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134章

三国求生记-第134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陆仁向郭弈道:“弈儿你听着,叔父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办。”

郭弈道:“叔父请讲,小侄自当从命!”

陆仁道:“你每看一本书,都把这本书给我翻抄一遍,或者每个月都抄一本出来,每三个月差人送去许都交给令尊。再由令尊转交给曹丞相收录。”

郭弈吓了一跳。看了下书房道:“叔父可是想将这些书籍全数翻抄一遍交给曹丞相?按这里的数量,小侄岂不是要抄上十年以上?”

陆仁一楞,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存书被烧毁一事闹昏了头。摇摇头苦笑道:“是我糊涂了。这样吧,你能抄几本是几本。我自己再另外想想办法。”说起来陆仁到有想过,三国群雄中唯一能正视这些知识并加以保存流传地,可能只有曹操。

郭弈道:“即如此,陆叔父何不请人专门抄录……哦,小侄有失计较!”刚刚他看过书录,知道陆仁的存书里有很多是涉及到诸如炼钢方法、制酒方法这些各行业中的“不传之密”,哪里能轻易的请人翻抄而流传出去?

陆仁这会儿也渐渐的清醒了过来,思考了许久心中有了另一个打算,随即向郭弈招手道:“罢了,先不去理他。你在我这里就好好的读书学习吧……哦,再说一下,平时书房是你蔡师母用,你读书的话在自己房里,一般没有事的话不要去打扰文姬。如果有什么不懂地地方,我又不在庄中,你想请教文姬就最好是在下午申时末,那时她一般都会从书房中出来。”

郭弈道:“小侄记下了。”

陆仁看看书房中地滴漏道:“差不多了,我们出去吧……会不会觉得你陆叔父很可笑?自己的书房自己却不用,而是夫人给霸占了。”

郭弈被陆仁这一句话逗得想笑又不敢笑,强忍住却闹得脸上十分古怪。

陆仁笑道:“想笑就笑,反正无伤大雅。”

郭弈这才闷声哼笑。二人走出书房小院,陆仁让郭弈先回房去看书,自己则走去花园散散心。

来到花园中陆仁躺在了吊床上望着天空发呆,心道:“好像我还真有点当教书生先的潜质,刚来荆州地时候是躲在小渔村里教那里的孩子们认字,现在又真正的收了个徒弟,只是我也不知道教不教得好,迟一些让郭弈带上些书随我四处奔走如何……书,我以前写下来的书真的可惜了。蔡不久前和我说过,现在书房里她默写出来的可能还不到以前的六成。也不知道是谁那么不小心,走的时候是什么火种没完全熄灭吗?当时家里也就只有我、婉儿、文姬,再就是陆兰与三卫,而且心情都很慌乱……不管了,烧了就烧了,日后到了夷州我再想办法。”

正思索间,邓艾端着茶点来到陆仁身边道:“大人,刚才郭公子对我说您在花园,我想您还没有用早点,就准备了一些送过来,您用些茶点吧。”

陆仁随手拿起茶杯道:“麻烦你了小艾,先放边上吧。”

邓艾依言放下茶点,却没有像平时那样马上离去,而是静静的站在陆仁身边。

陆仁因为想着心事,一开始并没有留意到。过了好一阵子杯中茶水被他喝光,一翻身准备自己加一些才发现邓艾就站在那里,奇道:“怎么了小艾?你平时可不是这样的。是有什么事吗?”

邓艾忽然向陆仁跪下道:“大人,请您收我为徒吧!”

第二卷

第一百七十五回 … 两位高徒

大人,请您收我为徒吧!”

邓艾这突然的一跪下反到把陆仁给搞楞住。跳下吊床仔细的看了邓艾许久后陆仁才问道:“小艾,你想清楚了?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军事,但这却是我教不了你的,我能教你的不过是一些旁人眼中可能会看不上眼的东西。”

邓艾道:“如果真的旁人看不上眼,许都郭奉孝郭大人就不会让郭公子千里迢迢的专程赶来向大人您求学。大人,您曾经说过,只要我想通了和您说,您就会收我为徒的。”

陆仁怔了一下,问道:“当初我想收你为徒的时候你并不置可否,现在突然这样……我想问一下,你改变主意想拜我为师的目的是什么?”

邓艾道:“我、我想出人投地!”4020电子书Jar电子书下载乐园+4020

陆仁沉思许久后道:“出人投地?也就是说你想日后学成出仕……也罢,不想出仕那又到我这里学个什么劲。好吧,你起来,我正式收下你这个徒弟便是。”

邓艾却没起来,而是按照礼节向陆仁拜了三拜,道:“师父!”

陆仁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你这个小鬼头,逮住了机会就不肯放手。你小小年纪心机就能精明到这种地步,我都不知道你这个徒弟到底收得是对是错。好了,你跟我来吧。”

没多久,在郭弈的房间里,郭弈略有些惊呀的望定邓艾道:“叔父,你是说……小艾是我的师弟?”

陆仁笑道:“正是!真正说起来小艾入门比你还早几个月。只不过小艾性子很……很傲,这次计如果不是你跑了来向我求学。让他认为向我求学没有错,只怕他还不愿拜在我门下。”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对望了一眼,各有心事。

陆仁向邓艾问道:“小艾,这几个月你主要都是在看哪些书?”

邓艾道:“《孙子。始计篇》。”

陆仁道:“《孙子兵法》?这到挺合你地兴趣。嗯……你既然已经是我的门生,那我也要你像你师兄那样选修两样。这样吧,你加修《算学》与《农耕》。”这到是陆仁早就想好的,在他的记忆中邓艾在领兵之前其实很擅长这两样事物,如果不是司马懿发现了邓艾的军事才能并加以重用。很可能邓艾会成为三国后期的能吏型人物。

邓艾恭敬的道:“弟子领命!”

陆仁看看这两个开山大弟子。忽然笑了一下道:“你们两个现在既然已经是同窗师兄弟。以前就要互相多多照应。小艾,蔡师母那里你可还愿意帮她继续照应书房?”

邓艾昂然道:“弟子深受师父大恩却无以为报,自当好好伺候师母。”

陆仁点头道:“那好吧,你的每日起居和以前不变,平时做地事就只当是交给我地学费。”

说着看看郭弈略显单薄地身体,心道:“这小子身体和老郭一样那么虚……历史上好像也是个‘早卒’的人,只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不行。得加强点他的锻炼。”

想了想陆仁取过房中纸笔,写了一份每日作息表出来,大致是这样——

早上七点:准点起床,邓艾去打扫书房,郭弈去庄外的河边挑三担水,然后早饭。主要是想让郭弈多锻炼一下身体。

八点至九点:一起去找二凌练剑,如果二凌不在找张放。

九点至十二点:各自看书,如果陆仁在庄里可以向他提问。

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午饭与午睡的时间。特别是郭弈。不想睡也得让邓艾强制他睡。

下午两点至四点:继续读书,不过不强制。想动的话可以去庄外走走,但要求两个人一定要在一起。

四点:邓艾去清理书房。因为这个时候蔡》。。至于郭弈,对不起,打扫两个人居住地小院。

五点:晚饭时间。之后两个人看着办,但晚上九点之前一定要熄灯睡觉。

当然这些都是用古代的时辰来写的。

写完后陆仁自己先看了一遍,心道:“怎么看怎么像是我读书的时候的东西,不过那个时候是老爸给我编排,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都是满满的。想不到现在我也写给别人了。”

交给两个徒弟后道:“明日起,务必按此章程行事。不过每月的初一、十五放你们两天假,想去哪里玩随

便。唯独要求一点,小艾你在没满十岁之前不管去与师兄同行。”

邓艾自然没说什么,郭弈看过之后犹豫道:“叔父,这打扫庭院我没异议,只是这每日晨间挑三担水……我怕我挑不起。”

陆仁拍拍郭弈地肩膀道:“就是因为你挑不起才要你挑。庄外地小河离庄约有一里地,你初时挑五十斤一担即可。每三个月加十斤,加到一百斤为止。”

说完又向邓艾道:“小艾,现在凌风他们教你习武都教你些什么?”

邓艾道:“只是让我每日先扎马步,其余的还没教过什么。”

陆仁道:“不要小看马步,那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我不是让你们每日务必要练半个时辰地武吗?那么每天先扎一刻的马,记得带上各自修读的书本去,一边看一边扎。”

“啊——?”

两个徒弟面面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陆仁见状背起手转过身向门外走去,头也不回的道:“严师才能出高徒,你们两个既然拜入我门下我就会很严厉的对待你们。我说的这些你们要是有哪点没能做到的,轻则打手心,重则打屁股……哦,我是说师门家法。你们两个记往,即为同窗手足,就一定要互相扶持。另外我给你们选修的课业不同,得闲时也不妨互相交流一下,这样说不定对你们都有好处。”

郭、邓二徒躬身领命,陆仁晃出小院时心里却在暗笑:“当老师、先生训人的感觉还真不错。只可惜我算不上什么合格的老师,那这俩小子会不会成为汉代版的‘逃学威龙’?”

——————

一晃又是月余过去。

这一个月陆仁虽然是呆在庄中休养身体,事却也没少做。首先是陆仁从郭嘉的回信中看到了北方的市场,稍加筹备后组织起一只旱路的小商队,让陆诚先行带队经由新野、樊城、宛城去一趟许昌,货物主要是纸、酒与一些江东过来的杂货。另外嘱咐陆诚一定要去一趟郭嘉那里,把送给郭嘉的那些东西带到,并向郭嘉报个郭弈的平安。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却还是仔细收集一下北方各方面的情报。+。仁暗中授意贞开始把小庄中一些重要的东西运到襄阳并开始装船,如制陶活字用的铜原字,比较精密的印刷机械,相对来说优良的土地开发用具这些。总之一句话,陆仁在作离开荆州去开发夷州的准备了。

一个月的时间,小庄中有用的东西基本上都装船完毕,连书房里的书都给搬到了船队中最大的船只上,现在虚摆在那里的都是些“无字天书”。至于陆仁的两个徒弟,只是留下了几本他们的课本。蔡与甄宓知道陆仁的用意,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每天依旧去书房里坐坐,只不过把平时整理文献的事换成了弹琴较谱,偶尔有空会也去指点一下郭弈与邓艾。

陆仁自己则留心着刘表方面的动态。江夏之战是在建安八年五月,现在则已经到了七月末。按照陆仁与贞的计,可能要半年左右荆襄与江东之间的水运往来才能恢复正常,也就是说至少要到十月左右才行。不过在七月初的时候蔡就来找过陆仁一次,表示想让陆仁尽快恢复两地间的水运往来,显然是两次海盐带来的巨大利益让蔡瑁动了心。

对此陆仁故作迟疑的表示不太好,因为他收到了襄阳城中流传他贩卖粮米给江东水军的消息。蔡则大大咧咧的一摆手,说几千石粮米根本就不足为虑,而且因为陆仁曾经言及是江东水军“强买”的事,刘表就也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过。最后二人达成协议,让陆仁的船队先开到江陵以东的港口,然后于八月二十日左右由蔡瑁出面让陆仁的船队从江陵港口出发前往柴桑。

转眼间就是八月十日,陆诚也适时的赶了回来。陆仁便开始让家中的那几号女将暗中登船……

第二卷

第一百七十六回 … 临别月夜

月十五月儿圆,陆仁庄中月饼香。

说起月饼,还是陆仁在建安七年中秋节试制出来的,这一年中陆兰没事的时候就用心去改良,到后来已经渐渐成形,陆仁名下的几间酒楼平时也有当作普通糕点来卖。不过陆仁下了个很古怪的命令,就是酒楼的月饼只在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卖。旁人固然不思其解,陆仁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陆仁是想起了后世月饼随时随地都能买得到、吃得到,反而影响到国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观念,从而间接的淡化了国人们对这些自古相传,有着很深的文化意义的国节的观念。

这月饼成形后是蔡》|专门问过陆仁一次,陆仁不知道怎么解释,想了很久才回答道:“月饼月饼,以月为名,又以满月为形,为的就是取如月之意。记得我那时在刘表酒宴上吟出的那一阙《明月几时有》吗?当中有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我这月饼做成满月的圆形,本意就是希望家人们像满月那样团团圆圆的,可惜‘此事古难全’。所以呢,这月饼只有在每月月圆的时候吃才能吃出真味来。”

蔡》:|都能想出这么多来,这要是流传出去。你这月饼岂不是能和纪念古之圣贤屈原的端午粽子相提并论?亦或是说,你已经把自己当成是圣人了?”

陆仁闻言自然是一头地暴汗,不过在蔡》|别提有多别扭。明明是华夏神州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重要文化节庆,后世某个极不要脸的民族却在华夏国人们起初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某个基本上没什么用处的教科文组织抢先注册,想在文化上进行侵略。有个国际学者曾经尖锐的指出,这根本就是在刨华夏国人们的祖坟!不仅如此,这个极不要脸的民族还天天叫嚣着什么“孔子是X国人”之类荒谬绝论地话,甚至拿YY小说中地情节来当正规教科书!

这个民族与某个岛国很相似。岛国是自己心里明明清楚历史。所做地是掩盖丑恶美化罪行;而这个极不要脸的民族却根本就是想先把自己的子孙骗过去。再让子孙们去骗世界上所有的人。或者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岛国是野心不死,总是在心底以武力行霸权,还美名其曰成立什么“XXX共荣圈”;而这个极不要脸的民族实际上却没什么作为,只是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苍蝇一样令人讨厌并且恶心到极点。

想到这些陆仁便会在夜深人静地时候躲进书房,翻开自己凭记忆手绘的地图沉思。

“真的很让人恶心。也罢,后世你们没能翻出什么实际的风浪,计也是害怕真的触及国人底线而让你们受到覆顶之灾……你们和某岛国差不多。一但国人断绝与你们的经济与进出口往来,你们的国家经济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不说什么国家会完蛋之类地话,但让你们地整体失业率往上跳十几个百分点,国家经济再倒退个几十年应该没什么问题。

“现在我提前一千八百年出现,就让我来出出这口恶气吧,不然我心里不舒服。大了不敢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的程度,我去控制你的国民经济却不会是什么太难地事。另外我会稍稍的开发一下并打通水旱两方面的道路。这样说不定能引起曹操的兴趣。之后的事我就不管了……”

YY加阴险的笑中……

——————

陆仁与蔡瑁是商议好八月二十日左右船队从江陵出发,除去本身是要暗中做大量的准备之外,陆仁也就是想在送走家里这些人之前先在中秋节里好好的聚一聚。因为这一送出去。陆仁自己也不知道要过几年才能再见面。

初更时陆仁这一家人就全都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要说这一次的月饼陆兰准备了整整三天,什么精面发酵、豆沙磨制……最后好像是说光蜂蜜就用掉了五斤。反正各类的月饼几乎两百多个一端上桌,就连一向稳重大方的蔡》;。端坐在一角细细品味。至于貂、贞这些性格比较活的更不用说,彼此间笑闹嬉抢得不亦乐呼。

陆仁也取了几个,安静的坐在一角欣慰的看着家人们的嬉闹,心里面也在享受着这一份天伦之乐。不多时婉儿牵着已经两岁的陆风、陆雨来到他面前道:“老公,一个人躲在这里偷笑吗?”

陆仁伸手摸了摸这对龙凤胎的头道:“嗯。世上又有什么事比一家人平平安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