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人生-乔冠华-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小唐升了处长,仍是我的上级。再 后来,我升了副司长,小唐 却还是处长,变成了我的下级。在外交部的环境中,这种升迁变化往往会 形成一对不可调和 的矛盾,何况小唐是1952年就入部了,比我早20年!然而,她却丝毫不在意,不是 虚 假的,是真诚的。在名单尚未宣布时,她就说:‘你可能要升到司里去做领导了。开会征求 意见时 ,我很赞成。你好好干吧,我会配合你的!’我说你在部里资格比我老多了,这样安 排对你恐怕不合 适。她说你能力强,外语好,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以后,我们的合作极其 融洽,从未发生过矛盾。 我也从来都把她当作知己,任何个人的事和想法都和她谈。万万没 有想到这种真诚的友谊后来竟使她 蒙不白之冤,一直受到株连。因为她后来还留在部里,为 了不使她的处境困难,我们虽在同一城市, 我都几乎从不与她联系。凡是遇到熟朋友时,我 必定要打听小唐近况。……”章含之:《风雨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 版,第152页。
正因为章含之和唐叶文有这份真挚的友谊,因此从纽约回来后不久,她就把发生在她和乔冠 华之间的 一切都告诉了她。小唐和老方从一开始就极力支持他们。他们认为乔冠华和章含之 是十分相配的一对 ,年龄的差异不是障碍。就在章含之告诉小唐她已办完离婚手续的第二天 ,她刚从食堂吃完饭出来, 小唐神秘地拉章含之到办公室走廊,对她说:“你们那位老爷 知道你办完手续,高兴得快疯了!”
章含之说我谁都没有说,是谁去告诉他的。小唐说,那天上午,老方陪冠华见外宾,是在当 时 外交部 楼梯上那间最大的部长会客室。送走外宾后,老方走到乔冠华身边,悄悄地把这消息 告诉了他。乔冠 华听后先是一楞,问为什么章含之不告诉他。老方说她可能要等情绪稳定一 些就会告诉他的。乔冠华突然从沙发里站起来,快步走到窗前。那天外面正在下着一场春雪,纷纷扬 扬的雪花从天而降 ,在窗外形成了一片白色的雾。
乔冠华猛地推开窗户,用他那诗人的激情大声呼唤:“多美啊!这雪,多纯洁啊!”春寒料 峭,一股 寒气夹带着片片雪花冲进温暖的会客室。当时还留在屋里陪见的同志惊异地看着乔冠华,莫名其妙地缩起颈脖陪他在寒风中站着。只 有老方懂 得乔冠华此时此刻心中洋溢的感情波澜。当天晚上,乔冠华突然在一个宴会之后来看章含之。她不想惊动父亲章士钊,就请乔冠华进 了南房父 亲的小书房。乔冠华什么都没有说就把她搂在怀中,这是他们第一次那样亲近。 章含之默默地流泪, 他轻轻地说:“什么也别说了,我们现在只要想未来。”就在这同一天深夜,实际是第二天凌晨,急促的门铃声把章含之惊醒。毛主席也听到了她办 完离婚手 续的消息,派人送来了一筐红苹果,是朝鲜金日成首相送给毛主席哩。来人说主席 祝贺她自己解放自 己了。章含之激动得不能自已,那天晚上她真正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有着毛主 席 慈父般的 关怀,又有着冠华给我的真情,过去那一切少年时代的孤独,青年时代的彷徨以及 感情的失落此时此 刻都得到了补偿。”章含之:《风雨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年12月第1版,第154页。
她把毛主席送来的大红苹果抱在怀里,苹 果不仅硕大而且红得特别紫艳光亮,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 。她抚摸着那苹果犹如抚摸着对未 来的梦想。很久很久,她才带着那甜美的梦睡着。第二天早上,章含之挑了十个苹果,附了一封短信,请人送到乔冠华的住处,她说愿他与自 己共享主 席对她祝福。然而,复杂的政治因素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胞中,这是沉浸在幸福之时的章含之所全然没 有想到的 。此时,乔冠华和章含之的感情逐渐在外交部领导层中有所透露。很快地,章含之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她的“朋友”、外交部的“通天人物”向她发 出了警告,说毛主 席鼓励她、祝贺她解放自己,是希望她此后能为他好好工作,没有让她 马上跳上乔老爷的船和他谈情 说爱,同他结婚。言下之意是你如此放纵感情,会使主席很失 望和生气。
章含之被这意料不到的传话惊呆了,短暂的幸福又被这突然的袭击冲得荡然无存。她重新陷 入深深的 惶惑,不明白为什么必须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来换取所谓事业上的成就。她更 无法弄明白这是否 真是毛主席的意思。因为那时的毛泽东主席已步入晚年,许多话都是别人 “传达”的,谁都无法去核 对真伪。她也再不可能像60年代那样与毛主席围着一个火锅敞 开思想地向他请教。70年代,章含之每 次见主席都是经他人安排。该说什么,不该 说什么也有人事先嘱咐。她又怎能向主席倾吐内心的情感 呢?她也不想把这些话告诉乔冠华 ,她只得又开始回避疏远他。这又给乔冠华造成了痛苦。
许多年之后,当乔章两人劫后余生,被官场冷落遗弃之后,乔冠华已身患绝症,但他们却用 这高昂的 代价换到了将近五年的时光,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情深意笃。章含之曾感慨地对 乔冠华说,“我们 的悲剧是我们两人不懂政治,但却在荒唐的岁月卷入了荒唐的政治。假若 当年我们是一介平民,我们 可以有至少二十年,甚至更多的幸福时光。”
1973年3月下旬,章含之参加了菲律宾总统来访接待的工作。那天傍晚,毛主席会见。 会见结束后,她 们一起去大会堂整理记录并等待看毛主席会见的电影样片。当时毛主席会见 的一切文字、摄影记录都 是不过夜的。不论主席多么晚会见,都是连夜赶出记录。比如菲律 宾前总统马科斯来访时,毛主席是 晚上会见的。会见后,外交部工作人员通宵工作,把记录 整 理完后已是第二天清晨。章含之还记得, “那正是星期日,马科斯夫妇笃信天主教,我们在 他 居住的国宾馆总统楼的草坪上临时布置了星期日 弥撒的场地。当我们整夜未眠整理完毛主席 会见记录后带着疲惫的身躯推开窗户时,正好俯视总统一 行在草坪上祈祷。当时我突然觉 得人都是靠着各自的信仰在奋力拚搏。”章含之:《风雨情》,上海文艺出版社199 4年12月第1版,第156页。
这一次待到一切工作结束时大约是凌晨3时。章含之先回到部里把记录稿交值班室复印。刚 上到三楼, 就见值班秘书焦急地在门口探望。他一见章含之上楼似乎见到救星一般急匆匆迎 上来说:“啊呀,章含之同志,你可来了。我们到处找你!”章含之忙问出了什么事了。黎秘书说乔冠华从晚上12点左右开始打了无数次电话找她,说 他到处找不 到她,问值班室她到哪里去了。后来几次来电话时显然喝醉了,说话都不清楚。 最后一次 讲了一半听 筒就掉了。值班室只有黎秘书一个人,他不能走开,到处打电话又找不到她,急 得他没有办法,他说 :“怕乔部长喝多酒出事。”
章含之听了,一下子也慌了,要值班室帮她叫辆值班车去报房胡同乔冠华家里看看。当她匆 匆赶到时 ,是他家的保姆开的门。她先指给章含之看书房桌上那个空空的茅台酒瓶,她说乔 冠华开会回来后打 电话找不到章含之就开始喝酒,最后全醉了,听筒就在地上。保姆说她吓 坏了,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扶 进卧室。章含之急忙去卧室看,只见乔冠华仰卧床上,一只手臂上套着他那件由抗美援朝时发的军用 毯改制的 晨袍袖,左手伸进右袖,整个袍子随意搭在身上。他似睡非睡,嘴里还在嘟嘟嚷嚷 。章含之心里一阵 说不出的难过,她真没有想到像他这样一个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的人会在感 情上如此脆弱,就因为一个 晚上找不到她,他就借酒浇愁,醉成这个样子。
章含之轻轻地唤醒他,说:“我来了,今晚主席会见。我后来一直在大会堂,不知道你找我 。快起来 ,换了衣服睡觉吧!”乔冠华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看着章含之。突然他抓住章含之的手,口齿不很清楚地说:“ 你不要离 开我!你不要躲着我!”章含之心很酸,眼眶又湿了。她知道他醉了,正是 醉了就更是酒后吐真情。
章含之说:“你喝醉了,真不该喝这么多,对身体不好。我扶你起来。”当扶他站起来时, 她才发现 他是把右臂伸进了晨衣的左袖中了,她帮他穿好衣服,他此时似乎清醒多了。章含之叫保姆拿杯热水给他喝,再用热毛巾给他擦脸。乔冠华仍是十分动情地抓住章含之的手说:“找不到你,我心里慌。现在见到你了,我没事 了。你也 快回去休息吧!以后到哪里去都跟我说一声。”章含之从乔冠华住处出来直接回钓鱼台国宾馆。第二天上午还要继续谈判。此时已快拂晓, 她也精疲 力竭了,很想赶快回去睡上几个小时。谁知到达宾馆房间时,与她同屋的唐叶文在 她床上睁着眼睛等 她。她惊异地问小唐怎么这么早就醒了。小唐她一副疲惫的神色,可还风 趣地说:“你们乔老爷把我 整了一晚上,差点要了我的命。我找你算帐!不过,这可以等 一等,你赶快去给他打个电话吧,我怕 乔老爷再找不到你要跳楼了!”
章含之把刚发生的事情告诉小唐,问怎么把她也折腾进去了。小唐忍不住一边笑一边讲她被 折腾的事 。她说头天晚上因为主席会见外宾,小唐她们没有任务,比较轻松。她已 累了多日,想美美地睡个好 觉,10点多钟就服了安眠药。可是刚睡了一个小时就被值班的叫 醒说“乔部长找你说话。”小唐接电 话时,乔冠华还是清醒的,他问小唐章含之在哪里。小 唐说主席会见,估计快回来了。接完电话小唐 回去接着睡。没想到乔冠华找了多次找不到就 开始喝酒了。带着酒意,他又让值班的同志找小唐。如 此折腾了两三个来回,小唐不仅再也 睡不着,而且因为服了安眠药又不能睡觉,她本来就有胃病,此 时胃部特别不适,呕吐了好 一阵才平静下来,只好眼睁睁等章含之回去。
章含之很不好意思,再三向小唐道歉。她说:“算了,算了,将来你们结婚多请我吃点糖就 行了。不 过,你不要再这样折磨乔老爷了。他每天有多少工作要做。你再这样折磨他怎么受 得了?他对你可真 正是动感情的。这份情很珍贵,你不要再多想什么了。”章含之很感激 小唐,说如果我们不在外交部 这个环境也许一切都简单得多。小唐很乐观,她说外交部的 大多数人都很钦佩乔老爷,都会为他高兴 的。这件事发生之后,章含之深知自己已无法改变她和乔冠华之间的爱情了。无论他在外交舞台 上如何娴 熟地驾驭外交技巧和手段,他在感情世界里却纯真得像个初恋的少年,也脆弱得像 是在暖房中培养出 来的小花。她不能再伤害他那颗真诚善良的心。那几天,她对自己充满自 责。
对此,章含之回忆说,“他喝醉酒的那次可能是我们之间感情的最关键的晚上,因为当时我 们之间的 这种感情,受到了很大的社会压力。当时情况下这种社会的舆论对我是不利的。因 为乔冠华这个人在 当时是一个公众的偶像,有地位又有名声。我们之间的年龄又差那么多。 最简单的一个逻辑,就是我 看上的是乔冠华的地位、乔冠华的名气。我是很难接受这样一种 舆论压力的。同时我觉得再坚持下去 ,我会失去我自己,可能我的自我就整个被乔冠华的影 子给掩盖了,而我其实很想做一些事情,所以 说当时真的很犹豫。那天晚上我在整理记录就 没有和他联系,他就喝酒,往外交部办公厅打电话,把 秘书都吵得不得了,闹到两三点钟, 乔冠华是酩酊大醉。……我到他家里去看到他那个样子,我当时 就想我不可能再犹豫了,像 他这样一个人能够对一份感情如此执著,谁还能拒绝?”章含之、周晓丽《跨过厚 厚的大红门》,《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5期。
毋庸讳言,在某些人的眼光中,章含之和乔冠华的婚姻,是章含之高攀了蜚声中外的中国一 流的外交 家,从而戴上了他的“夫人”的桂冠。
然而,很少人知道章含之当时的矛盾,恰恰相反是她能不能舍弃自己面临的政治机遇而甘心 与 乔冠华 荣辱与共。她从来不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但她也并不能摆脱许许多多个人的杂念。 自进入外交部之 日起,章含之就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因为她是毛主席亲自点名调进部 里的,这自然在她头上有 了一个耀眼的光环。后来出席第26届联大会议又是毛主席亲自定 的;而她平时来往最多的人又是“通 天人物”。如果章含之不同乔冠华结合,等待她的机遇 可能是她自己的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她也自 信有此能力。章含之在乔冠华为她深夜醉酒之后,她醒悟到人生最为珍贵的是真情。她终于下决心即使“ 冒天下之 大不韪”,她决计陪伴乔冠华终生。
乔冠华得到章含之这最后的承诺后,他的喜悦是巨大的。他犹如变了一个人。他对所有人微 笑,他宽 容所有的差错,他的脸上出现了红润。他们恋爱的消息此时如决堤的洪水般迅速传 遍了外交部,传遍 了北京。自然,正如他们所料,一时间什么样的花边新闻都出来了。也许 正因为那是个文化枯竭、生 活乏味的时代,所以乔冠华和章含之的恋爱新闻成了一味难得的 调味品,使人们在枯燥的工作之余津 津乐道。不过直接传到他们耳中的却是众多友好的祝愿 。外交部内上上下下许多同志都表达了这种情 感。
第八部分第22节 乔章结缡(2)
经过这场感情的暴风雨之后,乔冠华和章含之迎来了春暖花开的1973年4月。这年4月廖承志应邀率庞大的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同时韩叙奉命赴华盛顿组建中 国驻美联络处。相应 地,美国政府同时派助理国务卿詹金斯来北京商谈建立美国驻华联络 处。乔冠华为他献身的外交事业 的成就兴奋不已,也十分忙碌。
忙里偷闲,乔冠华写了《狗腿》的打油诗,使人看了不禁莞尔:友人送我一狗腿,
对之想吃又生畏。忽思楼上既有黄花兄,楼旁又有红兰姐。人生会面不可常,何不三五成群,高谈阔论,大嚼狗腿消长夜?!乔冠华和章含之两人见面时间虽然很少,但彼此心中都有一首美好的歌。在章含之看来,乔 冠华真是 个极重感情的人,因为忙,他见不到章含之,他会在中午干部下班时站在他办公室 那临街的窗户前等 她下班取自行车回家那一瞬间看看她的背影。
有一次正值春雨连绵,晚上他打电话给章含之说:“今天中午看见你穿的雨衣太短了,骑车 挡不住雨 ,要着凉。再说也很不好看。买一件长的吧。真讨厌我这个人没有自由,不然我陪 你去买。”章含之笑他太不了解民情,那是当时品种少得可怜的商品市场推出的新产品,雨衣分上衣和 雨裤。而 她离家近,雨又不大,不需要穿雨裤。乔冠华说那叫什么新发明?穿上雨裤一定很 臃肿,更难看,千 万不可穿!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