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278章

三国求生记-第278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什么!?”

扑通

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之中,陆仁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指着玲绮结结巴巴地向貂婵问道:“阿、阿秀,你没、没开玩笑吧?你说、说要我收吕姑娘为、为义女!?”

貂婵白了陆仁一眼道:“不就是收个女儿吗?你这么大反应干什么?其实论起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她就是你的女儿。”

陆仁心说我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本来多个女儿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安排着嫁出去也就行了,了不起赔点嫁妆什么的。可玲绮是吕布的女儿,万一玲绮有他老子的毛病……

一旁的蔡琰与婉儿向貂婵对望了一眼,相顾一笑。蔡琰微笑中把陆仁扶起来道:“秀妹私底下已经和我们商量过了,我们都赞成你认玲绮为义女。玲绮已经无依无靠,只有秀妹是她唯一的亲人,而你又是秀妹的夫君。于情于理,玲绮都应该认你为父。”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

那边刘晔与荀对望一眼,一齐微微点头,同时向陆仁拱手作贺道:“恭喜主公(义浩)喜得虎女!”

陆仁卡壳,如果只是别人这么说到也罢了,可是刘晔与荀这两双“毒眼”同时表示赞同那就应该错不了。稍稍犹豫了一下,陆仁点头道:“好吧,我就收玲绮为义女。”

貂婵赶紧向玲绮使了个眼色,玲绮会意,但此刻她却没有了往日的爽朗,而是扭捏了好一阵子才向陆仁跪礼道:“义父在上,请受女儿一拜!”

“起来吧起来吧!”

一番庆贺(马屁)之声过后,貂婵带着玲绮先去越女营。蔡琰与婉儿则回去准备一下晚上地收女家宴,陆仁与荀、刘晔来到小酒楼中。这才刚刚坐定,陆仁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二位先生,你们为何对我认玲绮为义女一事如此赞成?”

荀道:“义浩,方今正欲与曹公交好,你也着实做了不少准备。此番四公子回邺我料想其事必所成,只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火候可能还差了不少。”

这一说陆仁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荀公的意思是说。万一事态不稳,就把我这个刚收的义女嫁给子建,曹陆两家因此而有联姻之亲,令孙刘不敢再轻举妄动?”

“然也!前番刘备违约泄露天机,究其本意就是想令曹陆失和相争,他好从中取利。今虽幸而无忧。但是义浩你还是得为以后着想一下。按你的打算,曹刘孙这三家你是既需全和,又需全防;既须至亲又不可至亲。说句心里话,我认为你本身就是在玩火,一个不慎便有自焚之危。”

陆仁叹道:“我也知道。可是要我拿女人去玩这种手段,我实在有点……子阳知道的,我曾经为此害死过我一个至亲地人。这玲绮现在好歹也唤了我一声父亲,我不想害她。”

荀也叹了口气:“幸好你没有去争天下,你这心软地毛病如果去争天下,必败!”

陆仁道:“再说吧。想交好曹公并不是只有联姻这一种方法。动一动脑子,别的方法肯定还是有的。”

刘晔道:“主公不愿施以联姻,那玲绮不妨稍迟一些就送去珠崖高顺那里。高顺本为吕布旧将。对玲绮自然会多加照顾。再者我观玲绮虽为女子,但武艺娴熟性格刚毅,隐隐然有旧日吕温候骁勇善战之风,若随高顺稍习兵法与统驱之术,定会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此外主公如今的领地战线颇长。精于驰援骑战者却仅有庞令明一人而已。若玲绮能秉承旧日吕温候狼骑之风。对主公守疆卫土必然大有助力。”

陆仁点点头,这个到是他比较能接受的。高顺投奔他也十多年了。但是除了在官渡一役中为了救他而破过一次誓之外就再也不领兵打仗,原先在右北平和现在在珠崖主要也就是负责一下部队地操练而已,真正有点什么事带兵出去都是赵雷主事。如今的赵雷与高顺都已经四十多岁,珠崖又是个重开发不打仗的地方,是该尽快给这二位找一个能承袭武艺战术的人。现在玲绮的出现无疑是最佳的人选之“迟一些就这么着吧。对了,这几天我一直没问过广州那边的情况如何,现在不妨说说。”

荀道:“义浩你选的地方不错啊,广州是你领地的中心地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且离桂阳也较近。你现在已经在把工商两业的重心在向广州转移,依我看再迟上两年,你可以把你地中心都城都转到广州去,然后就在广州静观天下之变。”

陆仁道:“我也有过这样的打算,不过这件事急不得,我的根基必竟还是在夷泉两州。而且按现在地局势,曹刘两家我是不用担心,孙权那里却不可大意。不久前东吴那边的细作传回消息,孙权突然一下在会稽新设了数间船厂,依规模而论都是能够造出适合海运船只的大型船厂。而且我原先留在柴桑陆氏的造船工匠也离去不少……我担心孙权这是在作对我动手的准备了。XXD,甘宁这家伙这次又远航去了中东,天晓得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万一我和孙权在海上干起仗来,单凭一个凌远恐怕不是东吴诸将地对手。”

刘晔道:“孙权与主公一向是面和心不和,主公自己也知道与孙权决战只是早晚地事,因此晔在泉州数年,对孙权的戒备也从来没有松懈过。况且主公与孙权必竟尚有和约在先,如若孙权私自毁约侵犯主公定会惹来天下人地唾骂。依晔之见,孙权现在虽然有些不寻常的举动,主公只需小心应付当无大忧。”

陆仁这会儿就是一句话没说出口,心说孙权背盟偷袭盟友那可是出了名的。只要有利可图,貌似孙权才不怕别人骂他什么来着,要不然曹刘两方面为什么会一致的骂孙权是吴狗呢?

摇摇头不予评价,陆仁道:“总之于孙权那里尽可能的小心一些吧。曹操在北,和我中间又隔了刘备、孙权,和我拼的是外交与经济往来,直接的军争战事是打不起来的;刘备前一阵子被我戏弄了一番,知道我不好欺负,目标肯定会定死了川中立业,所以也不用去管他。唯独只有这个孙权,我不但和他交土接壤,暗地里我还做了不少让他恶心得要命的事。这会儿只不过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愿提到台面上来说罢了。”

荀大笑道:“利用孙氏与山越之间的仇隙,暗中支持山越并借山越诸族来为你挡住泉州以北的山区,义浩你这一招玩得很高明啊。”

陆仁很臭屁的摆了摆手道:“荀公过奖,我也是马马虎虎的啦!来,我敬二位一杯!”

酒菜送上,三人暂时停下正事的交谈,转而去谈论一些其实的杂事,比如荀也想出海逛逛,刘晔想在广州新加点什么什么的。三个人谈兴正浓,酒楼下面忽然马蹄声作响,一个老大的嗓门向老板和楼下的卫士喝问道:“主公可在此间?我是泉北黄校尉帐下令使,有紧要事向主公细禀!”

三人同时楞了一下,心中同时涌出不详阴云。陆仁急出门向楼下唤道:“黄信黄校尉派你来的?有何要事,快上来报于我知晓!”

令使可能是赶得太急了,上了楼匆匆向三人行完礼,却气喘吁吁的说不出话,嘴唇上也尽是龟裂。陆仁急端了杯茶给令使,让令使先回下气。

好不容易令使的气顺过来,向陆仁禀报道:“启禀主公,大事不好!数日前泉北关隘自山越行商处探得消息,山越王谷大利离奇暴毙,谷氏四子为争王位已经兵戎相见!一些山越宗族也都脱离谷氏,不再听从谷氏号令!”

“什么!?”

第三卷

第一百回

谷大利暴毙,谷大利的四个儿子为了争夺大权已经在部族内部开始了武装争斗,而原本依附谷氏的不少山越宗族也纷纷脱离……这些事在旁人的眼中或许没什么,但与山越之间一直有着密切关系的陆仁这里马上就能查觉到当中的不寻常之处。

的确,曹操方面自建安十八年春于合肥退兵,短时间之内兵无斗志粮需重聚,再加上曹公刚刚称公没多久,还有之前失去献帝、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有对外攻伐的军事行动。而在刘备方面,孙刘本有盟约,刘备又让出了长沙,目标亦定在入川,对孙权不会构成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孙权现在的确有了能够与陆仁开战的时机与气力。现在先把山越给搞乱,不过是孙陆两家大战的前奏曲罢了。

惊愕过后,陆仁努力的让自己冷静下来,吩咐令使先行退下歇息,回转过身来时已是双眉紧皱,沉声向荀与刘晔道:“不用多说了吧?谷大利的死肯定和孙权有关。他再怎么样也是宗族之王,几个月之前还来泉州做过客,当时的身体看上去好得很,现在突然暴毙……肯定是谷氏内部中人动了手脚。看来孙权已经收买到了谷大利身边的人。”

荀微微点头:“山越宗族一直是你与孙权之间的一道屏障,现在谷大利一死,山越各族必乱,你的这道屏障也就荡然无存。义浩。你地动作一定要快,如果抓紧时间,尽可能的再拉拢一些山越宗族并如扶持孟获一般再扶持起新的山越王,你泉北的屏障就可以再重立起来。”

刘晔道:“我诂计已经来不及了。孙权与山越之间本有世仇,可是孙权竟然能收买到谷大利身边的人来对谷大利动手,那他一动手就肯定是做好的所有的准备。要是晔所料不差,孙权收服山越地部队现在已经在行军路上了。而且那些脱离谷氏的宗族。多半也已经被孙权暗中收买以为其助臂。”

陆仁这会儿傻楞楞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陆仁本身并不擅长急谋巧智,这么多年来是有所成长,但也只是能在精过深思熟虑之后在战略走向上作出些不错的规划。真碰上紧急事态陆仁就是个绝对的二百五,现在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早就懵了。

荀望了眼呆坐在那里的陆仁,微微摇头。说起来荀与陆仁共事多年,中间虽然分开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自投奔陆仁之后两个人又常常混在一起商议政事,对陆仁成长了多少十分清楚。因此荀对陆仁现在能力是相当了解的。也知道现在地陆仁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稍稍沉思了一会儿,荀拍醒陆仁道:“义浩,火速着人去交址将黄汉升调回泉州,一但事态有变,泉州需要有一个能征善战地大将坐镇;调交址庞令明、珠崖赵雷坐镇广州,以便驰援桂阳;马上发付快马星夜赶赴桂阳,告知徐元直小心防范,同时切断与孙权之间的军需贸易……最好是同时把陆风送回泉州;最后是夷泉两州的水师要作好准备。你与孙权的这一仗只怕随时就会打起来。”

陆仁回过神急道:“马上回泉州府衙!所有这些按荀公说的去做!”

回到府衙召集群臣,整个泉州马上就忙碌了起来。除去按荀先前说的那些发付人手整军备战之外,刘晔也提出了一些补充,首先就是从泉州急调一批兵力去加强泉北关隘的守备;同时派出熟悉山越宗族情况的细作去打探一下。看看哪些宗族比较偏向于陆仁以便拉拢扶持;再就是原本对山越全面开放地贸易诸事先暂时切断,不再轻易放山越族人进入泉州地区,借此防备孙权可能会玩的一些卑鄙手段。

所有这些已经分排妥当,一众泉州官员也都各忙各的去了。人员调动是麻烦点,不过兵力的调动却不算太难。本身这些年刘晔就从来没放松过防备。泉州地军备也一直抓得很紧,因此泉州的兵力配置是很充足的。

一下子又是几天过去。这时柴桑陆氏的陆信又差人传了消息过来,说是去年夏中吴国太病故,被陆仁送去海外济州的孙尚香闻讯之后,在今天地春天,也就是赶在建安十八年地清明时曾经偷偷的回过一趟东吴拜祭母亲,很可能被孙权发现了吴郡沿海一带曾有过一只小部队连夜追截某人,只是某人逃到海船上出海后,这只小部队才勉强作罢。因为部队地人数并不多,对外又宣称是在追截吴郡海贼,因此并没有什么人留意。事后是陆信打听到孙权对没能追截到这海贼大为震怒,惊动到鲁肃苦劝了好几次才作罢,这才引起了陆信的注意。再一打听,说那小部队追截的人为首者是一极美女子,擅长弓箭却在在奔逃时没有射死过东吴一人,射中的全是东吴将官马匹正额,反过来东吴追截的部队也没有射杀过任何一人。这样推算一下,这个所谓的海贼只能是孙尚香,不然以孙氏对待海贼的态度,哪会如此手下留情?

陆仁闻讯哑然,把信件交给荀和刘晔过目之后摇头道:“我就说嘛,我也知道我与孙权的和约并没有什么意义,可是再怎么说这也是明面上的东西,孙权为了顾全名望,也不会轻易就和我毁约开战的……现在有了孙郡主这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这一仗只怕是非打不可了荀道:“确实如此,师出无名乃是上位者大忌。若是一个上位者言而无信,对其招纳贤才、治理领地会有太大的损害。这些天我还一直想不出孙权会找出什么借口。必竟在明,孙陆两家订立和约天下皆知,前不久你救出圣上亦有美名,孙权对你用兵乃损名之举;在暗,你扶持山越以为泉州屏障终究是拿不上台面的事,孙权纵然不满也只能有苦自知。可是现在的孙郡主一事,实在是给了孙权最好的借口……嗯?义浩你是什么时候和孙郡主搭上的线?我在许都的时候到是听说孙郡主在婚配给刘备的路上就被贼人所害,闹了半天原来是你在里面动了手脚啊?还有这个海外济州你从来没和我提起过。”

陆仁当下便把当初为什么要破坏孙刘联姻的事说了一遍,并让刘晔取来海图给荀看看。荀看过之后沉吟道:“义浩,按你的船力,从吴郡乘船出发抵达济州要多久时间?”

“若是直行而且风顺的话,四十天之内就到得了。”

荀道:“眼下刚刚入秋,也就是说孙权发现其妹未死之事到现在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孙权就动了这样的手,很显然孙权一直在暗中准备,只等着一有机会便大肆发难。来者不善啊!义浩,论各方面的实力你不比孙权差,但是在领军将领方面却逊于孙权太多,你想先发制人是不可能的了。如今之计,除了严守各地,发挥你将士擅长守城,守城器械锐利的长处之外再无他计。泉北的关隘我也曾看过,只需五千精兵便能够阻挡数万大军,再多发粮草应付,陆路上孙权必然无功。只有这海路比较危险,前者也打听到孙权在会稽新增数间船厂大肆造船。度其本意,应该就是想和你打水上决战,好发挥出东吴水战精强的长处。”

陆仁皱眉道:“按说水战我并不怕孙权,我夷泉水师训练已久,各类战船精良程度也是孙权无法比拟的。只是眼下夷泉水师的领兵将领,除了凌远稍堪大用之外,其余的我也不好说什么。最要命的是这些将士虽说训练已久,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真正一打起来他们能不能稳住阵脚我都不知道。而甘宁、陈广、蔡沾,还有他们手上比较有海上经验的部队,都在外海商贸未归……”

荀竖起一根手指道:“拖!想办法先拖一拖时间,拖到去香料群岛贸易的陈广、蔡沾回来为止。甘兴霸我听你提起过,去的地方可能太远,等他归还不太现实。”

“拖?怎么拖啊?”

荀沉声道:“孙权也不可能只凭海上一路。若单凭海路他的大军会无处落脚,休养补给会出问题,所以他一定会先在陆地上找出些可以落脚的地方……义浩,即然孙权对山越动了手,把山越诸族给搅乱,你又为什么不能也插一脚进去,把山越搅得乱上加乱?无论如何,不能让山越尽服孙权!”

第三卷

第一百零一回 … 拼谋略

却说谷大利虽死,山越诸族已乱,但是陆仁在山越各族中的影响力还是有的。而荀给陆仁的建议是对山越各族不要被动的防御与等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