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礼记 >

第19章

礼记-第19章

小说: 礼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 
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 
亲,如此之谓备,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 
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 
而已矣。不求其为,此孝子之心也。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 
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既内自尽,又外求助,婚礼是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 
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此求助之本也。 
     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则具备。水草之 
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 
草木之实,阴阳之物备矣。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 
在,示尽物也,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 
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诸侯耕于东郊,亦以共齐盛; 
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 
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 
也。及时将祭,君子乃斋。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以君 
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斋;不斋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 
及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故 《记》曰:“斋者不 
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 
是故君子之斋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斋七日以定之,致斋三日以 
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 
     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夫人亦散斋七日,致斋三日。君 
致斋于外,夫人致斋于内,然后会于大庙,君纯冕立于阼,夫人副祎立 
于东房。君执圭瓒裸尸,大宗执璋瓒亚裸。及迎牲,君执纼,卿大夫从, 
士执刍,宗妇执盎从夫人,荐涚水;君执鸾刀,羞哜;夫人荐豆。此之 
谓夫妇亲之。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 
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也,与境内乐之。冕而 
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此与境内乐之之义也。 
     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裸,声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 
夜》,此周道也。凡三道者,所以假于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故与志 
进退,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重。轻其志而求外之重也,虽圣人弗能得 
也,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尽也,所以明重也。道之以礼,以奉三重 
而荐诸皇尸,此圣人之道也。 
     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 
终者如始,馂其是己。”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馂鬼神之余也,惠术 
也,可以观政矣。”是故尸谡,君与卿四人馂;君起,大夫六人馂,臣 

…  05…

馂君之余也;大夫起,士八人馂,贱馂贵之余也;士起,各执其具以出, 
陈于堂下,百官进,撤之,下馂上之余也。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 
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修于庙中也。庙中者, 
境内之象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 
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民夫人待于下流, 
知惠之必将至也,由馂见之矣。故曰:“可以观政矣。” 
     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 
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 
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 
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 
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 
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 
见贵贱之等焉,见新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 
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论。 
     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诏祝于室,而出于祊,此交神明之道也。 
     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中则全于君。 
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全于子。是故不出者,明君臣 
之义也。 
     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父北面而事 
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此父子之伦也。 
     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尸饮九,以散爵 
献士及群有司,皆以齿。明尊卑之等也。 
     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 
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 
     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大庙,于不敢专也。故祭 
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向,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 
之;再拜稽首,受书以归,而舍奠于其庙。此爵赏之施也。 
     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祷立于东房。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 
镫。尸酢夫人执柄,夫人授尸执足。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 
明夫妇之别也。 
     凡为俎者,以骨为主。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前贵于 
后。俎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是故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贵者 
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惠均则政行,政行则事成,事成则功立。功 
之所以立者,不可不知也。俎者,所以明惠之必均也。善为政者如此。 
故曰:见政事之均焉。 
     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 
此之谓长幼有序。 
     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唯有德之君为能行此, 
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界之为言与也,能以其余畀其下者也。辉者, 
甲吏之贱者也;胞者,肉吏之贱者也;翟者,乐吏之贱者也;阍者,守 
门之贱者也,古者不使刑人守门。此四守者,吏之至贱者也。尸又至尊, 
以至尊既祭之末,而不忘至贱,而以其余畀之,是故明君在上,则境内 
之民无冻馁者矣。此之谓上下之际。 

…  06…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禘、礿, 
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也。故曰“莫重 
于禘、尝”。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田邑,发秋 
政,顺阴义也。故《记》曰:“尝之日,发公室,示赏也。”草艾则墨, 
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故曰: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不可 
不知也。明其义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义,君人不全;不能其 
事,为臣不全。 
     夫义者,所济志也,诸德之发也。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 
其义章,其义章者其祭也敬;祭敬,则境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是故君 
子之祭也,必身亲莅之,有故则使人可也。虽使人也,君不失其义者, 
君明其义故也。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必敬也弗可得 
已,祭而不敬,何以为民父母矣?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 
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 
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铭者,论潠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 
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 
矣。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 
     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 
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 
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大庙,公曰:‘叔舅!乃 
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宗周,奔走无射。 
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 
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夜不懈,民咸曰:“休哉!”。’公曰:‘叔 
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悝拜稽首曰: ‘对扬以辟之。勤大命。’ 
施于烝彝鼎。”此卫孔悝之鼎铭也。古之君子论潠其先祖之美,而明著 
之后世者也,以比其身,以重其国家如此。子孙之守宗庙社稷者,其先 
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此 
三者,君子之所耻也。 
     昔者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 
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 
是也。 
     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子孙纂之, 
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大意 

     本篇进一步发挥前篇宗旨,立足于人伦现实阐明祭祀之礼的含义。 
统,在这里是根本的意思,祭祀的节目虽然非常之多,但从根本上说来 
都归结于人心。人类对祖先乃至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具有一种深厚持 
久的情感,此即儒者所言的孝心。儒者珍惜这种情感,故而重视祭祀, 
因此本篇一开头就极力强调,祭祀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是发自内心 
的表现。 

…  07…

                              经解第二十六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 
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 
教也;恭俭庄敬, 《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 
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 
 《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 
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 《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 
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 
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 
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 《雅》《颂》 
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 
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 
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 
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 
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于轻重也,绳墨之 
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 
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是 
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 
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 
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美于礼。”此之 
谓也。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 
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 
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 
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 
有乱患。 
     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 
则长幼之序大,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 
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 
之败起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 
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此之谓也。 

大意 

     本篇题名为“经解”,即对儒家六经的概括性论述。孙希旦认为, 
孔子编定《诗》、《书》、《礼》、《易》、《乐》、《春秋》之后, 
尚未有“经”这个名词,故而此篇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的后学将孔 
子对六经的评价记录下来,即为此篇。本篇大致可分为三段,首先评论 
六经对人教育的得失,其次论天子应具备的德性,最后论述礼对于国家 
的意义。 

…  08…

                             哀公问第二十七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 
 “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 
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 
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 
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 
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 
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 
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行之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 
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 
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孔子待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 
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 
     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 
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公曰: 
 “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 
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 
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 
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大婚既至,冕而亲 
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 
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 
已重乎?”公曰:“寡人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