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柯云路8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

第10章

柯云路8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第10章

小说: 柯云路8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若不信,现在让你在大会发个言,马上会感到紧张。 在表达方面你是积极还是不积极,自信还是不自信?表达得好不好?大家理解不理解, 赞赏不赞赏?这种感受对每个人都是非常生动的。
  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发言,老师说,你回答得不对,快坐下吧。 他脸一红坐下了。心里什么感觉?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刚说了几句话。家长说,你讲的那是什么话呀!别讲了! 孩子什么感觉?
  在学校,孩子想向同学表达一点友好,表达得不清楚, 被误会了,他是什么感觉?
  
  表达能力是一种最不稳定、最易变化的能力。受到鼓励和欣赏, 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受到打击,容易比较快地受到伤害。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外显和尖端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四,它是诸种学习能力的外显和尖端,所以,表达能力最容易被牵引。
  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表达能力表现出来。观察能力、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表达能力表达出来。表达是它们的外显和尖端。牛最容易被牵引的是它的鼻子,我们不会去牵引牛的肚子。 家长最容易牵引的是表达。
  表达能力很重要,有的人终生缺乏表达能力,成为人生的一大遗憾, 一大障碍,一大困扰。
  
  表达能力的双重性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五,表达能力因为常常是面对他人,具有交际性质,社会活动性质,因此,它既是智力因素, 又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关系最密切。
  就是说,它不仅是个智慧问题,还是个心理素质问题, 性格问题。不仅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还有个大胆不大胆的问题。
  记忆没有什么大胆不大胆的问题,记忆还有什么敢记忆不敢记忆的问题吗? 但是敢不敢说话就有问题了。看书没有敢看不敢看的问题,只有爱看不爱看, 会看不会看的问题,但表达就有敢不敢的问题。
  所以,唯有表达这种能力不仅有爱不爱的问题,会不会的问题, 还有敢不敢的问题。在敢不敢的问题上,就和非智力心理素质沟通。只有表达能力在学习的智能中具有双重性、跨越性,在智力和非智力两个领域都占有位置。
  
  表达能力与自信密切相关
  表达能力与五种积极性, 特别是与自信这一条有极大的相关性。这是表达能力的特点之六。
  我们讲了,所有的能力都与五种积极性相关,但是表达能力还有点特殊性,与自信有极大的相关性。              
 
  8。2  从表达入手,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
 
  在讲了表达能力的特点之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表达不仅是不应该被忽略,而且应该是我们特别重视、 特别培育的一种能力。
  
  一,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就有可能带动其他智力能力的发展。
  二,能够同时提高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特别塑造自信这个积极性。
  四,培养孩子五种积极性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表达是特别容易入手的方面;因为它敏感,容易受牵引,立竿见影。
  所以,从表达能力的积极性培养入手, 特别容易带动其他。
  8。3  一个特别容易解决的问题
 
  表达是特别容易变化的。一个人不注意训练、不想办法克服弱点,可能终生都不会表达。 有的现在已经是成年人,还不是很善于表达。 包括我们的家长,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公开场合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
  朋友们想一想,你已经三十岁了,四十岁了,五十岁了,还没过表达关。 如果你的孩子一生过不了表达关,多惨呢!
  
  表达关是几天就能跨越的
  可是再讲一句话你们就会非常遗憾了,表达关是几天就能过去的, 有些孩子却终生不能越过,做家长的多么失职啊!
  
  因为表达能力不过关,孩子的学习会受影响, 因为他不敢找老师,不敢提问题,不敢与同学讨论。
  因为表达能力不过关,孩子长大后工作也会受影响。他不敢大胆求职呀! 不敢和单位领导沟通啊!
  因为表达能力不过关,孩子即使身处困境, 不敢向社会和友人伸出求援之手。
  毛病多了,起因就是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我们的训练中,有的孩子一天完成了这个变化, 有的孩子七天完成了这个变化。你们为什么让孩子七年、十七年都不发生变化呀?
  那么容易变化的事情,却让它终生不变化。
  如果说这个问题特别难解决,努力十年都解决不了,也许我们就不费那个劲了。但几天、几个月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让它终生不得解决,就因为孩子小时候家长忽略了。那么,你的孩子长大了,上小学、中学了,如果还存在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
  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同时特别容易被忽略,又特别容易解决。 家长们尤其要警醒。
  
  希望家长们积极地进行一次自我检查,表现出自我检查的积极性。 一定要帮助孩子过好表达这一关。
  你不要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不强,就不敢要求孩子。你要对孩子说, 你应该比我强啊!而且我现在也准备过表达关。
  
  从小培养孩子敢讲话
  因为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不同,它和非智力心理素质相联系, 因此有个敢不敢的问题。从小要培养孩子敢讲话,会讲话。
  读书是会读书,没有敢读书一说,可是讲话就要敢讲话,会讲话。 这个孩子敢讲话,这个孩子会讲话,两句话的表扬,一个全面的表扬。
  过表达关,特别是口头表达关,首先从非智力心理素质出发, 先解决孩子敢不敢讲话的问题。突破敢不敢讲话的关口,会不会讲话和爱不爱讲话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定要把敢讲话、会讲话作为一个优秀品质,从小对孩子培养起来。
  
  你的孩子如果在学龄前,希望通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它培养起来。
  要迅速解决。
  会表达,敢表达,会一点东西就说出来, 观察到一点东西就说出来,记住一点东西就说出来,得到大人的欣赏、夸奖,越发爱学, 越发爱记忆,越发爱表达。       
  在课堂上,会一点就举手,站起来一说,老师一表扬,就更爱学习了。 孩子连话都不敢讲,他即使会也不敢举手,老师提问,他其实会但表达得不清楚,不仅得不到表扬反而受到批评,那对他打击多大!
  
  所以,表达上前进一步,有可能将孩子的整个学习带动起来。
  要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处的环境,在学校面对同学和老师,孩子的全部自尊和自信都摆在课堂上。男孩面对所有的男孩和女孩, 女孩面对所有的女孩和男孩。
  要进入孩子的思维呀。不要光知道回家指责孩子分数哇。 要懂得如何使孩子积极性的火苗一点点成长起来。
  表达是一个切入点。
  从表达入手,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突破口之一。
  8。4  训练表达能力的方法
 
  大声讲话法
  “大声讲话法”也是塑造孩子强者心理素质的方法。
  要使孩子逐步提高自己讲话的声音,从小鼓励他敢于大声讲话。
  永远用你朗朗的声音影响孩子。告诉孩子,讲话一定不要自私, 一定要让声音到达对方的耳朵。你讲话的目的是把你的意思告诉对方,可是你够不着对方的耳朵, 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声音达到对方的耳朵,意思进入对方的心中。
  这才叫讲话。
  对小孩训练特别容易,小小的孩子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训练过来了。 
  很小的一个小孩,面对一堆海棠,叫声叔叔给一个。声音太小不行,大声叫给一个, 声音特别大给两个。
  这不是玩耍吗?
  那么,你可以不给海棠,可以打分。这个五分, 那个十分。可不可以呀?孩子很高兴地和你玩,很容易改变嘛。
  大一点的孩子就要用欣赏、夸奖的方法,适当地帮他克服自卑, 逐步走向敢讲话的强者角色。
  家长们要在表达问题上找到提高孩子积极性的突破口,要生动、敏锐、中肯、天才、适度地牵引孩子的积极性燃烧起来。
  8。5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对于婴幼儿来讲,牵引表达几乎是最重要的手段。
  你怎么表扬孩子?他记忆力好不好,不得表达一下吗?他观察得好不好, 不得让他说一下吗?他爱不爱动脑筋,不得说出来吗?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表达也是牵引方向。他没有表现出来,你怎么表扬啊? 怎么欣赏啊?表达很重要,再也不要忽略。
  表达与思维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表达得清楚,能够思维得清楚; 思维得清楚,能够表达得清楚;想得清楚,所以说得清楚。说得清楚, 又有助于想得更清楚。
  有的人可能有这种经验:一个想法,可能原来还不太清楚, 在讲述的过程中慢慢就清楚了。说明什么呢?想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基础。但有的时候, 表达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一个发展。
  
  表达不仅建立在思维、观察、记忆的基础上;还常常推动这些能力向前发展,一步走向敢讲话的角色。
  
  家教格言:
  
  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等能力的一种运用,一种外显, 一种表现。思维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的幸福加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 表达是我们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的一种消费。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整个能力的发展。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运用、表现和尖端。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表达能力是一种最不稳定、最易变化的能力。受到鼓励和欣赏, 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受到打击,容易比较快地受到伤害。
  
  表达不仅是不应该被忽略,而且应该是我们特别重视、 特别培育的一种能力。



五个积极性的培育

  9。1  五个积极性的培育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和综合的表现。 家长的任务只是从小培育起孩子在这方面的五个积极性。
  
  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说喜欢不喜欢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
  是不是非得老师管,非得家长管,有没有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自信?
  在管理自己学习和制定计划的时候,善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有没有管理自己学习的毅力,学习遇到挫折,能不能自己设法解决?
  所谓向上积极性就是,孩子不仅不愿意在管理学习方面比别人差, 而且希望比别人做得还好。
  
  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培养这些积极性全在一些细节。从小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抽屉是一个象征。在玩具和书都有抽屉的情况下, 要把玩具的抽屉和书的抽屉尽早交给孩子管理。
  只要他有一点管理的习惯,就要赞扬肯定,而且家长不再干预。对抽屉的管理常常成为孩子以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一个发端。
  孩子再大一点,就过渡为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方面面。
  希望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不要替孩子管理书包,不要替孩子收拾作业、 课本及摊放在桌上的学习用品。要逐渐诱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用你的欣赏、 夸奖使得他乐于管理,善于管理。
  
  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本质上还包括了自学的能力。 一个对自己毫无管理能力的人,不可能有自学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安排时间与制定计划的能力。
  所以,孩子长大一点,除了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书包、学习用品之外, 希望能够让孩子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小的时候管好抽屉,上学的时候管好书包,慢慢过渡到能够管好自己的时间,这个孩子就逐渐走上了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道路。 
  他就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各门功课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的关系,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9。2  面对具体的问题
   家长面对孩子,常常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勤奋怎么办?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不理想有几种表现,差是一种不理想, 不太好是一种不理想,一般还是一种不理想,不是最好也是一种不理想。 总之,感觉孩子的学习还不太理想,离家长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怎么办?
  可能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也比较努力,成绩也比较好,家长还会提出问题,如何使孩子更好?
  
  以上三个问题是从三个角度提出的。
  一个是爱不爱学习。
  指的是孩子的兴趣问题。
  二是努力不努力。
  三是成绩理想不理想。
  
  爱、努力与成绩的相关性
  爱不爱学习、努力不努力、成绩理想不理想这三方面是相关的。孩子在这三方面不是恶性循环,就是良性循环。
  孩子如果不爱学习,往往学习也不太努力。 而不太努力呢,成绩往往也就不太理想。              
         
  反过来,孩子如果学习不努力,成绩一般不会太优秀;而成绩不太优秀呢, 对学习可能也不太喜欢。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他对学习就不会太有兴趣。而对学习不太有兴趣呢, 可能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受影响。
  所以这三方面有一种相关性。
  
  是不是绝对呢?也不一定。
  有的孩子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相对差一点。 有的孩子虽然不爱某一门功课,可是觉得有责任学好,还是努力去学。这里,不喜欢, 也可能努力。虽然努力了,但成绩仍有可能并不理想。
  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们要特别具体地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9。3  改变自己的家长形象
   希望家长从此真正改变自己的形象,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能够把孩子的五种积极性火苗逐步点燃起来的家长。
  孩子不是太努力,不是特别热爱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从家庭来讲, 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够正确。
  积极性的火苗是非常容易受挫伤的。风大了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要窒息, 太松了又燃不开。一定要把这簇火苗在柴草上逗起来, 家长的主要责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模式
  如下家教方式和家长形象希望终止:
  第一,唠叨式。
  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式呀?自己对号入座。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 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希望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式。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 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将数落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