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52章

现代史下卷-第52章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一直呈上升趋势,例如英、法、西德、意四国分别由 

92。5%、66%、70。8%、61。2%上升到92。6%、82。 1%、86。2%和73。 7 

%,这说明劳动者的队伍扩大了,也说明这个队伍的概念更宽泛了。 

    战后西欧社会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产阶级的人数大量增加,成 

为社会阶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从成分构成上看,大多数知识分子属于 

这个阶层,中高级管理人员、中级官吏、小业主等也被看作是中产阶级的组 

成部分。西欧大学生数量由50年代的近百万人增至70年代的500万,一方 

面缓解了适龄青年加入就业大军的冲击力,另一方面,这个数量可观的学生 

群体,在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西欧战后社会中的 

一个特殊阶层。从主流上看,它不可避免要分化,溶进各个阶层中去,但它 

的人数也是个常量,内部状态很活跃,使社会难以捉摸,可以说,它是一个 

 “问题阶层。” 

     欧洲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于西欧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已故意共领袖贝林格说:“所 

谓欧洲共产主义就是从欧洲资本主义的特殊条件出发,寻取社会主义道路。 

它不同于欧洲社会民主党走过的道路,也不同于苏联东欧已有的模式。” 

     欧洲共产主义是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它是欧洲战后历史发展现实的反 

映,也是一种对苏联东欧式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逆反。它在理论上仍自信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其基本信 

念。在革命的道路问题上,欧洲共产主义既反对十月革命武装起义道路,又 

反对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改良道路,声称要走第三条道路,即“独特民主道路”。 

这条道路是主张通过民主斗争的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政权问题上, 

欧洲共产主义主张以无产阶级领导权代替无产阶级专政,因为专政一词同暴 

力、独裁等概念相近,易产生歧义。在建党问题上,它主张建立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群众性政党,不主张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既在党内坚持民主集中制, 

也允许党内有不同思想观点。在政党问题上,欧洲共产主义还主张多党制和 

轮流执政,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应实行混合型经济体制并逐渐将垄断 

资本转变为社会所有,最终消灭私有制。在国际问题上,它主张以“新国际 

主义”代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苏联的外交政策。 


… Page 219…

     欧洲共产主义形成以来,经历了严峻的发展考验,也曾风靡一时,也曾 

陷于低潮,尤其是80年代以来,在与社会民主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尽管它 

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危机,但仍是欧洲政治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目前, 

它仍拥有上千万张选票和300余万党员,在各国议会中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席 

位,并在欧洲议会中拥有几十个席位。 

     由于欧洲共产主义既是一种思潮,也是一种运动,所以,当它尚未在实 

践中取得政权作出证明时,它的理论的科学性、成熟性或可行性就仍然是个 

未知数。因此,欧洲共产主义只能在欧洲的政治实践中为自己写出是与非的 

最终答卷。 


… Page 220…

              第三节 日本和太平洋地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一、日本的经济飞跃与社会问题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进入战后经济持续 

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之所以能较快摆脱战败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并进入高速 

发展时代,除了民主改革、朝鲜战争及日本原有的经济基础、人材储备较好 

等诸多因素之外,也是与当时的国际环境与国内政治状况相关的。50年代中 

后期,国际关系由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开始向缓和、竞争方面转化, 

苏联与日本于 1956年恢复了外交关系,日本还于当年加入了联合国。这说 

明,日本已经在国际社会中取得了平等参与的资格,国际贸易环境恢复正常, 

这对日本这样的岛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955年前后,日本已经获准加入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及关贸总协定 

等国际经济组织。利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多边贸易关系,日本在科技革 

命中采取实用主义、拿来主义等策略,使其经济发展投资效益高,促进了经 

济高速增长。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治主要体现是政党政治相对稳定,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自民党成立后,尽管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复 

杂,内阁更迭频繁,但其一党执政的局面持续近40年,而且仍未见有被替代 

的明显趋势。执政党政策的长期稳定,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这 

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迎接和引导经济发展的(禁止),日本政府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计 

划,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实现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实现 

经济高速增长,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并加速资本积累。具有代表性的计划是《经 

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等。前者是鸠山内阁1955年制定的, 

后者是岸信介内阁1957年制定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的目标是实现经济 

自立和充分就业,具有从恢复经济时期的经济计划向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计 

划转变的性质和作用,因此不免保守性。该计划规定的各项指标,多数只用 

两年时间便实现了。计划原定年增长率为5%,而实际增长率为9。1%。为了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日本政府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提出并规定了更 

高的政策目标。它的特点一是提出的重点课题都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所必须 

的,二是把高速发展与稳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标榜“福利社会”, 

三是分层执行,即要求政府经济部门和民间企业在执行计划时区别对待,对 

民间企业实行引导或诱导的方法。该计划尽管规定了6。5%的高增长率,但 

仍被超过,1958年后便出现了15。6%的年增长率。 

     高速增长使日本政府和经济学界就如何估价经济发展形势等问题发生了 

论战。至《新长期经济计划》时,日本多数经济学家都主张“稳定增长”, 

如著名经济学家后藤誉之助、大来佐武郎、并本信义、金森久雄等,都是稳 

定增长论者。但崇尚凯恩斯主义的下村治却提出,“日本经济今后 10年中 

不是增加 1倍,而是增加到 2。5倍乃至3倍,”他认为日本经济处在历史勃 

兴期,必将有更高的发展速度。这个理论当时受到普遍非议,但经济发展的 

历史结论却证明下村治是有远见的。在岸信介内阁制定并推行《新长期经济 

计划》时,自民党内另一位政治家池田勇人召集了一批经济学家,以下村治 

的理论为中心,研究新的经济政策。1960年池田勇人上台组阁,即推出新的 

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实施第一年,就实现设备投资原定 


… Page 221…

10年计划的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也超出计划,表明下村治的理论是有根 

据的。 

      《倍增计划》的政策目标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准和达到充分就 

业。”计划规定用10年时间,即从1961年至197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番, 

日本国民收入接近联邦德国和法国,超过意大利。《倍增计划》有四个显著 

特点。一是既有明确的长期目标,也有具体目标和措施;二是进一步明确地 

把计划分为政府部门计划和民间企业计划两大类,政府部门重点在国家基础 

设施建设方面,民间企业则有较大的灵活性;三是既着眼于经济增长的宏观 

控制,也重视有关地区差别、工农差别等问题,谋求社会关系的系统调整和 

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四是重视人材培养,把它纳入经济计划,当作发展经济 

的重要环节。 

      《倍增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到1970年,国 

民生产总值翻了1。4番,私人投资超过计划40%,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0 

年平均达11。6%,人均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0。4%和 

9。4%,也实现了翻番。由于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使日本的经济实力急剧增 

长,不断赶上和超过昔日西方工业大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也不断上 

升,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1955年,日本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 

占比例为2。2%,到1970年上升为9%。195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 

主义世界中占1。5%,1970年上升到6。5%。日本的造船、电视机、半导体 

收音机、卡车等行业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在钢铁业方面,日本拥有世 

界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在国际竞争中居压倒优势。以国家经济实力而 

论,1950年日本排名世界第7位,1960年上升到第5位,1968年以后跃居 

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并在企业经营规模、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率方 

面日渐迫近美国的水平。在贸易方面,1970年比1965年增加两倍以上,并 

从国际贸易逆差转为顺差,成为欧洲工业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强有力 

的竞争对手。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诸多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的、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社会的种种背景条 

件,也有日本民族意识、政府独具一格的宏观政策调节等内在因素发挥的作 

用。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奥秘。 

     第一,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的民主改革既改革了 

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 

的前提条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适应程度,而这种适应性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程度 

体现的。战前,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严重扭曲, 

国民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压制。长期的对外侵略战争和悲 

惨的战败困境,加速了日本社会矛盾的演变,使之在外力作用下被迫进行大 

规模调整,如五大改革、解散财阀、农地改革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推动 

日本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革,也局部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从而将国民 

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 

础动力。 

     第二,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美垄断资本的 

结合,为战后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迅速恢复经济并实现高速增长的起步提供 

了关键的推动力。战后初期,美国对日基本策略是彻底击垮对手,消除隐患, 


… Page 222…

拟以波茨坦宣言等有关文件精神将日本的军需企业予以彻底摧毁、拆除。这 

些军需企业包括飞机制造业、军火业、造船业等基础工业,是战后日本经济 

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基础。但在1947年以后,美国考虑到战后国际关系的基 

本格局,对日政策逐渐转变,以至发展成加强日本经济,扶植日本垄断资本 

的新策略。朝鲜战争中,日本得到不少于36亿美元的直接或间接的特需订 

货,使日本经济迅速摆脱困境并空前活跃起来。1952年,美国将战后没收的 

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不断向日本提供贷款和“援助”,1954 

—1958年,美国政府对日贷款和“援助”达4。66亿美元。此外,美国私人 

资本大规模涌入日本,1949—1970年间,日本吸收外资约139亿美元,其中 

大部分是美国私人资本。通过引进资本,日本也大量吸收了美国先进的科学 

技术,使日本能用廉价的新技术迅速更新设备、革新工艺、提高生产率从而 

促进经济不断高速增长。 

     第三,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 

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是日本战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一般说 

来,资本积累规模越大、速度越快,生产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就越大越快。战 

后日本政府和垄断资本家利用战败的特殊环境,竭尽全力积累和扩大资本, 

并有效用之于更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和扩大再生产方面。1956、1961、1968 

年,日本出现过三次投资(禁止),投资额占国民总支出的比例分别是24。2%、 

35。5%、39。4%。1970年这个数字达到42%,仅设备投资中的私人投资额一 

项,1970年即比1947年增长多达150倍。战后西方国家投资增长率以日本 

为最高,如果以1955—1960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为基数计算,英国的增长率 

是102%,法国为111%,联邦德国为152%,意大利为142%,日本却高达 

360%。日本的巨额投资一部分来自外援和商业利润,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内部 

强化资本积累。这一点是通过包括长期维持低工资水平在内的低成本和提高 

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效益来实现的。日本同西方国家相比,虽然已是经济 

大国,但工人工资是最低的,整个国家的国民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实力相比 

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的。 

     第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重视和推动 

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步进行,是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可靠技术保障。50年代中后期,日本政府规定产业 

部门实行特别折旧,促使设备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动了新产品、新工 

艺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60年代末,日本已淘汰了40%的传统工业产品。经 

营管理方式的革新改造,主要体现在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如董事会制度、长 

期经营计划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替代日本传统的家长制管 

理制度,并在管理中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加强情报收集和市场预测等,为 

经济高效运行提供保障。日本的职工培训、国民基础教育等独具特色,长期 

坚持智力高投资,并不断改革教育体制。既保证学校教育正常开展,又大规 

模发展职工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对在职职工进行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 

再教育,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新过时的知识。这方面,日本取得了巨大成 

功,也是公认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 

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日本国土狭小,资 

源贫乏,工业生产原料基本依赖进口,失去这个条件,日本经济将难以自立。 

 日本工业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