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李敖杂文集 >

第24章

李敖杂文集-第24章

小说: 李敖杂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迪瓦夫人在街上馳騁時,他目不轉睛地窺視街道有六小時之久。由于眼睛過度疲勞,再加上血壓過高,他的眼睛已變得像蝙蝠似的,什么也看不見了。從此以后,他在外出時,手中老是提一根白色的手杖,臉上老是挂著一副笑容。 

  “愛偷看的唐穆”(Peeping Tom)即所謂窺視狂者也。幽默小冊《Capiain Billy'sWhiz Bang》書中為Peeping Tom下定義,說不“琢磨朝外看,為了朝里看。”(A guy whospends his time on the inside looking out,for standing on the outside lookingin。)妙語天成,真是別有奇趣。PeepingTom雖為了“朝外看”而瞎了眼睛,但是,裸体騎馬的戈迪瓦夫人倒真值得一看呢!這位偉大的女性,為了抗丈夫搞“加值稅”一流玩意而裸体為民請命,“也”風孔昭,長留壺范,其裸蓋有大義存焉!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夜一時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不能耙粪,报章之耻 /李敖 1989。02。14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早在1787年就指出:在有政府而无报纸或有报纸而无政府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这位先知,显然是说,报纸对开启民智、保障自由,比政府重要。不过,杰佛逊毕竟是两百年前的老先生了,他对报纸在时代压力下的变化,无法想象。他不知道有了报纸又怎样?苏联有报纸八千家,发行量一亿两千万份,世界第一,但是开启的民智、保障的自由,又在那里?报纸越多,适足以为政府的护航、政府的帮凶、政府的猫脚爪,这样的报纸,又有个屁用?

  当然,杰佛逊毕竟还是先知,他虽然无法想象两百年后「报纸官化」的变化,但他却早看出「报纸俗化」的可虑,因此他提醒人们,先看报纸是不行的,什么也不看的人,其实比只看报纸的人更有教养。(The man who reads nothing at all is better educated than the man who reads nothing but newspapers。)这种「尽信报不如无报」的警告,看法是何等敏锐!

  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报纸发行量不过四百万份,比起七千万份的日本、六千万份的美国,都是小焉者也。不过,它在「报纸官化」和「报纸俗化」的两栖性格上,却天下第一。一般说来,极权国家的报纸特色是「报纸官化」;民主国家的报纸特色是「报纸俗化」,台湾的报纸却是又官化又俗化,结果混合出来的是又官又俗。我当年在「军中乐园」看到一条标语,内容赫然是:「娱乐时勿忘反攻大陆。」---人在性交时还要被期勉如此,其又官化又俗化可想!别以为这只是军队中妓院的把戏吧,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在酒食征逐歌舞升平的空气里勿忘「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比起「娱乐时勿忘反攻大陆」又何以殊?如此官俗两栖,反映在报纸上,相激相荡,岂不一一都是笑料吗?

  在官化俗化的世风下,台湾的新闻工作者,絶大多数都变成了毛遂所谓「因人成事」的好事之徒,他们一方面替报老板好事,一方面自己也好事,无识无品,却又「无事忙」(贾宝玉语)个不停。他们的行径,实在可耻;而跟着他们时时刻刻「追新闻屁」的读者们,也实在可悲。

  一个本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工作者的前例,也许可以施教于台湾的新闻工作者。施德芬斯(Lincoln Steffens) 是美国当年最勇敢又最细腻的新闻记者,他不以做为一个随波逐流的好事之徒为已足,他在「麦克鲁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 上,个案详追,把美国政治的贪污内幕,一一掲发得鸡飞狗跳,对企业家为谋取特权而收买政客的证据,所得尤多。这些有影响力的文章,他在一九○六年,编成「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ies)一书。他这些掲发各种型式的贪污运动,就是史称的「粑粪运动」。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粑粪者」(muckracker),可见何等轰动。

  不能粑粪,报章之耻,从粑粪运动做一个起点,也许正是今天台湾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自赎吧?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今早在民眾日報上; 看到一篇陳嘉宗先生寫的; 我不知道〃陳嘉宗〃是誰; 但從文章的用詞遣字中; 頗可看出他這種人的大腦水平; 我想這種水平; 也許不止他一位; 因此我願意花點時間; 討論一下。 

  一 陳先生說: 

  〃 李敖創辦求是報; 求是報的英文名稱就叫'李敖的報紙(Li Ao's Daily)'。報紙中既有李敖的資本; 而又由其總其成; 負其責; 以個人名字命名也洠в惺颤N不妥 。〃 

  從語意上看; 這話耄Ш擞谩ɡ畎降膱蠹垺ㄋ朴形赐椎姆粗S。 其實; 稍知世界新聞史的人; 就知道以主持人個人之名當媒體之名; 是很普通的事。 從〃密勒氏評論報〃(The China Weekly Review); 到〃史枺膱蠹垺ǎā。F。 Stone's Weekly); 到〃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 所在多有。 陳先生大驚小怪; 是由於他基本知識不足的緣故。 

  二 陳先生說: 

  〃 求是報的一個'特點'是: 舊聞比新聞多。 李敖性喜揭他耄剑弧∫惨源顺擅凰L集的名人恩怨耄劫Y料; 全國無人能出其右; 而他也將這些資料盡可能用到他的報紙裏。 譬如最近吵翻天的華隆案; 各報莫不是在談張建邦的今日; 包括他在交通部長任內的好壞表現; 唯獨李敖一人在大談三四十年前的張建邦; 包括繪聲繪影的'逼母上吊'情節。 李敖似乎不太了解; 每個人都有過去; 每個人的現在和過去也未必相同; 假如一個人的今天已不同於往昔; 何必老揭人家的過往舊事。 李敖至今每論及胡佛; 陶百川等人; 也只能談論彼等不太光榮的一段塵封經歷; 此外再無新義。〃 

  陳先生寫這些話; 首先就曝露了他根本洠в泻煤每辞笫菆蟆!∏笫菆髣摽酰弧≡缍悸暶髟谙龋弧∵@個報紙不屑於和一般報紙一樣。 求是報只有一大張; 篇幅珍貴; 如果一個案子出來; 求是報談的都是陳先生所謂的〃各報莫不是在談〃的內容; 和別的報紙千篇一律;那又何必多此一報? 陳先生要〃談張建邦的今日〃即可; 但是; 不溫故; 又何以知新? 求是報從張建邦當年〃逼母上吊〃追蹤起; 正幫助讀者了解; 正因為過去有個不仁不義的張建邦; 今天才有個不三不四的交通部長! 今天台灣人民所以這麼蠢; 這麼容易被國民黨; 民進黨; 及一般報紙所騙; 原因之一; 就是健忘; 就是只看眼前; 只知道眼前; 完全忽略了策往以知來的作業。 陳先生說:〃李敖似乎不太了解; 每個人都有過去; 每個人的現在和過去也未必相同; 假如一個人的今天已不同於往昔; 何必老揭人家的過往舊事。〃 

  但是; 如果一個人的現在比他過去還壞; 還可惡; 其壞; 其可惡的程度今天猶甚於往昔; 並且是從往昔沿續而來; 青出於耍弧≡噯枴ㄟ^往舊事〃能不揭嗎? 不揭又何以知 〃黃河之水天上來〃 的真相? 這種揭〃過往舊事〃的方法; 就是歷史學上的述往方法; 法律學上的前科方法; 這是研究一個人惡性的必要步驟; 陳先生卻公然要抹殺這種方法; 對這種方法大驚小怪; 這也是由於他基本知識不足的緣故。 至於他用〃繪聲繪影〃四字來評論李敖舉證明確的張建邦〃逼母上吊〃事實; 更顯出他為張建邦護航; 已經護航到抹殺事實的程度; 李敖是用真懀麑崜模弧£愊壬荒芊廴C腿; 亂以〃繪聲繪影〃戴人帽子。 至於他談到李敖〃只能談論〃陶百川; 胡佛〃彼等不太光榮的一段塵封經歷; 此外再無新義〃; 其實李敖多年功力所在; 就在這裏; 台灣讀者多年來從一般報紙上; 看到的都是你吹我捧 

  ; 看到的都是包裝得完美無暇的拢t相偉大人物; 李敖卻獨以證據拆穿之; 這就是〃新義〃。陳先生譏諷〃再無新義〃; 我奇怪陳先生為何不用這四個字要求要求老生常談的一般報紙看; 看看它們是什麼枺鳎俊‰y道整天整年都是那貨色; 陳先生才以為不菜嗎? 

  三 陳先生說: 

  〃 李敖自己多年來大概洠颤N變化。 比方他恨胡茵夢; 儘管兩人分手多年; 他仍記恨迄今; 恨烏及屋; 連胡星媽都陪著倒楣。 因此; 他在求是報上連載攻擊胡茵夢母女的文字; 也就無足為奇。 男女分手; 各覓各的幸福去; 何必長年記恨? 甚至形諸文字廣為散佈; 李敖似乎連一個普通男人擁有的雅量修養都洠в小!ā

  在這裏; 陳先生又以兩性專家的姿態出現; 評論起我跟胡茵夢的離合問睿齺砹恕!∵@又顯示了他根本洠в泻煤每辞笫菆螅弧“盐腋饓舻氖拢弧∈┮杂皠⌒侣勈降氖芯u論了。 殊不知我寫; 副睿髡f是; 是傳記式文字; 其中一部分; 述及胡星媽偽造學歷等事; 是實事求是的寫法; 如果只寫好的; 不寫壞的; 難道才滿陳先生的意麼? 我認為那反倒是可恥的。 至於說我〃長年記恨〃; 也是陳先生一孔之見。 我若〃長年記恨〃; 為何求是報中會登出我和別人讚美胡茵夢的文字? 陳先生若對胡茵夢當年以妄語中傷李敖; 以偽證陷害李敖至陷李敖於冤獄的事略有所知; 理應驚嘆李敖的〃雅量修養〃; 確為〃普通男人〃所難〃擁有〃的。 我感謝陳先生不拿我同〃 普通男人〃 看待; 我以我不是〃普通男人〃為榮; 敢愛敢恨才是大丈夫; 不是嗎? 一味的做爛好人; 窩囊廢; 還以〃普通男人〃為〃雅量修養〃尺度量人的人; 是我看不起的。 

  四 陳先生說: 

  〃 求是報上充斥不少舊文新刊; 此點嚴重侵犯了讀者的權益; 李敖卻隻字片語的說明都洠ё觥!±畎綄⒉簧僖呀洶l表乃至集結成書的文字; 重新登載於求是報; 包括他那篇長篇小說。 求是報一天一大張; 如果自己一人寫不來; 何不登一些真正的新聞和讀者的作品我指的是文學創作; 不是罵來扯去的佛理論辯; 老拿自己的舊作填塞版面; 實在有傷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 

  我早在主持〃文星雜誌〃時代; 就有〃舊文新刊〃一欄; 原因是我見多識廣; 新刊舊文; 在幫助讀者能夠習用前述的歷史方法。 目前我辦求是報; 為了同時增加讀者對新聞事件背景資料或參考資料的速成; 我也酌予〃舊文新刊〃。 而這些舊文; 大多以我十年來的作品為主。 我的書; 十年來被禁九十六種; 被搜十一萬七千六百冊; 在國民黨政府大力封殺下; 流傳大受影響; 很多文章雖然寫了; 可是讀者看不到。 所以在求是報創刊後; 為配合新聞事件; 也偶推陳出新; 以廣流傳。 英國大儒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說一個真理未廣為人知之時; 我們要不斷重眩@一真理; 我的用意; 亦即在此; 當然所有的廣告商的用意亦然。 這一舊文新刊; 對十年來能在查禁苦況下買到我的書的老讀者; 或有不周; 但說〃此點嚴重侵犯了讀者的權益〃; 說〃實在有傷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就 

  未免太小氣; 太不厚道了。 陳先生為什麼不看看一般報紙上〃充斥〃些什麼? 滿版的迷信廣告; 滿版的色情廣告; 滿版的冗濫新聞; 滿版的政客新聞; 難道那就是讀者權益和職業道德嗎? 陳先生為什麼不摚ЧP撻伐一下? 至於所謂〃 登一些真正的新聞和讀者的作品我指的是文學創作〃;求是報從未排除過; 但是尚未見到過; 我想台灣如果有真的〃文學創作〃 又何勞我寫啊? 

  五 陳先生說; 

  〃 美國人喜歡扒糞; 然而; 人家扒的是現在的糞; 至少也是最近幾年的; 像:水門案; 以及近日出版的。 三四十年前的舊事; 除非具有重大史料價值; 其餘私人恩怨就讓它隨風而逝吧。 求是報如想長期吸引住讀者; 政策宜更張; 多扒一些現代的糞才好終究; 讀者還是喜歡看扒糞; 而你必須有一些新枺鞑判小! ā

  在扒糞上; 求是報一直在做; 除了歷史方法的外; 〃現代的糞〃; 扒的火候; 是一般報紙瞠乎其後的。 即以扒長榮集團而論; 台灣一般報紙; 那個敢? 再以扒蔣緯國醜史而論;求是報請人兩度赴蘇州; 扒出蔣緯國遺棄母子的行徑; 又那個報做得到? 不過蔣緯國若照陳先生的是非標準〃 三四十年前的舊事; 除非具有重大史料價值; 其餘私人恩怨就讓它隨風而逝吧〃 的標準; 自然會怪我多事; 自然會繼續不認親下去。 只可惜蔣緯國和陳嘉宗爽了; 人家被遺棄了可憐的母子; 又如何呢? 陳先生口口聲聲要求〃 你必須有一些新枺鞑判小ā≌娌恢酪觞N新? 被蔣緯國掩埋了五十多年的私生子; 被求是報挖出來; 陳先生怪不夠新; 難道非扒出個產科病房新生兒出來; 才算新嗎? 

  六 陳先生說: 

  〃 以上說了一些求是報負面的話; 其實; 它也有可嘉值得肯定的地方。 比方它比較重視文化新聞; 以馬克吐溫等作為社論睿浚弧≡谥腥A民國整個報業史上可為空前未有。 還有它那赫赫有名; 已然成為獨家風格的'三點不露'彩色巨幅照片; 據我私下觀察; 是吸引不少讀者購報的主因; 且刻意標明是給新聞局長邵玉銘看的; 頗有幽默的挑戰意味。 三點照片每天一張; 一月便有三十張; 比台灣版的'花花公子'雜誌更豐盛; 男讀者有福了。 〃 

  陳先生這番話; 乍看公道; 其實又何嘗不〃小化〃了求是報? 求是報是特立獨行的大丈夫報; 從〃不奉正朔〃開始; 它是中國唯一一家誰都敢罵; 真正無黨無派的報; 它有幾十項優點與特色; 卻只被好文而色不盲的陳先生看到了區區兩點; 並講評說〃 從內容批判;雖不算菜; 也洠в刑貏e好到那裏去。〃這種公道; 多有趣啊? 

  更有趣的是; 陳先生文章最後; 居然改起李敖的文章來了。 令我想起幾年前〃 掃蕩週刊〃 主持人大登廣告說他文章比李敖寫得好的妙事。 人間妙事; 本來甚多; 班門弄斧; 亦屬常情。 但是魯班門前; 只可弄斧; 不宜真的動手去做木工; 更不可妄想 〃修刪去贅〃( 陳先生這四個字就不成中文之辭! )妄想改祖師爺的作品。 祖師爺就是祖師爺; 他本人可以不說一句話; 但是旁觀者會大笑弄斧者不自量力; 弄斧者自彰其醜而已。 什麼時候民眾日報重金禮聘; 請我到高雄講一次〃中文修辭學〃的演講; 也許我會當眾點化陳先生; 你的不通在那裏。 你什麼不好比; 要跟李敖比中文; 你瘋了!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一日下午三時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又一元官司——高雄市政府被罚一元记

  在台北市政府被我罚过一元后,高雄市政府又被我逮到,也罚它一元。全部经过,比罚台北市政府还精彩。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我出版了《我给我画帽子》一书,上市后,高雄方面,由盐埕区大仁路一四一号孙慧珍代为销售。不料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有警员王聪琰者,跑来查扣,并出具编号第0三九三三四号“高雄市政府取缔违法出版品录影节目带三联单”一纸,以资证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