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204章

水火中原-第204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栗。

不过,大英帝国的经验还是丰富的,日不落帝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控制区域最辽阔的大帝国。印度、加拿大、澳洲、大半的非洲……现在暂时忍耐一时,下一步就是要各个急迫分别制服这些对霸主地位挑战的家伙们。

法国人这次虽然好像要战败了,但是相信不久之后它还会站起来的,到时候需要对它大加扶持。用来对付这个新起的德意志,另外对于俄国也可以示好,相信现在他们也与大英帝国一样感到不安。在面临外部新起国家威胁的同时,都面临控制区内被压迫民族起义的困扰,英国面对的主要是印度半岛,俄国人面对的是中亚地区和外高加索。相信俄国人很愿意加入反对中德同盟的战车的。另外,在巴尔干、亚平宁和伊比利亚以及北欧地区建立广泛的反德同盟,围堵这个新兴帝国。必要时可以在巴尔干和东北欧对俄国佬做出些让步。

还有就是那个曾经是大英帝国属地现在以美洲的主人自居的美利坚合众国了。这一次,他们是站在了中德一边对西班牙作战的,但是老到的英国人立刻看出了美国人真正的心思。他们只是为了这次暂时的利益选择了立场,而不是要和这两个新崛起的强权结盟。只要有利益美国完全是可以拉拢的,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个国家很会投机取巧为自己卖一个最大的价钱的,在看清风向以前他是轻易不会倒向哪一边的,很可能开始的时候两面讨好,两边取利。不过,现在给他些好处先把他稳住也是好的。

正文 61。伐交(1)

 普鲁士对法国的战争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请牢记法皇在色当向俾斯麦投降了。消息传来,曾纪泽异常激动。李鸿章奇怪:“就是咱们自己打败法国人的时候也没见你这样兴奋。”

 曾纪泽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出来:“李外相,您当初到南方巡视的时候,陛下和总理大臣曾经预言过法皇将被普鲁士人俘获,要我们准备的对法和约中加上让法国人赔款的条文。

  李鸿章没有一点吃味的意思,一声叹息:“陛下和首相果真是天人,以往我们与洋人开仗无不丧师失地,赔款求和,如今我们中华帝国终于可以让洋人向我们赔款割地了!我李少荃在有生之年能跟上这样的主公真是三生有幸,以战胜者的身份在和约上签字是何等的荣光?我等因此青史留名。”说着,李鸿章竟然流出了两滴泪水……

除了巩固新占地区的部队之外,就是李曾的外事部分最为繁忙了。随着法国、西班牙的战败,这个世界开始了新一轮洗牌。

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诞生了。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一诞生就隐隐然有欧洲霸主的身段。这让欧洲的“老宪兵”俄国和世界现任霸主大英帝国感到十分不爽。这两个很快接近,签订了同盟性质的协约。欧洲的中小国家被迫选边。虽然有些名义上仍然打着中立的旗号。只有中欧的奥匈保罗等国站在了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一边。大部分欧洲国家站在了英俄一边。压德国尽快与法国签订和约从法兰西撤军。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当然不会和他们的宿敌俄国站在一边了。当初英法反对俄国,土耳其与英法并肩作战,现在英国与俄国结盟,对不起,土耳其只好向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靠拢了。德国人有点见好就收的意思了。俾斯麦实际上是个十分谨慎的政治家。现在单独对抗整个欧洲显然是不明智的,虽然东亚的中华帝国正在复兴,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也十分抢眼,但是在德国君臣眼中中国倾全国之力只不过是对付了法国和西班牙在远东的一支殖民军而已,虽然战果辉煌,但是毕竟是次要偏方向上的牵制性战役。这个国家也太遥远,未来也还是只能充当一个牵制英俄力量的角色。德国没有强大的海军,他们的眼睛紧盯着欧洲和南面的非洲。以及中近东地区。当然,德国人对太平洋上的若干岛屿也是很感兴趣的。

美国成了外交拉拢的主要对象。此时,在美洲对西班牙的战争以美国人的全胜告终。古巴、波多黎各都落入了美国手中。美国虽然在此次战争中与西班牙人作战,但是并没有参加中德条约,其实趁火打劫捞取好处的意思十分明显。与我国之间还有一些协调,与德国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配合。但是,在法国境内的战争分出胜负之后,美国人很快派兵抢占了位于南美洲北部的法属圭亚那。接着,是法属海地。对赠送他们自由女神像的国家,他们也是一点不手软,甚至连像样的借口、理由都懒得找了。仅仅说是为了维护秩序。什么秩序?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英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前殖民地的潜力,积极拉拢美国,倡导和平会议。也是,战争告一段落了,真的需要对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一个和约了。

正文 62伐交(2)

  与西班牙签订和约的谈判首先开始了。本来这次和西班牙的战争战场主要在亚洲和美洲,但是谈判的场所还是选在了欧洲。本来巴黎是个不错的谈判地点,但是此时的巴黎实在不安定。英国人积极介入,谈判地方选在了北欧的斯德哥尔摩。

讨价还价。其实和约不和约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西方人好像有这种习惯,必须用和约把战争的结果固定下来,但是等到签约一方,特别是战败的一方再次足够强大的时候,这种和约还不是废纸一张?好吧,就按他们的习惯,建立相对稳定的秩序好了。其实最终的结果还是实力说话。请牢记西班牙人绝对没有实力收复已经被夺走的殖民地,而中、美两国目前也没有去进攻西班牙本土的想法。战争中丢掉的东西不可能在谈判桌上要回来。战争中得不到的东西呢?

首先是领土,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这些地方易手绝对是定局了。法国人暂时丧失了发言权,英国人不得不面对现实。俄国人在和约谈判中插不进来手。所能讨价还价的也就是这些地方未来地位的名义问题了。管他,反正实际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菲律宾就让它独立好了,但是英国明确承认了该地归中华帝国保护,除了驻军之外,外交与国防事务当然要暂时由中华帝国承办。其实在与菲律宾新的合法政府的双边条约中已经有了规定。

美国人本来有心直接吞并古巴的,此时也只好承认让古巴独立,只是在关塔那摩划出了好大的美军军事基地。新成立的古巴政府当然也是美国人扶持的了。另外,对于波多黎各,美国人说什么也不愿意放手了,最后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承认这里成为美国的委任统治地。领土划分大致谈定,基本上就是承认了战争的结果。这世界,真的是拳头硬的掌握公理啊,十九世纪,更明目张胆,赤裸裸。

赔偿问题倒是扯了好一段。西班牙人竟然想从承认让出这些殖民地换回一些经济上的补偿。这个要求得到了中间人的英国的支持。德国人开始也劝说我们接受这个主张,适当地给西班牙一些经济补偿。

参加谈判的曾纪泽寸步不让,菲律宾是独立了,凭什么要我中华帝国补偿?西班牙历年从菲律宾捞取的好处难道还不够吗?

西班牙人道:这些巨大的好处以后不都是你们的了,最后让我们再吃上一口也不行?

曾纪泽:你们以为我们会和你们一样?为了扶持这个新生的国家,我们中华帝国还不知要给他们投入多少援助呢?当初你们在那里迫害华人造成的巨大损失的帐还没有算清,还有,我们此次的军费,人员损失等等还要贵国予以赔偿。

西班牙人没脾气。算了,互不赔偿吧。谁让现在这个东方帝国拳头硬了呢?再说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人家的地盘。

正文 63伐交(3)

 曾纪泽不依不饶:看在大英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调停的面子上,互不赔偿也行。请牢记但是你们被我军俘虏的那些官兵,人吃马嚼的,这些日子可是花费了不少,这些可是你们欠的债务,不能不还,尤其是你们派的那些总督、将军之类,还有那些家属每天消耗可是不少的,这个总不能也让我中华帝国出吧。我们是文明礼仪之邦,你们以往流行的拿赎金换回被俘人员的那一套就免了,但是他们回家的路费,我们中华帝国可没有义务替他们出。鉴于俘虏的人数太多,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呢。

西班牙人真是无语。最后达成的协议还是两不找,曾纪泽觉得吃了好大亏似的,因为达成协议后,我们就要立刻释放一批被俘的西班牙贵族文武官员。至于那些士兵,协议暂时未提及。美国人象征性地付给了西班牙一部分波多黎各统治权的转让金。这主要也是出于英国因素,英国的海上力量太强大了,而且他们控制了世界上多数海上通道的咽喉要道。这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何况英国人为了拉拢美国,在法国军队本土败给了普鲁士之后,暗示怂恿美国出兵占领了法属圭亚那。虽然美国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向法国宣战。

下一步就是对法国人的和约问题了。德国人坚决排除英国人参加谈判。由于战败,法国国内局势十分动荡。德国人扶持了梯也尔政权尽力维持法国国内局势的稳定,镇压法国国内的反抗。美国人做为当事一方参与了谈判。

无非是领土与钱财两个主要方面。德国人是无法长久占领法国的。法国新政府也急于达成协议让德国人退出,虽然他们背后现在已经有了英俄的支持,但是德国人却是随时可以让他们倒台换人的。

结果德国人从法国取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会谈各方一致同意中华帝国收回被法国曾经侵入的本国交州地区。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界独立,其独立地位与柬埔寨和老挝一样受中华帝国保护。法国向德意志帝国赔偿50亿法郎,向中华帝国赔偿5亿法郎,原法兰西帝国在中国所有不平等条约废除,原法兰西在华资产全部归中华帝国所有。德军在达成协议后退出法国本土,美国在获得了法国偿付的10亿法郎补偿金后退出法属圭亚那。美国人有些不情愿,其实表面上是德国唯恐美国过于强大坚持要求美国退出,其实背后可以看见英国人的老谋深算。

陈浩亲自带领李鸿章、曾纪泽参加了这次划定局部新秩序的和谈。大获成功之余,陈浩发表谈话和在与美国人交谈中反复称赞了美国人民在反对美洲国家被殖民主义掠夺奴役的斗争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和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美国为了美洲人民自由独立的事业所作的努力。

其实就是说承认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随着古巴的独立,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已经完全不复存在,现在在美洲尚有殖民地的就是英法两国了。其中加拿大可是美国的近邻。美国人也在私下赞赏了中华帝国促进菲律宾和印度支那地区独立的无私精神,心里怎样想,大家都有数的。中美间的一些条约作了修改,至少名义上成为对等的条约了。

至于非洲,中近东地区没有公开提及。在和德国方面接触的时候,陈浩表示理解德国对中东欧巴尔干地区以及非洲、中近东地区的关切。让他们冲在和英法争夺的第一线好了。德国也表示理解中国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和南亚传统的地位和利益。南亚?看来他们也想让我们先和大英帝国碰撞。不过,这是迟早的事情,仅仅是为了香港也会的。现在,相互利用大于矛盾。一切还是实力说话。

64。新的开始

这是奉行丛林法则的十九世纪。一次战争结束,签订和约的同时,似乎就是在为新的战争准备的开始。

1870年,洛阳外交舞台相当热闹。不仅驻我国的西方使节全部陆续迁到了洛阳,而且南方独立和尚未独立的国家、地区纷纷到中华帝国的政治中心寻求帮助。印度支那三国和新独立的菲律宾东已经加入了大中华联盟组织。暹罗和上缅甸也派使节试探加入这个联盟的可能性。他们在英国人的步步紧逼下,许多年来如履薄冰,尤其是在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击败了大清帝国之后,中南半岛尚未被殖民者占据的国家总是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好了,这个继承大清的中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而且似乎比以往更加强大有力。传统的保护者现在恢复了健康,又有能力保护他们了。

南方之战与收复东北、西北不同,收复东北初期,几乎全部是国家财政支出军费。不过经过数年的移民屯垦,粮食已经可以海运供应内地了,一些煤矿之类的资源也得到了开发,现在新三省已经可以为中央财政做出一些贡献了。可是西北地区从战时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吞噬金钱的地方。铁路已经修到新疆境内了,预计明年就可以通到迪化。往西北移民比向东北移民要困难得多,新三省本来就有海运的便利,现在从沈阳向北延伸的铁路已经通到了海参威和伯力等地。东北地区的开发大大加速了,老东三省也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这是工业化初期,工业产品短缺的时代,工业文明的闸门打开,在科技引领下,以惊人的速度迅猛膨胀、发展。南方之战不仅仅是获得了一大片的富饶的土地,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就是战争直接的缴获也相当丰厚,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的家底都被我们收了过来。至于法国方面,印度支那的殖民搜刮的财富也被我们缴获了一批,还有那些直接缴获的军用物资、战舰……在国内我们还没收了以津浦铁路、沪宁铁路为代表的大批的法国资产。加上后来他们还要赔偿的5亿法郎的赔款,这次南方组之战收获极大。

1870年春节刚过,我第二方面军一部进驻澳门,葡萄牙管治当局人员全部被扣押,少量的葡军全部被俘虏。接着与英国人谈判收回粤汉铁路筑路权,英国人已经建成的部分我们出资赎买。英国人很快答应了,看看法国人在中国修的铁路的结局,英国人觉得这样的结果是很幸运的了。还好,我们没有提出要收回香港。如果这样的话,大英帝国就不得不立刻和这个中华帝国开战了。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个中华帝国远非昔日的大清帝国可比,如此的强势,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力量恐怕一时难以有效遏制的。

在1870年我们对军队又进行了一次整编。正规军分为中央野战部队和地方警备部队。野战部队常备陆军30万人。海军总兵力8万多人,包括港口基地人员。空军1万多人。地方警卫部队总计30万人。另外还有若干建设兵团、铁道兵等准军事部队。各地的民兵组织每年保持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加上部队退役转入预备役人员,一旦需要可以迅速动员扩充有战斗力的部队。

武胜大学的民用部分的院系,比如工学院、农学院之类的逐渐分离出去另设大学了。每开设一家大学,我或者陈浩都要到场祝贺讲话,谈一些发展研究的方向之类的指导意见。被这些院校奉为金科玉律。虽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的。

在农耕为主的情况下,大清帝国的财力在19世纪中期还是在世界上数得上名次的,现在,我们又大力超常规发展了这许多赚钱的工业产业,为我们的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证。我们知道在19世纪公开的弱肉强食的时代,与其他列强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就是占据了香港的目前的霸主大英帝国,还有横跨亚欧的沙皇俄国,或许还有现在暂时和我们站在一起要求重新洗牌的德意志帝国以及那个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既然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历史的航向,那么就要抓住机会让它偏离得更远一些吧。

我和陈浩商议要用5年时间打造出一支相当于原来世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至少是相当于大战初期的陆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