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52章

水火中原-第52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旅长,现在跟随旅部行动的有旅直属营侦察连、旅卫生队和总部军械所。侦察连、卫生队和旅部共计有人员131人,其中轻伤员21人,一些重伤员已经在沿途安置在老百姓家中。军械所的情况还是请王平同志谈谈。”

中原区总部军械所?那这个王平应该算是上级部门的人?虽然,级别应该比旅长低,可那也是上级呀。本哥们上了几年军校,对军中的这种关系还是清楚的。

出乎意料,这个王平完全以下级对上级汇报的口气说道:“徐旅长,我们军械所现在有人员66人,都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有骡马二十五匹,大车10辆、各种手推车20辆。携带有已经修复可以使用的山炮两门,82迫击炮一门,马克沁重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各一挺,其他枪支、弹药一批。弹药大约是一个满员主力旅一个基数的消耗量。还有一些自制的燃烧瓶,已经发放部队,在战斗中消耗了一部分。”

我的天,太好了!难怪这个王平牛哄哄的,动了和英法联军一较高低的念头,原来他手里有这么多的好东西呢。

张林道:“带了这么多玩意,这也舍不得丢,那也舍不得埋,磨磨蹭蹭,婆婆妈妈,拖着了咱们旅长带着旅部和侦察连当了你们的保镖,陷于现在的境地,你还好意思吹。”

“我,你张林少说这败家子的话!那些设备、装备凑起来是容易的吗〉这已经埋藏、隐蔽了很多了。战斗中又损失了一部分。”王平一脸心痛的样子。

“带着坛坛罐罐转移的做法,毛主席早就批评过。只有保存了军队的人员,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年的红军有什么?还不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只要打了胜仗,什么设备还不会在弄来?”

我苦笑了一下,张林这话原本没错,可现在,这些生产设备怕是在世界上无从缴获的先进设备了。本来还想问一问本旅的一百多人还有多少武器弹药,想了想,还是先别问了。又想这个王平倒也听话,说不定是我的老部下(什么事儿,自己的老部下都不清楚?)

摆在面前的急迫问题是:现在怎么办?这些人现在都是看着我呢。

北上打英法联军?我也想啊,让这些家伙尝尝山炮、迫击炮轰击,重机枪扫射的味道,当然很爽。但是这可能吗?

是的,现在手里有一支身经百战的部队,大概直接的战斗人员应该有一百来人吧。武器当然是先进的,无论怎么说二十世纪的装备也要比十九世纪的武器强出许多,虽然以二十世纪的眼光看,这些装备也实在不怎么的。弹药,现在看还算充足。但是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这支小部队要想做出诸如于英法联军抗衡之类的大的作为是不可能的,粮食、弹药无从补充,子弹、炮弹打一发少一发,沿途地主武装、清朝军队的阻截骚扰都会不断消耗这支部队不多的实力,伤员也无法安顿救治,即使能够到达北京、天津一带,到时面对绝对数量优势的英法和清廷军队的两面夹击,那英法联军可是拥有大量大炮之类的重武器,虽说以我们看来是落后了点,但是数量的绝对优势加上后勤供给的充足性,我们除了被消耗殆尽,然后又奉送上一批先进武器的样本外,怕是没有别的结局。补充兵员就更不要想,我们这支军队的出现的地方,老百姓不把我们当作妖怪就谢天谢地了,即使强制裹挟一些人进来,短期内不会形成什么战斗力,很可能是累赘。林凤祥、李开芳二万多在太平军中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北上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扩充。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即使碰上太平军、捻军,他们也不大可能把我们看成友军,战斗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一百多人的部队如果面对成千上万的敌军,一旦弹尽粮绝,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碰上的对手以骑兵为主,那情形会更糟。我脑子里忽然闪现了三元里抗英的典故。操,怎么尽把自己比作反面角色?

弹药?对,弹药!现在这支部队只要能获得充足的弹药补给,短期内应该解决了生存的危机,先生存后发展嘛。对,弹药问题是关键!可从那里获得弹药补充呢?这可是二十世纪前期的装备。

我问王平:“现在保留的设备能生产弹药吗?”

正文 第五章 去向何方?

  王平答道:“现在携带的设备只能对枪炮进行简单的维修,制造弹药是不行的。况且我们也没有必需的原料。”

看到我失望的样子,王平又说:“我们在原驻地附近埋藏的设备如果能起出来,是可以制造弹药的。”

我苦笑了一下,说:“算了,那是你在1946年埋藏的设备,现在是1859年,那件事情还没有发生呢。”

“那,将来如果有足够的钢铁和其他材料,我们也可以制造出一些基本的设备。那些埋藏设备的图纸资料我都带着呢。”

操,难怪张林说他,还真是带了不少东西呢。想想也是,东西埋了,留着图纸资料比实物好带多了。也多亏了这个王平,歪打正着。不过要让这些个图纸发挥作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首先要找一块落脚的地方,建立根据地。

到哪里去呢?

东边?太平军与湘军、绿营激战的主战场安徽,不能去趟这浑水。

南边?湖北好像也是湘军占据的地方,这些家伙,有近代武器,组织严密,粮草充足,又有舟船之便,不可去。

北面?黄河中下游平原,清军的大队骑兵驻守在那里,还有各种地主武装以及赖文光的太平军和张乐行的捻军,不可去。

西面?沿大别山向西,越过京广铁路,不对,这时候中国还没有铁路,算了姑且以这条未来的铁路作为一个地理坐标吧,到豫西去?沿途应该没有大股的有战斗力的清军和其他武装,对了,那边还有铁矿、煤矿和油田以及耐火材料和其他各类生产军火的原材料。我想起当年和祁彪曾到舞钢和那样南阳油田游历的事情。

对,就向西,到豫西区占据地盘。那里没有清军主力,只有铁矿、煤矿、油田,可以休养生息。湘军正在鄂、皖、赣一带与太平军作战,不知道三河镇之败发生了没有,大概也就在此时前后。其他清军主力或追剿石达开,或围堵捻军,还有抗击英法联军的,各自有事情忙乎。豫西真是个空当呢,到那里悄悄发展一阵,关键是建立起拥有工业,至少是可以生产弹药的军工业的根据地,之后,天地就宽阔了。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头也似乎不怎么痛了。

可是西边的陈浩部队怎么办?据说他的师部驻扎地点只与我们隔了一个山头,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战斗?即使打胜,人员的伤亡和弹药的消耗也承受不起。绕开?能行吗?现在我们可是绝对不能够采取“轻装”措施了。

正在盘算,忽然一声“报告”把我从沉思中唤醒。进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兵,这是我们旅的,还是王平军械所的?我没有贸然问话,微笑着冲她点了一下头,算是打招呼,也可以理解为请她说话。

果然,她说道:“报告首长,我们收到了陈浩师部用明码发出的电报。”

哦,原来是旅部的电台人员。我问:“什么内容?”

“他们说他们的师部与包括自己下属部队的任何方面都失去了联系,请收到电报的友军速与他们联系或者报告上边速来救援他们。还在电报中自报了番号和位置。”

我接过电报看了一眼。说:“你们继续监听。”

“是,那女兵敬礼,出去了。

我笑道:“看来他们也慌了。与友军联系?联系上的恐怕只有我们这一支‘友军’了。都说说,咱们怎样对待他们?”

王平首先说道:“最好,能把他们招到一起统一行动,毕竟现在我们是友军了——国民党军当然是反清的,我们也不会去投向清廷。”

“友军?前几天还包围我们,要消灭我们。旅长是怎样负的伤?还有大有和那么多的弟兄是怎样牺牲的?亏你说的出来!我看你是不忘和陈浩的旧交情吧。”张林好像是王平的对头似的。

“你,你……”王平被他气得说不出话。

我急忙出面说话:“张林,我们是在讨论问题,当然要畅所欲言,注意你对同志的态度。”

严学文也说:“我看把这部分国民党军收编是有条件的。旅长,你忘了,在他们的师部里还有咱们的同志呢。”

有内线,地下党?哦?我没忘,我是根本不知道,梦里尽是些战斗场面,没有梦到这些呀。可我能对他这么说吗?

我沉吟道:“能收编了他们当然好,促成他们起义?这个,壮大力量可是当务之急……”

“报告!”

“报告!”

几乎同时两声报告。

“进来!”

前面的还是那个女电报员,要找机会知道她的名字,不然的话,天天打交道却不认识像什么话?

辛兴对着后面进来的那个战士道:“贾山,有紧急情况吗?”没有紧急情况大概他是不会在辛兴不在的时候直接跑到旅长这里的。

“有!”

我说:“那你先说。”

一阵枪炮声从西南边传来,还夹杂着阵阵喊杀声。

“报告,我们在陈浩的师部附近侦察,发现有两三千奇怪的部队要攻击他们。”

“怎么奇怪?”

“衣服很怪,武器也很奇怪,土炮、长矛、鸟铳都有,绝对不是我们的民兵。他们那些人脑后都有辫子,都是男的有辫子,倒像是老人们说的清朝人似的。估计现在已经交上火了。”

“报告,我也有情况报告。”

“小赵,你先让贾山说完。”张林道。

哦,原来这女兵姓赵。

“我说完了。”这贾山倒是个实在人,一点也不知道为自己的营长找面子。

小赵狠狠地白了张林一眼;开始报告:“陈浩他们又用明码发报了,说他们遭到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攻击,情况危急,请求友军支援。旅长,可能是咱们旅的主力来接应咱们了。”这个小赵一脸兴奋。

我笑笑,旅主力来接应?这种可能性不会存在了。

扫视大家,他们都在等我说话。

我问贾山:“陈浩师部那边还有多少兵力?”

“据我们侦察,大约总共有100人左右,不过师部旁边停着一辆坦克。”

坦克?好家伙,还有这好东西?应付数千团练或者清军的进攻应该没有问题吧。不过,国军一个师部非战斗人员很多的,现在总共只有100来人,能战斗的会有多少?看来要指望这辆坦克了,只要这家伙一开动,吓也会把那些人吓跑。

我略一思索,说道:“命令前沿加强侦察,有情况随时报告。命令全体人员准备战斗。张林,准备两个排的兵力随时准备增援他们。另外,小赵,给陈浩部队用明码发报,告诉他们我们的番号,并且通告他们,现在攻击他们的是清朝的军队,我们回到了1859年,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增援他们。”

小赵呆立在那里,愣愣地看着我,没有动,她是不是认为旅长头部受伤后,神志不清了?

张林对辛兴道:“快去传达旅长的命令,集合部队。”又对站着不动的小赵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执行旅长的命令?”

辛兴带着贾山迅速出去了,张林冲我说了句:“我也去看看。”也跟了出去。

王平道:“旅长,我们军械所也可以抽出一大半人参加战斗。”

我摆了一下手:“不必,你的人将来有大用场,应付眼前的局面,两个排足够了。对了,给张林、辛兴他们补充一些弹药。”

“是!”王平也出去了。我此时确信这个王平是徐亮的老部下了。

正文 第六章 增援

  严学文看小赵还愣愣地站在那里,说道:“赵飞雪同志,你怎么还不快去执行旅长的命令?”

原来她叫赵飞雪。此时赵飞雪好像忽然从梦中醒来似的,啊了一声,涨红了脸,说:“首长,您刚才说什么?难道……咱们真的回到了清朝?”

“是的。”

“那……您岂不是再也见不到嫂子了?”

我愣了一下,随即想到她说的是徐亮的夫人,这个女孩子怎么首先想到的是这个?

此时我暗自庆幸,幸亏见不到,否则将如何面对?又想起刚才张林的模样,嗯,大概这里只有徐亮一个人结了婚。二十八岁,团级,是的,只有我符合条件。我有二十八岁了吗?不会吧?回头要找个镜子看看我自己。

我很快回过神来,以尽量平缓的语气说道:“小赵,现在顾不上解释太多(其实解释得清楚吗?),赶快执行命令吧,多辛苦一下,注意对方的反应,有回电立即报告。”

对女士当然要多关照几句吧,本哥们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人类呀。不过,也许在这些部下眼里会不会显得没有首长的……那个,样子啊。看了一眼严学文,这家伙并没有什么反应。

赵飞雪绯红的脸上竟然带出了喜悦的样子,转身以极快的速度出去了。女孩子的情绪变化是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事情。

西面的枪炮声还在响着。时疏时密,喊杀声时高时低。

卫生员进来:“首长,该换药了。”

“哦,咱们的药品储备还多吗?”

“不多了,尤其是西药,几乎快没有了。不过咱们侦察连练功夫的人多,很多人会配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品,特别是辛连长配的金创药,灵得很,还有消炎防感染的功效呢。”

“好哇,不过那些西药最好不要全部用完,每样都留一点,已经用完的也要留住盒子、瓶子或者标签,这些将来会有用的。”我说。

“是,首长。”

西面的战斗还在继续。

怎么搞得?这么久还没有把那些清兵消灭或者赶走?就算兵力是1比10,可是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步兵武器外加一辆坦克装备起来的数十名国军去对付十九世纪中叶的清军甚至可能是地主团练武装,应该是绰绰有余吧。我不禁对国军的战斗力感到鄙视。

“报告,陈浩他们回电了。”赵飞雪匆匆进来,把电报递了过来。

我感到有些疲惫,对严学文说道:“你来念一下。”

“是!‘徐亮兄,电文收悉,现已查明,我们当面的敌人系清廷皖西团练部队。据俘虏供称,敌有兵力六千人,其中骑兵一千五百名,大炮六门,火枪五百支。我部已击退敌人数次进攻,现在形势危急,望速来救援。陈浩。又:我们确实回到了1859年。’”

到底战况如何?我动了到前面看看的念头,毕竟真正的战斗我没有参加过,要说纸上谈兵也不是太过分,演习毕竟和实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在这个环境中要想生存发展,恐怕战斗将是家常便饭。我动了一下,头还是痛,但是应该可以下地走动,这点痛算什么,嗯,外面的风雨不知道停了没有,这会儿枪炮声成了主旋律,风雨声似乎听不见了。

“学文,你让人传令,由王平负责驻地的警戒,你跟我一起到西面前沿去看看。”

“这,旅长?你刚受伤不久,这样去不行的。”卫生员首先反对。

“是呀,旅长,你不能去。”赵飞雪也插进来表示反对。

严学文道:“旅长,你把任务布置一下,我和张林带队伍过去,保证按首长意图完成任务。”

“学文呀,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现在对情况掌握的这么少,怎样布置任务?这关系到我们这支部队今后的生存,你放心,我的伤不重,当时可能主要是被击晕了过去。赶紧执行命令。”

“这,旅长,那你必须坐担架过去。”严学文看着我,又说,“旅长我自从跟着你,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执行你的命令,这一次,你一定要答应我这个条件,这也关系到我们部队的未来。”

这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只要同意去  ,坐担架也挺好,我点头同意了。

坐担架来到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