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房地产神曲 >

第11章

房地产神曲-第11章

小说: 房地产神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生态住宅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兴起,大家已愈来愈关心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加关注拟购房屋的环境设计,于是开发商就投其所好,大打生态环保牌并且牵强地定义为“生态=绿化”,“搞房地产要先搞环境”、“卖房子也是卖环境”,成为他们的口头禅。现在有种说法叫做“物不在精,有绿则美”,“都市里的村庄”、“花园小区”、“绿色住房”等概念更是扑面而来,并且绿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的混淆和解释让你晕头转向——这里的小区是“18万平方米低密度多层花园式住宅”,那里的楼盘是“39%超高绿化生态社区”。那么究竟什么叫绿色健康家园?等你入住新居后才发现只是几颗小树苗和大片铺草坪砖的停车场,不过在开发商眼里,这些小树苗终究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的,你就等着熬吧!它至少可以见证你下一代的成长历程。


第三部分成为上帝:天堂里面有什么?(2)

    ○  智能化天堂    
    根据建设部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要求,智能化住宅要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也即智能化住宅是将各种家庭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与建筑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住宅。智能小区由众多智能楼宇组成,其旨在通过高度集成的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把社区的保安、物业、服务及公共设施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和最优化管理,使小区内居民可以24小时与社区医院、学校、超市、娱乐场所等处联络,以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根据这样的要求,恐怕眼下大打智能化牌的楼盘没有几家符合条件。但随着因特网“飞入寻常百姓家”,高科技、智能化成了一个什么都可往里面装的大筐,智能化住宅小区也成了这个筐里的“佼佼者”。但现在的所谓智能化小区往往就是一套自动化保安控制系统或一套计算机局域网,还有什么门禁窗磁系统也算是智能。智能未见得拥有多少,但购房者从腰包里掏的钱却多了不少。开发商说的很实在:“以前没做过智能化,但现在不做不行,它是一个卖点,别的企业在搞,我们当然不能放过。”在这里他们卖的也只是概念,曾经有个号称智能化的小区,笔者全面深入地浏览完该小区所有的介绍资料后才发现,只有一个预埋宽带的接入端口,你要上网还得另外交一笔钱,让网络公司给你开通,你说让人晕不晕!    
    ○  名人型天堂    
    要扩大项目的市场影响力,提升项目的知名度,进而带动项目的销售,有很多手段,其中快速有效的,要算是名人效应了。请名人作秀吸引眼球,搞点什么剪彩或者开盘典礼,甚至免费送给名人一套房子让你与名人同在一片蓝天下,让大家也沾染点“名气”,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这一招还真管用,你想啊,我们一开口就说某某名人也住在我们小区,是不是脸上很有光,心里很自豪?殊不知是名人沾了大家的光,笑纳了由全体业主们集资的大礼一份还不用说谢谢。更有甚者,名人们转手就把这套房子出租,你在小区里根本见不着他或她的影子。    
    ○  建筑创新型天堂    
    华夏几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和建筑精髓,没能让开发商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倒是模仿秀搞得不错。他们认准了大家没去过欧洲、美洲,并把国外建筑的外表样子照猫画虎地搬了回来,然后鼓吹为欧陆风格、地中海风情,并且号称作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优化和升级,实际上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把他们认为富有地域特色的统统抹去,或者幼稚地认为罗马柱就代表欧洲风格、椰子树就代表地中海风情,建成的房子就像一个穿着百家衣的乞丐。消费者不仅仅为了风格、风情付出了大把的银子,还得忍受10年、2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精神折磨。    
    开发商所描述的稀奇古怪的天堂可以说不胜枚举,为了不让你再为此事烦心,咱们就此打住吧。    
    


第三部分谁在地狱:购房者和城市(1)

    既然社会是个网状链条型体系,那么,地狱里绝对不止购房者一个人,跟随他们一起痛苦的,还有城市。我们之所以感受到购房者在地狱,而忽略掉其他同样被房地产拉下地狱的苦难者,那是因为购房者发出了呻吟,而其他的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不同民族、不同人的价值取向可能千差万别,向社会索取的环境要求也各不相同。譬如说深圳;大多都是激情创业移民的人士,和内地城市相比,深圳必须为这些人士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包括浅层次的政策鼓励与支持,以及深层次的社会对创业者的机会考虑。如果这样做,暂时会损害一些符合城市生活特色的休闲环境,居民们恐怕都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此所有城市的管理机构,都必须为自己的居民提供符合城市特色的相应环境,只有这样,21世纪最宝贵的人才才会对城市打个满分,经济才能发展,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将不好带。    
    但无论不同城市人口之间的价值取向有多大差异,城市都必须满足他们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这是及格分,其他的诸如创业环境、休闲环境、学习环境,才是对不同城市政府的加分考试。这个及格分,就是生活环境,检查一个城市是否及格,有一个简单的指标,那就是看居民对该城市的生活是否具有幸福感。    
    今天大多并非土生土长的城市居民们,其实对幸福的要求一点儿也不高。他们离开家乡,来配合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一点很类似于他们的父辈,上世纪50年代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去西部、三线参与拓荒建设。姑且抛开爱国心和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壮志不说,其接待者们一定会客气地给他们一个可以安身和落脚之地,以便让奔波的身躯有一个舒展的私人空间,让盆盆碗碗有一个摆开的地方,并尽量想办法给他们做一个简单的篮球架或者员工活动中心,好让他们的业余生活觉得充实满足。当这两点达到以后,那些甚至留过洋获得博士学位的才俊们,就会心满意足地在偏远的山沟里扎根一生。    
    与20世纪50年代的“飘一代”不同,今天21世纪的“飘一代”离开了熟悉的故土家乡,基本上无人提供落脚的地方,还需要自己去寻找精神的快乐。将两个“飘一代”的幸与不幸相比,50年代的“飘一代”虽然离开城市到山村,但尚可获得大有作为的舞台,去实现人生的满足,物质上有所不幸,但精神也是幸福的。而21世纪的“飘一代”们,大多数没有超越落脚之处和业余生活的束缚,连人生理想还没有展开,就被房子等初级问题彻底搞蔫菜了。    
    来到城市寻找安身落脚之处,就遇到了“政治化”的房地产时代,从而将自己整个人生旅程全部改写,这也许将是生活在21世纪初的整整一代人悲剧的根源。    
    不论主角们贱贵贫富,让我们先看看正常的人生,其幸福要素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1)必须要有一个落脚安身之处。富豪们住别墅,平民们住筒子楼,年轻人住公寓,农民们住自建房。    
    (2)一个惬意的朋友圈子。富豪们和精英们聊天,平民们扎堆打麻将,年轻人聚众跳迪斯科,农民们在村口的槐树下摆龙门阵。    
    (3)一个和伴侣组成的家庭。富豪们可以暗地里三妻四妾,平民们有个不下堂的糟糠妻,年轻人自由恋爱找个对象,农民们则千辛万苦娶个婆姨。    
    (4)一个实现人生理想的岗位。富豪们拥有的是公司,平民们照着机床或者卖货,年轻人根据兴趣能力找份工作,农民们则在一亩三分田上种瓜种豆。    
    只要实现了这四点,钱财其实就是身外之物了,只要每个人进入这些相应的要素里安居乐业,就算是幸福生活。当然,不同人士要素点里面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这个社会才显得丰富多彩。富人们奔驰宝马一掷千金,而农民们稀饭干菜勤俭持家,生活虽然千差万别,但幸福感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同圈子里的人角色互换,譬如穷人生活圈的人进入富人生活圈,由于其系统的冲突和不兼容性,一定会出现许多哀怨故事,这些故事写下来,就是琼瑶的伤感小说,而富人圈子里的人跳到穷人生活圈,可能就是一部发人深省的落魄史。    
    可是,如今21世纪“飘一代”的人,因为落脚之处的丧失,可能连这些最简单的人生幸福都享受不到了。且看房子是怎么样阻断他们一生幸福的。


第三部分谁在地狱:购房者和城市(2)

    ○  落脚之处成为巨大的门槛    
    大部分买房者,都是经过家庭三代的血汗,勉强获得了一个落脚之处,并由此付出了10—20年的按揭债务代价。以往“三代血汗”只是一个形容词,表示购房者获得住房的艰辛,而在我眼里,“三代血汗”则是一个内容详实的名词,一套房子正在吸三代人的血汗。第一代是父母,子女收入差的,迫使他们动用“棺材本”,即便侥幸没有动用的,房子已经影响了子女孝敬父母的预算,一旦儿女们买了房子,老人们最好烧香祷告别患恙生病;第二代是购房者本身,房子不但榨取了他们对父母的义务,而且还榨取了人生最基本的社会预算,包括娱乐、学习、购物,这会导致智商和创造力下降,生存能力也随之降低;第三代是购房者子女,房子榨取了孩子们的学习预算,使得下一代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他人。今天,“三代血汗”现象还表现在购房者不敢旅行、不敢购物、不敢上医院、不敢失业等初级阶段。我们还有理由相信,“三代血汗”最终将是下一阶段社会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大规模的老无所养,也可能是严重的失业率,还可能是缺乏训练的人生迷惑。更可怕的是,这些现象没准会集中爆发出来。    
    ○  房子阻挠了快乐的交际    
    一切都需要成本,交际也是如此。如果城市变大了,社会又是以富豪阶层为主导,由交通与消费组成的交际成本就会迅速攀升。对于购房者来说,既然已经承担了昂贵的住房代价,那么就不得不削减交际成本。这意味着,信息难以及时互通,不良情绪难以及时抚平,更享受不到集体生活的快感。一个社会苦闷寂寞的个体太多,将导致个体精神免疫力下降,抗压能力降低,诸如焦虑、自闭等精神疾病广为泛滥。如果范围控制得当,还只是社会某个零部件的不幸,一旦范围控制得不得当,那社会的整个机理就会出问题。    
    ○  房子成为婚姻家庭的杀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除了人类社会意义的感情结合之外,还是生理生殖的问题,这是社会现象,也是自然现象。在动物世界里,每每到了发情期,雌雄会结合。结婚在人类社会中只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双方都到了法定的婚配年龄;二是双方感情到位,自愿结合,这一点受婚姻法的保护。可是在今天,又凭空多添了一个新条件,那就是房子,许多都市女孩子择偶的标准,就是看对方是否有住房。和过去结婚的“三大件”不同,“三大件”是婚姻的附加条件,而房子却是婚姻的基本条件,女孩子们可以不要求有车,但一定要求有房,因为房子是家的物质载体,也是婚姻的外壳。    
    幸运者一旦靠按揭买了房,就避免了成为光棍的不幸,但新的不幸也许就从此拉开了序幕。房子的负担,不但占去了双方感情培养交流的物质预算,还是双方挥之不去的心头愁云,占去了双方感情的空间。每当看到别人住更大的房子,买了车子,或者去夏威夷旅行时,我想,这些为房子所困的男女双方,心头都会“咯噔”一下。    
    ○  房子影响了事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序上讲,事业也许能够决定房子,但是房子一定不能决定事业。大多数30岁上下的人在事业成功以前,以先成家后立业的古训为诫,迫不得已选择拥有房子,这美妙的想法恰好就成为了他们影响事业成功的最大障碍。    
    房子影响事业的第一个原因是,迫于房子的款项压力,许多人不得不透支生命。以“纯粹赚钱”取代“经验积累”成为了工作的第一目标,否则就会上银行“债主”的黑名单。可从古至今谁都知道,在成功之前先得付出,以换取足够的经验,付出的过程有长有短,因人而异。但透支和按揭债务悬在头上,许多人因此显得非常浮躁,他们必须在工作的第一天就开始以青春换取财富的历程,哪管经验成长和身体本钱。这样长期下来,他们体力耗尽,经验技能江河日下,年龄一大就动力不足,整个前途堪忧。    
    房子影响事业的第二个原因是,正是因为城市人口将工作看得很重要,所以方便工作的住宅,比如CBD里面的,靠近轻轨地铁的,都以高价销售。一番竞价拼搏以后,力量单薄者只好在城市外围居住,每天必须拿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奔波。时间长了也就疲了累了,不得已只得选择离自己住房近的公司上班,从而有可能放弃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曾经有一位北京的老板给我讲,他现在招聘任何重点岗位,都必须考虑应聘者住在何处,因为他相信再敬业负责的员工,如果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花三四个小时,谁也无法想象他有足够的脑力、体力和精力来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    
    说完了地狱里的购房者,我们现在来看看城市的遭遇。连开发商都认为,今天的房地产业这般发达,最大的受益者是城市。房价上去了,房地产的利税就上去了,地价也上去了,GDP就极大繁荣;城市带形成了,现代化实现了,区域合在一起就能发力了;城市变漂亮了,形象上去了,招商引资的机会也就来了……这套逻辑认为,开发商最多也就是单个楼盘赚点钱,而城市则是凌驾于每个楼盘之上整体赚钱。    
    冲着这份美好图景,城市就乐得屁颠屁颠的和开发商联袂携手登台,政府也以“经营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名词,而那些在“经营城市”中表现卓越的开发商,也被授予“优秀城市运营商”这一类的光荣称号。


第三部分谁在地狱:购房者和城市(3)

    在“经营城市”这一科学术语的支持下,城市就开始往天堂般的未来奔跑而去,各级政府纷纷为城市做起了10年规划20年规划。一个个副中心拔地而起,小型城市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变成超级城市,大片的良田变成钢筋水泥,大量的郊区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虽然这些远景大多还仅仅是纸上谈兵,但并不妨碍这些未来规划范围的土地,以千亩为单位,几年内全部以高价拍卖给开发商,将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变成今天白花花的银子。    
    所以,今天的中国城市,都有几个冠以科技、居住、休闲、工业、生活、行政等称号的副中心。这些副中心加起来的面积,可能比老城区还大。我唯一担心的是,未来这20多年里,是否真的有那么多人到这些地方居住。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