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平凡的清穿日子(完结) >

第46章

平凡的清穿日子(完结)-第46章

小说: 平凡的清穿日子(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呀!”淑宁惊叫一声,忙缩回手来,“这个不是吃的。”贤宁听不懂,又伸过手来抓她的手指,再往嘴里塞。淑宁哭笑不得,只好求助母亲。佟氏却只是笑着看,一动不动:“正长牙呢,才会这样乱吃东西,他又咬不动你,让他吃去。”

淑宁闻言忙捧着弟弟地脑袋,仔细往他嘴里看去,果然看到牙床里有两点白白的小凸起,高兴地说:“弟弟长了牙,以后就能嚼东西了吧?”

佟氏瞥她一眼:“还早着呢,现在除了吃奶就是吃点米糊,你忘了,你自己都是满了周岁才断奶的。”

汗!淑宁在心里说道:“那个不是我呀!”

母女俩又逗着小贤宁玩了一会儿,佟氏才想起来问道:“你方才进门时说有话说与我听,是什么事?”

淑宁这才想起来,便道:“阿银姐她们说每年端午本地都要赛龙舟,女儿想来问额娘,可否去看一看?”

佟氏皱了皱眉头,道:“我也听说过,一大帮汉子光着膀子划船,你一个女孩儿怎么好去看?”

淑宁忙道:“有许多人去看的,男女老少都有,阿银姐她们都说好热闹,女儿不过是想看个新鲜,额娘就让我去吧?”

佟氏扭不过女儿,只好说:“等晚上我问过你阿玛,他若同意,就让你去。”

淑宁十分高兴,老妈这样说,基本上已经没问题了,只要撒撒娇,她家老爹一定会答应的。

她问道:“阿玛什么时候回来?”

佟氏答道:“大概要到酉时,近来为着连日大雨的事,你阿玛都快忙翻了呢。”

淑宁问道:“很严重么?听说今年这雨并不算是大的,比起往年已好了许多。”佟氏道:“大概是吧,听说只倒了几十间草房,有四五个人砸伤了,但并没有出人命,几处河堤的险情都不算要紧。只是如今雨季才刚开始,要过了七月才算结束呢。”

淑宁有些担心,道:“希望今年水患不要太严重。”

佟氏摸摸女儿的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前些年旱过也涝过了,想必今年会有好年景的。”淑宁听了,心情好了许多。

佟氏瞥见她指甲上残留的一抹青,便问道:“方才做什么呢?指甲上的这是什么?”

淑宁低头看看,便道:“和阿银姐、春杏她们包粽子呢,这是刮着箬叶留下的。”

佟氏点点头:“这也好,虽然我们这样人家,用不着女儿亲自下厨,但多学些东西也是好的。都包了些什么粽子,可有备着送人的?”

淑宁笑道:“自然是有的。我们这几日包了一两百只粽子,放了绿豆、花生、腊肉和咸蛋黄的,就是备着送人,用料虽不算名贵,却都份量十足,送给谁家都不会失礼。另外还包了几十只,除了先前说的这些材料,还加了上好的虾干、冬菇和火腿,这是留着我们自己吃的。”

佟氏笑了:“你这小滑头,好东西都只留自家吃。别忘了多做几个好的,过两日送到你两位刘姨家去。”

淑宁笑咪咪地道:“早就备下了,我还让人多加了好料呢。”

佟氏戳戳她的头,又回过身来抱儿子,忽地想起一件事:“是了,你去叫她们多包几个,你阿玛整日在外头,也不知能不能好好吃饭,煮好粽子让他带几个去,有米有肉有蛋的,比吃干粮强得多。”淑宁应了。

傍晚时分,天早已半黑,刚刚停了不久的雨,又重新晰晰沥沥地下起来。张保匆匆带着几个人,踏进家门,脱下外衣帽子,笑着对迎出大厅来的女儿说道:“这雨真是没完了,幸好有我闺女做的雨衣,不然,阿玛今天又会变成落汤鸡了。”

=

又落回第六了……所以说,不到最后,都不知结果如何啊~~~~~~

今天弄丢了很重要的记事本,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才找回来,结果一上来就发现又被压下去了……55555~~~~~~~~~~~~

拼了,今天我要出动未来版终极武器,请看:奶香香、粉嫩嫩的小贤宁隆重出场!!!亲自拉票来了!

贤宁:咯咯咯~~~呀、呀、要、要婆、婆……(=_=b要什么婆呀?应该是要票!)

好吧,未来版终极武器太过未来了,还是我自己来说:请多多地砸票吧~~~~~~~

七十五、端午(下)

淑宁笑笑说:“只是一点小想头,若能帮上阿玛,是女儿的造化。”

原来张保连日冒雨在外,伞和蓑衣都没用,他天天都会全身湿漉漉地回来。为了不让他着凉,佟氏便命长贵带了另一身干净官服跟着他,等湿了就换。可当初统共只做了两身官服,哪里经得起他半日就得换一身?若是换便服,见上官时又不太妥当。

淑宁想到现代的雨衣,便到处去找合适的衣料,结果无意中发现了本地人拿来做防雨长靴的一种材料,虽然硬括些,但防雨性能倒是很好,便拿来按照现代连帽长雨衣的样子,做了一身,缝上木头做的钮扣。张保穿上身时,把钮扣扣好,戴上雨衣帽子,再扣上官帽,脚踏同样材料做的防雨长靴,不但行动自如,不怕雨淋,想要随身带什么公文时,只要揣怀里就好。

张保试过雨衣之后觉得很方便,又比蓑衣轻巧,让她带人多做几身,送给苏先生和平日跟他出门的差役。他们一帮人走在外面,黑鸦鸦的一群,初时还把外面的人吓得不轻。

淑宁在暗地里也偷偷笑过他们是古代版雨衣怪客,但当她从阿松那里听说官衙里很多人都学着做这样的雨衣,没几天全广州府的官员就都变成雨衣怪客时,便只有目瞪口呆的份了。

吃过晚饭,淑宁做完自己的工作,就到上房去。张保正在逗儿子,抱着他一颠一颠的,贤宁似乎很喜欢这种惊险的感觉,一直在“啊啊”地欢叫着。佟氏忙说道:“刚喂过奶呢,别颠得他吐出来。”张保这才重新抱稳了儿子,把他放在床上。

淑宁陪着父亲与弟弟玩了一会儿,就对张保说:“阿玛,端午那天要赛龙舟是不是?听说很热闹的,我们也去看好不好?”一旁的佟氏睨了她一眼,她偷笑。

张保捻捻胡子,道:“其实今年的赛龙舟是府衙主办的,因此全衙官员都要去看,家眷也可以去。这事儿早定了五六天了,我一时忙乱,竟忘了告诉你们。”

淑宁大喜,佟氏却皱了眉头:“这一天到晚都在下雨,谁有心思出门呢?”

“无妨。”张保道,“还有几天功夫呢,听衙门里有经验的老人说,估计从明天开始,雨就会变小,过两日就会停了。到时候下边的人会在珠江边搭起棚子,咱们只管坐在棚中边喝茶吃粽子,边观赏龙舟就是。”

果然第二天一早,雨就变小了,到了第三天,已经是多云的天气,太阳时不时地也会露个脸。全家上下高高兴兴地把衣服鞋袜啦、箱子啦、食物啦、药材啦等等,全都拿到院子里或花园中,摊开了晒。阿银煮了几锅汤给全家人喝,说是“去湿”的。淑宁喝着觉得味道有些怪,问了才知是鸡脚眉豆汤,加了土茯苓,是陈老太医教阿银的法子。

张保这天回家时,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后天,知府梁大人要派人送东西到京城,张保已经跟他说好,让他的人帮忙捎带些东西回去。佟氏闻言大喜,正想给京里的儿子送些东西,就有现成的信使送上门来了。

只是张保嘱咐她:“不要带太贵重的东西,信也不要写得太长,毕竟是捎带的,比不得咱们自家派的人。”佟氏点头应了。

淑宁兴冲冲地回房给哥哥写信。她如今的画艺已经有些进步了,雨天无聊时,她画了几幅小弟的画像,虽然功夫还不到家,但看着也很可爱。她在信中细细描述了弟弟长大的过程,又请端宁转达对桐英的问候。她很高兴哥哥没有跟皇子们扯上太多联系,但有一位可信赖的好朋友,她也替他高兴。

她把写完的信交给佟氏时,看到佟氏正把一叠信纸放进一个扁匣子里,并且在那匣子的夹层中塞了几张薄纸,仔细一看,都是二十两一张的小额银票。

淑宁问道:“额娘,这样不怕被别人拿走么?”佟氏摇摇头:“这匣子用料并不名贵,且上头有咱们家的印记,是卖不出去的。我已在信中说清楚了,你哥哥会找到银票。他一个人在京里,多些银子傍身总是好的。”

淑宁默默点了点头,帮着母亲把匣子用布裹好。

信送出去了。佟氏在房中呆坐半天,淑宁把小弟抱到她跟前,她才清醒过来,不好意思地按按额头,笑着对女儿说道:“粽子都包好了吧?今儿就都送出去如何?”淑宁点点头,也不去笑话她。

家中下人被派出去,往张保的上司和同僚家中送端午节礼。佟氏还特地让王二家的穿上体面衣裳,拎着一大篮粽子和一大篮点心水果,并两匹尺头,叫了辆小车,往仙羊街南的刘家去送礼。

晚上王二家的回来后,明里向佟氏回话说一切顺利,回头却避了人悄悄对她说:“刘家老爷子似乎不好呢,病了有些时日了。奴婢瞧着他家老婆子对两位奶奶有些看不顺眼,明里暗里说话带刺,似乎埋怨她们住在家里,又不肯再嫁人。奴婢在大刘奶奶房里的时候,就听见她在屋外说,给她们找的好亲事被她们推了,不但财礼没捞着,还赔了媒人钱,如今连买药都没钱了。大刘奶奶甩给她几两银子,小刘奶奶都在哭呢。”

佟氏沉默了一会儿,交待她不要把事情传出去,便打发她走了。

端午当天一大早,知府大人领着一堆府衙的官员,先到南海神庙去上香,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不要再有夏涝秋旱,张保也跟着去了。佟氏掐着时间,差不多时便抱着儿子,带了女儿,坐着轿子到了城外珠江边。

幸运的事,她今天没有晕轿。

这赛龙舟是方圆百里的大事,不但广州府衙的人到了,连巡抚衙门、将军府和南海县衙、番禺县衙的人都来齐了,江边位置最好的地方,沿着高台搭了一溜儿棚子,有几个还扎着彩绸。

张保一家跟梁知府家挤在一个棚子里,却正好位于广州将军和广东巡抚的棚子之间,显得有些奇怪。

佟氏带着孩子进棚,跟梁夫人行礼问了好,因向来没什么来往,她谢过他们家帮忙送信,再略寒暄几句,便坐到旁边一张空桌上。早有人送了一壶茶水和一壶雄黄酒上来,又摆上两盘粽子和水果。

龙舟赛还未开始,淑宁远远瞧去,看到人们似乎正在装龙头龙尾,便坐下吃茶。佟氏喝了口茶,叫人打开一只粽子尝试,看到里面有块肥猪肉,皱眉道:“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淑宁倒觉得很香,那粽子加了五香花生,吃着别有风味。见母亲不爱吃,她便笑道:“额娘嫌腻就不要吃吧,待回了家,我们昨儿才做好的竹叶包的红豆小粽子,额娘吃那个好了。”

佟氏笑了笑,便抱着儿子逗他,又把远处的江水和岸上的人和树指给他瞧。

不一会儿,有五六条龙舟下水了。一阵嘹亮的号角声传来,珠江两岸便同时响起应和的人声,接着是鼓点阵阵,比赛开始了。

那龙舟足有二三十米长,每艘龙舟上有三十来人,都是壮年汉子,只穿了短打小衣,光着膀子,头扎与龙舟同色的布巾,听着各自船头的鼓声,动作整齐地划着浆。为首的一只银白色龙舟上,那击鼓者敲几下就大喊一声,隔得远了,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渐渐地,他们那艘龙舟越来越快,已摆脱了其他大部份龙舟,只有一艘深红色的还紧紧地跟着他们。

那艘红色的龙舟与白色那艘不同,击鼓的人一声不吭,只是用一种很特别的节奏敲击着鼓,他身后的汉子们也只是埋头划浆,不一会儿,已经离白色那艘的龙头只有五六米远了。

几艘龙舟划过淑宁所在的棚子面前的水道,又往东边去了。淑宁看得紧张,跳起来往前走了两步,垫着脚尖往前看。一红一白两艘龙舟争持激烈,岸边观看的人们也跟着心情激动起来,不停地大声喊着,声音都快震翻了天。

待它们接近终点时,红色那艘更快了,渐渐地越过白色那艘,然后白色那艘又反超回去,红色的不肯认输,又加快了鼓点节奏,慢慢地,一点点地追上了,一不会儿,就与那银白色的齐平。两岸人声震耳欲聋,鼓声越发急促,一个冲刺——

红色的龙舟先一步越过了终点,上面的几十个大汉都高兴得大声喊叫起来,有两个人连浆都甩了。那银白色龙舟上的人则放慢了划浆的速度,有些泄气地耷拉着脑袋。

淑宁看得气都喘不过来,春杏还在一边大呼小叫,惹得素云频频看她。

方才观众的喊声太大,连淑宁都忍不住捂起耳朵,佟氏也要捂着贤宁的耳朵,却不料他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张着一双大眼欢叫着,手舞足蹈地,那喊声越响,他就叫得越欢,佟氏被他闹得哭笑不得。

连梁夫人都在一旁打趣说:“小公子好机灵模样,这样的声势,我家孩子那么大都会害怕,他却这么高兴,长大了必定很了不起。”

佟氏笑着谢了他,也恭维了她那五六岁的儿子几句,便招呼女儿回来坐下。

接下来是给胜利者颁发红包的仪式。张保匆匆赶到棚子,佟氏让素云给他倒了杯茶,他喝过才坐下休息。淑宁问他有没有看到刚才的赛事,他笑着点点头道:“自然是看见了,真是热闹。回头我还要跟着梁大人拜见其他几位大人,你们先回去吧。”佟氏应了一声。然后张保让素云做传话人,向梁夫人转达了梁知府的口信,又匆匆走了。

淑宁跟着母亲坐上轿子回家,刚进了城门不久,便听到前方一阵吵嚷,轿子停了下来。她坐在轿子里问外面的人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王二便来回报说是前头有两架马车撞上了,要略等一等才能过去。

淑宁只好在轿中呆坐,不一会儿,便听到外头传来几句奇怪的语言,仔细一听,有些像法语。她心中一阵激动,便掀起窗帘子一角往外看,果然是一个棕发碧眼的外国男子,穿着长外套,戴着三角帽,旁边跟着个穿长袍的中国人,正在街边买粽子。不一会儿,就买完走人了。

这是淑宁穿越之后,第一次见到西方人。她在心中暗想,不知是否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一次?



啊啊啊~~~~~~又再落后鸟~~~~~~~~~~~~~今晚最后几小时,我觉得前途灰暗呀,因为我的票多数是夜间到上午之间投的,希望今晚能多一些……

明天上架了,谢谢诸位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我会努力写下去,也请你们继续支持我~~~~~~

PK结束前再喊一次:票票啊~~~请多多地砸到我头上吧~~~~~~~~~~

七十六、夏日

之后的几天里,淑宁试着探了探母亲的口风,以“到现在还没见过哥哥想看的西洋大船”为理由,磨了几天,终于得到允许,前往白鹅潭十三行附近,看一眼停泊在那里的洋船。。

可惜她并不是一个人去的,不但有春杏跟着,还有王二夫妻领着的一帮轿夫。到了码头附近,她只能下轿远远望上几眼。

十三行其实是几座带有些西式风格的两层小楼,半木半砖瓦的结构,紧挨着一排完全中式风格的房屋。有许多人在屋前的街道上行走,前面不远就是码头,停着许多西方船只,也有不少单帆的中式货船来来往往,许多小艇在大船之间穿梭。

就像她在穿越前看过的书上描绘的那样,西方船只的船身有些像倒梯形,但首尾两端特别长,有好几重白帆,船头方向可以隐约看到一个圆形的方向舵。

靠岸的船与陆地之间有木板架着,几个脚夫来来回回地搬着货物,一些商人模样的男子拿着纸笔或算盘,正在记录计算着什么。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或与中国商人商谈,或向远处眺望,或正在往岸上走。

淑宁招来王二,请他去打听码头停的都是哪些国家的船。过了两刻钟,王二回来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