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43章

水火中原-第43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国统区,不能明目张胆地发展,邻近各村都只能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当时在多数老百姓心目中,国民党政权是正统的官府,多数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与官府对抗的。

新成立的游击队既无力对抗国民党军队可能的清剿也无法与当地的土匪之类的武装抗衡,生存环境相当严峻。好在这里地形复杂,游击队可以利用这里的山峦沟壑与敌人周旋一番。

严峻的环境并没有演化为现实的危机。冈村宁次发动了“1号作战”行动,扎崖山游击队发展的机会也来了。

汤恩伯的部队从平汉铁路沿线向西溃退,败兵们沿途对百姓进行骚扰。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的事情到处都有。一些村镇开始组织起来武装自卫。汤军是一群惊弓之鸟,欺软怕硬,遇到百姓抵抗也不敢进行战斗,只是绕路奔逃,人们见状,反过来开始追剿这些个散兵游勇,主要是为了收缴武器加强自卫力量,因为大家知道,紧接着要对付的日本鬼子是十分凶残的,既然国军指望不住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要保卫家乡,没有武器是绝对不行的。

盆沟不在大路上,全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汤军开始败退,飞飞就按照根据地对付敌人扫荡的办法组织坚壁清野,设立警戒哨,布置消息树,预定转移方案等。

虽然不在大路上,不久,小股的败兵也来到了盆沟。飞飞坚决制止了有些队员想拚命的冲动,按照麻雀战的法子逐走败兵,第一次就俘获了两人,缴获到两只七九步枪,数百发子弹和几颗手榴弹。此后,不断地有所收获。败兵进了盆沟,总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然后喊声四起、“枪声”大作,心慌意乱,以为中了埋伏,进了包围圈,急忙没命奔逃,对村庄根本来不及进行任何破坏。逃走的败兵,不但没有从盆沟得到任何东西,往往还会丢下一些对游击队有用的东西,而那些没能逃脱的家伙,“奉献”就更大了。开始时,飞飞也不贪多,每次有所获即可,趁机锻炼自己和自己的队伍,尽量避免损失。

正文 第八十九章 怦然心动

  “兵灾”之时,盆沟完好无损,扎崖山游击队的名头开始叫响,附近村庄的百姓也有人开始到盆沟避难,躲避“兵灾”。不断有人要求参加游击队,附近村镇的党组织和民兵也得到发展。飞飞的队伍开始不局限于保全盆沟,开始主动出击,伏击那些散兵游勇,抓住一切机会获得武器弹药。后来在小王集时已经敢于向50多人的溃兵发起攻击了。最后一次,遇上了徐亮的西进支队。

扎崖山游击队壮大了,要不是飞飞不急于扩大规模,也许人数比现在多一倍都不止。其实发展各村的民兵来扩大管辖范围更有效。

附近村镇已经没有溃兵的踪影了。凶残的鬼子接踵而至,由于这些日军都有战斗任务,都是沿着交通线向西急速前进,一时无暇下乡清剿,只有沿公路线的村镇惨遭荼毒。

飞飞遵照上级指示,在公路沿线对鬼子进行了麻雀战袭扰。鬼子急于前进,对他们的袭扰要么不予理睬,惹急了组织反击,但是不追击,不纠缠,继续前进。游击队的力量实在太弱,面对鬼子的大部队也实在无可奈何。不过在几十万大军望风而逃的时候,一支只有几十人的新成立的非正规武装敢于主动向鬼子发动袭击,这种精神和勇气,以及全身而退的智谋都是值得称道的。扎崖山游击队名声更响了,当地老百姓把他们当成了希望的寄托,传说中难免有添油加醋神化之处。

此时这个地区出现了四种武装势力并存的局面。第一种就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和民兵;第二种就是国民党军队,距离盆沟50里的曲梁驻扎着国军高团长的部队,这支部队原是28集团军直属部队,28集团军撤退的时候这支部队被隔在了敌后,就地占领了曲梁一带自保,该部军纪较好,在撤退时还曾经主动弹压过骚扰民众的溃兵,收缴了不少的武器弹药;第三种就是日本鬼子,占据着县城,并且在距离盆沟20里的湾岔地方驻有一个中队;第四种就是土匪武装,主要是飞云寨应天红的这一股,在国军撤退的时候也趁机扩充,有所壮大。

这四股势力以共产党游击队的力量最小,但是发展很快,实际控制的地盘也不小。地方党组织和飞飞的游击队有强烈的危机感。

这时传来了徐司令要率领西进支队到来的消息。但是飞飞受训时听说过部队越过铁路干线的困难,深恐远水不解近渴,还是千方百计要扩大自己的力量,首要的任务仍然是获取武器弹药。派人到湾岔打探过,鬼子在这个靠近公路的山环里囤积了物资,防范十分严密,以游击队的力量实在难以下手,而鬼子的运输车队都是以大车队编组运行,而且均有装甲车护送,最多可以用地雷之类的袭扰一番,但是却难有什么缴获,何况游击队这时也没有地雷。

这天后夜,东南边一个村的民兵来报告,说是又有一股国军的败兵过来了,而且这股溃兵“逃”得很急,连村庄都不进,专拣小路拼命向这边跑来了。

飞飞纳闷:怎么又有溃兵来了?前些天听说平汉铁路南边又有战事,难道那边的国民党军又溃败了?赶紧派人继续监视,与老韩他们以商议,都说管他呢,先把他们缴械了再说。虽然游击队已经有了30多人,但是以前却从来没有对付过100多人的溃兵,最后飞飞一咬牙,把全部人马集合,通知附近村庄的民兵配合,又一再告诫部下不可硬干,还不能太贪,只要把这伙人赶散,能缴获几十支枪就行了。这时,飞飞在这些人心中跟女诸葛似的,她的命令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权威。游击队中有些年轻的小伙子简直把她当神一样,就是她叫去死,怕是也会有人照办不误。

紧急布置一番。天亮的时候,去侦察的三个队员回来了,说那伙国军在5里外的柳树林里休息,不过和以前的国军不太一样,不仅衣服不一样,拿的枪也和国军不同,倒好像和鬼子的武器差不多。

他们是什么人?难道是鬼子兵力不足,调其他地方的伪军来增援?飞飞知道伪军战斗力很差,100多个伪军调过来能起多大作用,难道是执行守备任务?飞飞提高了警觉,再次命令各处不准硬来,先用以往的麻雀战术袭扰,然后看情况再说。

“战斗”开始,最先出现在飞飞视线中的三个尖兵迅速卧倒,抢占有利地形,却一枪不发,很快,后面的援兵也上来了,一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干净利落,占领阵地,架起机枪,并向侧翼搜索,极其迅速,一丝不乱。对面的部队怎么看也不像溃兵。飞飞命令隐蔽好,不要开枪。对面也一枪未发,有人举起望远镜向这边观察。

正纳闷,于根从对面叫嚷着跑了过来,一脸兴奋,身后有三个人快步跟了过来。

飞飞脑子里闪了一下,立刻猜到了谜底,一霎时,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不得已当了这些人的主心骨,这些天身心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眼看形势日趋复杂,自己毕竟没有经验,三板斧快用完了,以后怎么办?而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于她来拿主意了,可是有些情况她还想请人给拿个主意呢。现在好了,那个身经百战,足智多谋,让鬼子恨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的徐亮带着一群老虎来了,这可太好了!游击队员听说是老八路们过来了,兴奋地跳起来欢呼,大家对未来一下子充满了憧憬:原来这里就只有秦队长一个老八路就领着大伙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现在一下子来了100多老八路,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飞飞见到徐亮的时候,那惊诧并不比徐亮小:想不到这位远近闻名的徐司令这么年轻英武,微笑的脸上还透出一股书卷气。

飞飞以前见到的比徐亮职务高得多领导干部也不少,可是不知为什么,在迎着他走过去的时候,心头不由怦怦直跳,不知道她的部下有没有发现他们心目中神仙一样的队长此时的失态。

正文 第九十章 锁定湾岔

  这湾岔实在是易守难攻。战争到了这个时期,鬼子囤积物资时已经要认真考虑防空的问题了,这湾岔离公路很近,里面开阔,停放车辆没有问题,加上有现成的窑洞可以存放物资和屯兵,实在是个理想的物资储存地。

西进支队进驻了盆沟,这盆沟正如其名,坐落在高地中间的一个盆地上,南北各有一道山梁,这两道东西走向的山梁两端在盆沟东西不远处汇合。山不太高,最高处与盆沟的高差也就是五、六十米。尽管如此盆沟的居民出门就得爬山,机动车是肯定无法通行的。

这倒是个游击队活动的好地方。

当天,两支队伍在一起举行了会餐。那时候,这里比高粱洼穷多了。把附近几个村的用红薯酿的酒差不多都给搜罗过来了,老韩他们可不敢敞开了喝,一个劲地向小旺子、张林、辛兴等人劝酒,看得出这几位是能喝的主儿。留存的腌制风干的狼肉全部用完,还有几只打到的山鸡野兔也都一勺烩了,地窖里搜罗出一些萝卜,再配上一些野菜,弄些红薯面窝头,盆沟方面为招待客人把家底全翻出来了,竟然还蒸出了一笼白面馒头,也真是难得。西进支队方面拿出了一些缴获的日本罐头,又凑上些带过来的咸鱼、饼干什么的让山里的游击队员尝个新鲜。徐亮安排好警戒,又嘱咐严学文一定要给老乡们付菜金。奔波了多日,也想让大家稍稍放松一下,又下命令谁也不准喝多了,因为随时可能有战斗任务。其实想喝多也没有那么多酒。

这是洛阳失守的第二天。从4月18日,冈村宁次发动1号作战,到5月25日洛阳沦陷,37天日军攻陷豫省38城,国军损失部队超过二十万。国军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也在陕县秦家坡阵亡。就战役本身而言,冈村宁次取胜了。但是占领的地方和交通线都要分兵防守,日军兵力更加不足,后来驻豫省的两个由独立旅团升格的丙种师团里,到处可见十五、六岁的日本娃娃兵。

在日军倾全力围攻洛阳的时候,本来在5月8日已经打通的平汉铁路又被中国五战区以及受五战区统一指挥的部分一战区部队切断。漯河、驻马店、西平、上蔡等地又被国军收复。日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击溃了豫省国军主力,控制了豫省境内的陇海铁路。但是战役的主要目标是打通大陆交通线,平汉铁路通而复断,此时战役的主要目标仍尚未实现。

整个豫湘桂战役,中国军队失败了,败得还很惨,失败是苦涩的。但是,从战略角度讲,却是日军失败了。直到1944年12月日军才打到中越边界,名义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这期间精锐的部队陷于中国战场苦战、消耗,对所谓南方战场没有丝毫助益,分散了十分有限的战略资源,加速了其他战场的失败。而且平汉铁路的黄河大桥又被中国空军炸毁,大陆交通线并未起到日军期望的作用。

五战区部队夺取平汉路沿线豫南多个地方,日军并非不想反攻。但是,这个五战区自从台儿庄开始就让日军觉得特别“难缠”。武汉失守后,五战区在鄂西北、豫西南死死堵住了日军西进的道路,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一系列大的交锋,日军并未占到便宜。更有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亲率卫队前出督战,死战不退,壮烈殉国的英勇事迹。有这等将军,士兵们自然也敢打敢拼,近战、拚刺刀、拼手榴弹的玩命打法与汤司令的后退、侧击之类的滑头战法大不相同。虽然进击平汉路的五战区部队并不太多,但是和一战区一样,有部分部队换装了美式装备,而且还可以得到驻老河口的我方空军支援,日军仅凭留在平汉路沿线的部队想再次打通平汉铁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在等待豫西来的援兵,特别是坦克部队的到来。

严学文从敌人的广播中听到了洛阳陷落的消息,立即向徐亮报告。严学文老家在洛阳西南边的山区。当时在这里很多人的心目中,洛阳城的地位近似于宗教人士心目中的圣城一般。

徐亮意识到,鬼子马上就要再次把主力转到平汉路方向。这里短暂的平静即将打破。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利用这个间隙给鬼子一次打击,鼓舞一下这里人民抗战的斗志,树立起八路军在这一带老百姓中的威望,为建立抗日根据地打下基础。

湾岔自然进入了徐亮的视线。听了游击队介绍的情况,徐亮大致判断这个湾岔应该是敌人的一个物资屯放点。而且屯放的物品很可能是燃料。因为徐亮已经从上级的通报中得知敌人此次进攻整建制使用了装甲部队,而曾经去湾岔附近侦察的游击队员报告说从山上看见鬼子从湾岔出来的汽车上运的都是些黑色的大圆铁桶。

徐亮决定亲自带人去湾岔一带侦察,请游击队派两个熟悉地形的人带路,老韩和于根都愿意去,而且两人以前就到那附近去侦察过。飞飞也坚决要求一起去,徐亮本来不想让她去,说你们正副队长都去,这游击队谁来带?飞飞说你带来的这么多干部,哪个临时来带都是我们游击队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再说你徐司令都亲自去了,我们游击队的负责人有什么理由不去?这也正是我们学习侦察经验的好机会,放心徐司令,我保证服从你的指挥,决不会误事。半日的接触,徐亮已经看出这位秦队长在这里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这些游击队员们对她简直是有些崇拜了。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这湾岔本是个小村庄,原来住有十几户人家。和八里岔一样,住户的家居全是窑洞。这是一个U形的山谷,出口处临着公路,三面是几十米的高低起伏的土山。村庄在U形的底部,距离谷口大约有五、六百米,公路北面是一道和公路平行的起伏的山梁。

鬼子来了以后,看中了湾岔的地形,要在这里屯放燃油。村民没有来得及跑掉的都被鬼子残酷地杀害了,老人、孩子都没有放过。有逃出来的村民找到游击队哭诉,飞飞和老韩大怒,一直想找这伙鬼子算账,可是侦察了多次,由于力量悬殊,难以下手

正文 第九十一章 侦察

  到了湾岔附近,徐亮把人员分成了两个侦察小组,自己带一组从公路北面侦察,张林带一组从湾岔南面的山上侦察。梁有田留在老根据地主持38团的工作,没有参加西进支队。

飞飞一定要跟着徐亮着一组,理由是好学习徐司令怎样侦察敌情。徐亮一想让张林指挥她似乎也不太合适,就同意了。这一组还有辛兴、孙大有和向导于根。

潜伏侦察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凌晨两点,两个小组会合,向盆沟方向撤去。初夏的夜风吹来,还有一丝凉意。徐亮眉头紧锁,其他人也都一言不发。山坡和沟壑在星光下的轮廓很模糊。

离开湾岔大约四、五里,忽然,走在前面的张林和老韩停下来,卧倒隐蔽,其他人都警觉起来。徐亮伏低身子悄无声息地摸到两人身边:“怎么了?”

张林轻声道:“有人。”

老韩道:“我怎么没看到?”

徐亮:“这是什么地方?来的时候好像没有经过这里。”

老韩:“这里原来是国民党85军控制的一个小煤窑,他们走后这里就没人了。鬼子好像还没有顾上占领这里,我想反正这里没人,看时候太晚了,就想抄个近道。”

张林道:“我刚才看见前面有亮光,一闪就不见了。”

老韩:“怪了,这里应该没人呀。”

张林:“司令员,我过去看看?”

“好,带一个人过去,当心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我们在这里随时准备掩护你。”

张林和一个战士从两侧摸了过去。一会儿,一个带着矿工帽的人被绑了过来。那战士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