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火炮参加了柏林保卫战,但没有结盟军造成太大的伤亡。
中国“保尔”的杰作
1943年初春,当大地还披着银装的时候,新四军某兵工厂厂长吴运铎奉命来到
新四军二师司令部。罗炳辉师长亲切地接待了他,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研制枪
榴弹。
吴运铎接受任务后,立即把能找到的书都找了出来,翻来翻去,在一本旧杂志
中找到一篇介绍枪榴弹的文章,这篇文章总共不到300 字,主要是介绍枪榴弹的效
用。吴运铎从中获得的惟一信息是:枪榴弹是利用步枪发射的一种小型炮弹,它是
用钢片压制而成的。根据这仅有的信息,吴运铎便开始了枪榴弹的研制。
吴运铎搜集了许多缴获的掷弹筒和各种迫击炮弹,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最后
设计出枪榴弹的制造方案:把粗钢棍锯断后掏空,制成枪榴筒,像装刺刀那样套在
步枪口部,再用铸铁制成形状像迫击炮弹一样的炮弹,装进枪榴筒内,用火药高压
气体把枪榴弹发射出去。
在制造的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首先遇到的难题是没有测试膛压的设备,得
不到需要的数据。吴运铎只好通过一次次试验来测定。其次是如何根据目标的远近
调节射程。他设想用调节膛压大小的方法来控制枪榴弹的射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
机构,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夜晚,吴运铎在屋里查阅资料,想找到一点线索,但是熬到半夜仍毫无结
果。于是,他拿着草图来到车间。
车间里机声隆隆,上夜班的同志们看到吴运铎来了,都围上来,探听新武器的
消息。钳工老高拿起草图仔细地看了一会儿,他建议把枪榴筒的底座和底座柄分开,
成为两个零件,这样既可以节约材料,又便于加工生产。但是,大家对用什么样的
机械装置来调节射程仍然心里没谱。一向少言寡语的车工老李眼睛盯着车床,自言
自语地说:“又快又慢、又远又近……”忽然他指着车床上的换向手柄对吴运锋说
:“厂长,为什么枪榴弹不可以照这个转换装置来设计呢?”一句话提醒了吴运铎。
就这样,依靠大家的力量,调节射程的机械装置问题解决了。
天气渐渐暖和了,研究工作也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吴运铎日夜忙着绘图,
去靶场做试验。图纸交到车间,大家都抢着干。半个月后,第一批枪榴弹和一支枪
榴筒制造出来了。为了使自己的“作品”看上去更漂亮,吴运铎还在枪榴筒上烤上
一层黑色的光。
枪榴弹第一次射击试验就要开始了。保卫工厂的警卫连战士们在靶场四周布置
了岗哨,不让行人走进射击区。全厂的同志都来到靶场。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吴运
锋在干水塘边上选中一棵大树,用绳子把步枪捆在树干上,枪口卡上了枪榴筒,筒
口对着荒地,再把枪榴弹装进筒里,拉开枪栓,推进无头子弹,扳机上系了一根绳
子。等大家都隐蔽好以后,吴运铎蹲在干水塘里拉动绳子,“砰”地一声,枪榴弹
射了出去。接着,不远处传来了爆炸声,尘土卷起烟雾向上冲起,碎片四处飞散。
“成功了!”人们高兴地欢呼起来。吴运铎也激动万分,这一声巨响包含着他
和大家多少心血啊。
第一次试验虽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枪榴弹的飞行弹道不稳定,而且射程也远
未达到要求。吴运铎又重新设计了枪榴弹的图纸,把原来设计的柱状型弹改为滴水
型弹,经过几次试验,弹道稳定了,但是射程仍然只有230 ~240 米左右。为了进
一步提高射程,吴运铎又进行了多次试验。试验证明,枪榴筒和弹都没有问题,他
推测问题可能出现在发射药上。于是,他来到装配车间,把火药倒出来,放在研槽
里研成碎末,这样火药会燃烧得更快、更充分,威力也就更大了。他配好火药后,
装好几发子弹,又来到试验场。结果正向吴运铎所推测的那样,第一发枪榴弹打出
后,很快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不知去向。正在他们翘首张望之时,远处传来了雷鸣
般的爆炸声,吴运铎立即奔向爆炸地点。经测量,枪榴弹的射程达540 米。第二天
吴运铎就高兴地带着枪榴商来到司令部。参谋长看过枪榴筒和弹后,拿起电话,命
令立即布置靶场。
靶场上人山人海,师长、政委、参谋长都到了。吴运铎一连打了十几发枪榴弹,
每一发都打得很远,炸得漂亮。靶场上一次次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罗师
长命令工厂立即将枪榴弹投入生产。
生产出来的枪榴弹很快出现在前线。在桂子山战斗中,枪榴弹第一次立了战功。
在激烈的战斗中,密集的枪榴弹落在敌人头上,打得敌人死伤过半,剩下的敌人只
好乖乖投降。
如今世界上已有近百种枪榴弹,装备枪榴弹的国家也已近40个。从枪榴弹的发
展趋势来看,弹重轻量化,弹种系列化;可采用实弹发射;采用火箭增程技术,可
成倍地增大射程。在众多的武器、弹药中,枪榴弹虽然威力有限,但它使用方便、
具有多种战斗性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枪与大炮的混血儿
1991年11月6 日,曾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步兵第 24 师指挥官麦卡弗里少将,
在亚特兰大美国国防战备协会会议上说:“NflC19——3 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在伊
拉克南部战斗中,以其难以估量的威力、使人惊讶的射程和超出预料的精度,令人
信服地确立了轻武器在赢得这场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这是MK19——3 型40毫米榴
弹发射器自问世以来赢得美国人的最高赞誉,也是人们对轻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地位
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早在1966年初,美国根据越南战场上海军江河巡逻任务的需求,就开始了 40
毫米榴弹发射器的研制。1968年,MK19—1 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开始在越南战场上
投入使用。当时,主要安装在海军巡逻艇及休斯直升机上。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实战
考验,证明该武器系统性能良好,效果显著。于是,美国陆军希望能有一种供步兵
使用的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中,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600 具MK19——l 型40毫米
榴弹发射器。尔后,美国又研制出了MK19——2 型,但它与MK19——l 型相比,改
动不大。1979年,MK19—3 型州毫米榴弹发射器研制成功,与前两种型号相比,其
武器零部件总数减少了 47 %,机匣框由铝材改为钢材,因此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
与使用寿命。在配用弹药方面,MK19——3 型榴弹发射器不仅增加了弹种,而且较
大幅度地提高了弹药威力和射程。1983年10月,美国政府与生产厂家签订了NlC19
——3 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生产合同,并要求在1985——1986年期间,为美国陆、
海、空及海军陆战队提供 2300 具 MKIg ——3 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及MK64--4
型托架。从此,MK19——3 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开始大量在美军中装备使用。
实战表明,自动榴弹发射器可为步兵分队直接提供火力支援;增大步兵面杀伤
火力密度;提高步兵反装甲作战能力和对付多种目标作战能力。它既可小组携行使
用,又可车载或机载,点、面杀伤结合,曲射、直射兼顾,是一种可大大提高步兵
分队战斗力的有效武器。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竞相研制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开始了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以填补手榴弹
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并主要用来毁伤开阔地带及隐蔽工事内有生目标或轻型
装甲目标。1986年,有关部门将研制任务交给了湖南资江机器厂等6 家工厂,由资
江机器厂的厂长朱德林任总设计师。
朱德林于196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火炮设计制造专业。先后在四川长安机器
厂、湖南资江机器厂工作。1977年他完成了77式12.7 毫米高射机枪设计定型工作
;1985年完成85式12.7 毫米高射机枪的设计定型。朱德林因在轻武器设计方面做
出了突出贡献,于1984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同年被授予全国
劳动模范称号。
研制小组首先要确定榴弹发射器的口径。当时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采用的
武器体系有所不同。北约的榴弹发射器采用40毫米口径,华约的榴弹发射器采用30
毫米口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大国,既不靠苏,也不靠美。如果我国采取与他们任
何一家一样的日径,就会有偏靠之嫌。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决定口径大小的一个政
治因素。
从战术、技术角度来讲,既然美国采用了40毫米口径,苏联采用30毫米口径,
即使没有进行深入可靠的技术论证,采用两者的中间值也是可行的。此外,美国40
毫米榴弹发射器配备了破甲弹。而苏联的30毫米榴弹发射器由于口径小,所以只配
备了杀伤榴弹,因此,不具备破甲(反装甲)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榴弹发
射器的效能。我国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通过技术上的努力,能够具备破甲杀伤能力。
为了研制出先进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朱德林带领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优缺点,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独特的设计方案。例如,武器的自
动方式既不采用美国MK19型自由枪机式,也不采用西班牙的SB40的管退式,而采用
导气管式。这样既避免了自由式枪机那种武器质量大、尺寸大的缺点,又避免了武
器在射击时身管前后活动、影响射击精度的问题。此外,导气管式有个突出的优点,
就是能方便地调节自动枪机的后坐能量,这有利于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证枪机动作
的可靠性。
此外,朱德林还有一个非常独到而巧妙的设计:一件多用。如自动机中的机体
部件同时具有7 项功能:机体身、导气装置的受气室、挡壳装置(它可改变抛壳方
向)。缓冲装置、闭膛待击的纵向击锤、处于武器中心位置的提手和装填拉柄。作
为自动机的机体,在具备机体重量的同时,省去了另外6 个所有其他武器都必须具
备的功能部件的重量。
目前世界上几种自动榴弹发射器,即使轻一些的也要20多千克,美国MK19——
3 型更是重达63.7 千克,原苏联的AGS17 型也重达31千克。而我国的35毫米榴弹
发射器带枪架时也只有20千克,重量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由于这项研制任务要填补我军装备的空白,大部分工作都是开拓性的,可资借
鉴的经验和成果有限,遇到的难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引信。引信要服从弹
药,弹药又是发射器研制的关键。引信不过关,发射器的研制就不可能有进展。为
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朱德林长期蹲守在引信厂,以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工夫
不负苦心人,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自动榴弹发射器终于列人我军步兵的制式装备。
1997年7 月1 日,顺利进驻香港的我军驻港部队就装备了这种35毫米的自动榴弹发
射器。
朱德林的卓越才能,不仅受到全国同行们的尊重,也令外国的军方钦佩。一位
来访的美国某企业的董事长曾郑重地邀请朱德林到美国工作,朱德林当即表示拒绝,
他深知他的事业在祖国。
“巴祖卡”传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坦克装甲部队在欧洲纵横驰骋,形成一股难以阻
挡的钢铁洪流。当时盟国尚没有得心应手的反坦克武器。小口径反坦克炮虽然较轻
便,但威力不够。大口径的反坦克炮往往过于笨重,不利于步兵携带和机动,而且
数量很少。当时的陆军将领很为步兵缺乏反坦克武器发愁。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
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也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把武器研制的重点放在了反坦克
枪榴弹上。
1942年春季的一天,在美国阿伯了试验场上,巴尼斯正在组织一次M10 型高爆
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坦克靶车已经发动,参加试验的人员都已到位,发射试
验即将开始。
就在这时,两个美国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来到试
验场。他们要求在正式的试验完成后,能让他们测试一下自己研制的武器性能,巴
尼斯同意了。于是两个年轻人设置了一个临时发射阵地。由于时间匆忙,他们的武
器没有配带瞄准装置,其中一人急中生智,顺手拣来一段铁丝,做成一个简易的瞄
准装置。当一辆为配合M ——10型枪榴弹试验而设置的坦克靶车完成试验任务开始
返回时,这两个青年果断行事,瞄准靶车射击,随着“咝”的一声,第一发命中目
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目标。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在场的人大为惊愕,都把视
线转向两个年轻人。巴尼斯走到两个青年人跟前,接过武器打了一发,也命中了目
标。他手下的参谋人员都接连而上,直到把所有的弹头都打光为止。眼前这种新式
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M10 型反坦克枪榴弹由主角降为配角。M10 型反坦克枪
榴弹和轻便的新式反坦克武器相比,性能并不逊色,但是重量太大,不仅7 .62毫
米口径的步枪不能用,就是12.7 毫米口径的机枪也无法进行射击。被反坦克武器
搞得一筹莫展的巴尼斯现在喜出望外,当场决定立即将这种武器投人小批量生产,
并迅速装备部队。
两个年轻的军官中,一位是陆军上校斯克纳,另一位是他的助手陆军中尉厄尔。
此次他们试验的武器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2 .36英寸(约72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巴祖卡”。
斯克纳在少年时就对火箭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曾自己动手制作并发射火箭。1931
年,他被调往陆军军械部,在阿伯了试验场任职。在那里,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
间都倾注于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到1938年,他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和经验,成为一名学有所长的专家。而此时,世界形势令人担忧,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阴云开始笼罩欧洲。尽管如此,斯克纳的发明并没有得到美国当局的重视和支持。
政治家们热衷于媾和,加上经济大萧条后尚未复苏,军政要员们对新兵器研究根本
不感兴趣。
1939年9 月,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开始对欧洲进行闪电式的攻击,战火迅速在欧
洲各地蔓延。这时,如梦初醒的美国陆军开始意识到反坦克力量严重不足,于是有
人想起了斯克纳,立即将他从远离本土的夏威夷召回,希望他能在反坦克武器方面
有所建树。
当时斯克纳的工作条件很差,缺少资金和设备,他和助手们全凭丰富的知识和
经验来开展研究和试验工作。工夫不负苦心人,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研制成了一
种独具一格的肩射式火箭。发射器不过是圆管子,火箭带折叠尾翼。但要作为一种
反坦克武器,还不符合要求,因为这种火箭弹的战斗部威力还不足以摧毁敌坦克的
钢甲。
正当斯克纳为火箭弹的威力不足而感到苦恼时,一名瑞士人意外地向他伸出了
援助之手。
早在1938年,一批瑞士专家就组织了一次新型的反坦克炸药表演试验,并且特
别邀请了英国驻瑞士武官前往观看。在试验中,一发炮弹命中靶板后爆炸,并把很
厚的靶板击穿。瑞士人这次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