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丛谒泳涂煲鲎部惶趼返氖焙颍春鋈话静蛔×耍磕撬创耸郎现皇俏颂娑拥S牵床桓梅窒砦业囊坏愕憧炖郑克掖依胛胰ナ辈胖挥兴氖叛剑∮心敲匆换岫疑踔炼允澜缍陨系鄢渎顺鸷藓脱岫瘛N以谝黄馕逗匣妒鳌返奈恼轮行吹溃骸拔易谛」鞍簿驳氖髁掷铮丈涎劬Γ耄系畚裁丛缭绲卣倌盖谆厝ツ兀亢芫煤芫茫悦院奈姨嘶卮穑骸睦锾嗔耍系劭此懿蛔×耍驼偎厝ァ!宜坪醯昧艘坏惆参浚隹劬Γ醇缯邮髁掷锎┕!毙」埃傅囊彩堑靥场!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第五部分:难忘慈母恩写信的母亲
沈静
母亲一向嫌自己的字不好看,不太肯写信。遇有事传达他人,常叫我们代笔。面对信纸,她恒是羞涩。但是她会纠正我们的坐姿,要我们握笔时要心诚意正,笔迹应清晰。要求母亲提笔,她会笑着直摇头,指着自己的头说“里面封了水泥”,好像在推却一件难为情的事,她是如此怕写信。
其实,母亲的字有种纯稚之美,我们的童年笔迹大概就是那样,一笔一画中规中矩又扭捏不安,拙得可爱。后来我们姐妹一个比一个走得远,她不得不提起笔来给我们写信。她有七个孩子,这令她忙碌不堪,并加速地衰老。但是她仍执意在生意打烊之后,夜深人静之时,戴起老花眼镜,在灯下写出自己毫无信心的句子,寄到美国,寄到台中,寄到桃园,她七个孩子居住的地方。
母亲写信时十分郑重,看她端坐在桌前,像小学生练字一样毕恭毕敬,看到我们哪一个走过,又毫无信心地要我们查看字句是否通顺,哪个字又该怎么写?写信的母亲,像乖乖的小学生。
除了记账鲜见提笔的母亲,一定为写这么多信伤透脑筋。往往在一张信纸中,出现好几种墨迹,字句也是接力式的,大概一封信要写好几天。有时候很不忍心看她如此劳累,要她不用写了,虽然心里还是很希望看到这种五彩的信,织锦的信。可是她还是战战兢兢地写下去,拍着自谓封了水泥的头,写下去。
母亲的童年很寂寞,外祖父和外祖母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意见不合分居。外祖父工作忙碌,常常一整天看不到人影,偌大的果园只留母亲一人看守。外祖父很疼爱母亲,买一整桶的糖果饼干放在家里,任母亲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可是那么多糖果饼干,一个人吃不完,一个人吃也没意思,只好放得发霉。母亲提起这件事,便要叹息一回说:“唉,那么好吃的东西。”其实东西有什么好可惜,可惜的是人寂寞,东西也寂寞了。
外祖母不识字,不能写信给母亲,只能趁外祖父不在的时候,偷偷去看母亲。外祖父出门一定把大门锁起来,谁都不能出入,母女只好隔着竹篱笆喊话,外祖母一面喊母亲的名字,一面把铜板丢过竹篱笆,母亲在树丛里一面捡钱一面哭。
我想母亲第一次讲这件事给我们听的时候,一定哭了,后来大概讲了好几遍,现在说起来只是一副镇定的神态,幽幽的口吻里已经没有悲哀,只是眼神一下飘得老远老远。她又说那时好想跟外祖母通信啊,可是外祖母看不懂。一辈子没和母亲通过信,一定是件很悲伤的事情。
不知道母亲在给我们写信的时候,会不会再度想起那段往事?会不会怀念已经过世的外祖母?那个有钱便来看女儿的母亲,不能写信的母亲,终日想念的母亲。
所以,母亲很坚持要写信给我们。她和国外的大姐通信多年,感染美国人亲昵的语气,在称呼上很洋派地冠上“亲爱的”三个字,每次看到这里,我总要甜甜笑一回。其实母亲表达感情的方式一向含蓄,这么露骨的话,大概是闭着眼睛横着心写下来的。这都归功于大姐在信上喊了许多年“亲爱的妈妈”的缘故。
母亲写信的句子很平淡,因为平淡,偶尔有一句曲折的句子,就会吓坏人,像“光阴如流水,一晃已是白发苍苍,尤其时值深秋,倍加思亲”,还有“春天好怪哦,自己要保重”。她又喜欢自创新语,如“勿误思”是不要误会的意思,“烦恼”变成“心带愁的”。不知怎的,看了就是鼻子酸。
母亲常说等她有时间,要好好给我们写一封完整的信。好不容易等到有一年冬天,母亲到纽约探望大姐,在那里度过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终生劳碌的母亲难得这么清闲,不但全身酸痛消失,而且听说在雪地上,像孩子一样奔跑着,我们都以为是怪事。
那一段时间,她给我们写了好多信,上自父亲,下至我们兄弟姐妹。读信的时候,我常想起在异地的母亲,如何在雪地上奔跑,如何在灯下,一字一句写出羞怯的语句,那些羞怯的语句呵!伴随着异国的雪,温柔地飘落在我心间。
我们目前的工作,都不在母亲的计划之中。依她的希望,孩子最好都住在家乡的镇上,都教小学生,她认为女孩子教书最高尚,所以她要我们一个个去考师专,我们都去了,但也都落榜。幸好落榜,才能继续往上念,后来大姐和青妹念博士硕士,那已经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这时我发现母亲开始看一些书,在这之前她只埋头于工作中。她说这是为了能赶上女儿,赶上时代。有一阵子,我在报社服务,她更勤于读报纸,也会给我一些意见。但是她的信依然是腼腆的,羞于展示刚学到的新名词新观念。
我常心折于文学作品里缠绵的爱情,也喜欢拼凑一些美丽的句子,但是与母亲写信尽量朴素,惟有朴素才能表达更真挚的感情。母亲的信中,写的无非是天气凉了,热了,家中大小如何,努力加餐饭之类的句子。我则喜欢告诉她,吃过什么东西,如何好吃,胖了几公斤,买件漂亮新衣。生活还原到吃饭穿衣,句子也简化到清清如水。在这样朴素的对话中,已不必再去渲染情绪的高低起伏,以及生活中的得失荣辱,像心灵所能照顾于身体的那样:饥么?寒么?
给儿女的信,是母亲一生所有的作品,她没有为自己写过只字片语,甚至从未写过情书。母亲和父亲在同一条街长大,订婚后才谈恋爱。沉默寡言的父亲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在外祖父家静静坐一上午或一下午,眼光不敢往母亲那里抬。母亲走进走出,也只敢从眼角偷瞥父亲一眼。这两个沉默的影子还来不及交换一个字就结婚了。
我想每个人多多少少会在某些人身上,寄存一些文字,这些文字莫不是感情的保证。未曾在恋人那里寄存文字的母亲,将凭借什么去回忆爱情?而未曾以文字表达的爱情,是不是深沉如夜?母亲在我这里寄存的文字,是美好回忆的凭借,也是心灵永恒的依靠,我将珍藏。
我很幸运地选择了文字工作,这一生不知要把玩多少新奇美丽的句子,不知要爬过多少稿纸格子?但是,最诚实简朴的句子要留给母亲,最纯洁善良的心境要还给母亲。像心灵所能照顾于身体的那样——除了珍重还是珍重。
第五部分:难忘慈母恩难忘慈母恩(1)
叶蝉贞
湖南醴陵县南二区的江夹洲,又叫叶家洲,水秀花繁,是夹在江中的一片陆地。洲上的居民,多属叶姓。但我家的稻田和茶山,在四十华里外的南四区。江夹洲居民在抗战前,还一直保持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风。
母亲名叫絮才,是醴陵北乡石坪陈家的小姐。她端丽娴雅,喜读诗书,十八岁和我父嵩鳌公结婚,夫妇感情弥笃。新婚不久,父亲即负笈远游。祖父是个纵情诗酒书画,淡泊名利,不事家人生计的人,一切家务及财产的管理经营,都由母亲协助祖母在幕后主持。
结婚次年,母亲做了妈妈,大哥出世,给家中带来无限温暖。但是母亲渐渐感觉到,父亲一天天变得神秘莫测了。他似乎像天边的白云,倏忽飘来,又倏忽地远逝。即使在家的日子,也是时而紧张,时而沉默。他在外面的通讯处址,也一个月要变换几次,直到父亲体验到,在家中,他需要一个合作的伙伴,母亲心上的问号,才有了正确的答案。
“天!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多少我也可以帮帮你呀!”“革命”两字,在母亲听来,虽觉陌生,但她明白,父亲是献身于一种光荣而神圣的事业。
渐渐地,外间已有清廷捉拿革命党人的风声了。
在一个大雪纷飞、急景催年的残冬,一阵紧急的叩门声,是父亲。他疲惫的神色和狼狈的行装,给母亲心上投下一片暗影。
“发生了什么事吗?”就寝前,母亲低声问道。
“我们的组织被破获了,党人名册也被搜去了,我是昼伏暮行,由长沙跑路回来的。现清廷正侦骑四出,水陆交通点都开始搜查了。”父亲因疲劳过度,躺下来不到五分钟,便鼾声如雷。待他悠悠地醒来时,发觉母亲独坐灯下,缝制衣物。
“你得马上逃啊,差狗子会马上来捉人的。我们和妈妈商量去,事情到了这步,再也无法隐瞒了。”母亲咽住了自己的热泪,递给父亲一个包裹,“这是洗换的衣服和日用品,穿上这件丝绵背心吧,记住,前襟的丝绵内,夹缝有约十两重的金叶,可作不时之需。”
父亲凝视着母亲高高隆起的腹部,说道:“你快临盆了,我又不能在旁照拂你。”
母亲伴着祖母,望着纸灯笼微弱的光亮,照着父亲魁伟的身躯在雪夜消逝。回到自己的卧房时,她听见一阵群犬的狂吠声。她轻轻地爬上楼,凭栏一望,但见四周人影憧憧,此刻离父亲出走,不到半小时,她赶紧下楼去通知祖母,却感到一阵昏眩,由梯楼的中腰滚了下来。待用人闻声来护救她时,那些人群已破门而入,母亲对老仆说:“不管他们问你们什么,只说不知道,不能告诉他们先生晚上回来过哪!”母亲又吩咐用人,杀鸡煮酒,待那班差狗子吃得酒醉饭饱,扬长而去时,已是上午九时,父亲已经安抵目的地了。
就在当日的下午,母亲产下了二哥,早产了两个月。
武昌首义,像破晓的鸡啼,带来了民族的曙光和胜利的欢呼。不幸紧跟着革命初期胜利而来的,是袁世凯的称帝,军阀的割据,父亲侧身戎旅,连年的征讨,疲于奔命。
民国四年,蔡松坡先生在滇起义,讨伐袁世凯,那时,父亲驻节衡阳,首先响应。袁氏调兵遣将,倾力来攻,祖母殷忧成疾。父亲得电,派了一个副官回家探视,在那副官返衡阳复命的当天,大哥彧龙忽然失踪,急得举家大乱。后来得到父亲的电报,才知道他已到衡阳,那个副官是在火车上才发现他的。
大哥那时十二岁,因向往革命军紧张冒险的生活,所以离家出走,冀图一显身手。不料到了衡阳,首先挨了父亲一顿痛骂,接着又被派担任临时勤务兵。两个月后,父亲强将他送回老家求学。大哥回到家里,一见祖母竟放声大哭:“婆婆,爸爸压根儿没让我上前线哪!一个北佬也没打着,硬将我送回来了!”但在那一段时期,他学会了骑马,放枪。
民国六年,护法军在湖南失败,父亲退守柳州,北洋军阀在湖南烧杀劫掠,民不聊生,祖母和母亲决定全家逃到广东去,以便和父亲联系,那时还没有粤汉铁路,只得联络戚友,结成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晓行露宿,路经永州、白水,都是土匪出没的巢穴。家人戚友,相顾踟躇,大哥挺身而出说:“让我武装先行吧,你们保护家眷,追随在后,如果遇着土匪,我当鸣枪示警。”如是,他荷枪实弹,单骑前导。到了柳州边境,父亲策马出郊迎接。时正黄昏,父亲极目北望,烟树苍茫中,有单枪匹马直奔前来,稍近,才发现马上坐的是个小兵。仔细一看,才认出是自己的儿子。听了大哥的报告,才知道大队人马,还在后头,他是做尖兵,打前哨的,看他神气十足,父亲忍不住问他:“你今年几岁啦?”
第五部分:难忘慈母恩难忘慈母恩(2)
大哥答的非常妙:“不小哪,明年十五岁整。”
父亲想了想笑说:“不错,你今年十四岁。”
母亲又怀孕了,她已生了六个孩子,中间两个孩子都在风雨的征途夭折。民国九年暮春,母亲才又带着两个在郴州、广州先后生产的女孩,回到故乡来。大哥二哥已在长沙进中学。这时母亲坐在火炉边绣着小孩的风帽,祖母抱着小妹在怀里逗她笑,大一点的我则在火炉边蹒跚地转圈儿。
忽然跟随父亲多年的忠仆老刘回来了,进来说:“老太!先生已经…在长沙…不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