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26章

水火中原-第26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向东疾进,经过连续战斗,却看不出部队的疲劳,大家情绪十分高昂。消灭了这么多敌人,把鬼子的汴新铁路搅得天翻地覆,到目前为止,部队无伤亡。还有好几名铁路工人新参加了队伍。

身后传来阵阵爆炸声,看来汴新铁路要过好些时候才能恢复通车了。

正文 第四十九章 焦头烂额

  这一昼夜让鸠山武夫焦头烂额,宣告他负责的汴新铁路的治安和情报工作的全面失败。

先是在大白天有人袭击了封丘境内的护路队,虽然皇军增援及时,但是袭击者还是炸毁了一段铁路,造成汴新线中断。经过抢修,好不容易恢复了通车。袭击者被赶跑,似乎太平无事了。未料到晚上35师团后勤部门派出人员、车辆去迎接随3322次到达的第35特别后勤分队,列车进开封站停下,列车上的“35特别后勤分队”却全都是男性“皇军”,未等35师团的人表示出惊讶,车上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像一群群乌鸦一样飞了出来,到处散布死亡的信息。35师团来接车的人全部当场阵亡,车站的守军也损失不小。车站的设备、停在站内的列车、汽车毁损严重。

短暂的突袭过后,3322次忽然在没有开车信号的情况下强行起动,沿着陇海铁路向东驶去。

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混乱过后,鬼子的反应也够迅速,几分钟后,值班的装甲列车就沿着铁路向东追去。同时也通知前方车站紧急堵截。

还通知陇海铁路以北各处的驻军参与堵截,一定要把这伙袭击者消灭,不能让他们逃回根据地——鬼子判断此事一定是八路军所为。

3322次向东开出了七、八公里就停了下来,尾前头后地倒开回来。机车上的灯光全部关闭,黑黢黢的长龙呼哧呼哧吐着蒸汽向西压来,车上早已空无一人,机车和守车上各有一箱引燃了导火索的炸药“嘶嘶”冒烟。装甲列车发现3322次时相距已不到1公里,两边都在高速行进,当鬼子判明3322次的行驶方向时,距离已经不到500米了,鬼子急忙停车,停下来的时候,距离已经不足100米了,手忙脚乱想倒车,心急慌乱越忙越错,当终于启动倒车时,3322次的尾部轰然一声撞上装甲列车,现场七零八落,线路也遭到严重破坏。接着“轰、轰”两声巨响,两箱炸药爆炸了。东陇海铁路中断了。

不久,汴新线传来消息,3326次列车制动失灵,正沿着汴新线向东南飞奔而来,开封车站一片慌乱。东陇海已经有一起“撞车事故”了,如果3326次再冲过来……鬼子恨透了破坏列车制动装置的人。过了数十分钟,又得到消息,3326次在黄河故道北边不远处起火爆炸,造成汴新线中断。

晚些时候,又听说了新乡车站当晚出事的情况:一列空车进站后不久,忽然起火爆炸,大火及其猛烈,根本无法扑救,而且从车里飞出的汽油桶沿着飞行的轨迹,像一条飞起的火龙,到处散布炽烈的火焰。

汴新铁路全线遭到袭击,可是却连是什么部队干的都没有搞清楚,有的地方干脆连袭击者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冈村宁次极为震怒。严令限期搞清情况,并把方面军情报部门负责人派到河南协调新乡与开封两方面的调查。

线索都集中在了榆树镇车站。小泉的“部队”的确在此下了车,小泉本人下车后曾与新乡联系过。当天晚上这里曾发生过战斗。电话也是此处最先中断的。调查人员赶到榆树镇,立刻发现了35特别后勤分队的帐篷。炮楼里被捆绑的伪军真够倒霉,立刻又被真的鬼子捆上,遭到严刑拷打。王排长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情况也不过是描述了一下跟他接触的几位“皇军”的相貌,他一再请求李站长来作证,可是李站长早已不知去向。

鬼子把王排长炮楼里的伪军全部处决,并且残酷地把榆树镇车站的中国铁路工人全部杀害。

鸠山武夫得出结论,此事一定是八路军徐亮部所为,王站长是他派来的奸细。

原田雄吉气急败坏,向冈村宁次请求改变计划,倾全师团主力围剿徐亮,一定要报此仇。

冈村宁次不假思索地否定了这个意见,只是尽力增加兵力来保证运输线,特别是铁路运输线的安全。连原来“扫荡”根据地以及原田派往我根据地附近佯动的部队也全部撤到铁路沿线。

铁路交通中断使得冈村宁次的进攻计划被迫推迟。

要说这冈村宁次也确实有一些战略眼光,他的攻略中原,进而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计划也的确对日军至关重要。幸好这时此酋尚不是侵华日军的最高统帅,手里的兵力有限。即便如此,也险些被他侥幸成功。如果郑州洛阳等处在法西斯最猖獗的1941年被日寇占领,而不是在他们大势已去的1944年,很可能对抗战的形势带来灾难性影响。

离开铁路线后,徐亮派辛兴带两个人换回八路军军装在前面当尖兵。八路军的军装原来就穿在鬼子军装里面,当时把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沿途都在野外休息,没有靠近村庄。一夜行军,天蒙蒙亮时,离高粱洼只有五、六里了,忽然前面一声好像是枪响声,接着噼里啪啦响声大作,牛角号的声音远远近近呜呜作响。

徐亮拿起缴获鬼子的对讲机:“辛兴,发现什么?”

“应该是咱们的民兵或者地方部队。团长,你听,那洋铁桶里的鞭炮响得,跟机枪似的,我这里没有一颗子弹飞来。”

“好了,赶紧联络,千万别发生误会。”

“好,团长,我有办法。”

辛兴从怀里取出一副弹弓,这可不是八路军配发的武器,是他自己的独门装备。取出几个铁弹丸,对着牛角号以及鞭炮响的几个地方的空中连发了好几弹。过了一会儿,前边树林有人探头探脑,辛兴先是一声唿哨,接着叫道:“栓柱,你在那儿弄啥勒?”

“你是……辛兴哥?”

“不是俺是谁?看恁又是放炮又是吹号的,咋给俺们讲那么大排场呀。”

栓柱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着说:“这几天鬼子从开封那边调来一批人马,说是要来扫荡,李书记通知各村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有事儿先报信再扰乱敌人。俺们还以为是鬼子来偷袭呢。哎,咋就恁仨人?”

“徐团长带人在后面呢。”

“徐团长来了?”

“咋?不信?”

“看你说的,都高兴死了,咋会不信。”

“你赶紧去报个信儿,放放鞭炮欢迎我们挺好,要是再用铁西瓜之类的招待可就不太妙了。”辛兴拿起对讲机:“报告徐团长,联系上了。”

徐亮的声音传过来:“好,原地待命,等民兵们带我们进村。”

栓柱眼睛都直了:“乖乖,啥东西,真高级呀。”

“你还不快去?让徐团长这么在村外面等着?二虎呢?”

“在那边,我这就去。”栓柱撒腿如飞,赶去报信了。

正文 第五十章 重返高粱洼

  高粱洼又像过年一样。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中,高粱洼人民经受了多少的苦难,可仍然在坚持斗争。村里已经没有砖瓦房了,在一次扫荡中,恼羞成怒的鬼子对这个坚强不屈的堡垒村进行了疯狂的炮击。高粱洼的百姓没有被吓倒,家园又被重建了起来。几年前的儿童团员现在也成了民兵战士了。

徐亮他们是38团第一批到达高粱洼的部队。徐爷已经不在了。在一次反扫荡中,徐爷为了不让鬼子俘虏,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英雄拉响了手榴弹。徐亮由二虎陪着亲自到坟前祭奠这位可亲可爱可敬的老人家。

李维明快到中午的时候带着地区队也赶来了。战友见面,百感交集。

李维明现在是这一带的工委书记,论级别和徐亮是平级。手下有一百多人的地区队,另外好有几个区小队和各村的民兵武装。由于鬼子的反复扫荡,李维明这一带的根据地被压缩到高粱洼一带相当狭小的几个堡垒村,形势相当严峻。最近鬼子又在这一带增兵,扬言扫荡,张沿水的汉奸武装也十分猖獗,形势十分险恶,听说徐亮带主力来了,大喜过望,急忙带部队来会合。听徐亮说,38团各部将陆续到达,李维明急忙布置各处派人联络、接应。

当天晚上,小旺子到了。他接到徐亮的命令,立即带人直奔高粱洼,沿途遇到小股鬼子就坚决战斗,遇到伪军挡道则是无论多少一律攻击,冲开道路前进。部队损失不小,有战斗力的人员勉强还有一个连。不过缴获的弹药也不少。伤员和物资都用缴获的大车载运过来。见面就问怎么团长先到了?没看见刘奋战心里一惊,又赶紧询问。听说了情况,大为赞叹。又过了一天,倪德平的部队也到了,与小旺子的情况也差不多。

好几天,没有梁有田的消息。派出去的侦察员报告说附近鬼子大部分撤走了。

梁有田他们终于来了。梁有田一贯谨慎,昼伏夜出,迂回前进,不到万不得已没有把握的仗不打,所以来的慢了。不过,他却带来了骡子拖着的两门日本山炮。部队损失也较小,部队还有两个连以上的兵力。梁有田还报告了鬼子扫荡已经被粉碎,军区各部队转入出击的消息。

徐亮和李维明、梁有田一商量,决定立即出击,拔除当初中曾根沿公路设的据点,扩大抗日根据地。此时中曾根早已不在此地了。

先攻击中间的那个据点,此时每个据点仅有鬼子一个小队和部分伪军驻防。

当晚,战斗打响,两边据点的鬼子立刻出动增援,不料在半路遭到了极其猛烈的火力打击,由于公路边上的射界已被扫清,所以火力打击的效率极高,很快残敌被冲上来的八路军和民兵全部肃清。然后顺势进攻只有伪军驻守的两个据点,交火没多久,迫击炮弹落在了炮楼上。伪军一见是“老八路”不是“土八路”,立刻挂出了白旗。

两个据点都燃起了大火。

中间据点的鬼子困兽犹斗。依托炮楼垂死挣扎。激战约1小时,鬼子伤亡殆尽,八路军在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掩护下把好几个炸药包送到炮楼下,“轰”地一声巨响,炮楼被炸塌了。战斗很快结束了。公路沿线的三个据点被拔除。

由于黄河改道,老渡口处已经没有鬼子的驻军。

天亮了,李维明带领地区队、区小队和几个村庄的民兵包围了张家店。

这张家店是个比较大的镇子,有两千多户人家。抗战前,这里有张沿水的200多人的自卫队,名义上这里归国民政府管辖,实际上只是由张沿水代收代缴一部分赋税,这里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是张沿水说了算,他实际上成了这里的土皇帝。

1938年底,张沿水公开投敌叛国。在鬼子的支持下不断扩充势力,现在已经有了八、九百人枪,鬼子给了他一个“皇协军”团长的头衔,这家伙更加嚣张,不可一世,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在对付我抗日军民方面,这家伙比鬼子还积极、还狠毒。史雨农当初就是被张沿水的汉奸发现行踪包围,后来引来鬼子后英勇牺牲的。李维明对这家伙恨的咬牙,张沿水也公开放言要买李维明的人头。今天,李维明翻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底,要与这个对头算算总账。

夜里枪炮响,几个鬼子的据点起火。张沿水没敢出去增援。听听重机枪、迫击炮的声音,再看几个据点那么快就燃起了大火。张沿水估计这应该是正规八路来了,李维明的土八路哪有这些武器?吓得他一夜没合眼。天亮,接到镇子被包围的报告,心里又是一激灵。赶紧带人上寨墙上的碉堡察看。南边来的人最多,张沿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稍稍放下心来:全是李维明的土八路,没有发现老八路的影子,这些人来打我的张家店?哼,找死。不过,也别大意,昨晚打据点的那些老八路说不定就在附近埋伏着呢。

其他几个方向报告:围寨的都是李维明的土八路,要不要出击消灭他们?

张沿水摆了摆手:“等一等,看看再说,守住寨墙,不要出击,小心中了八路的埋伏。”

李维明开始进攻,呐喊声直冲云霄,土炮“轰、轰”地喷云吐雾,为数不多的几挺轻机枪“哒哒哒”地射击着,步枪也按照口令一次又一次向寨墙上齐射。为了壮声势,还在铁皮桶里点燃了鞭炮。寨墙上,一些伪军被击中,其他人所在枪眼后,向下面盲目还击。

李维明的一支步枪,只要见到伪军露头,就一枪击毙。后来连碉堡枪眼后的伪军也不敢往外看,只是盲目射击着。

进攻一方的人数远少于防守一方,但是形势丝毫未落下风。

除了张沿水起家时的几个骨干分子,多数伪军既缺乏训练更缺乏战斗意志,晚上八路军拔鬼子据点就已经把他们吓破了胆。此时任凭张沿水叫骂,都毫无作用。张沿水真怕土八路趁机冲过来爆破寨墙。他手下的悍匪丁疤脸、白罗等人都操起机枪向寨墙外疯狂扫射。

双方打成了僵持的局面。

张沿水寻思:“难道昨晚就是李维明自己拔的据点?不会呀,明明有重机枪、迫击炮的声音呀。可是那些老八路怎么还不出来帮他呢?难道是过路的八路?不管怎样,驻守附近几个县城的皇军总不会看着不管吧?”正在胡思乱想,忽然丁疤脸叫道:“大哥,土八路支持不住了,他们要跑。”

南边的枪声激烈起来,掷弹筒射出的炮弹在护寨壕边上接连爆炸。张沿水用望远镜一看,李维明的队伍正慌慌张张地向东撤退,再向远处一看,一百多“皇军”以战斗队形向北压来,掷弹筒、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机枪应有尽有,三把大盖步枪的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队伍后面居然还有两门日本山炮已经进入待发状态。

张沿水好像在外面打架吃了亏的孩子见了亲爹一样,眼泪差点下来。急忙命令集合,开门放吊桥,一定要趁此机会除了李维明这个心腹之患,决不能这么便宜让他跑了。

狗仗人势的张沿水部队狂叫着“活捉李维明”从张家店冲了出来。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喜中带忧

  忽然,“皇军”的轻重火力狂风暴雨般向张沿水的队伍打来。“皇军”端着枪猛冲过来,大喊:“缴枪不杀!我们是八路军!”张沿水的部队一听,骨头都吓软了,呼啦啦跪倒一大片。张林理都不理他们。带人径直冲进了南门。伪军刚才叫嚷着要活捉的李维明带人把他们没死的人一一活捉。

张沿水见势不妙,下了寨墙,向北逃跑,此时,北面迫击炮弹也落在了寨墙上,东西两面轻重机枪响的如爆豆一般。八路军、民兵四面涌进张家店。丁疤脸等人被击毙,张沿水和他的多数部下被活捉。

这一仗比昨夜的几仗缴获大得多。李维明兴奋异常。

召开公审大会,枪毙了罪恶累累的汉奸张沿水。

根据地迅速扩大。建立基层政权、扩大民兵和地方武装,李维明忙得不亦乐乎。

反扫荡的胜利使得李维明的这一小块根据地与黄河故道以北的根据地连成了一体。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的抗战中作用是相辅相成的。鬼子在中原正面战场已经三年多没有发动战略性进攻了。并非他们不想进攻,而是他们实在无力进攻。把60%以上的兵力放在巩固占领区也是迫不得已,战线正面又要摆上足够的兵力防止国军反攻,虽然国军此时并没有反攻的实力和意志。此时,冈村宁次在对我敌后根据地反复扫荡以后,刚要集中兵力进攻国军,根据地马上“春风吹又生”而且比以前更扩大了。鬼子的残酷烧杀,使得抱着坚定复仇信念的老百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自己身边的中国军队——八路军周围,也更加拥护在这里坚持抗战的共产党。将他们视为救星。

再说李维明,当初负伤在曹神医家养伤,曹神医的孙女曹玉娥当时十六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