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6023-信念平安   :18年平安生涯 >

第7章

6023-信念平安   :18年平安生涯-第7章

小说: 6023-信念平安   :18年平安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鸣大放一把了。我也勇敢地写了首爱情的歌(词,竟然获了奖)。搞活四肢学跳舞(还成了不生不熟的舞蹈教练),别说慢三慢四,就是快三快四、华尔兹、伦巴、探戈、迪斯科,在我的脚下也是平地生风。不论年轻的年老的,胖的瘦的我都带,尤其跳起苏联舞曲,那旋律飕飕的,像刮龙卷风。一般人蹦跶几下就歇场了,但我行,可以连轴转,整场转,并且常以这种欢快的速度,去迎合那些有俄罗斯情结的老前辈。他们开心时,我们的道路也就顺畅多了。    
    18年后,我和李玉猛偶尔在这样的小饭馆里坐坐,依然离不开好酒。


渴望,从这里流淌第11章 离心近的地方都柔软

    这种隐藏是刻意的,为了某种需要,但人心不是钢铁,人心是血肉,离心近的地方都脆弱,都柔软。所以当他一口气喝净杯子里的葡萄酒时,我看见他眼里的血丝和泪花。    
    与人交往,智慧是一回事,人品是另一回事。一个清亮透明的人品总比聪慧狡黠的机灵更招人认可和喜爱。尤其女孩子,傻一点比精明好,简单一点比复杂好,纯粹一点比世故好。    
    在我还不通世故的时候,我就成了平安的公关小姐。当时有一个电视剧《公关小姐》正在热播,令“公关”这个行当转眼就在社会上成了眼热的时尚。我在这个代表着美丽优雅,代表着风姿绰约,代表着社交前锋和绝对周旋上层名流的时尚漩涡里,自信又从容地完成着我的任务,以青春的朝气、妩媚、端庄和娴静与各种人士打着朴素的交道——说朴素,是说这个行当就是个工作,没必要因为这样的工作而使自己陷于某种境地。为此,我结交了许多真诚的朋友。    
    好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能和高级领导以及他们的秘书有多年的交情,甚至在不做公关小姐时,我们也依然来往,相处得像哥们。说白了,没什么技巧,就是一个真诚。真,是实实在在的真,言真情真;诚,是诚诚恳恳的诚,心思诚,行为诚。我不说大话、空话、假话、虚话,人家也就不跟我说官话、场面话、外交辞令方面的话。太客气,太恭敬,反而弄得有距离,彼此适当,贴近寻常,交往起来便更容易。当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不是瞎说,人和人能顺利交流,互有好感,也还是要靠着点人缘人气,或者还有些另外的特质在起作用。    
    让每一位客户100%满意,是我永无止境的追求。(深圳·欧阳湘宁)    
    但我不相信的,是人与人交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钱和地位。冠冕堂皇是够体面,但人心那杆秤,衡量的不是这个。即使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留住人心的也绝不是金钱。人们深切怀念和无限向往的,依然是那自然流露的质朴与本色。哪怕是最简单的,最平庸的,只要透明,只要单纯,就比高深莫测好得多。这是人性的使然,离心近的地方都脆弱,都柔软,人性的恻隐之心能量巨大,只要找对了地方,摸对了门路,心灵相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公关途径。    
    一个又深又长的国家机关大走廊,我在幽静处找到他的办公室,说明来意后递上报告。他看也不看就说,放这吧,等头儿回来我会递交给他的。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已经接电话去了。    
    我知道他是第一秘书,忙得不可开交,但搞不掂他,报告即使转到头儿那,也得排起长龙慢慢地等着,谁又熬得起呢。    
    这个秘书身材不高,举止麻利,脸上总有那么点笑意,但他并不笑。他接完电话也不理我,忙他的事,好像我不存在,这种尴尬叫难堪。我在一旁看着他忙,观察他的长相,人还是满和气的,像个典型的南方人。可我偏偏对他说了句:你真干练啊,像个北方人。他立刻回道:我就是北方人哪,吉林的。    
    哦,真的吗?这么爽快就回了我,看来不是没戏。他一边忙,一边说别人都猜他是南方人,因为他个子矮,可我却看出他是北方人,这叫他高兴。我立刻喜出望外地补上一句,我们俩是老乡啊,都是东北人。    
    身为从深圳来的北方姑娘,我有信心不会遭受冷遇。果然我们聊得很好,他竟认真地说,其实你看上去也根本不像个北方女孩。他说第一眼看见我,以为我是江浙人,或者南京、上海那些地方的,他说你外表优雅端庄,落落大方很得体,看得出脾气很好。我说不见得吧,我可是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你还不了解呢。他说看不出来,说我谦虚。我说我从不谦虚。    
    呵呵,缘分是什么?无论是什么,“独特”都是缘分别无选择的选择。大千世界,人如蚁群,突然跳出一个特立独行者,不侧目都不行。打破女孩子的矜持和柔弱,释放出爽朗的性情和一点幽默,表现气质背后的神秘感,我敢说,没有哪个男人不被吸引!这样的吸引多么高贵!你忙你的,我看我的,那阵脚自然乱套。遇上这么个与众不同的人,怎么可能不和她聊聊呢?    
    他一直不停地忙,不停地和我说话,到了下班还意犹未尽。于是开口请我吃饭,还带上一瓶法国干白,说是头儿最喜欢喝的酒。我说那我可得沾光尝尝。    
    于是我们就在机关旁边一个很简单的小饭馆里坐下,随便点了两个菜。喝酒时,他说他不胜酒力,喝一点就脸红,我说我还可以,这瓶酒不一定够喝。他立刻惊讶地看着我,完全放松了警惕,那眼神由衷地诚恳,说,你真爽快,我好久没听到这样的话了。说的时候酒杯见底,跟我,就像久违的了一个好朋友似的。    
    我们喝完了那瓶干白。看得出来,他的周围没有几个像我这样的人。在那个又深又长的大走廊里,他这个政府高官的第一秘书的确挺压抑的。他的严谨与和蔼让我想起许多像他那样的人,他们似乎从没有在人前哀叹过,生活对于他们像个模具,令他们把内心的感受和人性里的喜怒哀乐统统深藏起来,他们的灵魂和欲望唯有在自己的亲人面前方才真切表露。这种隐藏是刻意的,为了某种需要,但人心不是钢铁,人心是血肉,离心近的地方都脆弱,都柔软。所以当他一口气喝净杯子里的葡萄酒时,我看见他眼里的血丝和泪花。我开始感动,至少我知道他在我面前是真实的,放    
    从事寿险请牢记两句话:勤劳是根,诚信为本。(韶关·金龙波)    
    松的,开心的,因为我令他信任。    
    那天晚上酒喝得好,话聊得也好,从哲学到文学,从做官到下海,我们聊得很投机。后来很自然地,我送上去的报告一般都不用排队了,而是直接放在头儿办公桌那堆高高的文件上面,有时还特别优待地享受一下头儿的接见。    
    与一个人情趣相通是件乐事。彼此不用防备,又没有利益上的冲突,这样的交情实在是可以长远。可能善解人意是最能帮忙的,加上再有点灵气,有点真诚,有点倾听,有点感同身受的表白,基本上人家就愿意和你结交,愿意和你黏糊了。    
    不论职位高低,官大官小,投缘是少不了的。如果是做公共关系,实在该“十八般武艺”都要找机会显露一手。于是闲来无事时,留心观察,留心学习,留心电影电视,留心各种趣闻逸事就成为第一重要。要知道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情感,而纯真的情感哪里找?文化艺术啊!这世上最不可忽视的三大学问里,文化艺术是之一。不说文化了,就说文学吧(沾点文学容易说清楚意思),文学洗涤身心,净化灵魂,通人性,明事理,读文学类的书长见识,最关键的是丰富感知。这“感知”太重要了。感知,是对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感知能力强的人,一眼就能看进人的心里去;感知差的人,就似对牛弹琴了。所以做公共关系,不但要懂得抓大放小,还得具备感知能力。    
    当然,要是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知哲学,你说,该是多么棒的才华!如果再关心一下政治,关心一下经济(因为打交道的各位领导都是上层建筑,他们整天都在政治经济学里泡着,如果一问三不知,怎么跟他们打交道),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好在那些年月里,我这半瓶子醋就这么晃晃荡荡过来了,回味一下,并不都酸。


渴望,从这里流淌第12章 文化,使女人脆弱

    没文化的或许因不能衡量心的沉重,而以蛮横显示出坚强,倒是有一搏,有一比了;而有文化的,却测量出厚薄深浅,知道心的深长,魂的高远,懂得倒退与避让,把自己藏进心灵的里面,葬送掉了。    
    蛇口。办公室的传真机里慢慢送出了几张纸。打字员边看边问:这是什么?好像写的是蛇口哦。    
    我走过去拿过来,说上面写的是我。毫不夸张地说,打字员瞪大了眼睛。    
    几个同事立刻围过来,他们似乎都不相信。这时电话响了,我拿起来,是素素从大连日报社打来的,问我收到传真没有?还说这是她的散文集《北方女孩》里的头一篇,刚刚在全国散文大赛里得了奖。她说她用这个题目出了这本书。    
    我的电话还没放下,《北方女孩》就从手里被同事抢走了。    
    素素在电话里问,找到红哥了吗?我说还没有,情绪哀哀的。她说没什么,找不到就找不到,咱们北方女孩就是北方女孩,咱大气一点,好好活出个精彩,活出个潇洒给他看。    
    给他看?究竟,女人的潇洒是活给别人看的,还是活给自己看的?潇洒是什么?潇洒就是没心没肺,忘记不该忘的?装,也要装出那份满不在乎?可心里的滋味呢?疼吗?是不是深切的疼?    
    我沉默着。    
    素素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后又说:不过实在是想不通哦,那么真切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失踪了呢?又说:要不是那封长长的书信感动了我和晶,我们才不会放飞你这只小白鸽呢。    
    我拿着听筒不说话,眼泪开始打转转。    
    来蛇口之前,我曾把那封信给我的两个好友素素和晶看。她们都是《大连日报》的老记者,素素还是个有名的作家。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许可”,我想从她们这里得到“放行”。    
    素素和晶都看了那信,半天两人都傻了。对我,她们是放心的,爱护的;对这信,她们完全没了招架之力。素素说,这封信写得很用心,很感人,这样的一封信,能把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融化,还从来没有一个男人给我写过这么长这么细的一封信呢。她要我无论如何收好这封信,她说能写出这样一封书信的男人绝对是个好男人。这样的男人,跟着他到天涯海角也是值的。于是,我就在两个女人的羡慕、祈祷和祝福声里,翩然上了南飞的航班。    
    但是今天的结果,素素和晶都没有想到。素素说,眼前的消失或许只是有苦难言,不能说明他不爱你,还是让我们等等未来吧。    
    和晶(中)素素(右一)在大连。    
    未来?什么是未来?未来在哪里?我只相信眼前,相信我所看见的,相信我现在拥有的。    
    在飞来南方的飞机上,我的心情是那样的好,一个同行者看出我的情不自禁,问是不是爱人在南方。这话问得很突兀,但我还是点了点头。结果那人反而感叹出一句:你们女人哪,都是为爱情出生的。哦……现在想起来,那定是个哲人,真后悔当初没有多请教他几句。    
    女人都是为爱情出生的吗?我原来也这么想过。但是今天,面对素素的电话,我心里想:女人,我们可千万不能都为爱情而生,这样牺牲得快,无辜得快,悲哀得也快。而且女人,有了文化跟没有文化在爱情的抉择方面也不能同日而语:没文化的或许因不能衡量心的沉重,而以蛮横显示出坚强,倒是有一搏,有一比了;而有文化的,却测量出厚薄深浅,知道心的深长,魂的高远,懂得倒退与避让,把自己藏进心灵的里面,葬送掉了。    
    素素在电话那边继续红哥的话题,给出三个选择。她说:你听好了,假如他真的永不出现,那么第一,你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过那种所谓的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日子;第二,你看透人生,看破红尘,把自己变成一把冰冷的利剑刺向社会,刺向生活,从此玩世不恭,无畏无惧;第三,忘掉过去,重新开始,依然热爱,依然充满希望地快乐生活,当爱情再次到来时决不拒绝,全心投入。    
    她在电话里问我会怎样选择,要哪种活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选择第三。素素在电话里感叹一句:萍萍(我的小名),我太为你骄傲了,你真是个北方女孩,我的《北方女孩》真没写错。    
    女人,是最具韧性的一种动物,唯美,易感,这就决定了易轻信,也易受伤。女人的身心里空间无限,广袤无垠。幸福时甘作飞鸟,痛苦时宁为    
    真心追求有创造力的生命。(深圳·熊艳玲)    
    飞蛾。歌唱是为了爱情,燃烧也为爱情。悲壮时,演绎的是幸福的极限,孤独时,吟唱的是爱情的挽歌。女人间苦口婆心地彼此劝着念着,明知无用,连自己都怀疑,都不信,但还是期待明天,相信未来。这就是女人之间的好——自己早已在深渊里面挣扎了,还要装出一副平静无畏的模样,一副幸福老到的模样去规劝别人,安慰别人。我的喉咙经常在这样的电话和书信前哽着,咽着,堵塞着。    
    我知道素素过得并不幸福,后来没多久她就离婚了。跟着晶也离了。离的时候两人的孩子都还不到10岁。她们一直都没再婚,两个女人一直都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干净,坚守宁缺毋滥的感情准则。但是女人的善良又总是在关键时刻,令她们去为男人辩解,常常是辩解完了,自己的心灵一片空怅。我不知道,女人这是为什么?是母性的柔弱光辉吗?    
    因为《北方女孩》,许多人知道了我来蛇口的真正原因。但是期待的人始终没有出现。生活像个谜团,也像个阴影,理不开,甩不掉,只能听凭时间慢慢消磨。    
    办公室里只有我和李玉猛,他经常坐不住,从不愿在办公室里老老实实呆着,总跟几个人在大厅外抽烟,要不就在公司门口摆弄那几辆破车,能坐下来交流的时候基本没有,我也就打消猜想的念头。偶尔能面对时,他也不跟我多说,就那么哼哼哈哈,敷衍了事地搭讪着,令你懵懵懂懂地平添惆怅。其实那个时候他和他的哥们儿经常通话,谈些什么直到今天李玉猛也没有全部告诉我,只是那时他俩好像别着劲,他不明白当年那哥们儿怎么说变就变,判若两人了。来一趟蛇口说明白不就完了嘛,有什么不敢露脸的。    
    事情就是这样,有些事就是无法面对。许多年过去后,再好的感情也容易变淡,再浓的交情也容易褪色,时过境迁,大家的情感都沉入海底了。——或许人在某种时刻,不能完全控制心理因素,这跟人性有关,跟人品没多大关系,所以一个好人也极有可能遭遇憎恨,这不难理解。    
    慢慢地,我学会忘记一些事情。李玉猛也从来不提那些事。我以为一切就这么消散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他是个极能保守秘密的人,真相大白后,他说,要是当初接了红哥的电话就告诉你真相,哈,你一定会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回家,还会呆在这个该死的地方?他说的时候有点自得,也有点心虚。他说他之所以没那么做,是因为看见我是个自立自强的人,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他还说体会到了我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