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觅音开慧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最理想的状态?最好的状态,就是既有右转也有左转。这是一般规律,用图像思维,记忆力是最高的,分析事物比单纯使用左脑要准确得多的一种思维方式。
智识与慧识的比较
东方的祖先们,对于后代子孙早就设计好了同时启动左脑和右脑的用脑方式。什么方式呢?一个是中国的语言是达到一种左右脑同时启动,第二个就是中国的文字。根据世界各国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凡是使用拼音文字的,大脑使用区是威尔尼克区,在耳朵后跟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接近耳朵的听力区,所以学习外语的人千万别去死记硬背,多听常常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多听就会了,无论是英语、德语、法语,关键考的是听力,因为拼音文字与听觉区最接近。但是中文就不同了,中文发生在布罗卡氏区,相当于我们太阳穴的后侧上方,而且是双侧同时启动。只要我们说中国话,使用中国的文字,它是双侧同时放电,而且这一个正电、一个负电一旦产生以后,就会在大脑左右的中央,产生一个激活区,古人把这个地方叫做“洞房”。大家知道“洞房”是什么?是男女结婚的地方,很巧妙地把它形容出来,是正电和负电结合的地方,自己的家庭就兴旺了,判断事物就准确了,智慧就出来了。
据BBC科技报导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说汉语的人比说英语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脑。人们在讲英语时,靠近左太阳穴的左颞叶开始活跃。但是,人们在说汉语时,左颞叶和右颞叶大脑却一起活跃。人类灵感在大脑中发生的区域,位于大脑额叶的中央,这个地方正是中国修真学中所说的“洞房”区,也就是左右脑生物电相互激荡、阴阳和合、中气以为和的地方。
这是祖先们为我们准备的语言和文字激活大脑生理功能产生极佳效果的一种设计,所以我们在认识智识教育和慧识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将西方的智能文明和中国智慧同步的文明做一个区别。在我们的生理结构上,都应该进入到这一个状态中去进行区分,当然西方人也并不笨,他们也天然地知道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就非常重视自己进行补偏、救敝,就采用了音乐、艺术以及多使用左手等方法,加以弥补这种文化上的不足,使他们的创造力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这种现象,在整个西方目前的教育当中,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比如,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中,孩子们常常都是以音乐、艺术、运动为主体;而不是像中国现在这样,孩子个头还不大,也就是几十斤,背的书包已经也有几十斤了。西方不是像中国这样进行教育,他们的孩子上学非常轻松,基本上是在快乐当中学习,是在玩乐当中学习。我考察了西方许多学校,他们的小学生大脑没有中国孩子灵光,一个加减乘除也要用十个手指头帮忙,用十个手指头计算,十个手指头不够用的时候,两个脚丫子都要参与加减计算,虽然他们看起来笨,但是却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保护了孩子的慧性。这样的孩子,常常今后的创造力反而优胜于中国的孩子。可惜,这一点没有被人们所发现和认识而已。
问题解决之道
像奥数竞赛,中国孩子把奖杯都搬回来了。外国的孩子只好这样仰望着:你们真聪明,奖杯都属于你们了。但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走上了科研所,走上了社会以后,诺贝尔奖却怎么一个也拿不到呢?这里面的问题在哪呢?过早开发后天的智识,使用智能,就把慧识给消灭了,就不会再具备创造力了,这是在教育系统当中的一个阴阳平衡的问题。没有东西来对智识和慧识的开发与使用,进行协调、平衡,就造成了一些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国由于近百年来全盘的西化,唯智教育就影响了全国。整个中国人,在教育界就形成了一种“外黄内白”,“香蕉型”的学者特别多。什么是“香蕉型”?就是皮肤是黄种人,但是头脑里面所装的全部是西方的知识、西方的文化,而没有中国祖先传承给我们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开口说的是英语,而文言文、古文都在大脑当中是一片空白,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也是不了了之。
这一点,我在海外碰到许多中国过去的大学生,他们的中国文、史、哲底蕴常常不及国外那些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外国的职员。在录用他们的时候,问几个中国历史上的故事、中国最著名的几本古书,常常都是张口结舌,答不出来。这个现象,其实是非常可怕的。这就造成了中国思维模式的丢失和西方思维模式的取代,但是这种取代是非完整性的。取代以后,就是创造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低迷期。我们中国沦为西方科技加工厂的现象,也就极其普遍了。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共性现象。所谓超越西方之道,并不在于社会生产力,而在于超前性的科学创造能力,在教育中培养慧智同步运行的思维能力。可以说,只有这个抓住了才能够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之道,实际上在我们古代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现在海外众多的科学家、学者都在扑向中国,研究中国2500年以前的文化,从老子思想当中寻找出路。比如说,整个德国人口不算多,但是根据他们电视台调查公布的结果,以及采访员在街上随机采访了解到的情况,综合出来一个结果:德国人每四个家庭有一本老子《德道经》。我们中国多少个家庭才有一本呢?中国基本是在道观里才找得到,很难有,普通家庭基本上没人阅读《老子》。我有时就想,外国人对中国的文言文、古文完全不懂、不通,他们却把翻译本的《老子》五千言视为珍宝,这与我们自己对待祖先优秀文化的态度,可以说存在着天壤之别。
老子思想方法论当中的“修之身,其德乃真”,可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办法。中国的文化最强调修身,提升自己性命的水平、质量、品格,就能解决许许多多的困惑和疑难,在修身中开启慧识生理功能,在慧识中深化修身的量变到质变的层次,德慧智同步再造生命的品格和职能。这就是2500年前社会上的一种基本的教育共识。“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这也就是说,通过修身,不是自私的,也不是自利的,而是既要有利于家庭、有利于乡邻、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天下的一种整体教育方法。强调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是这种教育方法的一个根本。从自身做起,就牵扯到为人父母者从家庭做起,就牵扯到从胎教开始,幼儿教育、少儿教育、少年教育都包含在古代的德性教育、慧性教育、智能教育之中。
冥思的慧识与苦想的智识
比如,中国有个成语“冥思苦想”,这个词就高度概括了“冥思”的慧识认识论与“苦想”的智识认识论。“冥思苦想”,非常形象地将学习和思维过程中的难易、主次包容在其中。“思”,是慧识产生过程;“想”,是智识产生过程。
这两者之间,“冥思”可以说是比较超前的最优秀思维方法;然而,我们现代人常常只有“苦想”,没有“冥思”。所以,对人生的际遇、家庭的困难或身体的疾病,自己常常找不到自己的解决办法,而要依赖别人来操控自己的生命。这样,实际上就将自己的精神系统和肉体系统交给了一个不太可信、不太可靠的外环境。真正最可靠的管理,还是在自己身体里面,它既有自我修复的系统,同时也有开发自己聪明才智的系统,需要我们至知而格物,格物而知至,来完成这个认识过程,那么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和事业的顺利。这其中许许多多的现象,仅凭一个浮想是解决不了的。
人类的念头,也就是左脑的思维,每天冒出来的念头大约是24000个,没有一刻止息。包括我们从早上一睁眼,马上就有一个思想出来,实际上是“想”不是“思”,是一个想法冒出来。但是,这两万多个念头却有86%是错误的,准确率是极其低的。所以,我们仅凭左脑来判断事物,犯错率极高;而只有在冥思当中才能捕捉灵感和直觉,抓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抓住事物的本因、内因,而不仅仅只是外因。这样,就能够使自己的命运真正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被外界所左右和影响。
古代的“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甲骨文“恖”,上面是“囟门”的“囟”,下面是“心”。“想”,就是“心”上着“相”,着了后天的相。古“恖”直解:运用道德心灵的先天慧性,与大脑后天智识相结合,通过囟门与天地相连接,进行人天合一的慧识图文思悟,得出最符合自然规律的结论。
“恖”,要求把天门打开、囟门打开,与天相连,心里面的能量、体内的能量与天相连接,来完成一个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发现最准确的直觉、最标准而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的实质,并且顺应它,遵从它,而达到事物准确在我们的身边进行应验和实践,这就是主动进行天人合一、慧识图文思悟的一种方法,去得知符合自然规律的结论。
“思”的过程,是无为而为,是一个轻松、愉悦、快乐的过程。
所谓“冥思”,就是要求我们放松心、身、意,垂帘或者闭目,将私心杂念、欲望、贪心净化干,心和脑与宇宙自然大环境相连。在这种连通的前提下,去致知而格物,物格而知至。获取信息,进行体内与身外的实践,通过慧识的实践把握事物本质。格宇宙大环境之物,与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其中的信息反馈到我们的大脑和心灵之中。
什么是“苦想”呢?“心”着于“相”,为表相外相所困。
《说文解字》:“想,冀思也。从心,相声。”注释:冀思,不同于思,心着于物相的思。“相”压于“心”,心被“相”所蒙,被眼睛所见到的“相”所困惑。
“想”是孤立的,没有外界联系的。心中着于“相”,是心被相所制约下的智识思维过程。
“想”,是通过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区浅表层次的意识区完成的,没有调动大脑质层和大脑核心层的思识库和藏识库里的先天慧识,也就只能是绞尽脑汁,苦不堪言。
在智能教育方法当中,学习是一个“苦”差事,所以古代智能教育学习就有一种苦行的方式,自己强迫自己去提升记忆力。例如,用头悬梁的办法,以防止瞌睡而不能进行记忆;还有锥刺股的办法,拿一把锥子,要睡觉了,就刺一刺自己的大腿或者屁股,鲜血淋漓,靠疼痛来增强记忆。这些方法,实际上都是不可靠的,即使勉强记住了,也会遗忘,而需要“学而时习之”来巩固。
中国的教育和思维方法丢失了什么?
所以,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了一句有趣的话,智能教育的一些内容,对于他来说,是不屑一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慧性思维的人物,他已经在牢牢应用中国古代文明揭示过的“图文思维”状态。他的思维是图像思维,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图文思维。虽然他还没有进入“童话思维”、没有进入“神话思维”这两步,但是他在图文思维上却达到了非常高的阶段。所以,他对我们学校的教育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所谓知识,就是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忘掉以后,剩下的那部分。”
可能我们觉得难以理解,“剩下的那部分”是什么呢?可以说学校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的经验积累,不能陷在里面而爬不出来,只有站在前人的双肩上才能有所创造。例如,爱因斯坦从德国到美国去的时候,刚下了轮船,有一位科学家追着他问一个公式,他说:我不知道这个公式,人家说:你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不知道这个公式呢?他说:字典上有的内容,我为什么要记到大脑里呢?那不占用了我大脑的空间么?你翻翻字典不就行了么?他非常珍惜自己大脑的空余面积,来调动自己的图像思维,而不是轻易往里面塞东西。我们现在人就是拼命往自己大脑里面塞很多的知识,结果自己掉进了知识的陷阱,没有办法将大脑皮层通往质层的通路留下空间,灵感和直觉就会尘封在大脑质层之中。
而且,他还曾经说过:“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指逻辑推理、试验证伪的智能科学研究),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全都做出来了。”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他是指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的智能科学研究;“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他并不感到惊奇。他认为“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全都做出来了”,这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在古代并没有依赖逻辑推理,也没有依赖实验证伪,却产生了大量科技发明创造。怎么实现的?他列不出来,但是我们自己却应当知道,这就是我们祖先慧识生理功能的全面开发,不去依赖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同样能够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产生优胜于当时社会的科学创造。
韩非子在《喻老篇》中也曾经说过:“而慧者不以藏书”。就是说,慧性并不藏在书籍当中,而在心脑之内。慧识,是中国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慧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应当诚信祖先们的认识论、方法论,将它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充分而完整地开发出来。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瞄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这一点,我们要找到答案。他们并不是爱我们现代的文明,因为我们现在的城市森林对他们来说早就拥有了,并且还早已主动放弃城市森林的建设,他们爱的是自然、自然环境。像西方很多的城市,都公园化、森林化。他们也并不喜欢我们工业的发展情况,那个过程他们也早就走过了。他们所看重的,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什么内容?其实被他们视为瑰宝的正是中国的慧性思维方式和修身内求的方法。
不说别的,就是七八年前吧,我们国内出去的留学生什么也不懂,但是要赚点钱花,就把中国的广播体操教给外国人,并介绍说:这是中国的气功、内功。外国人纷纷报名,把马克交给他,称他为“气功大师”,在那里忽悠,还真办起气功班来了,挺“厉害”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西方人对中国人古代这些文化特别酷爱。当然,他们对此还缺乏鉴别能力,但是他们思维深处的那种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是十分明显的。他们想求得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对宇宙自然的全息认识理论,特别是中国的整体观、系统论,他们正在全力以赴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中美教育互考的结论与比较
在教育界,我们却没有把握住这个特点。前些年,中国和美国教育部曾经组成了两个考察团,相互进行考察,得出来一个结论。中国在观察美国教育的时候,看到美国的孩子,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他们都非常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着手指头计算,就整天大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的眼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西方的教育重视音乐、体育、美术而轻视数、理、化,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