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76章

现代史下卷-第76章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富汗当局的内政措施也基本上是在苏联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苏联的模 

式为发展方向。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是企图变阿富汗为苏联的“卫星国”, 

不能不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愤怒反抗。 

     1978年6月,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首先爆发反政府武装起义,同年 

冬,全国28个省的大多数均已出现武装抵抗活动。1979年3月,一场大规 

模的起义在阿富汗的三大城市之一的赫拉特爆发,并促使国内反政府武装斗 

争进一步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当局为了保住他们对这个经营多年 

的国家的控制权,决定直接出兵干涉。 

     1979年12月27日晚,苏联在经过精心策划之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 

空运大批军队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尔。随后,早已部署在苏阿边境的苏军长 

驱直入,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时,在阿富汗的苏军人数 

已达8。5万人。在苏军保护下,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头目卡尔迈勒从国外 

回到喀布尔,出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战后几十年来第一次直接出兵占领一个第三世界主 

权国家,标志着70年代苏联对外扩张的顶点。 

     但是,与苏联的主观设想相反,一如当年美国在越南那样,苏联陷入了 

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沼。尽管苏联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到1985年增加到15万人, 

却丝毫看不到取胜的前景。阿富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大大小小各种 

抵抗组织多达数百个。1985年由七大派抵抗组织建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 

兰联盟”的统一战线,在战场上协同作战。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达3。5万 

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 

烈谴责苏联侵略行动。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 

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终于 

作出撤军的“政治决定”。1988年5月,苏联根据由联合国主持,由巴基斯 

坦、喀布尔政权、苏联和美国四方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开始撤军。1989年2 

月15日,驻阿苏军总司令罗莫夫最后一个跨过苏阿界河。苏联结束了长达9 

年多的阿富汗战争。这是阿富汗人民在国际反霸正义力量支持下取得的一次 

重大胜利。 

     苏美对非洲的争夺和非洲人民的反霸斗争 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战 

略需要,苏联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加紧对非洲的扩张,主要通过军事渗透 

和军事援助扩大它在非洲的侵略势力,甚至进行直接军事干预。同时,勃列 

日涅夫集团也继承了赫鲁晓夫在非洲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衣钵,鼓吹在非洲 

建立“要求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可能转变为马列主义政党的“革命民主党” 


… Page 322…

或“先锋党”,并把一些非洲国家册封为“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国家, 

以此笼络非洲国家,为它的全球战略服务。 

     苏联在非洲的扩张,自60年代起与同样加紧在非洲进行渗透和侵略活动 

的美国进行激烈的对抗。这不能不激起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斗争中曾争取苏联的支持。苏联以“援助”为 

名,不断加强其在埃及的势力,企图控制这个中东战略要地。1971年5月苏 

埃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埃及接受苏联大量军事援助,但也因此而吃尽了 

苏联霸权主义的苦头。苏联派遣大批军事人员进入埃及,向埃及要求各种特 

权和占用军事基地,干涉埃及内政。苏联专家直接控制了埃及的军事、尤其 

是导弹防空系统。 

     苏联还对埃及加紧逼债。苏联的这种霸权主义行径引起了埃及政府和人 

民的强烈不满。1972年7月,埃及萨达特总统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在埃及 

的“使命”,苏联在埃及领土上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成为埃及财产,下令 

在埃及的两万名苏联军事人员限期撤走。1976年3月,埃及宣布废除埃苏“友 

好合作条约”,取消苏联军舰使用亚历山大等港口的便利,给苏联霸权主义 

以沉重的打击。 

     长期以来,苏联极为重视控制非洲之角,企图实现其南下波斯湾,扩张 

印度洋,控制红海口的侵略计划。 

     早在1967年“六·五战争”后,苏联便乘苏丹因中东战争而与美国断交 

之机,加紧对苏丹渗透。1971年和1976年,苏联在苏丹两次策动政变,均 

遭失败。苏丹政府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反对苏联的颠覆渗透活动,于 1977 

年5月宣布驱逐全部在苏丹的90名苏联军事专家和部分外交官员。 

     1974年9月,埃塞俄比亚发生军事政变。不久,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 

被废黜。苏联趁机通过“军援”,将势力渗入埃塞俄比亚。当时埃塞俄比亚 

和邻国索马里正为埃塞俄比亚东南部欧加登地区的归属问题激烈争执。苏联 

支持埃塞俄比亚反对索马里的领土要求。美国因反对埃新政权而支持索马 

里。两个超级大国竞相插手非洲之角。特别是苏联,在1977年7月的埃索战 

争中直接援埃,甚至出动大批飞机,为埃塞俄比亚空运武器和古巴军事人员。 

11月,索马里宣布废除《索苏友好合作条约》,驱逐全部苏联军事顾问和文 

职专家。埃塞俄比亚在苏、古武器、军人支持下,自1978年1月起在欧加登 

地区反攻得手,使索马里军队遭到惨败。苏联在非洲之角的大规模卷入招致 

了非洲和世界各国主持正义舆论的强烈谴责。他们要求苏、古军队撤走,让 

非洲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1975年苏联对安哥拉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干涉,使苏联对非洲的侵略扩张 

和苏、美在非洲的争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安哥拉原属葡萄牙殖民地。50— 

60年代安哥拉人民在争取解放斗争的过程中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哥拉人民联盟和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三派尽管 

有不和和冲突,但都坚持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然而,苏联却趁着 

葡萄牙殖民统治宣告瓦解、安哥拉即将独立之际,开动宣传机器,把三个解 

放组织人为地分为“革命的”、“爱国力量”和“反动的”、“右派势力”, 

挑起三派之间的冲突。苏联开始采取由古巴出人,自己出钱出枪的手法进行 

代理人战争。1976年初,苏联支持的“人运”击溃了“解阵”部队,并将“安 

盟”部队赶出城市。此后,苏、古军队仍赖在安哥拉不走,并通过一系列条 

约和协定,乘机打入安哥拉各要害部门。 


… Page 323…

    苏联在干涉安哥拉暂时得手之后,又在1977年3月和1978年5月两次 

策动前加丹加宪兵组成的雇佣军队从安哥拉对扎伊尔沙巴省的武装入侵。扎 

伊尔蒙博托总统召回驻苏大使,以示抗议。在第二次入侵沙巴事件时,摩洛 

哥、塞内加尔、象牙海岸、多哥、加蓬、中非、埃及7国共同出兵,组成支 

援扎伊尔的联合部队。西方法美比等一些国家为了抵制苏联在中非的扩张, 

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向扎伊尔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支援。这样,苏联对扎伊尔 

的扩张不得不暂时却步。 

    在西撒哈拉、乍得、厄立特里亚等其他非洲地区燃起的战火,也有苏联 

直接间接的插手。 

    苏联对非洲的侵略扩张,是它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苏联的行动败坏了社会主义在非洲的声誉,同时也削弱了自己。 



               二、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与南北对话 



    经济霸权主义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 

以后,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仍然处于不平等的依附地位。50年代后期以来,西 

方大国尽管迫于形势而承认被压迫民族享有民族自决权利,但仍变换手法, 

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控制,以实现不带政治“兼 

并”的经济“兼并”,实行被称之为新型的殖民主义政策,或经济霸权主义 

政策。西方国家的政府,特别是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成了西方垄断资本推 

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主要工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国际信 

贷、国际贸易、技术转让等各种途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支配,在国际 

范围内进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再分配,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严重 

困难。据统计,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仅从投资、外债和对外贸易三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在240亿美元左右。及至80年代后期,每年榨 

取的垄断利润至少为2500—3000亿美元,几乎相等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 

产总值的1/10左右。正是这一源源不断增加的海外利润,支撑了战后西方发 

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保持了这些国家近几十年的社会稳定。而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严重挫折。特别是80年代以后,多数国家经济 

陷入严重困境。据联合国有关材料,1981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为 6 207 

亿美元,1986年下降到 4 975亿美元,减少了20%,直到1988年才有所回 

升。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由 1981年的 11 982亿美元,增至 

1988年的19 283亿美元,增加了 61%。从 1980年到 1988年,发展中国 

家的外债从6 300亿美元增至 12 397亿美元,增加了近 1倍。这 9年期间, 

发展中国家支付的外债利息即达5 500多亿美元。由此而使得大部分发展中 

国家自80年代以后陷入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1981—1988年,整个发展中 

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计中国)仅为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除亚洲地区情况 

稍好(5。5%)外,其他地区都出现了严重倒退情况。这些固然与广大发展中 

国家由于经验不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误有关,但不公平的旧的国际 

经济秩序却起着关键作用。 

    南北对话的历史进程与曲折 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反霸斗 

争,集中在要求改革旧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 

济秩序上。自6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即采取联合行动,要求同西方发达 


… Page 324…

国家对话(“南北对话”)。1964年,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一致,揭露和控诉西方大国对它们的控制和剥削, 

提出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一系列原则主张和具体要求。会议结束时,77个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其 

后,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要求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制订共同纲领和各个领域 

的具体斗争纲领。1974年4月,应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联合国召开了研究 

原料和发展问题的第六届特别会议。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 

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言》指出,国际经济 

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 

作基础上”的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体系。“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的现存的非 

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 

 《宣言》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行动纲领》则确定了新 

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它们主要包括:各国都有权对其自然资源和国 

内经济活动行使永久主权;打破国际商品市场的垄断,确保和稳定初级产品 

的出口价格;反对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 

财政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改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国家商品交换方面的不合理关系等等。同年12月,第29届联大通过了《各 

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至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发展到了一个 

新的阶段。 

     但是,这场国际经济关系中“破旧立新”的斗争,触及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受到它们的阻挠、反对和抵制。1975年12月,19个 

发展中国家同7个发达国家及欧共体在巴黎召开的南北对话的“国际经济合 

作会议”,一开始就成为“聋子的对话”。对话持续两年之久,因分歧太大 

而成果甚为有限。后来南北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 

得了某些成就,但在涉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上,始终存在巨大分歧。 

为了打破僵局,发展中国家于1979年在联大提出举行全球谈判的建议,把原 

料、贸易、发展、能源和货币金融五个领域的问题联系起来讨论,联大为此 

通过了决议。但是由于南北的分歧而难以实现。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发达 

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材料的依赖相对减弱,而发展中国家却在资金、市场、 

技术等方面更有求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利用这一形势,力图置发展中国家 

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特别是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始终对南 

北对话采取僵硬态度,而且美国只知道透过东西方关系的棱镜来看待南北关 

系,全不把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和贫穷国家的困境放在心上。美国的这种政策 

阻碍了南北问题的解决,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发达国家 

的经济发展。西欧、日本的政策与美国不完全相同。它们既想维持现行国际 

经济体系,保持既得利益,又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南北关系,使自身在争夺 

第三世界资源、市场和投资场所方面居于有利地位。由于南北双方相互依赖 

的日益加深是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事实,发达国家中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懂 

得,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状况,最终也将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带来严重影响。 

     事实证明,第三世界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 

斗争,同过去砸碎殖民主义枷锁、争取政治独立一样,将是一个长期、激烈、 

艰苦的斗争过程。 


… Page 325…

                          三、南南合作的发展 



     南南合作的会议和纲领 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促进本身经济的发展,增 

强团结斗争的力量,提高在南北谈判中的地位,在开展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斗争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彼此间合作即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 

     发展中国家之间团结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1955年万隆会议开创了发展 

中国家独立自主、团结合作的新(被禁止)。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及其以后在 

联合国形成的七十七国集团,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奠定了基础。60年代 

下半期和70年代,随着发展中国家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