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反经 >

第12章

反经-第12章

小说: 反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学家认为,足宜平厚正长,忌侧而薄,横而短;脚底凹人能容鸡卵者大富,脚板厚达四寸者富贵双全。总之,脚小而厚者富贵,大而薄者贫贱。
  上述有关方面都是从人的形体来预测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以及如何通过容貌、举止推测人之性情的大体方法。
  【经文】
  '范蠡曰:“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
  尉缭曰:“秦王始皇,隆准长目,鸷膺豺声,少恩信,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不可与之久游。”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心,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厌也。”
  晋叔向欲娶于巫臣氏,其母不欲,曰:“昔有仍氏生女,黠黑而甚美,光可以鉴物,名曰玄。妻乐正,后娶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皆是物止。
  汝何为哉?天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乃止。
  魏安僖王问子从曰:“马回梗梗亮直,大夫之节,吾欲为相,可乎?”
  答曰:“长目而豕视,则体方而心圆。每以其法相人,千万不失一。臣见回非不为伟其体干,然甚疑其目。”
  平原君相秦将白起,谓赵王曰:“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王莽大口蹷颐,露目赤睛,声大而身长七尺五寸,反膺仰视,瞰临左右。
  或言莽所谓鸱目虎啄,豺狼之声,故啖食人,亦当为人所杀。后篡汉位,后兵败归果被杀也。'
  【译文】
  '曾帮助越国雪耻复国的范蠡说:“越王这个人脖颈长,嘴长得象鸟啄。
  这种人只能与共患维,不能同安乐。”
  与商鞅一同参与秦国变法的尉缭子说:“秦始皇鼻梁高,眼睛长,胸膊象老鹰,声音象豺狼,寡恩薄信,心如虎狼。处境困难的时候甘居人下,一旦得志就会杀人如麻。这种人不能与之长期相处。”
  叔鱼出生后,他母亲看了看说:“这孩子眼睛如虎目,心口象猪胸,鹰肩牛腹。山谷可以填满,而他将来却贪得无厌。”
  晋国的叔向想娶巫臣家的女儿,她母亲不愿意。她说:“从前有仍氏生了个女儿,虽然肤色很黑,但长得很美,光彩照人,取名叫玄。后来嫁给了专管音乐的后夔,生下伯封,胸如猪腹,生性贪婪,取名叫封豕,整个氏族后来被后羿消灭,再没有人祭祀他们的祖先。三代人全部灭亡,都是因为娶了玄。你为什么还要重蹈复辙呢?上天生下绝世美人,足以改变人一生命运,假如不是有德性的人娶上,则遭祸患。”叔向害怕了,没敢娶巫臣家的这个女儿。
  魏安僖王问子从:“马回性格梗直,有大夫的气节,吾想提拔他当宰相,可以吗?”子从说:“马回眼睛细长,视人象猪,长相虽然方正,但内心却很狡猾。我用这一经验相人,千万个人没有看错一次。依我看,马回不是长得不魁梧,然而我对他的双眼很怀疑。”
  平原君看了白起的面相后对赵王说:“白起头小下巴尖,双目黑白分明,看东西目不转睛。头小下巴尖,说明这人行动果断;两眼黑白分明,说明他见事明白;目不转睛,说明意志坚强。这种人只能与之打持久战,不能与他针锋相对地抗衡。”
  王莽长相口大下巴短,眼球突出,晶体血红,声音粗大,身高七尺五寸,挺胸仰视,高高地向下看左右两边。又有人说王莽眼睛象猫头鹰,嘴巴象老虎,声音象豺狼,所以能吃人,将来也会被人杀死。后来篡夺东汉政权,兵败被杀。
  【经文】
  夫命之与相,犹声之与响也。声动平凡响,穷乎应,必然之理矣。虽云以言信行,失之宰予,以貌度性,失之子羽。然《传》称:“无忧而戚,忧必及之;无庆而乐,乐必还之。”此心有先动而神有先知,则色有先见。故扁鹊见桓公,知其将亡;申叔见巫臣,知其窃妻。或跃马膳珍,或飞而食肉,或早隶晚侯,或初刑末王。铜岩无以饱生,玉馔终乎饿死。则彼度表扪骨,指色摘理,不可诬也。故列云尔。
  【译文】
  命运和相貌的关系,就好象声音与回响一样。声音从细微之处开始,回音在呼应后消失。这是必然的道理。虽说根据言语和相貌判断一个人就会发生象冤枉孔子的学生宰予和子羽那样的错误,然而《左传》上说:“没有忧虑却心情悲伤,那么忧愁一定很快到来;没有快乐的事却莫名其妙地突然欢喜起来,那么快乐也会马上降临。”这就是说,人们的心理和神志对即将来临的忧与喜有一种超前的感应,心神预感到后,就会首先在面容上反映出来。
  因此扁鹊见到蔡桓公就知道他不久就要死去,楚国大夫申叔见到巫臣后就知道他会偷偷地娶亡了陈国后又被楚国俘获的夏姬。有的人生来高贵,骑着高头大马,吃着美味佳肴;有的人却象猛禽一样,飞来飞去找肉吃;有的人早年给人当奴隶,晚年却封侯称王;有的人起初对山珍海味不以为然,后来却落得饿死的下场。对于这些情况,相面的人一方面要揣度准他的相貌,另一方面还要摸清他的骨骼,根据他的神情,再按照相术原理进行预测,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富贵凶吉。所以对于察相一法,是不应该轻易否定的。因此单列这一章,作为知人的参考。
  【按语】
  既然用人以知人为先决条件,所以《反经》的作者为后世提供了一整套知人的方法和经验,将这一问题作为全书的重点,给予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源远流长的相术自然就咸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然而相术是一个极其庞杂专题,作者只能摘要迷之。至于后来出现子明清之际、托名陈拎秘籍的《神相全篇》当然不是作者所能得知的了。集相术之大成的《神相全篇》把相面术的要则归纳为“相人十法”,足以作为相术之经典性的概括,特录于此,作为本篇的补充,以便读者参考。
  其法云:一取威仪。如虎下山,百兽自惊;如鹰升腾,狐兔自战。不怒而威,不但在眼,亦观颧骨神气取之。
  二看敦重及精神。身如万斛之舟,驾于风浪之中,摇而不动,引之不来,坐卧起居,神气清灵;久坐不昧,愈加精彩。如日东升,刺人眼目。如秋月悬镜,光辉皎洁。面神眼神,俱如日月之明。辉辉皎皎,自然可爱;明明洁洁,久看不昏。如此相者,不大贵亦当小责,富亦可许,不可妄定。
  三取清浊。人体厚者自然富责;清者纵瘦神长,必以责推之。浊者有神谓之厚,厚者多富。浊而无神谓之软,软者必孤,不孤则夭。
  四看头圆顶额高。盖人头为一身之主,四肢之元。头方者顽高,则为居尊天子。额方者顶起,则为辅佐良臣。头圆者富而有寿,额阔者责亦堪夸。
  顶平者福寿绵远。头扁者早岁艰难。额塌者少年虚耗。额低者刑克愚顽。额门杀重者早年困苦。部位倾陷、发际参差者,照依刑克兼观,不可一例而言,有误相诀。
  五看五岳及三停。左颧为东岳,俱要中正,不可粗露倾塌。额为南岳,亦喜方正,不宜撇竹低塌。右颧为西岳,亦与左颧相同。地阁为北岳,喜在方圆隆满,不可尖削歪斜,卷窍兜上。土星为中岳,亦宜方正耸上。书云,五岳俱朝,贵压朝班,亦且钱财自旺。三停者,额门、准头、地角,此面部三停也,又为三才,又为三主,又名三表,俱要平等。上停长少年忙,中停长福禄昌,下停长老吉祥。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若三停尖削、歪斜、粗露,俱不利也。可照流年部位气色而椎,不可一体而断。
  六取五官六府。眉为保寿官,喜清高、疏秀、弯长;亦宜高目一寸,尾拂天仓,主聪明富责,机巧福寿,此保寿官成也。若粗浓黄淡,散乱低压,乃刑伤破败,此一官不成也。
  眼为监察官,黑白分明,或凤眼、象眼、牛眼、龙眼、虎眼、鹤眼、猴眼、孔雀眼、鸳鸯眼、狮眼、喜鹊眼,神藏不露,黑如漆,白如玉,波长射耳,自然清秀有威,此监察官成也。若蛇、蜂、羊、鼠、鸡、鱼、马、火轮四白等眼,赤白纱侵,睛圆黑白混杂,兼神光太露,昏昧不清,此监察官不成也。又且愚顽凶败。
  耳为采听官,不论大小,止要轮廓分明,喜白过面,水耳、土耳。金耳、牛耳、圆棋耳、贴脑耳、对面不见耳,高眉一寸,轮厚廓坚,红润姿色,内有长毫,孔小不大,此采听官成也。或鼠耳、木耳、火耳、箭羽耳、猪耳,轮飞廓反,不好之耳。或低小软弱,此采听官不成也。不利少年损六亲。
  鼻为审辨官,亦宜丰隆耸直有肉,伏犀龙虎鼻,狮牛胡羊鼻,截筒、盛囊、悬胆鼻,端正不歪不偏,不粗不小,此审辨官成也。若狗鼻、鲫鱼、鹰嘴、剑峰、反吟、复吟、三曲、三弯、露孔、仰灶、扁弱、露骨、太大、孤峰,况又凶恶,贫苦无成,刑恶奸贪,此审辨官不成也。
  口为出纳官,唇红齿白,两唇齐丰,人中深长,仰月弯弓,四字口方,牛龙虎口,两唇不反不昂,不掀不尖,此出纳官成也。或猪狗羊口、覆船、鲫鱼、鼠食羊食、唇短齿露、唇黑唇皱、上唇薄下唇反、须黄焦枯粗浊,此出纳官不成也。书云,但一官成者,掌十年之贵禄富丰;不成者,必主十处困苦。
  六府者,天庭、日月、二角为天府,宜方圆明净,不宜露骨,天府成也。
  或倚削低塌偏尖,天府不咸也。主初年运蹇。
  两颧为人府。直方正插鬓,不粗不露,齐揖方拱,此人府成也。若粗露高低,尖圆绷鼓,此人府不成也。主中年运否。
  地角边腮为未景地府,喜府地阁悬壁,不昏不惨,不尖不歪,不粗不大。
  地府成也。书云,一府成掌十年之富盛,相反者主十年之凶败。
  七取腰圆背厚,胸坦腹坠。三甲三壬,体肤细腻可也。背厚阔。腰硬腰圆。体嫌背脊成坑,背薄肩垂,肩昂颈削。腰宜圆宜硬,宜大宜平,不可细小软弱,崎弯无屁股,臀薄尖削露。臀宜平厚。不宜大窍。胸宜平满,骨莫粗露。项下双绦,心窝不陷。腹宜有囊如葫芦。脐下肉横生,不宜尖削。或如鹊肚、鸡胸、狗肚,此不堪也。
  八取手足,宜细嫩隆厚,掌有八卦,纹路鲜明。
  九取声音与心田。书云:要知心里事,但看眼神清。眼乃心之户,观其眼之善恶,必知心事之好歹。印堂,福堂之位,纵相貌不如,其心田好,终有富贵。若相貌堂堂,心事奸险,纵然富贵,不日贫穷。声音宜响亮,出自丹田,声响如雷灌耳,或如铜钟玉韵,或如瓮中之声,或如铜锣铜鼓,或如金声,或声长尾大,如鼓之响,俱要深远清润,丹田所出,此富责绵远之相也。
  十观形局与五行。形局者,乃人一身之大关也。或如龙形、虎形、鹤形、狮形、孔雀形、鹤形、牛形、猴形、豹形、象形、凤形、鸳鸯、鹭鸶、骆驼、黄鹂、练雀等形,此富贵形相。或猪形、狗形、羊形、马形、鹿形、鸦形、鼠形、狐狸形,此凶暴、贫薄、夭折之相也。五行者,金木水火上也。书云:
  金得金,刚毅深;木得木,资财足;水得水,文章贵:人得火,见机果;土得土,厚丰库。金形白色喜白:木形瘦喜青,水喜肥黑;火不嫌尖,宜赤色;土喜厚色宜黄,此五行正局也。合此者富贵福寿,反此者贫贱夭折。便学者凭五行兼骨格推断,相法多端,理居总断。 
论士第七
  人才难得,欲成就一等事业,必得一等人才。有齐桓公见稷之诚,刘备三往隆中之志,人才可得,事业可成。
  【经文】
  臣闻黄石公曰:“昔太平之时,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罚、德同无以相加,乃揽英雄之心。故曰:得人则兴,失士则崩。”何以明之?昔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往而不得见,从者止
  之。桓公曰:“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做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
  《书》曰:“能自得师者王。”何以明之?齐宣王见颜触曰:“触前。”
  触亦曰:“王前。”'议曰:夫触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触为慕势,不若使王为趋士。'宣王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者责乎?”对曰:“昔秦攻齐,今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百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言之,生王之头,曾不如死士之垄。”
  宣王竟师之。
  '宣王左右曰:“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之钟,东南西北,莫敢不服。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于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触曰:“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舜起农亩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人者,乃四世。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哉?《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其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其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掘。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夸其名华而无其实德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十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而成其道。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夫孤寡者,困贱、下位者也,而侯王以是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名,实以明乎士之贵也。”'
  【译文】
  我听黄石公说:从前太平的时候,诸侯有两支军队,方伯有三军,天子有六军。世道混乱就会发生叛逆,王恩枯竭就结盟、立誓相互征伐。当政治力量势均力敌,无法一决高下的时候,争霸的双方才会招揽天下的英雄。所以说,得到人才国家就会兴盛,失去人才国家就会衰亡。怎么知道是这样呢?
  从前齐桓公去见一个叫稷的小吏,一大去了三次也没有见到,侍从阻止他,桓公说:“有才能的人轻视爵位、俸禄,当然也要轻视他们的君王;君王如果轻视霸主,自然也会轻视有才能的人。即便稷敢轻视爵位和俸禄,我难道敢轻视霸主吗?”就这样,齐桓公去了五次才见到稷。
  《尚书》说:“能得到贤人并拜他为师的可以称王天下。”为什么这样说呢?齐宣王召见颜触时说:“颜触你到前面来。”颜触也说:“大王你到前面来。”'颜触到前面去表明他是为权势,齐宣王到前面去说明他礼贤下士。'
  宣王一听就变了脸,说:“是君王尊贵呢,还是士人尊贵?”颜触说:“从前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去柳下季的坟墓五十步之内打柴、采摘的,一律处死,不予赦免。还下过一道命令:有能得到齐王人头的,封他为万户侯,赏赐黄金二万两。由此看来,活着的大王的人头,还不如一个死士的坟墓。”宣王于是被说服,拜颜触为师。
  当时宣王身边的人说:“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之地,千斤之钟,四面八方,没有敢不服从的。现在名声高的士人也只是普通百姓,每天步行到地里去干活;等而次之的则住在边远偏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