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264章

三国求生记-第264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徒弟……好好做吧,我信得过你们三个。”

再望望郭弈和赵雨。陆仁忽然打趣道:“你们两个都老大不小的了,要成亲就赶快。至于你们成亲之时如果我不在,喜酒日后补给我也一样。哦对,可以去珠崖把赵雷请来主婚,哈哈!”

郭弈闻言眼巴巴的望向赵雨,赵雨却微嗔道:“师傅——!”

“哈哈哈……”

陆仁笑着双手乱摆道:“刚才多喝了几杯,现在居然有点醉意了。你们先回城去吧,我进车驾里小睡片刻,哈哈哈……”

说完陆仁便打马到车驾前钻入车中,避开赵雨的白眼。郭弈和赵雨也驻住了马,目送陆仁地车驾就此离去。

却说陆仁钻进车厢里,里面除了貂婵之外,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正趴在貂婵地膝头小睡,却是陆仁的四徒弟,荀彧的幼子荀粲。陆仁入车后吵醒了荀粲,荀粲醒来时揉了揉双眼,见是陆仁赶紧行礼道:“师傅!”

陆仁拍拍荀粲的小脑瓜道:“你接着睡吧,休息够了之后的路上才会有精神。”

貂婵问道:“义浩,你这么急着赶回去到底有什么事?连我都不能说吗?”

陆仁轻轻摇头:“你先别管,到了广州再说吧。”

——————

旧日地交州北部,广州新城。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三年,陆仁早期培养出来的大批的内政型人才在这段时间里发挥出来地功效可不是一般的大,再者原先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交州的移民也多,有心吸纳之下人力不愁,所以现在的广州城已经颇具规模。

陆仁的车仗队伍入城时引来了不少的百姓围观,拍手叫好者大有人在,看来陆仁在广州这里的名声挺不错的。陆仁在马上微笑着向百姓拱手致礼,心里面也着实有些飘飘然的感觉。神色虽说刻意保持着平淡的微笑,谈不上十分自鸣得意,不过身旁的貂婵在事后说很想吐。

来到新落城的府衙,陆仁才刚刚坐定,一个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面的人冒了出来,却是泉州太守刘刘子阳。实际上陆仁去交址时起,身在泉州的刘就经常会兼顾一下广州的事,最起码初期设建设广州的物资就有许多要从夷、泉两州调运来。而且在广州的港口落成之后,从泉州海路乘船到广州,打一个来回也就是十来天的时间,刘完全能顾及得到。

刘一露面陆仁便挥退闲人,厅中就只剩下陆仁、貂婵、刘,还有荀。喝了几口茶,陆仁问道:“北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刘的眉头锁得很紧。沉声道

公在去冬今春击破马超后回到城,以董昭为首的一称公,而以荀公为首地另一派在拼命的阻拦,双方争执不下,曹公也尚未下定论。不过在我看来,曹公并不是仅仅想称公这么简单。”

陆仁道:“子阳你的意思是?”

刘道:“曹公真要称公。以他现在的声名实力,谁又能拦挡得住?之所以一直在拖延着,只怕……只怕是想一口气挖出所有仍对汉室死忠的朝臣,然后找机会一个个的除掉。”

陆仁攥了攥拳头。心说难怪历史上曹操会在称公一事上耽误那么久,而之后地称王却只几个月就搞定,闹了半天还有这么一层隐情在里面。在最后曹能轻而易举的逼献帝让位,底子可都是他老子曹操费尽心力打下来的。

沉默了一阵,陆仁缓缓开口道:“如此一来,荀氏一族就危险了。以荀公的为人。哪里会愿意看到曹操这个汉室外姓之人称公?”汉代刘氏地外姓最多只能到候,公、王这种爵位是刘氏的专利。

刘道:“不错。不过以荀公的为人。

明知是死路也一样会拼死阻拦。而有荀公带头,其他仍旧死忠与汉室的臣子也会极力去阻拦的……今日称公,保不准明日便会称王,甚至……”刘的拳头也开始往死里攥了。刘本就是汉室地嫡系,初出仕时固然有对几近倾颓的汉室失去希望。不过从现在地大局来看。曹操统一北方后汉室稍振,陆仁又搞出夷州、汶州(士移民到汶莱后上表讨职成功,现在简称海外汶州)增加了不少汉室的声威。汉室并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刘这个汉氏嫡系,当然希望能看到刘汉的声威能沿续下去。曹操真来这么一下,刘当然看不惯。

陆仁道:“我想曹操那里的事是拦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进行补救,或者是用其他地方法把曹操的野心压制到一个限度以下……子阳,以前我和你说的一些话你还记得吗?”

刘拱手道:“主公交待过地话何止千句万句?一时不明,请主公稍稍提醒一下。”

陆仁随意的笑了笑道:“我曾经说过,或许我有机会把荀公给拉过来的。现在看来这个机会已经到了。”

刘楞了半晌,许久才呀然道:“主公,难道在那时你就已经看出曹公权势日重之后,称公已是必然之势?”

陆仁心说我不是看出来,而是本来就看过。当然对刘,陆仁不能这么说。低头沉思了片刻后陆仁道:“怎么说呢,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野心本来就是会不断膨胀的,特别是像曹操这种胸怀大志,一有机会就想雄霸天下的人。他有这个本钱有这个能力,当然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子阳你想想,曹操现在手中握有天下其半,身份上却还只是个食邑万户的候,会不希望拥有个合适的身份来明正言顺的支配这些地方吗?”

刘默然点头。想了很久忽然问道:“主公,在此很想问一句,你心系汉室(陆仁到现在为止所做的事几乎都是在振兴汉室声威,单是把夷州和汶莱并入大汉版图就已经是很大的事了,刘当然会有这种想法)。当初你会叛离曹公,是不是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才走的?”

陆仁语塞,他当初离开曹操的因素到现在为止自己也说不清。想了想微微摇头道:“这件事我自己也说不清,不过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如果我不走早晚会引来杀身之祸,这算是个理由吧。”

刘叹了口气道:“这事多说无益,徒增嘘叹而已。主公说想把荀公拉到这里来,那接下来要怎么做?”

陆仁道:“还能怎么做,马上帮我准备一下,我要赶赴许都去劝说荀公。”

此言一出,厅中三人同时吓一大跳。貂婵立马就蹦了起来急道:“义浩你开什么玩笑!?你要亲自去许都!?难怪之前你一直不肯说到底为什么要赶回来。不行,这太危险了,我不让你去!”

刘亦急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如今的主公可谓是曹公的心腹大患,除之方为后快。如今为了此事而冒然涉险,万一有什么纰漏三州地界又当如何?依之见遣一能言之人前去便可!”

荀粲在陆仁的面前跪了下来道:“师傅,你可万万去不得啊!如若信得弟子,就容弟子去许都劝说家父吧!”

陆仁看看这三个人,摇摇头向刘叹道:“你们啊……子阳、粲儿,你们怎么就不想想,以荀公的为人,真的只凭粲儿或是其他能言之人能说服得了的吗?我心里有很多的事你们根本就无法理解,而这些心事只有我亲自去和荀公面谈,才有机会把荀公拉到我这里来!”

第三卷

第八十一回 … 论势

安十六年的冬天,许昌非常的冷。

天空中阴沉沉的,显然是一场阴冷冬雨将要落下的前兆。可是整整一天过去,天空中却没有半点的雨水落下,如此不但阻隔住了本来能在这冷冬带来些许暖意的阳光,还使许昌的冬天更多添了几分阴冷之意。

尚书令府的书房里,荀彧揉了揉干涩的双眼,又看看阴沉沉几乎没有什么阳光的天空,皱起眉微微摇了摇头,取过火折打燃点亮了桌上的三棱镜油灯。当把三棱玻璃罩缓缓的放下,荀彧想起这油灯是陆仁前几年遣使入朝进贡时特意让人送给他的礼物之一,摇头轻笑道:“这个臭小子……先是在荆州骥伏了几年,一展翅到也混得风声水起嘛。单是夷、交两州就已经据土千里,那个汶州虽然说名义上的州牧是士,实际上也是在他的掌控之中。还真是想不到啊,当年那个靠在路边行乞求生,受尽了旁人冷眼的陆义浩,今日却也能成为雄据一方的诸候,令人不敢轻视。现在想想,我当年还真是没有看走眼啊。嗯,看走眼吗……”

一想到这里,荀彧的目光又回到了桌上正在写给曹操的信上。无奈中又摇了摇头,把身上披着御寒的棉衣稍稍带紧一些,再看看笔尖的墨水都已经冻住,置于房中取暖的炭盆也快没有了火光,便向房外唤道:“来人啊,往炭盆里加点煤石木炭,再去煮一壶热茶来。”

侍从应声而入,加过煤石木炭后又赶过来想帮荀彧砚墨,却被荀彧挥退。桌上这封信是荀彧想单独写给曹操的作为劝谏的。不宜被旁人看到。

炭盆中加过些煤石木炭后火光重起,书房中也渐渐回复了些暖意。荀彧把笔搁在一旁,自己亲手砚起了墨来。一边用力砚着墨,一边望着桌上的书信苦思着该如何写这封信。

正苦思间,门外侍从来禀报道:“启禀令君,少公子粲自交州归还。现在门外请见。”

“去回复客人,我正在处理要务,暂不见客……嗯!?”

苦思中地荀彧本没留心,突然一下才反应过来。呀然道:“再说一次,是粲儿自交州回来了!?”

“正是粲公子。”

荀彧砚墨的手顿时停下,心中疑惑道:“我让粲儿去义浩那里拜师求学,这才多久?他这个时候回来干什么?”

皱起眉稍稍想了一会儿,荀彧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愠意,向侍从吩咐道:“去让他进来吧。”

过不多时。荀带着两个随行侍者来到书房。吩咐这两个侍者在门边等候之后,荀粲上前向荀彧见礼道:“不肖孩儿拜见父亲!”

荀彧看了荀很久。

也不让跪在地上的荀粲起身,就这样沉声问道:“粲儿,我命你去交州向陆夷州求学,如今才不过一年有余,你却因何早早还家?”

荀粲恭敬的回应道:“新年将至。师傅命我归家与父亲共度佳节,待元宵节后再行前往交州继续求学。”

荀彧轻轻的拍了下桌几愠道:“混帐!交址至此往来至少需三月之数,汝即从师求学。当知时光如金,怎能徒然把时光浪费在这虚华之事上!纵有新春庆贺之意,着一家丁致信即可,何需亲来!?”

荀粲小心地低声道:“孩儿知错……只是师傅有命,孩儿也不可不从啊。”

荀彧叹了口气,语气也松缓了下来:“罢了,我不怪你。想想你那师傅的为人便是如此甚恋亲情,当年若不是……你起来吧。想你一路疲困,先回房去收拾一下,稍迟一些再去拜祭一下你的亡母。”

荀粲领命缓缓起身,见桌几上砚中的墨只砚了一半,凑到近前道:“孩儿久未在父亲身边稍尽孝道,今日求学暂归就容孩儿为父亲砚一砚墨吧。”

此刻荀彧很想把荀粲给轰出房去,省得荀粲在这里打乱他地思路。不过再转念一想,自己的这封信一写,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到自己这个最疼爱却也最为不喜(疼爱指的是亲情,不喜却是荀粲是专修儒术的荀氏中的一个异数)地小儿子也是个未知数。于是舒缓开眉头,将桌几上的帛信翻折盖住,静静地望着荀粲在那里小心的砚墨。不知不觉间,荀彧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个父辈对子女关怀的眼光。

荀粲在那里小心砚墨,房中这会儿也安静得可以。砚了一会儿,荀留站在房门那里的两个侍者中地一个轻轻迈出几步,看样子是想上前代替荀粲来砚墨。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荀彧却颇为不满的瞪了那侍者一眼,刚想开口把这侍者喝退,却见这侍者向荀彧微微一笑,荀彧依稀间觉得这侍者颇为眼熟,因此就稍稍地楞了一下。

荀彧这一楞神的功夫,那侍者已经走

低声开了口道:“荀公,粲公子,砚墨这种事还是让来做吧。”

荀彧猛然反应过来,惊呀中差点叫出声,急忙伸手捂住嘴这才没有发出什么声响。等这惊呀过去,荀彧才指定这侍者用颤抖的语气低声道:“陆义浩,陆夷州,你可真是胆大包天了啊!”

脸上贴着苦心修饰过的假胡须的陆仁平静的笑了笑,从荀粲的手中取过砚石,无声的砚了起来。

——————

入夜时分,荀彧让家中的侍从在荀粲的房舍中布下了一桌小宴,要和求学暂归的爱子荀粲对饮几杯,顺便再考问一下荀粲的学业如何。因为这是父子之间的私事,待酒宴布下后荀彧挥退了家中的侍从,但荀粲从交州带回来的两个“侍者”却留了下来,“无意”中说起是要向这两个“侍者”问一下陆仁与交州的情况如何。

荀彧府中的侍从尽皆退下后,另一个“侍者”在房门那里探听了许久,确定没有旁人之后这才向身旁的陆仁点了点头。陆仁会意。走到荀彧地对面坐下道:“可以了荀公,我们好好叙叙旧。”

荀彧先时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个警戒的“侍者”身上,这会儿陆仁在面前坐下,荀彧问道:“他应该不是男儿身吧?”

陆仁已经拿起了酒勺,听见荀彧的问话后笑道:“荀公果然好眼力。这一路上一直都没有人看破我这易容之法,荀公却只在片刻间便已看破。”

荀彧摇头道:“到不是我看破什么。而是她在不经意间会流露出女子才有的身段。她腰身上绑着的棉布是不是也太多了点?她又是谁?”

这“侍者”向荀彧拱手一礼道:“当年我与荀公也仅仅是有一面之缘,到现在荀公可能根本就不记得我了。我便是当年王司徒地义女王秀。”

荀彧微微吃了一惊:“你就是貂婵?老夫失敬了!”貂婵当年舍身离间薰吕,最终除掉董卓,为汉室去一大恶。因此荀彧对貂婵还是颇有几分敬意的。

貂婵道:“貂婵已死多年,今日只有陆义浩身边的秀夫人王秀而已。

荀公,义浩,你们安心倾谈便是,这里有我把望着,但有旁人靠近定然瞒不过我。”

荀彧点点头。再看看荀,想了想吩咐道:“儿。你去后舍那里望着。”

荀粲领命退到后舍,这时陆仁已经斟好了酒,举杯敬道:“他说先不说,荀公,我敬你一杯。”

酒尽杯空。陆仁复又取勺斟酒。荀彧看了陆仁很久才道:“你胆子真大。明知道曹公视你为大患,如若擒获再无放过之理,你居然还敢再度孤身入许。”

陆仁笑道:“荀公。自建安五年我逃离许都,至今是十有一年,人的变化会有多大你也该知道。十一年,现在就算让我不易容站到曹公地面前,他能不能马上认出来还不一定。而我在易容之后,你我午后再见之时,你也不是没能认出我来吗?我想,那时如果不是我向荀公你笑了笑,荀公你多半还认不出我来。再说现在曹公远在城,我虽孤身来此,只要小心行事也不会有何风险才是。”

荀彧微微点头,问道:“义浩,你这次跑到许都来是想干什么?应该不是只是想和我这个老朋友见见面,喝上几杯酒叙叙旧这么简单吧?数年前你跑到许都来是为了求取夷州牧一职,但是后来士被你赶到汶州去开辟新州也只是来了一封信而已。我想你这次来一定是有什么很要紧的事吧?”

陆仁道:“不错,我这次来是为了荀公你而来的。”

荀彧奇道:“为了我?你陆义浩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陆仁饮尽一杯水酒,沉声道:“荀公,我想让你舍掉这个朝中尚书令一职,随我到交州去。”

荀彧闻言身躯巨颤,连声音都是颤抖的:“你说什么?要我和你同去交州?不行,万万不行!我若随你同去,一为背主之事,二则在许都这里我也走不开!”

陆仁摇了摇头道:“背主?荀彧心里的主公是谁?是曹公还是当今圣上?”

荀彧顿住许旧,默然中回应道:“荀之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