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柯云路8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

第9章

柯云路8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第9章

小说: 柯云路8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教职员工的所有的名单放在一起,他认了一年,了解了一年,这个校长可能还是糊涂的。
  因为校长在“阅读”这个学校时没有结构。
  所以,结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一本书作者虽然做了划分,但还不够, 如果你想把这本书的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就要求你自己做划分。
  
  阅读就像吃螃蟹
  大家都吃过螃蟹。螃蟹在端上桌之前厨师已经做过处理了, 他把它蒸熟了,或炒熟了。但即使这样,你吃的时候也还要加以处理,能不分壳不分肉的一块儿吃下去吗?不能吧?因为即使是经厨师处理过的螃蟹,也仍然是有的部分能吃,有的部分不能吃,吃的时候还要加佐料。要把那些不能吃的部分剔除,都吃下去要闹肚子。
  阅读在本质上和吃螃蟹是一样的。
  这样说,任何读者都会理解。 你们说读我的书像吃螃蟹一样我也不会反感。
  什么含义呢?
  就是必须把一本书的内容根据你的需要、 你的角度对它进行重新处理和安排。什么是要记住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什么是需要理解的? 什么是需要硬记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要搞清楚。
  又比如吃酒席,一道菜上完又上一道菜,你是一道菜跟着一道菜吃,哪一样都不遗漏吗?不管爱吃不爱吃,是否能消化,全部吃到家。不可以吧?应该有选择吧?
  读书也是这样啊! 跟着书走,自己不动脑子,就好像吃酒席时只知道张着嘴巴,连手都不动,让人往里倒。
  绝对不能这么吃饭,也绝对不能这么阅读。阅读就像吃螃蟹,一定要对其处理, 这是阅读的根本奥秘。
  坦率说,我从来不讲我读书,我说,这一堆书我处理完了。 这并不是说把书卖掉,而是说读书就像处理一个案头工作,这些信息我处理完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些书经过我脑子的处理,哪个是重点,哪个是非重点,哪个上面需要划点线,哪个需要做笔记,哪个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它经过一番主观能动的安排。
  说得文雅一点,叫做整理。把这些书整理完了。
  
  如果你只说读书,那就是跟着走。说处理、整理是什么? 就像吃螃蟹,要进行安排: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 什么该吸收?什么该创造发展?什么需要记忆?什么是随便流览一下就可以的? 哪些内容是天才的?哪些内容是平庸的?
  都要做一点安排和整理。
  这个本领家长们首先体会一下,然后,慢慢启发孩子掌握。
  如果你掌握了,将你掌握的要领告诉孩子。如果你一时掌握不了, 请你把书中的要领告诉孩子。孩子大一点,他可能自己慢慢就能掌握。心有灵犀一点通嘛!
  
  好比让你当校长
  对书进行处理和整理,第一层意义就是按照书籍本来的内容、 结构,完整全面地掌握和记忆。
  一本物理书,一本外语书,一本地理书,通过孩子主动的阅读,最终要把书里所有的内容都掌握了,都记住。书中有章节划分,有段落划分, 有一系列整体和局部的结构,你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就是通过处理真正掌握它们。从头到尾读一遍,没有掌握,再从头到尾读一遍,还是不清楚。
  这样的阅读最要不得。
  读书的关键是什么?首先要搞清大结构,再搞清中结构, 再搞清小结构,这样才能从总体掌握它们。
  
  就好比你是校长,你到了一所学校,学校里一千多学生,二百多老师,校长怎么才能比较快地全面掌握这个学校的情况呢?
  你肯定不能把老师、校领导、学生名单都一一摆在这里,不分轻重顺序, 从头一个名字不落地往下背。这样背的结果,你下了很多功夫,还是搞不清楚。
  作为校长肯定应该这样,到了学校, 先弄清楚学校的大结构,校一级领导主要有谁,要搞清楚。 各个教研室的负责老师是谁,要搞清楚。一共有几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的大致情况,要搞清楚。每个年级有几个班,要搞清楚。一共有多少年级,每个班的班主任是谁。
  这样,校长就对全校有了整体概念。
  
  然后再深入了解:数学教研室的老师有哪几个?生物教研室的老师有哪几个? 逐步把所有的老师都了解清楚。              
              
  那么,一千多个学生怎么了解清楚呢?校长并不需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解呀! 那么,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典型学生,最优秀的和比较落后的,校长可以了解一下。这样,对学校的了解越来越全面了。
  
  读书一定要像当校长一样,拿来一本书,书的整体结构是什么? 前言写了哪些内容?全书共分有多少章、多少篇、多少节, 每章每节大概结构是什么样的?
  不论是复习一本书,还是通读一本书,都要有这种全局概念。从大结构到中结构再到小结构的安排,是读书的根本。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大型企业的厂长,不可能把所有的职工名字都记住。那么,他怎样掌握这个工厂的情况呢?不可能把每一个职工的名单摆出来,一个人一个人逐个了解,不必要这样。
  肯定也要这样, 先了解厂级领导的状况,有几个车间,每个车间的主任是谁?车间下面工段一级, 工段长是哪些,素质怎样?全厂人员的安排如何?生产总值多少?有了大的概念, 再逐步深入到各工段、各班组,细化到工人的状况,存在着哪些问题?
  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阅读学习,掌握知识,都要有结构的概念。
  
  整理是记忆的诀窍
  再举一个例子,你走进一个陌生房间,房间的陈设不是你摆放的, 你找不到抽屉里的东西。这时候你开始记,一样一样记,也不一定都记得过来。
  可是如果你把这个房间重新整理一遍,把所有的东西都重新摆放一遍,你就记住了。不去整理,不重新摆放一遍,你拉开一个抽屉,看这里面是什么,记一遍,再拉开另一个抽屉, 看看这里面是什么,再记一遍。这么多东西,这么多衣物,你永远记不清楚。不管看多少遍也许都记不住, 因为抽屉里的东西太多了。
  
  可是如果把抽屉里的东西都倒出来,用你的手重新码放一遍, 这些东西就都记住了。
  哦,这个抽屉里面放的是衣服,原来放的结构不太合理,毛衣和内衣怎么放在一起了?现在你把毛衣放在一边,内衣放在另一边,再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要整理房间,而不只是来回拉抽屉。
  这个比喻任何人都能懂。家里的东西不是你放的,来回数,你还是记不住, 但是整理一遍就特别清楚了。
  对房间的整理和对书本的阅读是同样的奥秘。
  对一本书整理一遍,胜过随随便便浏览几十遍、几百遍。 
  
  学习就是善于整理一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
  
  处理与整理是创造的诀窍
  永远要带着处理与整理的概念阅读书籍。 
  处理与整理的过程不仅能够记住有用的东西,还可能有创造。原来可能放得没有条理, 不是最合理,经你重新一放,放出新景观,新结构,新意,还有创造性。       
  一本书阅读通过你的整理以后,不仅记住了应该记住的东西, 还有该启发的,该发明的,该创造的,该联想的,都产生了。就像一个房间,通过整理, 不但记住了东西摆放的位置,可能比原来更美丽了。
  不但记住了,还比原来更美丽了。你想, 这是多么好的结果。
  不这样做,你费了很大力气,内容都记不清,一考试就忘。
  整理一遍胜过阅读几十遍。
  
  所以,教育孩子不要跟着读,不要被动读,要主动地、 带有整理性的读。这样就有可能在孩子长大以后,知道读一本书什么应该剔除,什么应该批判, 什么有价值,什么有启发,什么能产生新课题。
 
  7。4  阅读能力的延伸就是处理天下一切信息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处理、整理书的能力,演绎开来就是处理、 整理天下一切信息的能力,处理、整理生活、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读书中都能养成。
  善于阅读,善于整理书中的信息,长大以后就善于处理社会所有信息, 就有工作能力,社会生活能力。
  要特别注意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小就要特别着重。
  阅读书籍也是一种智慧,也有趣味,也是游戏。
  善于整理书籍,在整理中阅读, 是一种特别智慧的游戏。
  
  一个人会读书,就能把读书当做游戏。
  
  家教格言: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处理、整理书的能力,演绎开来就是处理、 整理天下一切信息的能力,处理、整理生活、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善于阅读,善于整理书中的信息, 长大以后,就善于处理所有的信息,就有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会看书是更积极的表现,是更需要欣赏和夸奖的。
  会夸孩子的家长要夸孩子会看书。
  会看书才是对阅读最高级、最积极、最正确、最简炼的夸奖和肯定。
  
  阅读在本质上和吃螃蟹是一样的。
  就是必须把一本书的内容根据你的需要、 你的角度对它进行重新处理和安排。什么是要记住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什么是需要理解的? 什么是需要硬记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要搞清楚。
  
  要整理房间,而不只是来回拉抽屉。
  对房间的整理和对书本的阅读是同样的奥秘。
  对一本书整理一遍,胜过随随便便浏览几十遍、几百遍。 
  
  永远要带着处理与整理的概念阅读书籍。 
  处理与整理的过程不仅能够记住有用的东西,还可能有创造。
  整理一遍胜过阅读几十遍。
  
  阅读书籍也是一种智慧,也有趣味,也是游戏。



表达能力的特征
  8。1  表达能力的特征
  
  表达能力肯定也需要用观想、描述确立法、心理暗示法、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来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从而使孩子表达能力迅速发展和提高。
  培育表达能力的根本奥秘是同培育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相同的。
  但是表达能力还有其奥妙和特征。
  
  最重要的表达能力是口头表达能力                
  有两种表达能力:一种是语言表达能力;一种是操作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操作表达能力一般是指动手能力。
  当我们表达一个事物的时候,可以说一段话,也可以写一篇文章, 还可以做一样东西。
  我们表达一段友情,可以讲一段话, 或者写一封信,还可以做一个纪念品,甚至送一束花。
  这里讲的表达能力主要指语言表达能力, 而在语言表达能力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口头表达能力。
  
  容易被忽略的能力
  表达能力有别于其他几种能力。
  作为一种智力, 表达能力恰恰是被家庭教育忽略的一种能力。
  它似乎与应试的关系不太直接,家长常常并不很关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少关心孩子在课堂上是怎样回答问题的,在社会交往中是怎样与他人交流的?
  家长们往往对这一点比较忽略。
  家长检查作业,看成绩单,问考试结果,但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却不被注意, 好像它远离考试。
  这是表达能力特点之一:容易被忽略。
  
  被忽略的重要领域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二,这个被忽略的领域恰恰是很重要的领域, 这个被忽略的能力恰恰是很重要的能力。
  因为表达能够有力地表现、发挥、发展一个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 能够有力地发展思维能力,能够有力地发展阅读能力。也就是说, 表达能力是与上述几种能力密切相关的,特别与思维的关系极为特殊。
  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等能力的一种运用,一种外显, 一种表现。孩子通过表达把自己的观察、记忆、思维和阅读中获得的成果表现出来。
  其他的能力比较内涵,这种能力比较外显。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整个能力的发展。
  
  思索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得以实现
  我看了一本书,讲给你听,你很爱听,有可能我更爱表达。我更爱表达, 可能造成我更爱看书。
  因为我观察记忆了很多知识,我表达出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欣赏, 可能我更注意观察和记忆。
  因为我喜欢思索,我表达了我的思想,得到了赞赏和认同,就使我更有兴趣地思索, 感到思索的幸福。
  思维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的幸福加以实现。
  
  表达是学习能力的一种消费
  
  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是我们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的一种消费。
  
  这是本书提出的一个特殊概念。你观察了,记忆了,阅读了, 思考了,累积在大脑了。那么,这些东西怎样消费和使用?是表达加以消费和使用的。
  表达使以上生产和累积走向“市场”,走向被他人所接受、采纳。
  任何一种东西,如果没有消费的需要,没有市场, 还有生产积极性吗?
  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可是永远不用,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是差一点? 如果他观察、记忆、思索、阅读的东西,经常能够通过表达使别人理解、欣赏、 接受、沟通,就会更加调动其他几种能力的发展。
                
  我在书中与大家交流教育方面的思想、观察、记忆,我讲了,你们理解了而且喜欢,就会使我以后更愿意在这方面思想、观察、记忆。
  可是,如果我不善于表达呢?如果我没有这个能力呢? 无疑会使得我这种学习、阅读、记忆、观察和思想的积极性受挫, 五种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是这样吧?
  
  最易受到欣赏和挫伤的能力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三,它又是一种最敏感、最易受外界影响的能力。
  在所有的能力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是表达能力。
  我思维得好与不好,外界不太清楚。我观察得好与不好,外界不太清楚。 我记忆得好与不好,外界不太清楚。唯有表达可以随时展示,可以随时被观察到,暴露在外面;所以它是最易受欣赏、夸奖、鼓励影响的一种能力。
  它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性,并由此常常成为整个学习积极性的来源与发端。 当你夸奖一个孩子讲述得真好,你表扬和欣赏他的表达的时候,孩子相关的观察、记忆、学习、 阅读的积极性都可能带动起来。
  口头回答问题,受到老师、家长的欣赏和夸奖, 孩子马上有可能形成自己整个学习能力积极性的发端。它最敏感。
  
  另一方面,它又是最容易受到打击、挫伤的一种能力。
  任何表达的失败、窘困、尴尬,都可能直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自卑。 不要说孩子,大人都这样。
  如若不信,现在让你在大会发个言,马上会感到紧张。 在表达方面你是积极还是不积极,自信还是不自信?表达得好不好?大家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