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绷送趺В淹趺У耐纷坏酵鸬馗蓟实邸
【经文】
世祖先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皇帝之九代孙也。王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莽末,南方饥馑,人民群入野泽,掘凫茈食,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等为平理争讼,遂推为渠帅。'时世祖避吏新野,因卖谷宛,宛人李通以图谶说世祖。'通父守,好谶记。通素闻守说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尝怀之。及下江,新市兵起,通弟轶乃共计议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
通曰:“吾意也。”会世祖避事在宛,通闻之,即遣轶迎世祖,遂相约结。
初,世祖与伯升、邓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燕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刘秀乎?”世祖笑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后因谓世祖曰:“王莽残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
往时会宛,语独当应耶!”世祖笑。及汉兵起,邓晨遂往从之。'世祖于是与通弟李轶起于宛,兄伯升起于舂陵,邓晨起于新野,会众兵击长聚。
【译文】
汉世祖光武皇帝名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是汉高祖的九代孙。王莽末年,天下连年发生蝗灾,各地匪寇盗贼蜂起。'王莽末年,南方发生饥荒,百姓都到田野、水边挖荠充饥,常常互相抢夺。新市王匡为他们评是非,于是大家推举王匡为渠帅。'当时世祖到新野逃避官吏追捕,因为到宛地卖谷子,宛人李通拿图谶游说世祖。李通的父亲李守爱好图谶。李通平素听父亲说:“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下记住了。等到南下长江,新市人起兵,李通弟弟李轶与李通商议:“现在天下混乱,王莽新室将要灭亡,汉朝必当再兴起。南阳的皇族宗室只有刘伯升兄弟俩博爱宽容,能用人。可以与他们共同谋划大事。”李通曰:“正合我的主意。”正赶上世祖在宛地逃避官吏追捕,李通听说,立即就派李轶迎接世祖,于是三人约定联合起来。当初世祖与哥哥伯升及邓晨一同到宛,与穰地人蔡少公等人私下交谈。蔡少公颇通图谶,说:“刘秀能成为天子。”有人问:“是国师刘秀吗?”世祖大笑曰:
“何以知道是不是我呢?”在坐的人也都跟着大笑,邓晨心中暗自欢喜。后来他对世祖说:“王莽执政残暴,盛夏斩首犯人,这是上大要灭亡他的时候了。过去在宛地聚会说的话难道要应验了吗?”世祖微笑不语。到世祖起兵,邓晨立即率军跟从世祖。'世祖于是与李轶起兵宛城,哥哥刘伯升起兵舂陵,邓晨起兵新野,各路军会合共同攻打长聚。
【经文】
新市人王匡等立刘圣公为天子,而害伯升,'刘玄,字圣公,世祖族兄也。
避吏平林,王匡等立之。初,伯升自王莽篡汉常愤,怀匡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之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王莽末,盗贼群起。伯升召诸豪杰计议,于是使宾客邓晨起新野,世祖、李轶起于宛,伯升发舂陵,子弟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使刘嘉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迸,屠长聚。诸将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欲归伯升。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伯升威明,贪圣公懦弱,先定策,立之,然后召伯升示其议。伯升曰:“诸将军欲尊立宗室,德甚厚焉,愚鄙之见,窃未有同。今赤眉起青徐众数十万,闻南阳立宗室,恐赤眉复有所立,如此,将内自争。
令王莽未灭,而宗室相攻,是疑天下而自损,权非所以破莽也。且首唱号,鲜有能遂,陈胜、项羽即其事也。舂陵去宛三百里耳,未足为攻而遽自尊立,为天下准的,使后人承吾弊,非计之善者也。今且称王以号令,若赤眉所立者贤,则相率而往从之;若无所立,破莽,除赤眉,然后举尊号亦未晚也,愿善详思之。”诸将不从,遂立圣公。由是,豪杰失望。伯升都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刘伯升兄弟也。更始何为者耶?”更始君臣闻而心忌之。乃陈兵数千收稷,将诛之,伯升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伯升,即日害之。李轶与世祖既隙,后因冯公孙致密书,求效诚节,咸劝秘之。世祖乃班露轶书曰:“李季文多诈,不信人也。”今移其书告守、尉。书既宣露,朱鲔使人杀轶也。'号更始元年。更始使世祖为偏将军,徇昆阳。王莽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育万,击世祖于昆阳。世祖破之。'初,伯升拔宛己三日,世祖尚未知,乃伪使人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而佯堕,下其书,寻、邑得之不喜。
诸将既经屡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世祖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出,冲中坚。寻、邑阵乱,乘锐奔之,遂杀王寻。莽兵大溃,走者自相腾践,奔殆百余里。间会大雷风,雨下如注,滍水盛溢,虎豹皆战栗,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之不流。'三辅豪杰,共诛王莽,传首诣宛。更始以世祖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河,镇慰州
郡。'邓禹杖策北渡河,追世祖。世祖见禹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先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世祖笑,因留宿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令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崛起,志在财帛,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
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善辅之功,犹恐未可成立。于令之计,莫如延览英雄,务悦人心,立高祖之业,救万人之命,以公而虑之,天下不足定也。”世祖大悦,及从至广阿,披与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之,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令海内散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也。
古之兴者,在德厚薄,不以小大。”世祖笑悦,又冯异说世祖曰:“人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纵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宫属巡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世祖纳之也。'王郎诈为成帝子子舆,立为天子,都邯郸,遣使降下郡国,世祖灭之。'王昌一名王郎,赵国邯郸人也。素为卜相,常以河北有天子气,时赵缪王子林好奇数,任侠于赵、魏间,而郎与之善。初,王莽篡位,长安中或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郎缘是称真子舆云。更始元年冬,林等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立郎为天子。
世祖进攻邯郸,郎少傅李立为反间,开门内汉军,遂拔邯郸,斩王郎。收文书,得人吏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世祖不省,会诸将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也。”'
【译文】
新市王匡等人立刘圣公为天子,杀害了刘伯升。'刘玄,字圣公,世祖的同族兄长。在平林逃避官吏追捕时,王匡等人拥立他为帝。当初,自从王莽篡夺汉朝王位,刘伯升常常忿懑,思虑匡复社稷的事,不经营家中的产业,倾荡家产,结交天下英雄豪杰。王莽末年,盗贼蜂起,刘伯升召集豪杰商议起兵讨伐王莽。于是派亲近之客邓晨从新野举兵,世祖、李轶从宛地起兵,伯升从舂陵起兵,子侄共有七八千人,安排归顺的人,自称为“柱天都部”,又派刘嘉利诱新市、平林兵首领王匡、陈牧等人合军前进,一同攻打长聚。
诸将计议立刘氏兄弟为首领,来顺从众人的愿望,豪杰都立刘伯升为王。但是新市、平林的将帅都喜欢放纵,害怕刘伯升的威严圣明,喜欢刘圣公胆小懦弱,就预先制定计策,立刘圣公为帝,然后召见刘伯升,说明他们的计议。
刘伯升说:“各位将领要尊立汉朝宗室,功德不小。以我的愚见,还有不赞同之处。现在赤眉军发动起青徐地区的几十万人,听说南阳兵立汉朝宗室为帝,恐怕会又自立一个君主。这样,义军内部将要自相残杀。现在王莽未消灭,而宗室之间却相互攻伐,这是让天下人对我们产生怀疑,自己损害自己而非打败王莽的好办法。况且首先起兵称立帝号的,很少有能最后成功的,陈胜、项羽就是这样的例子。从舂陵到宛地三百多里,没攻下几座城池,急忙自己尊立为帝,成为天下人攻击的靶子,让后来起兵的人抓住我们的不利处,这不是一条妙计。但事已至此,暂且称王自立,发布号令,假如赤眉军所拥立的君主贤明,我们就去归顺他;如若没有拥立,打败王莽后,剪除赤眉军,再拥立皇帝也不迟。希望你们大家好好考虑。”各将领不听从刘伯升的意见,于是立圣公为帝。因这件事,天下豪杰大失所望。刘伯升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拥立圣公为更始皇帝,大怒,说:“本来起兵共同谋划天下大事的是刘伯升兄弟,更始是干什么的?”更始君臣听说这件事后,内心忌惮刘稷,列兵几千人捉住刘稷,要杀掉他,刘伯升据理力争。李轶、朱鲔于是劝说更始帝把刘伯升也一起抓起来,当天就杀了他俩。李轶与世祖于是有了仇怨。后来李轶靠冯公孙送秘信给世祖,请求效忠,大家都劝世祖收留他。世祖于是微露李轶信给众人看,说:“李轶信中多诡诈之词,让人不能相信。”于是把李轶的信交给守尉,信的内容已经公开披露,朱鲔派人杀了李轶。'建号更始元年。更始封世祖为偏将军攻打昆阳。王莽听说起义兵拥立汉朝宗室为帝,非常害怕,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带兵百万去昆阳讨伐世祖,世祖大败王莽的军队。'当初,刘伯升带兵攻下宛地已经三天了,世祖还不知道,假装派人到昆阳城中报信,谎称宛地援军到了,送信人假装跌倒,把信掉在地上,王寻、王邑得到信,看后不高兴。世祖手下的诸将领屡战屡胜,士气大盛,无不以一当百,世祖于是率敢于赴死士兵三千人,从城西门冲出,直入敌军的中军。王寻、王邑阵营大乱,世祖率军趁着锐气急追敌军,杀了王寻。王莽的军队大败,逃跑的人自相践踏,一直逃跑近一百多里。正赶上风雨交急,大雨倾盆,滍河水暴涨,溢过两岸堤坝,淹死的人数以万计,连滍水都被堵塞。'三辅地区的豪杰共同诛杀了王莽,带着他的脑袋到宛地见更始帝。更始帝让世祖任大司马的职务,拿着符节北渡黄河,镇守抚慰北方州郡。'邓禹骑马北渡黄河,追击世祖。世祖看见邓禹非常高兴地说:“我有任命官吏的特权,先生远来,想在我手下任职吗?”邓禹说:“不愿意。你威望德行超越四海,我邓禹如果能效微薄之力,将来就能名垂史策。”世祖大笑,于是留宿邓禹。邓禹进一步劝说道:“更始帝即使集军关西,太行山以东也不会安宁。赤眉、青犊这些军队常常打着起义军的旗号成千上万地聚集三辅。更始的军队还没有挫败过它,它也不听更始的号令,各将领都是从平庸的人中崛起的,志在获得钱财,争相使用武力,只是每天自寻快乐罢了。
没有一个忠良明智,深谋远虑,想要尊立君主安抚百姓的人。四面分崩离析,局势是可以看出来的。你虽然有建立藩国和辅佐的大功,恐怕还不能有所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豪杰,取悦民心。重建高祖的大业,拯救天下百姓的性命,你考虑到这些事情,天下不怕不安定。”世祖听后非常高兴。
及至随世祖到广阿,世祖展开地图指给邓禹看,说:“天下郡国那么多,我现在只得到其中的一个,你以前说考虑到这些事情,天下不怕不安定是什么意思。”邓禹说:“现在天下分散混乱,人民思念圣明的君主,就好象儿子思念母亲。古代君主兴起的原因在于厚施德行给百姓,而不在地方的大小。”
世祖非常高兴。冯异劝世祖说:“百姓思念汉朝很久了。现在更始手下的各将领骄横暴虐,所到之处,抢劫掠夺,百姓对此很失望,但又没有可以依靠拥戴的明君。现在你在北方有特权,可以不必请示,自行决定军政事务,施予百姓恩德。只有有桀、纣的残暴混乱,才能显示出商汤、武王的功劳。现在百姓长期挨饿,容易让他们吃饱。当务之急应当赶快派官吏巡行各郡县,审理冤案,施行恩惠。世祖听取了他的建议。'王郎假称自己是成帝的儿子子舆,自立为大子,定都邯郸,派遣使臣让各郡国投降,世祖灭掉王郎。'王昌又名王郎,赵国邯郸人。平素以卜相为业,常认为河北有天子气象。当时,赵缪王的儿子刘林喜好奇异之术,在赵、魏间行侠,王郎与他们交好。当初王莽篡位,长安城中有称自己是成帝儿子子舆的,被王莽杀掉了。郎于是称自己是真正的子舆。更始元年冬天,刘林等人带领车辆、马匹好几百,早晨进入邯郸城,立王郎为天子。世祖进攻邯郸,王郎的少傅李立为内应,打开城门迎接汉军,于是世祖攻克邯郸,杀了王郎。世祖收集公文,得到官吏与王郎有关毁谤世祖的有几千章。世祖不检查,召集各将领烧掉它,并说:“这是为让那些有反复行为的人安心。”
【经文】
世祖威声日盛,更始疑虑,乃遣使立世祖为萧王,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还长安。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守,并北之郡。'时世祖居邯郸宫,耿弇请间,说曰:“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于畿外,贵戚纵横于都内,天子之命不出城门,所拜牧守辄自迁易,百姓不知所从,士人莫敢自安,虏掠财物,劫掠妇女,怀金玉者,至不生归。元元叩心,更思王莽。又铜马、赤眉之属数十辈,数及百万,圣公不能辨也,其败不久。公首举事南阳,破百万之军。今定河北,据天府之地,以义征伐,发号响应,天下可驰檄而定。天下至重,不可令他姓得之。闻使者从西方来,欲罢兵,不可从也。
今吏士死亡者多,弇愿北归幽州,益发精兵,以集大计。”世祖大悦。弇归上谷,斩韦顺等。'世祖辞不就征,斩苗曾等,自是始贰于更始。
【译文】
世祖的威望名声日渐大噪,更始开始疑虑,于是派使臣封世祖为萧王,命令世祖罢兵,与其他有功的将领一起返回长安。派苗曾担任幽州牧,韦顺任上谷守,并管理北方的州郡。'当时世祖住在邯郸宫中,耿弇请求摒开左右与世祖私谈,说道:“现在更始朝政治混乱,君臣淫乱,将领在京师外擅自发令,不受节制,贵族国戚在京都内骄横霸道,天子的命令没出城门,所任命的牧、守动辄自己升迁改变,弄得百姓无所适从,士人不敢安心。官吏掳掠财物,劫掠妇女,有些钱财珠宝的人,到了不能活着回家的地步,百姓顿足捶胸,反而思念王莽当朝的时候。另外,象铜马,赤眉之类的起义军有几十个,数量有近一百万,而刘圣公却不能管理,失败必在眼前。你首先从南阳举事,攻破了王莽的百万大军。现在你平定黄河以北,占有天府之国,凭德义来征战讨伐,只要你一发号令,必然有人响应,天下可以很快地通过传递檄文而平定了。国家是最重要的,不可以让外姓的人得到。听说使臣从西面都城过来,想要让你罢兵,千万不能听从。现在你手下将士死伤的很多,我愿意北回幽州,多发精兵,来成就国家大计。”世祖听后大悦。耿弇回到上谷,杀了韦顺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