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73章

现代史下卷-第73章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宣布该岛及其附属岛为阿第23省,4月5日英国撒切尔政府派特混舰队 

用武力收回。从4月24日到6月14日,英阿在马岛及其周围海域打了一场 

大规模的海空战争。英军使用了导弹和电子系统,在军事实力上占优势,战 

争最后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阿根廷港以及一万余名阿守军投降而告结束,但 

马岛争端仍未解决。 

     在战争期间,全体拉美国家和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给予阿根廷以各种 

形式的支持和援助。美洲国家组织两次通过决议,支持阿根廷拥有马岛主权 

的正当要求。美国最初表示“中立”,后则公开站在英国方面对阿进行经济 

制裁。这使拉美国家感到愤慨,坚决要求将美洲国家组织总部迁离华盛顿, 

开除美国,成立不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国家组织。马岛战争失败的教训使他 

们认识到拉美的防务和安全不能再依赖别国,只有发扬“大陆团结一致的精 


… Page 306…

神”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 


… Page 307…

        第十一章 由两极走向多极化、合作、竞争和变革的世界 



     本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 

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同 

时也有政治等方面因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 

直接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衰落。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 

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 

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世界经济、政治日益走向多极化。 

     在这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存在着缓和、和平与紧张、动荡并存的两种 

基本趋势。科技、经济因素与价值观、信仰因素在决定国家安全和未来方面, 

日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 Page 308…

           第一节 旧国际格局的动摇与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与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 



     美国地位下降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 

已显著不同于战后初期。 

    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美国,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 

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其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巨 

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到1968年已累计达605亿美元。对外 

贸易状况也开始显露出由盛而衰的迹象。西欧、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 

国对日本、西德、加拿大的贸易已由出超转为入超。美元危机频频发生,地 

位一落千丈。 

    西方阵营中原来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法国、西德、日本等国,经济发 

展速度均高于美国。到1970年共同市场6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进而 

追赶美国。60年代下半期的日本正处在以急剧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特征的 

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由 1948 

年的54。6%降为1970年的37。8%,下降了16。8个百分点,在资本主义世界 

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个中心。西欧、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 

贸易战和货币战,政治方面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苏联地位上升 在美国国力相对削弱的过程中,苏联加紧发展自己的实 

力。苏联的经济力量,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1970年的60%左 

右。在军事方面,美苏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1969年年中,苏联洲 

际导弹增至 1060枚,赶上了美国。苏联还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 

道导弹系统,走到了美国前面。长期处于核优势的美国第一次面临美苏战略 

力量接近均衡的局面。不仅如此,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已建成了一 

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 

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遇到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 

战。 

     第三世界影响加强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亚、非、拉地 

区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占世界人口近3/4,占世界面积近 2/3的第三世界。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控制着战略要地,占据着联合国3/4的席位。 

他们对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影响,并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的主力军。 

     面对整个国际格局及美苏争霸战略地位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大国都在调 

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 

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 

政策方针。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亚洲途中,在关岛谈到了美国对亚洲 

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他说:“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 

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 


… Page 309…

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 

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 

国家本身来负责”。 

     这就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后来很快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 

克松主义”。 

     为了进一步澄清尼克松主义的含义,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 

提出了题为《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长篇报告,进一 

步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他还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 

 “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 

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规定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1971年7 

月6日,尼克松又在堪萨斯发表讲话,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 

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 

美国的地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初期相比,已不再处于十分突出或完全 

占支配的地位。美国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对对外政策 

作出重大调整。 

     尼克松主义修改了核优势军事战略,提出“现实威慑战略”。这一战略 

的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作为欧 

洲侧翼的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这一战略 

的特点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替代“两个半战争”的设想(即由在欧亚 

两洲各打一场大战,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变为只在欧洲或亚洲打 

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同时主要准备打常规战争。 

     尼克松主义无疑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不仅在尼克松任内 

成为对外政策的指南,而且对以后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根据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构想,尼克松政府首先急于 

在保全美国面子的情况下从越南脱身。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越南化” 

计划失败后,终于在1973年1月27日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签订了《关于在越 

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同年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其次, 

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以同中国接近这张牌压莫斯科,并使中苏 

都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妥协。第三,对苏推行“缓和”外交。在保持同 

苏联激烈争夺的同时,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对话”,试图用军控 

协议限制苏联扩充军备,用满足苏联某些要求的经济协议,换取苏联克制扩 

张行动。第四,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1974年6月,同北约盟国共 

同发表《北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经济合作和美国不再对西欧“共同市场” 

抱反对态度,强调西方防务不可分割,美国也不再反对英、法独立的核力量, 

使美欧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日本,则于1969年11月签订美日《归 

还冲绳协定》,从而开始了尼克松所吹嘘的美日关系的“新(被禁止)”。 



                      三、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 



     积极进攻战略的两根支柱 在美国对外战略态势由攻转守的同时,苏 

联则恰恰相反,由守势转为攻势。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 

目标,已不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渐形成为与美 

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勃列日涅夫在1976年2月召开的苏共25大政治报告中说:“现在我们 


… Page 310…

  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是以某种方式 

  加以考虑的”。 

       勃列日涅夫的积极进攻战略有两根支柱:一是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 

  略,二是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在军事战略方面,其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 

  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 

  人”,“突然打击”。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 

  %。苏联还大大增强了坦克、火炮、装甲车等常规力量,并迅速建立起一支 

  进攻性的远洋海军。苏联进一步加强全球性军事部署,强化华约组织。在勃 

  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亚、非、拉共攫取20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在推行“缓和战略”方面,勃列日涅夫比赫鲁晓夫有过之无不及。1971 

  年,他在苏共第24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 

  领”,宣称要把缓和放在7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他大搞首脑外交,发 

  动和平攻势,竭力以此麻痹西方,调动和扩大美国与西欧的矛盾,最后把美 

  国势力排挤出西欧;同时通过缓和,争取西方对战后东欧现状的承认。此外, 

  利用缓和,引进西方资金技术,获取经济实惠。但勃列日涅夫明确宣布,这 

  种“缓和”不能妨碍苏联进行“国际阶级斗争”和推行“苏联模式”的世界 

  革命。 

       加快向南扩张步伐 70年代,苏联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由于西线 

  欧洲处于一时难以有重大改变的对峙状态,东线押在越南身上的赌注一时也 

  难以收效,苏联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南线,特别是以“欧洲的软腹部”中东和 

  非洲地区作为主要扩张方向,同时进一步打入连接东西两个地区的中心环节 

  ——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先是重点经营埃及,1971年 

                                 ① 

  5月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军事 

  专家顾问达18000多人。继而又把叙利亚选作立足点。在南亚地区,把阿富 

  汗和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和南下战略的两根支柱。1979年入侵阿富汗。1965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激化后,苏乘机加紧向印输出军火,至1980年,苏联 

  提供的武器已占印进口武器的66%。在非洲地区,70年代中、后期,在安哥 

  拉民族解放组织间制造分裂,支持“人运”以反对“安盟”和“解阵”,并 

  把大量古巴军队运进安哥拉,扩大安哥拉内战。在非洲之角,大力支持埃塞 

  俄比亚,1978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苏在埃的军事专家顾问达2000多 

  人。及至70年代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柬为标志,苏联的霸权 

  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峰。而这恰恰成了苏联进一步陷入内外困境的标志。 



                四、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 



       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由于美国的尼克松及其后继者和苏联的勃 

  列日涅夫都在寻求缓和,这就导致了60年代末到7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局 

  面的出现。这种缓和早在60年代末勃兰特提出新东方政策时便已揭开了序 

  幕。而美苏首脑会谈、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则使缓和达到(禁止)。到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告一段落。这在美苏关系史上被称为“第一次缓和”。 

       从1969年11月起,美苏开始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进行会谈。1972年5 



①  1976 年3 月埃及宣布废约。 


… Page 311…

月,尼克松到苏联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战后第一个美国总统对苏联的访问。 

双方签署了《美苏相互关系原则》等九个文件。双方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 

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会谈中,双方最关心的是限制战略核武 

器问题。最后签订了《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卫系统协定》和《美苏关 

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同年10月,美苏签订了贸 

易协定。 

    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这次会谈,标志着东西方关系进入缓和(禁止)。此后, 

勃列日涅夫同尼克松于1973年6月和1974年6月两次会谈,虽也取得某种 

进展,但都没能就限制战略核武器问题达成长期协定。 

     1974年8月福特上台担任总统,仍把“缓和”作为对苏政策的首要问题。 

美国试图通过“缓和”刺激美苏贸易,为美国工农业产品寻找一个更大的市 

场。但同时,又时时不忘在其中贯彻“和平演变”的策略。 

     1974年11月,福特在海参崴与勃列日涅夫进行“工作会谈”。双方发 

表了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共同宣言。1975年,美苏就苏联购买美国谷物 

的交易达成协议。第二年又达成美国从苏进口石油协议,美苏“缓和”的经 

济色彩逐渐加强。据统计,1969—1976年美苏贸易额增加了10倍。 

     1977年卡特执政后,对苏联推行的仍是“缓和战略”,但其策略又有所 

发展变化。他认为基辛格等人的外交缺乏道德感。结果是“我们丧失了抵御 

极权主义思想意识的威胁以及鼓舞我国人民士气的一项最有效的手段”。他 

上台伊始,在就职演说中就为人权外交定下了基调。他曾多次提出“人权已 

经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中心主题”,“尊重人权是自由民主国家在为扩大影 

响而进行的和平斗争中最重要的优势”。可见,他是企图在遵循缓和路线的 

同时给这种外交添加上“人权”这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成分,由被动转 

为主动。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 早在1954年11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曾 

提出召开欧洲安全会议,但被西方国家拒绝。6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