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26章

现代史下卷-第26章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上级领导的压力下,23日发表《告民众书》,宣布放下武器,停止战 

斗。起义遭到失败,许多领导人被捕,大批水兵被复员。 

    水兵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印度各地的工农运动继续高涨。 

     17O1945年有848次罢工,1946年增至 1600次,1947年又增至1811 

次。与此同时,在孟加拉、马拉巴、克什米尔、特拉凡科、特仑甘纳爆发了 

五起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其中以特仑甘纳的起义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该地区位于海德拉巴土邦东部,殖民政府通过土邦的王公贵族和柴明达尔封 

建地主进行统治。当地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1946年6月在该地区纳尔 

冈达县的卡达文迪村发生一起地主恶霸开枪打死当地民族主义组织安德拉大 

会成员的事件,激起人民的愤怒,遂爆发了农民起义。当地共产党和安德拉 

大会成员领导起义农民没收地主土地,建立农民武装,选举村民委员会,成 

立人民法庭,废除苛捐杂税。起义波及 3000个村庄和300万人口的地区, 

人民军、游击队发展到约1。2万人。这是印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但由 

于印共中央时而主张武装斗争,时而主张合法斗争,使运动遭受挫折。在坚 

持了5年的斗争之后,1951年10月由印共中央发表声明,该地区的武装斗 

争宣告停止。 

     英国对印政策与蒙巴顿方案 面对印度殖民地的危机,英国政府从战 

时起就不得不调整其殖民统治政策。1942年3月派遣内阁阁员克里浦斯率领 

的调查团来印度与各政党谈判,答应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战后英国工党政 

府上台后进一步确定了从老 殖民主义向新殖民主义转变的统治方针。1945 

年9月19日艾德礼发表了对印度政策声明,宣布进行宪制改革,在印度进行 

合法选举,1946年2月19日即孟买水兵起义的第二天,艾德礼立即决定派 

遣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使 

团到印度。临行前,艾德礼说:“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 

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1942年的局面……”。他准各 

向印度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作更大的让步,以抑制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 

继续维持英帝国的殖民利益。 

     内阁使团到印度后,与各政党领袖和土邦王公进行会谈。5月5日至12 

日召集国大党与穆盟代表举行西姆拉圆桌会议,由于两党意见分歧,会议没 

有取得任何成果。5月16日内阁使团公布了带有强制性的白皮书,提出未来 

印度将由各行省和土邦组成联邦,享有自治领的地位;通过制宪议会和总督 

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建立自治领的联邦政权。使团回英后,同年7月印度举 

行制宪议会选举,国大党获209席,穆盟获75席,其他党派获14席。8月 

25日成立了由总督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的临时政府,10月26日穆盟勉 


… Page 111…

强加入政府。同年12月艾德礼在伦敦与尼赫鲁、真纳会晤。 

    特仑甘纳起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英国统治者感到恐惧。当时的印度好 

似一艘满载弹药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对英国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在大火烧 

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如果用军队镇压,据估计,至少需要50万占领军,这 

对战后被削弱了的英国来说,是难以办到的,因此,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殖 

民统治方式。出路只能是与印度资产阶级妥协,通过移交政权,在维护英联 

邦的前提下,借助英印条约尽可能多地保留其殖民利益。1947年2月20日, 

艾德礼在下院发表了新的政策宣言,宣布“英属印度的政权将于1948年6 

月前移交给印度”。1947年6月3日在德里和伦敦同时公布了以总督蒙巴顿 

的名字命名的移交政权方案。7月18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印度独立法案》, 

宣布自 1947年8月 15日起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 

斯坦。 

      《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 

宗教信仰。西旁遮普、信地、西北边省、俾路支组成西巴基斯坦,居民2500 

万人,其中穆斯林占800万。东孟加拉、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县组成东巴基斯 

坦,人口 4 400万人,其中穆斯林3100万人,其余各省组成印度联邦,共 

22500万人。原有的 562个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以通过谈判 

分别加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共有8100万人口,面积占印度的2/5。“独立法 

案”规定,总督将以英王陛下名义批准自治领合法机构通过的任何法律。 

     印巴分治及其冲突 1947年8月14日巴斯坦宣告成立,真纳自任总 

督;同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尼赫鲁任总理。此后,印度在1950年1月26 

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巴基斯坦在1956年3月23日颁布宪法,改自治领为巴 

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巴独立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 

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这是印度次大陆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印度是“大 

英帝国的枢纽”,印、巴独立对广大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有深远的影 

响。 

      《蒙巴顿方案》也给独立后的印、巴留下了严重的祸根。英国在准备移 

交政权的过程中,继续施展其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它极力扩大国大党 

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1946年8月临时政 

府建立时,穆盟就认为英方有意偏袒国大党,遂于8月16日发动了建立巴基 

斯坦的直接行动日,组织穆斯林示威抗议。国大党则实行“以剑还剑”的对 

策,于是,一场宗教大仇杀在加尔各答、孟买等地发生了。蒙巴顿方案公布 

后仇杀达到(禁止)。据估计,约有50万人在相互殴斗、残杀中死去。甘地为了 

平息宗教纠纷,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的极端分子杀害。 

    从蒙巴顿方案公布至1951年,约有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 

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8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他们背井离乡, 

倾家荡产,衣食无着,流落街头,形成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印巴难居问题。 

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定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1600公里,而恒 

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了印巴边界纠纷回题和河水争端问题。 

    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 

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 

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 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 20%是印度教徒。 

蒙巴赖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 

由选择归属。印度利用印度教徒在该地上层所占的优势,控制其议会通过决 


… Page 112…

议,宣布归属印度,遭到巴基斯坦坚决反对。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 

尔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的干预下,1949年元旦停火。联合国印巴委员会 

于当年元月7日划了停火线,印度占 3/5地区,人口3/4,巴基斯坦占2/5 

地区,人口1/4。克什米尔人民要求自决权。 1953年,印、巴总理发表联合 

公报,主张通过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解决争端。但后来印方又反对公民投票, 

加之外部势力的插手,致使克什米尔争端长期不得解决,而且愈来愈复杂化。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 “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大国。 

它的独立对于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是很有影响的。1942年日本取代了荷兰的 

殖民统治地位后,一方面强化军事占领,另一方面也实行一些怀柔政策,释 

放了被荷兰殖民当局逮捕和流放的一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如苏加 

诺、哈达等。战争末期,日本为了挽救在东南亚的败局,声称要“恩赐”印 

度尼西亚独立。为此,1945年3月还成立了包括苏加诺、哈达在内的“筹备 

独立委员会”。 

     日本占领期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其他爱国政治组织在工人、农民、 

士兵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抗日宣传,领导者多是青年人。1945年8月15日当 

他们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立即在雅加达北刚珊东街细菌学院的一个会堂 

举行会议,决定拒绝“恩赐独立”,而由人民自己宣布独立,并派代表与苏 

加诺、哈达会谈。当日晚12点,他们又在芝敬宜街71号后院举行会议,决 

定把苏加诺、哈达转移到城外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次日,他们把苏加诺、哈 

达带到由爱国者控制的宁各洛兵营。17日凌晨两点,苏加诺、哈达在青年们 

的说服下签署了《独立宣言》。 

     8月17日上午10时在北刚珊东街苏加诺的住宅前举行独立仪式,苏加 

诺向欢乐的人群宣读了《独立宣言》,并宣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诞生。青年 

们夺取电台,向全国人民广播了这一消息,人们奔走相告,群情振奋,到处 

响起了“默迪卡”(印度尼西亚语:独立)的呼声,并纷纷行动起来夺取日 

军武器,解放大小城镇,在万隆、泅水、梭罗等地还发生激烈战斗,全国形 

成革命(禁止)。 

     8月18日政界领袖召开“独立筹备委员会”,根据苏加诺的“建国五基”, 

通过了共和国宪法。苏加诺和哈达被选为正副总统。成立国民委员会,协助 

总统处理国事。9月4日,右翼社会党人沙里尔组阁。尽管有共产党人沙利 

佛丁在内阁中任宣传部长,后又任国防部长,但当时共产党尚处于地下,力 

量较小,未能掌握实际领导权。10月5日,苏加诺利用日伪和荷印时期的爱 

国军人组成了人民治安军,后又改名为共和国军。11月7日哈达建立了代表 

极右势力的马斯友美党,全称“印度尼西亚穆斯林联合会”。1946年1月29 

日苏加诺组建国民党,该党很快发展为印尼第一大党。 

     两次抗荷战争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老殖民主 

义者的卷土重来。1945年9—10月,英国军队以受降、释放战俘的名义在爪 

哇、苏门答腊的一些城市和港口登陆。逃亡到澳大利亚的荷印殖民官员与从 

荷兰派来的荷军尾随其后,英国军队又释放了日军集中营中的荷印殖民军, 

迅速组成“荷印联军”,企图恢复原殖民统治。英国军队的占领激起印尼各 

地人民的反抗。11月10日爆发了著名的泗水保卫战。当地军民坚持战斗21 


… Page 113…

天,重创英军,显示了印尼人民保卫独立的不屈意志。英、荷军队深感力不 

从心,不得不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谈判。11月15日双方代表在井里汶 

市附近的林芽椰蒂签订了协议。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爪哇、苏门答 

腊和马都拉的主权,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必须与荷印联军占领下的婆罗州等 

地组成联邦,尊荷兰女王为元首;在经济上,要恢复外国资本的特权等等。 

这一妥协性协定遭到印尼人民的反对,于是沙里尔内阁被沙利佛丁内阁所取 

代。 

     荷兰签订林芽椰蒂协定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积聚力量,以镇压印度尼 

西亚革命。1947年7月20日,当它认为时机已成熟时,便撕毁协定,调集 

12万侵略军,在飞机、军舰掩护下,从爪哇东部和中部登陆,向印度尼西亚 

共和国进攻,从而发动了第一次殖民战争,即所谓的“第一次警卫行动”。 

沙利佛丁政府组织自卫抗战,军民英勇抵抗,但因力量悬殊,内部不和,战 

略错误,抵抗失利。这时,美国以中立者身份出面调停,目的是插手印度尼 

西亚事务。是年 10月联合国成立了由美、比、澳三国代表组成的斡旋委员 

会,来到印度尼西亚。沙里佛丁轻信美国,错误地作了原则让步。1948年 1 

月 17日荷兰印度尼西亚双方在美舰“伦维尔”号上签订协定。《伦维尔协 

定》规定“就地停火”,以荷兰提出的莫克线为军事分界线。结果使共和国 

领土只剩下中爪哇一小部分和苏门签腊的内陆地区。协定规定在印度尼西亚 

联邦成立之前荷兰仍可在印尼行使宗主权。 

     1月31日,哈达及马斯友美党人利用沙里佛丁的错误,迫使他下台,并 

组成新内阁。哈达政府实行投降主义政策,无条件地执行《伦维尔协定》,而 

且积极策划反共活动。1948年8月印尼共领导人慕梭从苏联回国。在他主持 

下,党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新道路》的决议。决议坚决 

反对《林芽椰蒂协定》和《伦维尔协定》,支持“完全独立”的口号,要求 

改组哈达政府,争取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共产党开始公开活动,引起了国 

内外反动势力的恐慌。哈达与美国的斡旋代表秘密会晤,得到了一笔“消灭 

红色分子”的经费。哈达遂下令清洗部队中的进步军官。9月18日晨,驻在 

茉莉芬的倾向革命的第29旅同哈达政府派来的部队发生冲突。哈达政府歪曲 

事件真相,捏造“共产党在茉莉芬夺取政权”的谎言,并于 9月19日下令 

派大军围攻茉莉芬,进而在全国发动了反共大搜捕。当时印尼共领导人正在 

各地宣讲新纲领,对此突然事件没有警惕。结果,茉莉芬的革命者坚持抵抗 

12天后,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在全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约有 1万人被杀害,36000人被逮捕。 

慕梭、沙利佛丁等11位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人壮烈牺牲。这是印度尼西亚 

现代史上第二次白色恐怖。 

     在印度尼西亚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下,12月19日荷兰殖民者 

不宣而战,向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发动了第二次殖民战争。荷兰空降部队和海 

军陆战队迅速占领了共和国首都日惹,逮捕了苏加诺、哈达、沙里尔等政府 

官员,仅一个星期就占领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管辖下的主要城市,但退出城 

的印度尼西亚武装部队和越狱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员组织人民广泛地开展游 

击战争,使殖民军只能固守在大城市。他们的军费开支浩大,伤亡人数日增, 

加之亚洲和世界各国纷纷谴责荷兰的侵略行径,不准他们的飞机过境,从而 

使荷兰本土与印尼的联系十分困难。美国也对荷施加压力,使它不得不接受 

联合国印度尼西亚委员会的调停。1949年5月7日荷兰、印度尼西亚双方在 


… Page 114…

雅加达签订停战协定。苏加诺等人获释。 

      《圆桌会议协定》1949年8月27日荷兰与以哈达为首的印度尼西亚 

共和国代表和印度尼西亚各傀儡邦代表、以及联合国印尼委员会的代表在海 

牙举行圆桌会议。11月2日荷印签订《圆桌会议协定》。主要内容是印度尼 

西亚共和国和15个傀儡邦组成印尼联邦共和国,荷兰向该联邦共和国“移交 

政权”。印尼联邦共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