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菲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亚洲四小龙”,被誉为“新四小龙”。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东盟各国卓有成效的合作对南亚国家有很大的影
响。南亚国家的经济普遍落后,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2%,人口却占
世界人口的1/5,它们希望通过区域合作发展经济。特别是1979年苏联推行
“南下战略”,入侵阿富汗,又援越侵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南亚
地区的安全两面受到威胁。1980年5月,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发出倡
议书,建议开展区域合作。从1981年4月至1985年7月,孟加拉、印度、
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马尔代夫7国先后举行了5次外交秘
书会议,3次外长会议,讨论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领域,为建立联盟进行
筹备。1985年12月7—8日,在达卡举行7国首脑的首次会议,宣布成立“南
亚区域合作联盟”,通过宪章、并发表《达卡宣言》,声明联盟的宗旨是促
进成员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积极协作和互助。该联盟的
性质是非政治性集团组织。联盟在农业、科技、灌溉、文教、卫生、旅游等
11个方面制定了合作计划。1987年签署了南亚粮食储备协议以20万吨粮食
援救了受灾的孟加拉,发挥了联盟的作用。经济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地区内
各国之间的贸易开展得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南亚各国的出口商品多数都是
相同的 (如茶叶、黄麻、轻纺品等),缺乏互补性。加之,印度与邻国间存
… Page 285…
在领土争端和其他矛盾,给区域合作带来困难。但是,要求“集体自力更生、
促进共同繁荣”,仍然是南亚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 Page 286…
第二节 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政局的动荡
一、阿以冲突迭起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中东地区日益成为国际斗争中的热点。随着石油和
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中东的地位就更为重
要了。美、苏乘英、法势力被赶出中东之机,加紧在该地区进行争夺。1957
年美国抛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填补中东真空”,又给以色列大量援
助,发展“特殊关系”。苏联也加紧向埃及渗透,它援建的阿斯旺高坝第一
期工程于1964年竣工。1966年,苏联从埃及获得在地中海和红海的海空军
基地,同时还向叙利亚、伊拉克、南也门等国提供经援和武器、派遣军事顾
问等。美、苏的插手使阿以争端愈演愈烈。
“六·五”战争 1959年亚西尔·阿拉法特与加沙地带的一些巴勒斯
①
坦青年秘密组成“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主张通过武
装斗争在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不分宗教信仰和排除种族歧视的民主国家。
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根据阿拉伯联盟的决定,在耶路撒冷东城区
举行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 《巴勒斯坦国民宪章》,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
组织。这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已经进入了有组织、
有领导的阶段。1965年1月1日,“法塔赫”的“暴风”突击队在加利利山
区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以色列为了阻止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支持,借口埃及与叙
利亚、约旦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采取“先发制人”战略,不断在边境进行
挑衅,制造事端。
1967年4月7日,以色列飞机在大马士革上空盘旋;它还故意透露将于
5月17日进攻叙利亚的假情报,苏联截获后立即通知埃及。5月15日,埃及
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并向西奈前线增兵。19日,埃及部队接管了联
合国紧急部队在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的阵地。22日又宣布封锁亚喀巴湾
和蒂朗海峡。埃及试图以此威慑行动钳制以色列的侵叙计划,以色列反而据
此宣布总动员,声称要用武力解除对蒂朗海峡的封锁,双方剑拔弩张,战争
一触即发。在此关键时刻,苏联驻埃及大使于27日半夜敲开纳赛尔总统的宫
门。由于苏联害怕卷入与美国的对抗而要求埃及“不要首先开枪”,又说,
已从美国得到保证,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埃及信以为真,遂即解除了西奈
埃军的戒备状态。6月1日,以色列的强硬派摩西·达杨出任国防部长,提
出了加紧发动战争的方案。4日,以内阁听取了驻美大使的汇报,在摸清了
美国将坚决支持以色列的态度后,一致赞成发动闪电战,第三次中东战争(又
称“六天战争”)随即爆发。
1965年6月5日清晨,以色列出动全部作战飞机对埃、叙、约的空军、
导弹基地发动突然袭击。埃及的430架军用飞机中有320架被毁,空军立即
陷于瘫痪。以色列掌握了制空权后,立即出动装甲部队分三路向加沙地带、
西奈半岛推进,直达苏伊士运河东岸,还全部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
旧城。埃及、约旦军队虽奋起抵抗,但因指挥失灵,各自为战,缺乏配合而
难以抵挡以军的凌厉攻势。8、9日,约旦、埃及先后被迫宣布停火。9日,
① “法塔赫”是阿拉伯文“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三个词的字首发音。
… Page 287…
以色列佯称停火,实际上集中兵力占领了戈兰高地,控制了通往大马士革的
公路和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11日,叙利亚也被迫宣布停火。
在这场“六天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埃及、叙利亚、约旦死
伤约5万人,又有6。5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相当于以领土面积的
3倍。同时造成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1967年
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终止战争状态,“以色
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领的领土”,但以色列拒绝执行。
十月战争 阿拉伯人把“六·五”战争的失败视为莫大的耻辱。1967
年9月1日于喀土穆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一致决议采取共同
的政治和军事行动,收复被占领土,还主张拿起石油武器。巴勒斯坦武装力
量开始大发展。1968年3月21日,击溃了以军对约旦河东岸卡拉玛难民营
法塔赫指挥部的包围,法塔赫从此壮大为巴解的主流派,阿拉法特当选为巴
解执委会主席。
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建立起长约160公里的“巴列夫防线”,埃及
在距运河西岸30公里处建立了80个防空导弹基地。苏联派来4 000名专家
顾问和 15 000人的导弹部队,负责埃军的装备和训练。
苏、美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这
种局面不仅使埃、叙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因关闭运河而造成
的经济损失。1970年10月,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决定打破这种僵局。1972
年7月1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在埃及的使命,从而为埃及独立
行动扫除了障碍。他制定了代号为“巴德尔行动”的作战计划。1973年1月,
经与叙利亚多次秘密磋商,组成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
1973年10月6日,埃、叙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
发。这一天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又是伊斯兰教的斋月,有出其不意、攻其不
备的效果,所以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斋月战争”或“赎罪日之战”。埃军集
中 8万兵力、4 000门大炮、250架飞机猛轰以军指挥所、机场和炮兵阵地。
8 000名突击队员渡过运河用高压水龙在东岸沙堤上冲开通道,铺设浮桥,
埃军仅用10小时就突破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10月9日,埃军控制
了运河东岸10—15公里的狭长地带。与此同时,叙军在戈兰高地全线突破以
军阵地,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10月10日,以军在美国“空中桥梁”运输线的帮助下开始反攻。首先
击退叙军,又进一步占领了叙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0月 14日,埃以双
方2 000多辆坦克在西奈沙漠中激战,埃军损失264辆坦克后被迫撤退。16
日,以装甲部队渡过运河,占领西岸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埃军第三军
团给养中断,情况危急。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要求
双方当天停火,埃以都表示接受。25日,安理会又通过监督中东停火的决议,
埃叙以遂正式停火。此后两年内,经过一系列脱离军事接触的谈判,达成协
议:埃及收复运河东岸的狭长地带,叙利亚收复包括首府库奈特拉在内的戈
兰高地的部分地区。
十月战争开始后,阿拉伯诸国纷纷运用石油武器支持埃及、叙利亚,1968
年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于1973年10月17日和11月4日举行两次
会议,决定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
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从而导致了西方的石油危机。
十月战争后,埃及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便积极充当阿以间的调
… Page 288…
停人,从中斡旋。国务卿基辛格在双方进行“穿梭外交”。1977年11月,
萨达特出访以色列,开始了埃以直接的和平谈判。1978年9月,双方在美国
斡旋下,签订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26日,萨达特与以总理贝京
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答应归还埃及
的全部被占领土。1980年2月24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这引起了阿拉
伯联盟内部的分歧,多数成员主张批评或制裁埃及。所以,阿以之间的矛盾
并没有解决。
黎巴嫩战争 黎巴嫩是由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居民组成的阿拉伯
国家,穆斯林占人口的60%,基督徒占40%,伊斯兰教内又分什叶派、逊
尼派和德鲁兹派;基督教内又分马龙派、东正教派等,各派均有自己的政党
和民兵武装,政府是建立在教派结构基础之上的。
70年代初,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基地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并从黎南部
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对此,穆斯林教派表示支持,基督教派表示反对。1975
年4月13日,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在天主教区打死10多名巴勒斯坦穆斯林,
从此导致两大教派间的全面内战。1976年5月,叙利亚以调解为名派军队进
驻黎巴嫩,10月18日在沙特、科威特等国调停下,达成了停止内战的协议。
叙军作为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长期驻黎。
以色列认为叙军驻黎对其构成威胁,为了摧毁巴解组织领导机构和军事
基地,以色列决定对黎巴嫩发动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
使被恐怖分子杀害为由,出动空军轰炸在黎的巴解基地。6日出动2万军队
在海空军配合下向黎南部发起全面进攻,摧毁了巴解组织的大部分基地,并
直抵贝鲁特,占领了黎巴嫩1/4的领土。6月14日,以出动数百辆坦克、大
炮围攻贝鲁特西区的巴解总部,进行狂轰滥炸,一万多名巴解战士殊死抵抗,
损失惨重。8月6日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进行斡旋,19日黎、巴、以达成了
停火、巴解武装力量撤出黎巴嫩和部署多国部队的协议。12 000名巴解武装
力量分批撤出贝鲁特,前往8个阿拉伯国家。 9月1日,阿拉法特随最后一
批人员乘船到突尼斯,并在那里建立总部。
在此期间,以军还同驻扎在贝卡谷地的叙军发生激战,以军将不少黎巴
嫩城镇夷为平地,袭击许多巴勒斯坦难民营。在联合国主持下,1983年开始
撤军谈判,直到1985年6月以军才撤离黎巴嫩。但它又借口保卫其北部安全,
仍在黎南部保留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不时派兵北犯。
巴勒斯坦人民的抗暴斗争 巴解组织在遭到严重挫折之后,将工作重
点转向被占领区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法塔赫领导人阿布·杰哈德直接
领导建立地下基层组织网的工作。以色列当局推行被占领土“非阿拉伯化”
政策,没收了约旦河西岸53。6%、加沙地带43。3%的土地,建立200多个
定居点,从苏联移入数十万犹太人在此定居,企图达到永久占领巴勒斯坦的
目的。1987年12月8日,以色列军车在公路上蓄意将载有巴勒斯坦工人的
车辆摧毁,致使10多人伤亡。此事引发了加沙和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起义。示
威群众以石块作武器,袭击以色列占领军,抗暴斗争持续不断,得到国际社
会的广泛同情。
1988年7月31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决定断绝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律、
行政联系,由巴解组织担负起对该地区的责任。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委
会在阿尔及尔召开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和《政治声明》,
阿拉法特正式宣告巴勒斯坦国成立。它将位于西岸和加沙地带,首都耶路撒
… Page 289…
冷。《声明》确认巴解接受1947年联合国的181号决议,表示愿在安理会
242号和338号决议的基础上,在国际会议的范畴内同以色列谈判。有100
多个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是年12月16日,美巴开始对话。在美苏的斡旋下,1991年10月30日,
巴勒斯坦代表和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埃及代表一起与以色列代表在马德
里举行中东和平会议。这是40多年来阿以首次面对面坐在一起,通过谈判解
决争端。阿方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
领的土地,而以色列则提出“不撤离、不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不同巴解
谈判”的“三不”原则。但在新的国际形势的促使下,巴以为摆脱各自的困
境,1993年9月10日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13日又签署关于加沙与杰里科
首先实行自治的协议。1994年5月开始实施,7月5日巴勒斯坦临时政府在
杰里科宣誓就职,12日阿拉法特回加沙定居。从此,巴以和解步入新的里程。
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伊朗的白色革命与伊斯兰革命 自从伊朗50年代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失败后,国内政局一直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从1962年起就着手进行社会改革,声称要“消灭封建主义的原则和地主与佃
农的关系”,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1963年1月26日进行“公
民投票”,制定了六项自上而下的改革计划。1967年又增加六点新计划,1975
年国王又补充了五点原则,后陆续增加到19点。其主要内容是: (1)实行
土地改革,从1962—1975年,政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