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143章

三国求生记-第143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地。”

陆仁欣然一笑,自怀中取出地图在桌上摊开道:“你们带着船与部曲先去右北平寻一处近海且清静的地方安身,差不多的时候去北平城看看情况,最好是能找个机会先帮一两处受劫掠的村落击败前来掳掠的异族。记住,这头几仗千万不能留活口,一但让人逃回去就后患无穷。

“几个漂亮仗下来我相信那村落就会接受你们。适时的再把名声放出去……别用我的啊!介时高大哥你再去招慕新地人丁入军。训练成型后就可以慢慢的扩大能够保护的范围。另外条件允许的话在海边修起一个我们的据点,而那时我可能已经到了夷州,会再及时的调运钱粮过去给你们支用。时机成熟时就在北平城中设立一个佣兵工会。高大哥你就在那里坐镇,专门接受各地村落的委托。而且我相信顺利的话,那里也会成为无地可种地青壮地投奔之地。

“唯一要注意的是官府的干涉,必竟对他们来说一支成型且强有力地军队对他们来说就有如眼中钉一般。所以必要的时候赵大哥你就说这是你们赵家的部曲,再选一个好的地方安身……”

赵雷接上话道:“好的地方?言下之意是既要防异族寻仇,又要防官兵寻衅吧?”

陆仁点头道:“却是如此。不过我计官家最常用的手段是想召你为官,连带着把人马也都拉去。二位大哥,介时能不能把持住就看你们的了。还有很多事我虽然依稀间有想到一点,现在却也说不清楚。”

高顺随意的摇了摇头,赵雷却默然不语。陆仁见状开解道:“子方兄,你能不能听我一句话?投效朝庭本来是件好事,子方兄介时若想去只管去,但旧有人马请交于高大哥。我组建起这只雇佣军是想帮助百姓,让他们好安居乐业,但如果你带了出去,只怕会成为中原战场上诸候争霸的工具,与我本意有违……”

叭——

赵雷猛的一拍桌子,把陆仁和高顺都吓了一跳。却听见赵雷怒骂道:“陆仆射你何出此言!讥讽我赵雷是个见利忘义之人吗?若论出仕,袁氏不知招纳了我多少次,也正因为我想恪守家业不肯出仕这才引来常山之祸。如今我还是那句话,仕我绝对不会出。况且陆仆射你定此大计,将来就有如我常山赵氏重兴一般,保民护民更是可得我赵氏百世芳名,陆仆射你便于我赵氏恩

,我赵雷绝不会做此等忘恩负义之事!”

陆仁愕然的望着赵雷,心说你没必要这么大的反应吧?其实我根本就不担心你会出仕,袁氏灭你常山一族,你对袁氏就有血海深仇;老曹那边你顾虑着赵云的关系也没什么可能会出仕曹操才对,剩下来北方就没人了啊。

赵雷定了定神道:“陆仆射,我所虑者不是此事。袁尚当日灭我常山赵氏。若知我尚在也定容不得我……”

陆仁道:“这个子方兄不必担心。袁尚今在南皮与袁谭交兵,蓟城、北平他又有意让给蹋顿,并州他是不会去管的了。而且在初时你不要亮出名号,凡事先由高大哥出面即可。若我所料不差,数年后袁氏定会败亡于曹操之手,那时你立住山头大可不必去理会。若曹操辟你,你虚应下来也无妨,只寻推说守卫乡土、保全百姓。曹操也不会为难你才对。曹操日后是想南下荆、吴地。有人帮他镇守北方只怕他高兴还来不及。不过有一条。就是这雇佣军一事务必要流传下去,众点成面,到那时自然能真正的保全百姓,而且不与官兵相冲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呼应官军。”

赵雷默默点头,忽然问道:“陆仆射,你此举只怕还大有深意吧?”

陆仁道:“不错,我另有一层意思在里面。仔细想想。为什么只是异族来劫掠我们?难道真的是我们汉人百姓不能打?其实不然,是我们的百姓有一种依赖心,太过依赖官军的救援,却没想过官军也有官军的难处。真正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自己动手,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与躲避。异族一来要敢打、会打、能打,打得他们劫掠不成!纵然是被他们劫掠到,也要让他们付出惨重地代价,能打到他们有来无回就最好!当然。耕种地百姓很难上战场。官军又总是要坚守城池,所以这些事就交给民间专门打仗的雇佣军最好。还有一点,我想我们的雇佣军一但成型并打出名望。民间也会跟风出现其他佣兵组织。不管他抢多少生意,保护疆界百姓的人多一点总是好的。到那时每一处村落都有因定来保护的佣兵组织,异族就没什么作为可言了。”

说到这里陆仁忽然笑了:“异族劫掠主要是在秋冬两季,春夏他们忙着放牛放羊,也很少会来。这段时间雇佣军会接不到什么生意,得考虑考虑自己吃饭的事。那么……反过去劫掠他们!不只是劫,还要把那边地地图画出来。将来到一定的时候,我另有打算。”

高顺与赵雷闭目沉思许久,觉得陆仁的想法太过大胆,又有些不能理解。不过似乎又有那么几分可行。

陆仁道:“初期是最难,也是最危险的。难立足,难给养,人丁又少。还有,高大哥你曾经发过毒誓再不上阵厮杀,我请你去也只是想由你来处理生意与训练新员。真正打仗的事就交给子方兄吧。二位大哥意下如何?如果不愿意我不强求,必竟这本身就是极难极险之事。”

赵雷慢悠悠的道:“我干!不就是对付一些异族胡骑吗?若给我两百昔日吾弟子龙麾下的白马义从,我敢说能对付过千异族胡骑。高顺,你呢?我是觉得陆仆射的想法其实很周密,又顾及到了你地誓词……”

陆仁瞪圆了双眼望定赵雷,心道:“啥?两百白马义从?个个精通骑兵战技,而且还会骑射,公孙瓒压箱底地东西,赵云的心头肉。如今也不过仅存三十来人,你一口气就想要两百?胃口还真不小!到了地儿自己练一批出来行不行?”

高顺笑道:“我可没说我不做。你觉得义浩的想法周密,我却是完全信得过义浩。再者,当初我这条命就是义浩救下来地,他要我做什么,我只管去做便是,万死不辞。”

陆仁道:“高大哥,也没那么夸张,别死不死的。将来还有很多事我们还得一起去做。你们到了右北平千万要记得选好一处临海地界并适时修起码头,我只要有余力就会运送钱粮具杖过去。还有,能不硬碰就不要硬碰,多用点诡计去打。迟一些我会把我所知的几种战法写出来交给你们,都是些尽用地利的机关、地道之术。只要用得巧妙,也许一个百户村落能全歼千余胡骑自身却不损一人。而这些方法也可以尽量的教授出去……二位大哥,看你们的了。或许将来会有一天,我会亲自雇佣你们去进讨五胡。”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五回 … 将行

安八年五月,陆仁在柴桑码头送高顺与赵雷二人上船十只中等船只与一百八十人组成的船队,是陆仁、高顺、赵雷三人反反复复的商议与准备了三个月才完成的。高顺与赵雷此去是要按照陆仁的想法在幽州地界组建起一只以对抗异族劫掠为主要目的的雇佣军,而陆仁真正的想法,就是希望借助这种行动带动出一种“官防不如民防”的风气。套用一句现代词汇,陆仁就是想打“人民战争”,把抵御异族侵犯的方法从消极的“官防”逐渐改变成为极积的“民防”。

临送二人上船时,陆仁把一本小册子交给高顺道:“高大哥,这里面记载的是我所知的一些战法,基本上都是以机关、陷阱、地道为主,里面还有相关的图样,费了我不少心血。你与赵大哥好好的参阅一下……当然了,这里面的东西都只是举出例子而已,实际使用的时候还希望你们能随机应变。”

高顺随手翻开看了几页便马上合上道:“义浩,你还真是有心。”

陆仁道:“这一去千难万难,你们务必保重。”

高顺点点头,二人同时向赵雷与赵雨那边望过去,见这赵雷耷拉的脑袋,完全就是赵雨在那里不停的说。陆仁一见就乐了:“这叫什么事?三十多岁的大哥被十八岁的小妹说得抬不起头来,常山赵家还真是有意思啊。”

高顺道:“宠之太过反生畏吧?不过说真的,别看赵雨文文静静地。那张嘴巴真不是一般的很厉害。我和她碰过几次头,谈过几句话,那感觉是宁可上阵厮杀也不愿和她斗嘴。”

陆仁无语的敲敲脑门,心说这赵雨是天生的谈判专家不成?

眼见船队诸事已毕,高顺与赵雷一齐登船,陆仁与貂婵则在码头上挥手送别。看着江面上的船队渐渐远去,陆仁缓缓的放下手低声道:“两位大哥,千万保重!”

貂婵是现在陆仁身边最亲近的人。这次组建雇佣军的事她也很清楚。这会儿在一旁问道:“义浩。他们这次去北方会不会有事?”

陆仁道:“我也不知道。这次交给他们地活是很危险地事。希望他们能吉人天相。不过我觉得以赵雷地稳重再配上高顺的周密,只要他们稳扎稳打,两年之内绝不会出什么大事。而我有两年的时间也能够从夷州派出船队去支援他们了。我有想过,实在不行我就用船队把他们全部接回来。”

貂婵道:“跟了你那么久,我觉得你一向做事都很慎重,几乎没有出险招的时候。不过感觉这次你却是走了一步很险的棋。”

陆仁道:“这步棋的确很险,不过如果他们能走好这一步棋。对将来会大有帮助。我也不瞒你,这北方将来我是一定要去的。”

貂婵道:“怎么,你将来还想真地亲自去和五胡交战?”

陆仁仰望天空,语重心长的道:“我有这么想过,甚至有想过尽灭五胡。不过那不切实际,而且真正要解决问题单凭杀戳也绝对不行……”

貂婵笑道:“行了,上车吧。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现在不想知道,我知道你信守着当初对我许下的承诺就行。你的的确确在为百姓做点事。”

陆仁抓了抓头皮笑道:“为了这个承诺。你可害得我不浅呢。成天的这么大动脑子,我都不知道我会不会未老先衰。”

貂婵伸手在陆仁腰间轻轻拧了一记,自己先上了马车。陆仁再度扫视了一遍码头。见赵雨依旧站在那里远远眺望,脸色虽然依然平静如常,但似乎有那么点不舍之意。陆仁上前唤道:“小雨,该回去了。”

赵雨回过头来道:“师傅……”

陆仁道:“怎么?舍不得你大哥?那你会不会怪我把你大哥请去北方做那么危险的事?”

赵雨忽然用一种看白痴地眼光望了陆仁一眼,语气虽然一如既往地平静,但怎么听怎么刺耳:“师——傅,我大哥如果不是一直想回常山,只怕也不会应你之请就带着这么点人去做事。其实我刚才和我大哥说了那么多,就是让大哥不要一意孤行的坏了师——傅的大事。”

陆仁一撇嘴,赵雷去北方做什么事赵雷叮嘱过不要告诉赵雨,这会儿强辩道:“你多心了吧?我请你大哥去北方只不过是在幽州那一带看一下环境而已。”

赵雨地目光回到江面继续远眺,那声音仿佛是自言自语一般:“师傅,你又在瞒小雨了。我大哥这次去北方要做的事,绝对不会是什么普普通通的小事。如果只是寻常的小事,师傅你也不会同时把高管家和我大哥一起请出去。”

陆仁道:“我想开辟北方的生意,高管家去看环境,你大哥又是北方人,这两个人一起去一趟有什么不对的吗?”

赵雨连头都没有回一下,低声应道:“听起来是没错,漏洞是在我大哥身上。几次在我面前欲言又止,最后只说是要去北方看看……我大哥有什么心事瞒别人是瞒得住,但唯独瞒不过我。师傅,能不能告诉我,我大哥他这次去北方到底是要干什么?”

陆仁知道瞒不过这个聪明徒弟,当下只是摇了摇头道:“有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你当我的师傅才更合适一些。好了好了,现在不是告诉你的时候。等到可以告诉你了我自然会告诉你。早点上马回去吧。”

赵雨自幼就与赵雷一同长大,兄妹之间的感情非常好。这会儿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道:“师傅,让我再看一会儿吧。大哥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回来也不知道。”

陆仁无可奈何的双手一叉腰:“小雨啊,听师傅地话早点回去。你再不回去的话只怕码头这里就要乱套了。”

赵雨愕然的回身问道:“为什么?”

陆仁闭目长叹。同时用手指指身后。赵雨这才发觉,码头周围的男子全都直楞楞的望着他,口中还流着哈

|一份气韵都能令人为之倾倒——既有北方女子的英姿飒爽,又有南方水乡少女的柔和气质。初见赵雨时也许会只觉得她美而静,但真正多看几眼就会感觉赵雨看上去虽然平静如水。无端端地却会让人从心里生出一股火一般地感觉。有心想接近。却又会被赵雨静如止水、冷若寒冰地气质给挡回来……

这也就是赵雨。在众人的注目礼之下脸都没有红,只是稍稍皱了一下眉便马上恢复正常,向陆仁行了个拱手礼后似乎是有意的把声音放大:“师傅,弟子先回去了。”

说完快步赶到马边,解开缰绳跃上马背便绝尘而去。

陆仁再次摇头,心道:“哎,这个赵雨。有意这样做把麻烦都甩给我是不是?”

为什么说是麻烦?因为陆仁已经看到有几个公子哥模样的人向他凑了过来。其中一位更是快步赶到陆仁跟前躬身一礼。话还未曾开口,陆仁就已经背过身向马车走去,自顾自的振声道:“别那么麻烦了,你们想干什么我也知道。我这个徒弟不是你们打得了主意的。”

——————

我等,我等,我再等!

又过去了三个月,时间已经是建安八年的八月。自陆仁于七年十月离开荆州以来,一下子就几乎快过去一年地时间。这中间贞都有些等得无聊。自己带队往荆州跑了一趟。除了带上赵雨之外。还带上了高顺的夫人甄玉。因为按陆仁订下的计划,贞要和陆仁一同去夷州,那两地间的水运需要有人盯着;原本在柴桑坐镇的是陆信与高顺。但高顺又被陆仁派去了北方,陆信要打理常规事务不能离开,一时间又找不到其他人,就把甄玉给顶上去了。

陆仁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甄玉早先流浪到许昌城南陆氏镇的时候就是靠贩酒来养活自己与妹妹甄华,颇有商业头脑的一号人,后来是被高顺看中给娶了过来。现在其妹甄华也嫁给了陆信,换句话说都是一家人,与陆仁的商业家族理念相合。

一趟商跑回来,贞也带回来了几个消息。首先是襄阳城中地商铺产业竺已经全面接手,就运营方面而言没什么问题;刘表与刘备先后得知陆仁已经离开荆州,刘表地反应有些无所谓,仅仅是派人收回了襄阳城外的小庄而已;刘备那边就有些不太好说了,据说是刘备唉声叹气了好几天;真正比较急的人是蔡瑁,不过贞这次去襄阳依旧是把海盐直接交给蔡瑁,出面地人是竺,之后到也就没什么了。

还有一个人,就是赵云,陆仁现在可以说是把其妹赵雨给“拐”跑了。不过听贞的话法,赵云好像并没有放在心上,仅仅是说“陆仆射乃重义守诺之人,断不会负我。吾妹即师从于彼,吾心实安矣”,言下之意真的是把这个妹子完全托付给了陆仁。陆仁在听说过后苦笑了好久,心说赵子龙你还真够放心我的啊!就不怕我把你这个漂亮妹妹给拐卖了……虽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差不多来着。

八月十五月儿圆,陆仁作为陆氏宗族的宗主在村中举办了一个小小的中秋聚会,让大家坐到一起来赏月品酒啃月饼,特邀嘉宾是周瑜夫妇。至二更时分族人们尽兴而散,陆仁回到家中让貂婵先回房休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花院中望月沉思。

这快一年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