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17章

三国求生记-第17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几日后,陆仁请李典来帐中,将自己订下的一系列计划与李典对目。

首先修改的是作息,陆仁采用现代的周制,也就是工作六日可以休息一天。各营按分工不同各自分成七组,每天有一组人轮休。休息可以在两月中累积,两月不休视作放弃。这一点陆仁是考虑到也要让军士们有一点假期,如果想去许昌城陪陪家人,就可以用累积的假日去做。

第二是开春之后,陆仁想开始收容流民。镇子要重建起来,光有军士不行,还是要有固定的居民。而且有固定的居民,开垦的田地就会越多,其他的经济事物也会慢慢带动起来。到时有一个完整的镇子,总比只有他这三千屯田军强。对于流民的收容措施,春耕时来的可以提供开垦农田的必要帮助,没赶上春耕的也可以先种植土豆或其他的蔬菜,收税按四成提取。

第三是其他一些杂事。像对工匠的一定优待,以及工匠和军士们如果工作出色并愿意在镇中长期居住,优先照顾可以在原先镇上清理出来的房地另起房舍,接来家人同住;流民则可以按订出的房价,在收获之后慢慢偿还。

总之,所有的计划都是对镇子的建设出发来定的。李典细看过之后不住的点头,并且在一些细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和陆仁商议之后再作出一定的更改。

基本敲定,陆仁将计划交给李典,让李典找工匠去刻明文木板,在时间差不多时发布下去。

大事即定,陆仁道:“曼成,我想和你再商量个事。”

李典道:“什么事,说吧。”

陆仁道:“再过几天就是新年正月,我想回许昌家中去住上些时日,年后回来,你看行吗?”

李典笑道:“怎么,又想你家婉儿了?”

陆仁不好意思的笑笑,眼前浮现出婉儿的笑脸:“离家三月有余,也不知家中怎样了。”

李典道:“行,没问题。反正现在寒气未去,镇上也没什么大事可做。不过义浩,你在元宵之后一定要赶回来,那时我们就要准备春耕诸事了。”

陆仁道:“那在此就先谢过曼成。元宵过后,正月十六我一定赶回来。”

李典道:“等等,我也有事麻烦你。”

陆仁道:“什么事?”

李典道:“义浩你回家过年,也得考虑一下我吧?我想让你带个话,让我许昌城中家眷来镇中陪我过个年;另外你动身的时候再带上些人和仓中存粮、煤石,去许昌城换些酒肉回来,也让军士们过个好年。”

陆仁道:“要不这样,明日去营中发个话,许昌城中有家室的可以让他们回去过年,正月十六务必赶回,没能赶回者军法从事,留营军士可以多发些酒肉作为补偿……哎等等,你刚才说你想接家眷来?主公法纪不是说不可以军中带妻女的吗?”

李典白了陆仁一眼道:“义浩,我们现在是屯田,又不是打仗!再说这里是我们驻军的‘县’,你又是此县的县长,换句话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接家人来家里有什么不可的?”

陆仁道:“我靠!你怎么早不和我说?你要是早和我说,我就把婉儿接来这里了!搞得我还朝思暮想的!”

李典BS陆仁道:“你这个历任主薄、尚书仆射的县长是怎么当的?连这些都不清楚!还有,就算你接来,你让婉儿住哪?别忘了你为求军士们安心,硬是不肯先起宅院,连现在建好的营房都是安排工匠与年纪稍长、身体差点的军士们先住,我都跟着你受累,现在还是在住帐篷里那!”

第一卷

第二十二回 … 春去秋来

陆府门前,陆仁轻轻拍开大门,开门的仆从一见是他回来,惊喜的刚想大叫就被陆仁捂住嘴巴:“别叫!婉儿呢?”

仆从道:“婉儿在内房里。”

陆仁将马交给仆从,自己偷溜进内房,想给婉儿一个惊喜。走到房前,依稀听到婉儿正在轻声唱那首《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离开我》。陆仁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在门口站着静静的听。

一曲唱罢,婉儿轻叹道:“老公,你现在还好吗?三个多月,婉儿好想你。”

陆仁心中感动,也轻声的唱起来:“老婆老婆我爱你/阿弥托佛保佑你/愿你有一个好身体/健康又美丽……”

“啊!”

婉儿急忙从房中跑出来,见到陆仁后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一下扑入陆仁怀中:“老公你回来了!”

陆仁就势一把横抱起婉儿,也不多说什么,走进房中用脚后跟踢上房门,照着婉儿的樱唇吻将下去。婉儿双手勾住他的脖子,也急切的奉上自己的红唇。

长长的一吻,陆仁只觉得自己热血上涌,就打算抱着婉儿到床上去,婉儿轻声道:“等等老公,门还没闩上……”

………………

小别胜新婚,二人一番云雨之后,陆仁筋疲力尽的躺在床上,婉儿依旧是像只小猫一样趴在他的胸口。

婉儿道:“老公,你这三个月在镇上还好吗?”

陆仁道:“还行。就是夜里寂寞的时候总是想起你。”

婉儿道:“婉儿也一样的想你。不过老公你是男人,自当以国事为重。”

陆仁道:“我这次是回来过年,元宵节之后就要赶回去……不过婉儿,我问过曼成,他说我是那里县长,可以带家眷去。晚些时候我在那里建起宅院就把你接过去,我们就不用这样两地分居了。”

婉儿道:“那可太好了!只是老公你最好先和主公说一下,不然主公也许会怪罪你的。”

陆仁道:“这个当然!今天我先休息一下,明天一早我就去拜见主公。婉儿,我们再来一次吧?”

婉儿曲指轻弹陆仁的额头道:“注意点身体……”

——————

次日陆仁大食之后便赶去拜见曹操,被门人引入大厅静候。

曹操未到,陆仁便先看了下这大厅。由于曹操一向比较节简的缘故,大厅并不奢华,而中央火盆中烧的正是陆仁差人送来的煤。

陆仁暗自点头,这煤既然曹操在用,那么就是得到了曹操的肯定,今后可以鼓动曹操去寻找煤矿。

不久曹操到来,陆仁连忙起身行礼。曹操见是陆仁到来也很高兴,无名镇的建设一直有书信来报告情况,而且从许昌调用的粮食只有预计的一半,可见陆仁的成绩不错。曹操都打算开春之后专门去无名镇看看,如果陆仁的方法好用,就准备在境内推广。

曹操道:“义浩这三个月辛苦了!”

陆仁道:“不敢,陆仁也算小有起色,不负主公厚望。”

曹操命人去取酒食,要和陆仁对饮几杯。等酒食端上来,陆仁发现盘中居然有一盘油炸土豆丝,呀然问道:“主公,这土豆丝……”

曹操道:“这是上次和那些煤石一起送来的,我让来人按你营中做法试过,风味独特,甚是喜欢。听说这土豆一亩只需两到三月竟能收上千余斤,是否可取代稻粟?”

陆仁道:“主公,据我所知这土豆虽然短时高产,但却不能长久保存,存放过久便会生出些毒性。土豆在我看来只能短期应急或做菜用,国中积存还是以稻粟为好。”

曹操道:“物有其利亦有其弊,没有完美的事物,不过土豆用来应急确实是不错。还有义浩,这煤石也是你运来的,比之木柴强上数倍,我已着人在春暖之后于境内寻找矿藏。”

陆仁道:“主公明鉴!”

闲聊几句,陆仁问道:“主公,我屯田建镇三月有余,不知现在中原局势如何?”

曹操道:“徐州那里已按文若之计送去书信,不过眼下一点动静都没有,刘备来书说天寒不宜举兵,春后再作打算。看来文若这一计是失策了。”

陆仁道:“刘备亦是一方豪杰,不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主公需再寻良策。”

曹操道:“义浩可有甚良策?”

陆仁赶紧摇头。荀彧的“二虎竞食”之后是“驱虎吞狼”他知道,不过他一心想避开许昌这个曹操的权力中心,知道也不敢说出来。

曹操叹道:“也罢,春暖后再作定议吧。过几日就是新年正月,义浩此来想是在府中过年,就好好休息一下吧。正月初二我打算在府中设宴,义浩到时一定要来啊!”

陆仁道:“陆仁遵命!主公,曼成想接城中家眷去镇中相聚,不知主公钧意如何?”不管行不行,先问过再说!

曹操道:“新年之际合家团圆是情理中事,有何不可?再说你们是驻地屯田建镇,不是行军打仗,并未违反法纪,只管去吧。”

陆仁拱手道:“谢主公!”

——————

从曹操府中出来,陆仁又去拜会了下老上司荀彧,然后再去看望老友郭嘉。到得郭嘉府中,两个浪子少不了一番笑闹,最后郭嘉干脆留陆仁下来吃饭。

饭间酒过三旬,郭嘉忽然停下笑闹,静静的向陆仁问道:“义浩,你舍去尚书仆射一职去许昌城外屯田,可有其他的意思?”

陆仁也不再笑闹,平心静气的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

郭嘉道:“这尚书仆射,不知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却不要。我想知道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陆仁道:“老郭,我和你相识最久,也和你最为知心,就不怎么瞒你。我对朝堂中事,心存惧怕。”

郭嘉道:“的确,义浩你心地太过善良,而这朝堂中事总是凶险难料。借屯田避开朝堂之争,对你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过义浩,我怕有些事你躲都躲不掉。”

陆仁道:“若真是那样,我也无话可说。至不济,我会舍掉官职寻一地隐居去。”

郭嘉道:“隐居?你真认为你能走得掉?你知不知道现在的许昌城中对你是如何评价的?”

陆仁心里喀噔一跳,急问道:“怎么说的?”

郭嘉一字一句的道:“军中陆义浩,三月成城廓,五月粮丰足,两年境内丰!”

陆仁道:“怎么有人这么说我?还两年境内丰!?”

郭嘉道:“有错吗?你去建镇不过三月,还是秋冬之季,就只取一半粮草,另一半自给自足。听说镇子也基本成型,春后发展起来是极快的事,以你的能力,今年粮米丰收是肯定的事。现在流传出去,各镇诸候都把你当作财神粮使,前一阵子我拿住个细作,就是袁绍派来招纳你的人。”

陆仁无奈的摇摇头,自己在镇中这些事,居然可以传到袁绍那里去。

郭嘉道:“主公现在与袁绍不过是貌合神离,两军对阵是早晚的事。前一阵子袁绍派人来许,言语之间甚是傲慢无礼。主公东方未定,不愿此时和袁绍结怨,将大将军一职让于袁绍,自己改任大司马,暂时把事情压了下来。再晚些时日,袁绍解决公孙瓒之后,就会是两家对敌之时。义浩,你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啊!”

陆仁叹道:“这算不算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算了,不去想他!今朝有酒念朝醉,他日再理他日愁!老郭,干一杯!”

杯中酒一饮而尽,陆仁见四下无人,开玩笑道:“老郭,也许哪我会去投袁绍,到时就和你对敌了哦!”

郭嘉望望周围,眼中精光闪烁:“义浩,如果是别人也许我会注意。但你,我却知道你绝对不会去投袁绍,因为我了解你!”

——————

新年正月,许昌在一片欢乐声中过去。元宵过后,陆仁辞别曹操返回无名镇,与李典开始作春耕的准备工作。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春耕、建房诸事将陆仁忙得团团转,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四月初夏。

三千人的营房已经建好,陆仁与李典的宅院也同时建成。李典的家人就在营中,第一时间搬进宅院中,而陆仁也派人去许昌接来婉儿。当时陆仁的意思是仆从若不愿来,可以发给粮米让他们另寻出路,不过因为陆仁和婉儿对仆从们一向很好,仆从们都愿意来镇中。这下陆仁的府中可热闹了,婉儿见了陆诚等八个孩子,加上和他们差不多的身世,对他们特别好。陆仁也正好把孩子们交给婉儿,并让婉儿教他们读书认字,自己则专心扑在小镇的诸事上。

农田方面,陆仁把自己在夏候惇那里制出的改良龙骨水车直接让工匠们做出来,而肥料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收集。另外因为没有耕牛,陆仁就索性让铁匠们给马匹钉上马掌,用马来耕田的效率也很高。其余诸事在安排好专门负责农田管理的人员之后就不用再多去过问。

镇中这边开春就已经有不少流民到来,按当初定下的计划,派给农田与种子,并建出一些房舍来。军士工匠也有不少从许昌带来家人定居的。陆仁定下规定,所有房舍要与军营的宿舍一样,尽可能的不抢耕地,对这一点到有些人不满意。不过在试住之后也就作罢,方便是摆在面前的。再说陆仁也说了,想盖别的房子可以,要自己买地交钱粮,若房舍质量不如营房宿舍就免谈!这些砖石营房强出一般的泥房太多,买地建房对流民来说不实际,住营房宿舍还舒服些,而且还是“分期付款”。这下到是苦了陆仁挑出来的县吏,“拆房大队”基本上没开过工,擂木放在新建起的县衙里都长出了蘑菇!

时间转到六月,陆仁骑着马在县中各处巡视。田间的粟、稻都近收割,镇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摊小店,慢慢的在繁荣起来;营中休假的军士或下棋或打球,还有一些好学的士卒在陆仁新建的营中学堂中向陆仁安排的识字的将校学认字。处处都呈现一片宁静详和,心中很是欣慰。

“陆仁陆县长何在?我是许昌城中信使!”

沿石路而来的一骑打破了这宁静,陆仁见来人甚急,心中泛起一丝不好的感觉,令人叫住那骑。

“大人可是陆仁陆县长?”

陆仁道:“我正是陆仁。许昌有信来?”

“大人,许昌城中荀侍中病重,不能理事。主公特命我来召你回许昌,暂代荀侍中理尚书府事!”

“什么?荀公病重,召我回许昌暂代尚书府事!?”

陆仁慌了……

第一卷

第二十三回 … 治病救政

荀彧重病,曹操急召陆仁回许昌,却不知陆仁在心里把曹操骂了个透:“老曹你有没有搞错啊?荀彧病了,郭嘉、荀攸、程昱、刘晔、董昭,随便拉一个出来政治都在八十以上,干嘛非揪着我不放?见不得我在无名镇过几天安稳日子是怎么的?”

只是再骂也没有用,人曹操是你大老板,紧急调令下来敢不听就准备死得难看。无奈之下,陆仁只好找来李典,将镇中诸事交给他处理,自己次日一早就带着陆诚赶往许昌。

陆仁心中奇怪:“不对啊!我看书的时候,从来没看到过有关荀彧在这个时候就重病的记录,而且还到了‘不能理事’的程度,看这架势肯定病得不轻。难道说是我这个现代人传染了什么现代病给他……我呸呸呸!我体能是差点,可是身体绝对建康,有个P病!还是赶到许昌再看看吧。”

百余里地,骑马不过两个时辰。赶到许昌,陆仁急忙先去丞相府找曹操报到,却被告知曹操去荀彧府中探病,又马不停蹄的前往荀彧府。

赶到荀彧府,门人引入卧房,曹操正在和荀彧谈事。陆仁进房,曹操如释重负一般,也不管那么多就直接拉起他的手道:“义浩你赶回来了就好!文若病重,不能理事,眼下诸事要劳你费心了!”

陆仁吓一跳,曹操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临阵托孤,荀彧的病真的很严重?赶紧客套几句就走到荀彧床前,探望荀彧的病情。

荀彧此时躺在床上,眼睛上绑着一条布带,脸色看过去有些发白:“义浩,你回来就好!我现在身体有疡,府中诸事就交给你,好好辅佐主公啊!”

陆仁道:“荀公身染何症?为何还要以布束眼?”

荀彧道:“我也不清楚。旬日前双目有些痒痛,当时也并未在意,不想几日后就变得红肿刺痛,流泪不止。现在双眼睁都睁不开,痒痛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