哥三嫂要到广州去,不知可否多带几个人?”
她看到佟氏疑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笑道:“是这样。我娘家哥哥几年前死了元配,之后身边就一直只有一位如夫人刘氏,这刘氏为人能干爽利,全家上下都是敬重的。只是去年我哥哥续弦,竟是夫妻恩爱非常,眼里再放不下别人了……”
她见佟氏皱了皱眉头,便接着说道:“本来那刘氏要留在沈家,全家人都绝不会亏待她的。只是她这人心性刚烈,自行求去。可她父母俱亡,只有一个叔叔,前些年朝廷派八旗军伍入驻广东,全家都去了。刘氏想要前去投奔叔叔,我娘家人怕她几个女人上路会有不便,因此才让我来求嫂子,带了她们一处去吧。”
佟氏想着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应了也无妨,况且二嫫和端宁不去,她旅途中难免寂寞,有个同伴也不错,便说道:“这只是小事一桩,四弟妹尽管叫人来就是了,只是不知一共有几个人?”
沈氏忙说道:“她还有个妹子,是个寡妇,再来就是一个丫环和一个仆妇、一个脚夫。总共五个人。”
佟氏见人不多,就作主应下,沈氏自是千恩万谢,又陪她说了几句话,才告辞而去。
过了一天,佟氏又往南瓜胡同送了几件秋衣,是让长福和二嫫夫妻带了端宁悄悄送去的,当是认门,然后又开始着手做几件冬衣。
端宁今日才知道母亲与四阿哥私下有联系,得到母亲面授机宜,心里已有了主意。淑宁见他这样,便有些担心,于是对他说道:“咱们跟二姐姐不一样,还是不要跟那些皇子太过接近的好,做个平水之交倒是无妨,若是太过亲近,恐怕会有麻烦呢。”
端宁笑着安慰妹妹说:“还能亲近到哪里去?我至今只远远儿见过他一次呢。不妨事的,我不会惹祸上身。”
淑宁却还是担忧,不过想到现在那些皇子阿哥都还是小屁孩,离凶险的时候还早着呢,而且接近的又是最终胜利者,便安心了些,把这些问题都丢到脑后不管了,只是嘱咐哥哥,万不能让别人,尤其是婉宁,发现他们与那位四阿哥私下有联系,更不要跟她太接近。
端宁听完却笑了:“太小看你哥哥我了,那个婉宁,谁挨着谁倒霉,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让她接近?”
淑宁囧,太毒了,她家老哥几时变成了腹黑?
=我是囧了的分割线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收拾行李中度过,因端宁要留在京中,二嫫母子、马三儿小梅夫妻以及教授骑射的成师傅也要跟着留下,原来的人手就不够用了,佟氏又收了一房家人,另挑了几个丫环和仆役。本来打算不日就要起程了,老太太却发了话,还有不到十日就是中秋,等过了中秋再走,于是张保夫妻无奈又推迟了行程。
这一推迟,倒是多了一件好事来。最后送去南瓜胡同的冬衣,换得了一张薄纸,上面写着个人名。起初佟氏不知是什么意思,跟张保谈起,才知道有一位太医院的陈老太医,本是广东南海人士,年纪大了告老还乡,听说张保要上任,便前来寻他作伴同行。
张保与佟氏都喜出望外。佟氏怀着身孕上路,其实是有些忐忑的,这下有了太医同行,还怕什么呢?感激之余,便把珍藏多时的几枝好参和一方得高僧开过光的玉佩,一齐送往南瓜胡同去了。
匆匆数日过去,转眼便是中秋佳节。这时国丧已过,老太太吩咐全家上下,大摆宴席,吃一顿团圆饭,顺便为张保践行。
淑宁在席上见到了久未露面的芳宁,只觉得她瘦得厉害,也沉默得很。而媛宁则是一声不吭地看着婉宁讨老太太欢喜的样子,也不像往日那样明摆着冷嘲热讽了。
淑宁不知该说什么,只是对她们好声好气地说话,又劝芳宁多吃点东西,芳宁勉强笑笑,略微吃了些糕点。
席间婉宁来过她们身边一趟,媛宁出奇地没跟她闹别扭。芳宁只是沉默着。婉宁看着她的瘦脸,咬咬唇,小声问道:“大姐姐,那天……我没能救你,对不起……你现在好么?”芳宁呆呆地答道:“我很好。”
婉宁问她一句,她才答几个字,时间一长,婉宁觉得无趣,便转头来笑着跟淑宁说:“你们这一走就要好几年,我挺舍不得三妹妹的,不过幸好端宁哥会留下来。三妹妹到了广东,如果有遇到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记得要给我捎些回来呀。”
淑宁扯了扯嘴角。婉宁见在这席上甚是无聊,说了几句话,便找了个借口走开了。
淑宁冷冷地望着她的背影,心里却在冷笑。自己一家人分隔千里,在她眼里就是这么轻巧的事?
婉宁大姐,你好像真当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了,人人都要围着你转么?如果说这真的是本小说,就算你是能颠倒众生的清穿女,你就这么肯定自己是主角?当心有朝一日成了华丽丽的炮灰呀。
=
第一回被这么多人骂后妈,感觉真微妙……
我说过了,我是亲妈呀,端哥儿不会受太多苦啦。至今说到戏份问题,难道亲们不知道这世上有种东西叫做“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吗?
嘻嘻,多砸些票吧,我会给端哥儿多加些戏的~~~~~
六十四、远行
中秋过后,张保就要上路了。一大早的,仆役们就忙着把行李装车,来来回回走个不停。当主子的就聚在大厅里,说些临别的话语。
佟氏拉着端宁,再三叮嘱他要注意天凉添衣,餐餐吃饱,若有个头昏身热,就要告诉二嫫或其他大人,万不可轻忽。端宁仔细听着应着,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张保听完父亲的训导,也过来嘱咐儿子多加小心,还小声对他说道:“我在你外祖父、外叔祖那边都打过招呼,平日里多去向两家老人请安。我如今领着实缺在外,家里人不会亏待你,但若实在有事,就去找他们吧。”端宁点点头,眼眶红了。
张保见他这样,便说道:“用不着哭,你如今大了,又离了父母,一切都要靠自己,你要自尊自强,别让父母失望。”
端宁眨眨眼,把眼泪收了回去,道:“孩儿知道了,阿玛放心。”
淑宁吸吸鼻子,走上前去,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哥哥道:“这是我刚做好的帽子,当是提前送给哥哥的生辰礼物,你别嫌弃我手艺不好。”却原来是昨夜二更天才做好的一顶瓜皮小帽。
端宁拿过帽子看了看,就戴上了头,笑着说:“刚刚好呢,妹妹手艺越发好了,我正想要顶帽子秋天戴呢。”然后他小声对妹妹说:“我在你随身的小包里放了个盒子,里面的东西是我到处收集来的,妹妹拿着路上解闷儿吧。”接着便拉着她的手说道:“今后我不在阿玛额娘身边,妹妹多替我尽孝吧,要常写信回来,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千万别病了。”
淑宁又吸了吸鼻子,点点头。
婉宁却在这时晃了过来,说道:“三妹妹别担心,我们会好好照顾端哥哥的,你就放心吧。”
就是因为这样才不放心!
端宁却没理会她,继续对妹妹说嘱咐的话,过了一会儿,下人报说行李都装好车了,张保与佟氏便正式再向家人告别,踏出府门去,正式上路了。
端宁站在大门口目送家人远去,才跟着众人一起回到大厅里。婉宁对他说道:“端哥哥别难过,三年很快就过去了,你以后便跟我们一起玩,包管叫你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三年。”
端宁却正色对婉宁道:“二妹妹,我要勤奋读书,努力习武,不能陪你玩了。”
婉宁怔了怔,道:“我们也有去骑马打猎,那不就是习武了么?而且你学问都那么好了,还读什么书啊?难道你想考状元不成?”
端宁答道:“习武不是玩耍,是要苦练的。我的学问还不够好,当然要继续进学。二妹妹从小儿就是有名的才女,可惜不爱读书,照我说,二妹妹还是多读些书的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二妹妹更有学问,以后才能更受人尊重。说话行事,也要稳重些,像个斯斯文文的大家闺秀才好。还有针线活什么的,都该多学学的。”
婉宁哪里听得进这些,便埋怨道:“端哥哥怎么也跟那些夫子嬷嬷一样,说起这种话来?”
谁知祖父哈尔齐听到这话,却很赞成:“这话说得好,端哥儿晓得要吃苦,要多学东西,以后定有大出息。”端宁向祖父施了一礼。
老爵爷又说道:“婉宁也是,日后不可再荒废时日了,读书也好,练习针线女红也罢,总要多学些东西,你已经十岁了,不能再像个孩子一样整天光顾着玩儿。”
婉宁最怕听到这种话,但祖父这样说了,最疼爱她的奶奶是不会不听的,想到以后的惨痛日子,心中哀嚎一声,幽怨地望了端宁一眼,心里想道:“没想到这小帅哥居然是个思想腐朽的书呆子,早知道就不理他了,划不来呀划不来。”
她这边厢暗里唉声叹气,根本就没留意到,一边站着的端宁嘴角边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我是腹黑的分割线呀分割线=
张保一行人到了码头,与早已候着的陈老太医和刘氏姐妹见过礼,便上船出发了。张保与苏先生带着一半仆役坐了一艘船,陈老太医带着家仆另坐一艘,佟氏、淑宁和刘家姐妹在一起,然后便是拉大行李的一艘船。一行人浩浩荡荡,沿运河往南边而去。
淑宁拿出端宁放在她包里的盒子,里面是几幅精巧的九连环,想必是那个傻哥哥怕她路上寂寞,特意弄来的。想到这里,她就忍不住难过,对着岸上的热闹景象,都没有了观光的兴致。她原本还打算要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的,可是端宁不在,却让她提不起兴趣来。即便发现什么有趣的景致,一转头想要叫人来看,身边却只有春杏,实在让她郁闷不已。
从小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一但分开,还真叫人不习惯呢。
佟氏更是思念儿子,几乎是船一开动,她就开始想了。不过当着刘氏姐妹的面,不好表现得太过,只能耐着性子陪她们聊天,时间一长,倒也平静下来。
那沈家的妾大刘氏,果然是个说话做事都极爽利的妇人,极有自己的主意。佟氏这时倒有些相信她是真的自行求去,而不是被大妇赶走的了。
她的妹妹小刘氏,性情却很老实温柔。她穿着极素的蓝色衣裳,眉目很是秀气,只是带着些哀愁。佟氏跟她谈起,才知道她死了几年的丈夫原是某个王府的低等侍卫,成亲才一年多就忽得急病死了,只留下她和刚满月的儿子。公公婆婆责备说是她把丈夫克死的,便抢了孙子去养,将她赶出了家门。她无奈跟着姐姐过活,只能偶尔从以前的邻居那里打听儿子的消息。但如今姐姐要去千里之外投奔叔叔,她心里虽然不愿意,但无奈自己没法在京中谋生,只好跟着走了。
她说起自己的儿子时,脸上都在发光,但一说到以后就要跟儿子分隔千里,便又忍不住红了眼。大刘氏见妹妹这样,便说她:“瞧你这样整日哭哭啼啼地做什么?没得叫人家笑话。”
佟氏忙说道:“怎么会笑话呢?我也是要跟儿子分开的人,哪会不明白做母亲的心?”她被小刘氏挑起对儿子的思念,也忍不住伤心起来。倒是素云在一旁劝她道:“太太也别难过了,对您肚里的孩子不好呢。”佟氏这才收了泪。
她想想,小刘氏在儿子满月后就跟他分离,数年来都难得见面,日后说不定再也没有相见之日了。相比起来,觉得自己虽然要跟儿子分开三年,但好歹是从小养了他这么大,这三年也能通信,过后还能再见的,自己的情形实在要比小刘氏好得多了。
从此佟氏便与小刘氏亲近起来,旅途无聊,有了刘氏姐妹的陪伴,她心情也好过些了。
途中淑宁无事可做,想起跟端宁的约定,便找齐了笔墨纸砚,当真把路上看到的景色,选了些简单的画了下来。不过她没有学过人物画,所以一画起岸上很多行人,便一律用圆圈当成人头,略略几笔当成四肢,就算是一个人了。倒是房舍店铺之类的有些样子。
大刘氏偶然过来瞧了一眼,忍不住笑了笑,稍稍指点了她几句。原来她在书香人家做妾久了,也沾染了些雅气。淑宁谢过她,之后果然画得好些。
船停过几晚,每当这时陈老太医便会过来给佟氏把脉,还给她开方子,预防晕船,也能顺便安胎。倒是小刘氏被他诊出气血不足,心绪过虑。老太医也给她开了个方子,一起在附近的药铺里抓了,嘱咐她要记得吃药,还要把心放宽些。刘氏姐妹自是千恩万谢。
到杭州的时候,本来也有计划要去游西湖的,但佟氏和淑宁都没心情,张保便只是陪着陈老太医去逛了一日,然后休整了一天,换了两艘大了一倍有多的海船出港了。
他们一行都只在看得见岸边的近海行驶,并不曾离得远了。原本那船夫也曾把船开得离岸远些,图个海路宽广,不会与别的船挤在一处。但某天靠岸时,长福从补给的小镇上听说外海有海盗出没,回来报了张保,当下便叫那船夫只沿着海岸行驶了,宁可慢些,也要求个稳妥。
淑宁自然不会知道发生在前头船上的事,反而觉得能看到岸边的人家和景色更好。她已经调出最接近海洋颜色的蓝色,画了好几幅一望无际的海洋图,晾干了收起来,等送信回京时拿给哥哥看。
在船上过了一个月多,再有趣的行程都会变得无聊的,而且海与岸边的景色其实是大同小异,渐渐地,淑宁也开始烦闷起来,听了几个仆役家的孩子在船上跑闹的声音和他们父母的喝斥声,就更烦了。原本已经有了些秋日凉意的天气,竟慢慢地又变热起来,尤其中午的时候,船仓外壳被晒得极烫,几乎能把生鸡蛋煮熟了。
这时,船夫便来回报说,差不多到珠江口了。
自从前两日开始,佟氏有些不适,陈老太医便移到她们船上的舱房里以防万一。船夫来报时,他正在房间里一个人打着棋谱。听到说快要到珠江口了,他忙起身走出船仓,望向远处的江海,叹息一声。
淑宁就站在他边上,分明听到他在低声说:“几十年了,总算是回来了。”
她听了有些心酸,这位老人家孑然一身,只带了几个老家人和一个中年的仆从,就这样从千里之外的京城回到家乡。他没有家眷,在乡中也只剩族人了,但他还是决定回到这里,是因为觉得家乡始终是最好的吧?
淑宁想到了自己,她的家乡又在哪里呢?似乎,她已经很久没想起那个遥远的世界了。
今天白天停了大半天的电,听说是附近搞工程的人不小心弄坏了什么东西的样子,流言纷纷,等下午来了电,登上来一看——
居然……进入前十了……( ̄y▽ ̄)╭~多美好啊~~~~~~~
介真素太好了~~~~~
明天加更。
六十五、抵达
船进了珠江口后,又行驶了一段时间。佟氏命王瑞宝家的领着一应仆妇收拾行李,准备靠岸。那王瑞宝家的大呼小叫地指挥着众人把东西装箱的装箱,打包袱的打包袱,看得淑宁眉头大皱,走到一边避开,却见得那大刘氏已经叫自家下人收拾好了行囊,拉着妹妹过来陪佟氏说话了。
不多时,已到了天字码头,张保下了船,亲自过这边船来扶着佟氏上岸,一边嘱咐着她小心脚下的踏板,一边叫丫环们小心看好淑宁,别掉进了水里。淑宁万分黑线。
码头上早有本地衙门的小吏得了消息赶来,迎了他们一行人到了前面的接官亭,好生整休一番,然后便命人去喊轿子,又叫人通知其他属吏。
张保不是正官,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