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194章

三国求生记-第194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此时江夏刘备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像蔡瑁集团开始有意的限制荆州原本对刘备的支援与供应,军需供应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各类的军需都有很大的缺口没能及时补上。刘备数年间靠陆仁提议的“重商”之计钱是赚了不少,但现在却是有钱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单靠自身的生产又跟不上,作为刘备集团军需采购商的竺早就急得焦头烂额,偶然间去河北商贩时听说了夷州贩卖大量军需给曹操的事,可偏偏隔江相望的柴桑陆氏好像忽略了江夏这边,虽然仍保持着商务往来,但都以民生物资为主,刘备集团急需的各类军需还就硬是没提供过什么,对竺数次提出的军需订单也都爱理不理一般。因为这些事的关系,竺都开始担心会影响到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当然这个信任不是君臣关系上的信任,而是对竺办事能力的信任程度。竺也是个想有所作为的人,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刘备对他是敬重有余却任用不足,混来混去混成个吃闲饭的人。+:在这个时候贞依陆仁的指示回到柴桑等候朝庭诏命,于是竺就急巴巴的赶去了柴桑与妹妹见面。夷州是陆仁一手开发出来的竺

清楚,但陆仁接任夷州太守的事却是见到了贞才惊竺还有些不看好的人突然间成为了大靠山,眼下自己想完成刘备的任务又要依靠陆仁,竺能不急得顿足垂胸外带骂自己目光短浅?总之,竺拐弯抹角的就是想让贞嫁给陆仁,从而达到陆、两氏真正联姻的目的。在竺看来,义兄义妹这样的关系实在是不太可靠,只有真正的联姻才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枕旁风的影响力才往往是最大的。

平心而论,从长远的计议上来说,两氏联姻对双方将来的发展都大有好处。氏如果在这时能够得到陆仁的支援,那将会彻底确立氏在刘备集团中头号商臣的地位,反过来刘备在这个比较关键的时候如果能取得必须地军需物资,对之后夺取荆州作为根据地的计划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站在这一角度上是荣辱与共的。对陆仁而言。把握住这个机会把夷州的各类产物打入刘备集团,对自己本身想大力推广工商业的巨大作用,进而去逐渐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计划也是非常有帮助地事。

还有,假设刘备之后如历史上那样成功入蜀,氏很有可能成为蜀中地区地商业龙头,而陆氏现在就已经是江东地商业巨头。两家一但真正联姻,不管是在政场上还是民间,其影响力都不容小视。更不要提两氏联姻甚至能垄断蜀、吴两地间的许多商贸诸事。把两地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手中。最重要的是这一步一但达成。当权者如果看不惯想动这两氏宗族还得考虑考虑有没有承受得了后果的能力。

只不过呢……

理清楚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陆仁只是冲着贞摇了摇头道:“义妹,如果令兄只是急于解决刘皇叔麾下军需之事,让你和我打个招呼就行了,我也很早就想把衣甲器杖卖给刘皇叔的。我之所以一直没有卖给刘皇叔,是担心孙权知晓后会下令封锁长江水道,不过现在我想孙权他也不敢这么做。这些都还是闲话。我只是在想,依你地脾气怎么会听从你兄长的意思,以你自己为介与我联姻?”L意陆仁任由贞说下去。

。(|说是在自言自语的倾诉:“从柴桑回航的路上,我可以说每天都很开心,可以说是在享受着每天都能逍遥自在的那份自由。不是吗?自古女子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长辈来作主,我却能不去理会这些,还把大哥给臭骂了一顿,而且大哥还碍于伦理,硬是不能把我怎么样。我还是一样的自由自在,回到夷州依旧是未出阁的少女,爱怎么发脾气都行。我甚至想过我嫁不嫁人根本就无所谓,因为还有一个好义兄在身边,不管我怎么撒娇、作弄都不会生气……可是我一回到夷州,听说小兰的事的时候当时就傻了。”

说完贞把目光投向陆仁与蔡》的前因后果,自己又认认真真的想了整整一天,突然明白人是会变的,我也不可能总是这么任性下去。就像义兄你,当初不过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现在却已经是一镇诸候,也不得不为自己领地去做一些违心的事。”

陆仁想了想道:“这就是你突然答应令兄,愿意联姻的理由?”|》=||》两氏联姻,当中的莫大好处我也很清

不过有些看不惯大哥在我面前那副重利的嘴脸,引得性子而已。现在我气消了。又想了些其他的事……义浩,我们本无血亲,当初你认为我义妹也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大事已成,这个挂名地兄妹要不要也无所谓……其实刚才我说那些话就是想试探你一下,看你是不是变得和那些诸候一样,为求功利而不择手段。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决定嫁给你。还好。你只是变得比以前刚毅、圆滑。但本性却没有变。嫁给你我心里也安心。我嫁给你后,我相信我这个夷州别驾可以行事依旧,你也不会限制我想要的那份逍遥,这才是最重要的。”

陆仁道:“那你似乎也没必要非要嫁给我不可吧……”

蔡》#儿家的心事你永远都猜不透。”

陆仁默然道:“是啊,我不懂。我如果懂的话。小兰当初也就不会死了……”(瓶子题外话:女孩的心事你别猜!你要猜得透,那就一定是情场高手)

三人沉默了一阵,这气氛令陆仁有些难受,先开口打破这沉默道:“义妹,你刚才又说怕成为第二个小兰,是不是说我不娶你地话,你也会像小兰那样?”。|:::到和买卖器物讨价还价差不了太多。”。|只怕就真的没人要了。现在只当我是在插标半价,半卖半送。我也不奢望义浩能像对三位姐姐那样对我好,只求他想起我的时候就来找找我,而我作为他的妻妾为他行商贩货也名正言顺得多。三位姐姐可以当我不存在地。”

这回连蔡》#吧。你身为一镇诸候,多几个妻妾也没人怪你。”

陆仁单手支头,脑中乱如浆糊的呐呐道:“娶吧娶吧,我又不是养不起。只是……文姬,你看起来好像不在乎,可婉儿和阿秀那里怎么办?”

蔡》#多陪陪她便是了;秀妹性子是刚烈些,却也不是不通人情的善妨之人,我看最多也就是生你几天的气也就过去了,反正你哄女人的本事那么厉害,多哄哄秀妹也一样。”

“那你呢?”

蔡》我怎么就嫁给了你,一个周身都是风流帐地人。罢了,我再提醒你们一下,你们的这个义兄妹关系得想办法处理一下,不然会惹人非议的。若是以前到也无所谓,可现在义浩你是夷州之主又素有名望,不处理好会名望受损,对你今后地理政之事可大为不利。”

陆仁道:“我现在头好晕,想不出办法来……”

蔡》。;错?算了……贞妹,天色已晚,今天晚上你就在我房里睡吧。义浩,我忽然很想喝酒,我要你陪我喝个一醉方休。”

陆、二人马上就明白了过来。陆仁尚未开口,蔡》从人去准备些酒菜,稍后蔡》:|i忽然悄声问道:“蔡姐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同是女人,你的心事我也清楚,你也是该找个好的归宿了,能如你心中所想的人的确只有义浩一人而已。而且我不想看到你会像小兰那样做傻事,也不想让义浩再有负于人。而这样做是对是错或许并不是很重要……只是我觉得你这么个年轻貌美的大姑娘如此,到便宜义浩了。唉,谁让我们是女人呢?”

第三卷

第六回

安十二年七月十五。

张贴在夷州各处的一份榜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彼此间都在议论纷纷。

“陆大人升任夷州牧,别驾从柴桑归来……啊?庆贺小宴中陆大人与别驾双双醉酒,还睡在一处?这样也行?”

“没什么可奇怪的吧?朝庭下诏本来就是场大喜事,别驾外出一年多又刚回来,两件好事凑到一处谁都开心,不喝个烂醉如泥才怪了。唉,酒后乱性,酒后乱性啊。”

“……陆大人削发一尺,并自罚脊仗二十、戒酒一年。同时为顾全别驾名节,下月十五迎娶别驾过门?有没有搞错?他们是兄妹啊!”

“没事没事,陆大人姓陆,别驾姓,他们是结义兄妹,并没有血亲的。其实依我看陆大人根本就不用下什么‘罪己状’,直接把别驾娶过去不就行了吗?”

“哎,这你就不懂了,陆大人也好,别驾也罢,在夷州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不像咱们这些小老百姓那么随便,不管什么事他们都得对咱们有个交待。我可偷偷的告诉你啊,他们既然是异姓兄妹,暗地里就算有些什么偷鸡摸狗的事也不能说出来,不然可就有违人伦常理,这要是传扬出去陆大人可会让咱们信不过的。相比之下到不如干脆找个机会故意做错点什么事,然后再大胆的出来承认,这样的话最多也就是让人骂上几句放荡之类的话,却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对地地方。”

“哦。我明白了!也就是说陆大人与别驾可能很早就……就情投意合,只是碍着那个兄示关系不好谈及婚嫁,所以得找个机会把这个没有血亲的兄妹关系给破除掉。什么酒后乱性之类的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差不多吧,不过也可能陆大人是真的喝多了。你想,脊杖二十,还戒酒一年。打几十我不在乎,但要是我没酒喝会一个月都过不了。”

“去去去,你个酒鬼!少拿你那破德性和咱陆大人比。陆大人迎娶自己的义妹又怎么了?换作其他的诸候会连屁都不放一个。娶了就娶了。谁会像陆大人这样又是自罚又是下榜的?”

…………

好也罢坏也罢。民间的八卦如何不去论它。此刻在小城酒楼地厢房中,赵雨和甄相对而坐,甄地神色平静自如,赵雨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雨丫头,你这是怎么了?最近又劳累过度吗?”

赵雨摇了摇头道:“不是,我是在想师傅今天发下地那道榜文……朝庭诏书下到夷州时师傅好像没有设什么宴吧?如果说只是宴请姨,可姨那天明明面都没有露一下……”

甄笑道:“雨丫头。怎么你也去想些这无聊的事了?有又如何,无又如何?这里面真正的含意你没去想过?”

赵雨楞了一下,想了一会儿却还是摇了摇头表示不解。

甄端起酒杯淡淡的饮了一口,凝视着手中杯沿上留下的唇印轻声道:“义兄与贞妹原本只是义兄妹,论亲不亲,论疏又不疏的……但如果他们两个真的成了亲,那陆、两家会是什么样地关系?”

“哦——”赵雨这才恍然大悟:“陆、两氏联姻!”

甄点点头:“其实这也是贞妹她亲口告诉我的。后来我暗中问过义兄,义兄也实实在在的告诉了我这是联姻。雨丫头。论聪明才智你还远在我之上。你仔细想想这场联姻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啊?”

赵雨复又沉思许久,很快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事:“我曾经听师傅提起过天下大势,将来很有可能是曹操虎拒北方、孙权雄霸江东、刘备入主西蜀的三分之势。这三家里面。曹操与夷州相隔虽远,却是与夷州交易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商路可以说早已打通;江东那边有师傅的陆氏宗族在,商路亦无忧;最后剩下地就只有刘备。只是在刘备那边师傅没有能够确保他商路平安地人,现在虽说能与刘备建立商旅之事,但若无人保护,一但刘备有所举动必会前功尽弃。”

甄道:“就是这样了。我听义兄说,刘备现在虽然还是寄人篱下,但日后必然会雄霸一方。加上刘备手下的能人不少,如果不趁现在抓住机会与氏联姻,并且大力扶持氏在刘备帐下的实力,那么日后再想打通刘备领地地商路就不是件容易事。就算是勉强打通,刘备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切断商路。”

陆仁怕的是诸葛亮。早先在襄阳避祸的时候陆仁与诸葛亮打过一次交道,诸葛亮对工商业几乎超时代的认识让陆仁大为汗颜。有这样一位人物在,陆仁很担心自己的“强力商业渗透计划”在诸葛亮的面前会不堪一击。适逢竺提出联姻,贞又表示愿意,只要陆仁在婚后不干涉贞原有的自由就行。如果能把握住这个良机扶持氏成势,那么对今后的计划裨益良多。最起码的一点,刘备可能会与陆仁断交,但却绝对不会对氏有什么作动。当然,氏也不做出什么不可挽救的大错。

想通此节

却皱了皱眉道:“师傅的心机好深!而且为了大计,出来了,自己的义妹都娶。”

甄伸指在赵雨额前轻轻点了一下笑道:“雨丫头,义兄他如果心机不深,又哪里能做得了你的师傅?其实联姻又怎么了?提出联姻的是竺,但如果不是贞妹她自己同意,那就谁都强迫不了。相比之下谁都没有贞妹她自己清楚,以义兄的为人,嫁给义兄她依旧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什么约束,但如果是嫁给旁人那可就不见得了。”

赵雨道:“听起来是没有错。师傅不管怎么样,在这一点上的确与其他人不同,因为师傅他并不惧内,或许这就是一份理解与宽容吧……就是不知道伯益会怎么样。不行,伯益回来后我可得和他说清楚,成了亲之后他要是敢不让我继续像现在这样任职,我就不嫁给他!”

甄噗哧一笑:“好啊好啊,你要是不嫁人地话就搬来我这里住。老实说。子良现在主理河北贸易商队。常年累月的不在家。我那两个弟妹他也常常带在身边;贞妹现在又在准备嫁入陆家的事。等她一嫁出去,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我会连个伴都没有,小雨你就来给我作个伴吧。”

赵雨俏脸微微一红,支唔道:“到时候再说吧!怎么甄姨你真的很希望我嫁不出去吗?”

甄微微摇头,神色有些黯然:“说笑罢了。”

赵雨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会儿用开玩笑的口气回敬道:“甄姨。说起来你比姨不过大上数月,早也该嫁人的,不如干脆一并嫁给师傅算了,让师傅一下连娶两位义妹为妻不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