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正版语文 >

第18章

正版语文-第18章

小说: 正版语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爱的老师,不论您是语言学的泰斗,还是汉语界的达人,不论您的学问得自祖传,还是来自西方,既然您批改我的试卷,我就是您的学生。

  学生认为,辨析词义,首先要辨析字义,当务之急是搞清楚“突”和“忽”的含义。学生刚才偷偷打开智能手机,查了《说文解字》。“突”字解作“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徐锴注解说:“犬匿于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突然而出也。”“忽”的本义是“忘也。从心,勿声。”

  故而,学生认为,“突”表示更迅猛、更出乎意料。老师,试想您一个人走在街道上,蓦地从门洞里窜出一条恶狗,那是什么感觉。而“忽”,只是被关在记忆和意识的门外,虽然也出人意料,但出现得相对舒缓一些。

  刚才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我又用手机偷查了《三国演义》。“突然”出现在第120回:“晋主览表才罢,张华突然而起,推却棋枰。”“忽然”出现在第9回:“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从这两个例句,可以看出两个词之间微妙的差别。张华身为秘书丞,目无领导,突然起立,把主子吓了一跳,可见“突然”更出乎意料。董卓出行,忽然风狂雾昏,虽非吉兆,但毕竟不是遭遇台风云娜,也不值得太大惊小怪,可见“忽然”比“突然”的猛烈程度弱一些。

  学生还发现,表示状态向好的方向转化,一般用“忽然”,而不用“突然”。《老残游记》第5回:“你们到好!忽然的慈悲起来了!”有位诗人也写过 “忽然,一朵莲花”的诗句。我忽然想起来了,近年来还有一种流行的用法,“忽然”加名词,成为一个句子。比如:忽然中产,忽然情人。学生主张,这种用法没有错,因为汉语本不拘于词性,中产、情人在这里完全可以做动词理解。

  学生的题答完了,老师,您觉得我能“忽然硕士”吗?

    
/* 102 */
  网名种种     

  文/王佩

  前年参观绍兴鲁迅故居,墙上密密麻麻写满鲁迅先生用过的笔名,我着实吓了一跳。鲁迅一生用过的笔名共有近百个。互联网时代,笔名被网名所代替。鲁迅先生若活到今天,想必网名也不会少。

  网名又叫ID,ID是英文Identification的缩写,意思是“身份”。网名又称为马甲,这来源于赵本山一个小品。上网的人一般都用网名,在网上用真名发言的,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做梦都想出名的人。

  真名是爹妈给取的,网名可是自己挑的,所以网名透露的信息往往比真名更多。我在网上经常去一个论坛,那里的每一个网名都有来历。分析这些网名,能够猜测出他们的个性。像“能不爱江南?”肯定生活在江南一带,而且很懂得享受生活。“胡匪”,人肯定很老实,渴望自己身上有点匪气。“董事长”,一定是个公司的小职员,真正进入公司董事会的人,反而自称“老妮子”、“老榕”。“今夜太冷不宜私奔”,肯定是个本分人,真想私奔,还管天冷不冷!“卧梅闻花”,肯定没文化,这么老的手机段子,他还拿来用作网名。

  现在网民与日俱增,新鲜的网名也越来越多了。但不少网名都从现成的歌词、俗语中改造而来,意图卖笑,实则卖傻,未见其帖,让人胃口先倒了。当然,也有少数浑然可爱的新网名不断冒出,比如,“趴墙等红杏”、“PK(笔者注:游戏里的对砍)之后发型不乱”。最近我看到一个令我绝倒的网名,叫“大熊猫将进行人工繁殖”,这句话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并没有错,但还是让人不禁莞尔。

  网名这东西,说到底是一个符号,不需要花哨俏皮,只要不让人产生反感即可。长一些也不怕,因为网友在互称网名的时候,肯定都用简称。简称一般用两个字,绝不会超过三个字。任你网名有两公里长,也可以用二、三字概括。有一个网友名叫“清晨2点的灯”,大家都简称他为“2灯”。还有一个人叫“沉淀着人类永恒的孤独感”,大家都叫她“孤独感”。这正是汉语的巧妙之处,不管多复杂的句子,都能用三言两语提炼出它的本质来。

    
/* 103 */
  夸富     

  文/王佩

  夸富是中国人很忌讳的一件事。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内敛。不管日子过得多滋润,都不肯与别人说。有句古训叫“闷声大发财”,有句现成话叫“没事偷着乐”,说的就是这种对待财富的态度。如果有人对自己的小日子沾沾自喜,逢人便说,肯定会遭到耻笑和攻击。

  台湾有个富婆叫许纯美,她张口闭口总是说“我们上流社会的人”如何如何。人送外号“上流美”,她成为娱乐百姓的丑角。

  前些日子,在天涯冒出一个叫qianglan重庆女孩,因写了一贴《在重庆的一个中产阶级的一天》而一夜成名,在网上引起连锁爆炸反应。她的帖子跟贴无数,网民给她取绰号“中产兰”,还成立了“兰迷会”,编纂了《中产兰语录》,极尽恶搞之能事,堪称一桩网上“事件”。

  与海峡对面的“上流美”相映成趣。

  其实,“中产兰”这个帖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记录了她一天生活的“流水帐”而已。但由于她自称“中产阶级”,且透露自己月收入“4000RMB”,从而引起网民们的巨大兴趣。在这篇帖子的结尾,她写道:“看电视,洗漱,倒在床上,盖好被子,拿出一本《张爱玲全集》看起来。房间里弥漫着熏衣草和资生堂润肤露的香味。”有网友模仿她的笔调讥讽挖苦说:“看电视,洗漱,倒在床上,盖好被子,拿出一本《赵本山回忆录》看起来。房间里弥漫着熏蚊香和硫磺皂的香味。”

  “中产兰”其实把网友都当成了知心朋友,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显露给大家。但因为有夸富之嫌,网友非但不领情,还对她发起了狂轰滥炸。多么单纯的女孩啊,单纯得像陀思托耶夫斯基笔下的“白痴”。 事实上,有许多看客比qianglan更“白痴”,一个个上来跟她比富。结果,又遭到其他看客的猛拍。

  说到夸富,一位朋友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他在上海跟一位女海归谈业务。海归去国多年,还用十多年前的眼光看中国,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业务谈完,一起出门,海归说:“地铁我们不坐,今天我们打的。”我的朋友差点喷饭,刻舟求剑,坐井观天,如此夸富,更讨人嫌。

    
/* 104 */
  1980年代     

  文/王佩

  “啊,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首歌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家喻户晓。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是八十年代青年人的统疲皇侵赴耸甏懦錾娜恕:笳呦衷谟懈龀莆剑小吧诎耸甏被?“八零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历纪年。从0到9每十年称为一个年代,年代的叫法,采取“世纪”加“年代”的格式。对于20世纪里的年代,一般省略掉世纪,单说年代。这样用了五十年,倒也安耽,只是进入21世纪以后,麻烦才开始出现。

  首先,大家发现,本世纪初叶的十年,不知道怎么称呼。2010…2019年,可以称为“二十一世纪十年代”,或者采用港台的叫法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但2000-2010年,怎么办呢?总不能叫“零年代”吧?其次,在20世纪那些年代的简称,都不能用了,前面必须加上世纪,才合规范。假如“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现在搞同学聚会,合唱老歌,那么应该这么唱:“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哎呀妈呀,憋死我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麻烦,有人提出吸收英文“1980’s”的叫法,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称为“1980年代”。事实上,这种说法在港台已为很多人所接受,在内地也开始悄然流行。作家马原今年出了一本新书,书名就叫《1980年代的舞蹈》。

  但是“1980年代”的说法,还是遭到了一些语言专家的抵制。他们的理由是:首先,此说法不符合国家颁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其次,这其次的理由就多了,简要总结一下,就是该说法不合以往的惯例。有位专家义愤填膺地说:写成“1990年代”,不伦不类,概念不清,且又易产生歧义,还让人以为是1990个年代!

  在语言问题上保守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无视语言落后于现实的麻烦,一味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就有点认死理了。语言法规总比活生生的语言现实要落后一步,但这不能成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理由。至于新叫法是否产生混乱合歧义,我觉得专家的担心是多余的。中国人掌握新名词的能力超强,即使不用专门推广,新用法也会不胫而走。只有白痴才会把“1980年代”理解成19800年!

    
/* 105 */
  谁来拯救我的手机?     

  文/王佩

  在手机上输入汉字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阌辛艘徊抗δ芮看蟮闹悄苁只院蟆W罱衣蛄艘桓鲋悄苁只锩孀傲宋⑷鞼INCE操作系统,功能堪比一部小电脑。我在里面安装了写字板程序,准备把走路坐车时产生的灵感记录下来。但我很快就泄气了,因为我的手机不能手写输入,只能按数字键敲字,这好比用一把口琴创作交响乐一样,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中文输入法主要有三种:T9输入法,iTAP输入法,字能输入法。其中T9输入法资格最老,影响最大。T9输入法诞生于1983年,当时是西雅图的一家公司为残疾人设计的特殊输入法。令发明者想不到的事,20年过后,全球上亿手机用户都成了伤健人士。

  三种输入法各村有各村得高招,但现阶段,比较这些输入法的优劣是没多少意义的。因为输入法是手机在出厂前预装好的,你买了一种型号的手机,只能用特定的一种输入法,无法自由选择,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剩下的事,就是如何折磨自己的手指了。

  现在的手机输入法,好有一比。有人请你去吃满汉全席,却规定你只能用吸管。当然,世间也有一些手机输入狂人存在,新加坡举行过一次手机输入短信大赛,有一个女孩,只用了43秒就输入了26个单词。我也见过身边手指如飞,边过人行横道,边敲出一首周杰伦歌词的高人,但那些都是人精,不是一般人效法得了的。

  电脑中文输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最好的中文输入法,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去发明。现在有一个可喜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投入到手机输入法的开发中来。当年北京有个发明“码根码”的老先生,到处涂写他的广告。现在,也有一些同样执着的人,天天在中文信息论坛上,贴一些“小膏药”。

  今年10月份,中国要举行首届手机中文输入大赛,其实确切地说,应当叫小键盘输入大赛,因为输入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对这次大赛,我本来满怀期待,心想,被手机折磨的日子终于快结束了。但当我看到一则广告,心马上晾了半截。一家开发输入法的公司,正在招聘专业参赛选手,在赛前进行专门的大运动量训练。这样赛出来的成绩,代表性值得怀疑。怀疑归怀疑,我还是真诚期待高效国产输入法的诞生。输入法啊,救救我花了3000元买的Smartphone吧!

    
/* 106 */
  一粒进球     

  文/王佩

  在足球报道中经常有“一粒进球”、“两粒入球”一类的说法。我们知道,“粒”用作量词的时候指“颗粒状的物体”,比如“一粒砂子”、“两粒药丸”。但足球跟米粒比起来,明显是个庞然大物,本不适合用“粒”。况且,其他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都不用这个量词,没听说过“一粒三分球”、“一粒重扣”这类说法。那么,描述足球进球的时候,为什么用“粒”这个量词呢?

  在北大中文论坛上,一些网友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热烈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这个量词的用法来源于电视转播。在电视屏幕上,足球看上去很小,仿佛一粒一粒的,因此才有了这种说法。另一种观点认为,用“粒”做量词,言外之意是稀少、珍贵,足球比赛进球往往很少,所以要用这个量词。

  论坛真是一个民间智慧迸发的地方,再难再怪的问题,在那里都能找到答案或受到启迪。北大中文论坛一位早年生活在香港的网友证实,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看黑白电视的时候,电视解说员已经开始说“入四粒波”(“波”是英文“ball”的粤语音译)了。还有一位中山大学的网友,特意访问了一位广州的老球迷,那人说,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州已经有“入一粒波”的说法。

  假如这位老球迷的记忆无误,可以确定,“入一粒波”的说法起源于电视转播是没有根据的。《香港广播电视发展史》一书中说,香港的第一家电视台――丽的有线电视台创办于1957年,当时节目内容从欧美购来,全部是英文。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文电视节目才开始在香港出现。所以,“几粒球”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民间,而不是媒体。

  我猜想,(唉,又是猜想),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人们坐在体育场看球,球看上去比较小,加上进球不多,所以观众才开始说“一粒进球”。后来这一说法,被香港广播电台的体育解说员所采用,后又影响到电视解说员。内地电视台从广东开始,在转播足球时,受到香港解说员的影响,也开始有了这种说法,以后逐渐推而广之,“一粒进球”的说法,在华语地区开始普及起来。

    
/* 107 */
  闲看标语     

  文/王佩

  自打开始写“语文运动”,我对文字敏感起来。走在路上,看到有意思的标语,就用手机拍下来。久而久之,竟也积累了十几条。

  在浙江大学的教学楼门前,写着这样一段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话是竺可桢先生当年说的,曾激励过几代莘莘学子。站在这个标语牌前,我开始胡思乱想,现在高等教育产业化了,学生是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法律地位上与母校是对等的。这条标语旁边如果再加一段话,那就完美了―― “浙江大学,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把学生招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招待所,国庆期间,打出这样一条标语:“大学生、残疾人住宿打六折”。这话我越看越不明白,大学生什么时候跟残疾人划成一类了?不过还有更深奥的。前天晚上出门散步,在一个居民楼的窗户外面看到一块黑板,上写着:“内有老人,请勿停车。”为什么有老人,就不能停车呢?想了半天才明白,现在的汽车都装了防盗警报器,有事没事就警笛长鸣,还一呼百应。大概是房主害怕这玩意响起来没完,惊吓着家中的老人吧?也只能有这一种解释了。

  在杭州绕城公路收费站,我看到一条很醒目的标语:“站立收费笑迎八方来客”,还有下联,我没记住。原来现在的公路收费员都改站立服务了。实际上,站立收费还是跪式收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费要合理,而且不能收起来没完。

  我最讨厌看到的标语,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