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15章

秦始皇大传-第15章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

“不愧是上国世子,果然与众不同!但你不也是上国公子吗?为什么这样不争气,真是气死我了!”

这种情形下,不让这些公子王孙恨他也难。

于是他们合伙想出整他的办法——

有时候他们假装诚意地请他,却是带他到行欢场所,叫些歌女舞伎饮酒作乐,让他走也不是,留下来更感难过。他们还唆使那些女人故意逗弄他调戏他,而他们则在一旁出言讽刺,突显他们深懂风月,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童。

有时候,他们也邀请他到家中,搬出一些金玉古玩,他们细说这此东西的源流,头头是道,问起赵政来,他却一窍不通。还有那些名贵种的犬马,赵政虽然骑术不比他们任何人差,但这方面的知识却是欠缺的。老人说过,射、骑、御和剑术要讲求杀敌和实用,不是去研究马的品种、弓的好坏和车子、剑本身的精致与考据,那是马夫和工匠的事。

但现在却成为他受窘的主因。

后来,赵政不上当了,他拒绝他们的邀请。可是他们作弄他上了瘾,找他不来,就在路上拦住他羞辱,一个人打不赢他,就众人一起打。

最严重的是,他们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他们当众骂他是野种,够什么资格自称秦国公子!

他躲他们,他们却像群狗追猎物一样,千方百计找到他,再加以戏弄或殴打。

这些事他从未向楚玉夫人提过,老人训练出他独立的性格,也常教他要忍耐,他最记得他的一番话:孩子,天才和伟大的人都是孤独寂寞的,无论得意不得意,他都会受一般人的排斥。你看到鹤立鸡群遭群鸡啄击的样子吗?你想得出龙游在浅水遭虾戏的惨状吗?不要奇怪,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不同类。但一旦白鹤飞起,声唳九天的时候,鸡仍然是爬行在地上一粒粒地觅食。当龙飞于天,使得风云变色、江海翻腾的时候,鱼虾又到哪里去了呢?根本看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他必须忍耐,虽然忍耐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家中,他没有一个可倾吐苦闷的人,长大了,赵高也离他疏远了,这个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奴仆,见面只会垂手喊公子。

好几次他忍不住要向母亲诉苦,但在夫人处找到她时,她总是紧皱双眉,有时还是在流泪。

老人在临行前当着楚玉夫人的面握着他的手交代:

“孩子,不管你是几岁,你都是男子汉,对不对?”

“当然我是男子汉!〃他挺挺胸说。

“好好照顾你的母亲。〃老人认真地说。

“我会的!〃他诚恳地回答,但他偷眼看母亲时,母亲在流泪,虽然脸上带着勉强的微笑。

他绝不能再为母亲增加烦恼,她本身的烦恼就已够多了。

受到欺侮戏弄以后,他唯一发泄怨愤的办法,乃是跑到老人常带他去的城墙上,对着城墙下面的广大原野呐喊:

“有朝一日我会杀光你们!”

但有时候他也会哭着喊叫:

“爹爹,为什么还不回来!”

11

的确,楚玉夫人的烦恼是够多的,不但多而且复杂。

首先,她遭到和儿子同样的烦恼。因为王后厚待她的关系,所有同阶级的贵妇在表面上都逢迎她,称赞她,实际上却轻视她的出身。由于嫉妒,她们暗中也排斥她中伤她,有时更旁敲侧击地讽刺她,有意让一些流言(也都是事实)传到她耳中。例如什么八个月生子,儿子恐怕是吕不韦的;她只是个仆妇,丈夫将她丢在邯郸,自己一去就是六年,不理不问,而且极力广置姬妾,赵政想当秦王,恐怕不容易等等。

这些楚玉夫人还能忍受,因为最多不参加她们的聚会,眼不见心不烦,落个耳根清静。这些贵妇人总不能像她们的儿子对赵政一样,骗她出去或半路拦截殴打戏弄。

最使她觉得难以忍受的是两个男人对她的冷淡。他的丈夫子楚几乎半年才会有一封家信,信上只有关于用度及问候的话,几乎没有提到过赵政。吕不韦更是没来过只字片语,她曾一度倾心过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安全和避嫌,有意要疏远她。

最使她烦恼的,却是她无法解决又无法告人的情欲问题,自从她到赵庄以后,她就没亲近过男人。

现在她是三十岁的女人,最需要男人的年龄,尤其是她这样情欲特强的女人。

那天她洗完澡,照着梳妆台上的铜镜,惊觉到从不化妆就粉白细嫩的脸上,在眼角和耳下颈子边,竟出现了细细的皱纹。

“天生丽质也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女人总是会老的,只是有人老得快,有人老得慢些。她回想到在吕不韦家当歌伎时的领班,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人,标准的美人胚子,只是头上常出现几丝白发,以及眼角上的皱纹需要用脂粉掩盖。当时她和几个姊妹还常开她的玩笑,说是几丝白发更增她的风韵,而眼角的皱纹笑起来凭添几许妩媚。她们少不更事,半是玩笑,一半也是认真说的,却激起她上面的一番话和几滴清泪。

三十五、六岁能保持那种样已算是老得慢的了!但一晃她也是三十岁的人了,而且这九年女人最好的年华却是虚度的。

当时她为什么要跟定吕不韦?吕不韦亲近过的歌女舞伎,再嫁出去的很多,而且都有陪嫁,像嫁女儿一样。有的是小商人,有的是工匠,也有些贫寒士子。有些靠着吕不韦的资助成了一方殷富,有的以他婢姑爷的身份,竟也青云直上,成了大夫之流的达官显宦。

她自己在出嫁给子楚的时候,更是众人艳羡妒忌的对象,唯一的宠姬,只要生了男孩就会扶正为夫人,然后是太子妃,王后,王太后,她是一下直升九天之上。

其实她现在痛恨自己,不该跟定吕不韦,更不该答应嫁给子楚,做什么王后、王太后的梦,虽然这个梦离实现是越来越近。

她也不羡慕那些丈夫已成富贵人物的姊妹,在这方面她们就是比她好,也好不到哪里!男人都是一样的东西,年成好多收几石麦子,就想到纳妾,何况变成大富大贵的人!

她衷心羡慕的,反而是那些嫁给一般人认为没出息人的姊妹。无论是士农工商,一夫一妻,白首到老,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些,但一个完整的丈夫加上几个亲生骨肉的子女,不比名义上有一个丈夫,大部分时间都睡在别个女人房里,有一大堆子女,却互相勾心斗角,要来得强太多!

她看着铜镜中自己的胴体,腰仍然纤细得仅够盈握,乳房依旧坚挺结实,这也许是没生太多孩子的好处。她轻轻抚摸自己没褪色的鲜红乳头,全身起一阵酥麻的感觉,她想起了抚琴的动作,她好久都未抚琴了,再美妙的琴艺,缺少知音,还有什么好弹的呢!

她用轻挑慢捻的指法,双手抚弄着乳尖,很快她全身颤抖,心跳加速,脸逐渐发烫。她忽然想起吕不韦临行送她的一项礼物,她在梳妆台的抽屉里找了出来。

那是一具软玉制的双头男性器官,执着它,她又想起吕不韦的话:

“通往王后的道路是孤单寂寞的,到达以后,仍然是寂寞孤单的。也许像你这个年龄,最难排遣的还是身体上这股强烈的需要。我送一套玩具给你,自古后妃、宫人都是这样打发后宫的空虚日子。”

当时她娇嗔地骂吕不韦下流,顺手就丢在梳妆台的抽屉里,想不到经过两次搬家,它仍然在。

她抚摸玩弄着这项玩具,雕刻琢磨的手工都是上乘,玲珑精致,唯妙唯肖,软玉青翠欲滴,看得她欲念更为高涨。她向外高喊一声:

“绣儿!”

“奴婢在!”

应声进来的是刚及笄的湘绣,上个月刚卷起云鬓秀发,脸上犹然充满稚起。

“坐到这边来。〃她柔声地说。

她平日对下人的态度正好和吕不韦相反,严厉不稍假辞色。突如其来的温柔,使得湘绣误会是大祸即将临头。

她两腿颤抖,头低着,一步步慢慢捱向梳妆台边。

楚玉夫人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脸贴上她的脸,一股清凉直沁心头,但接着那把心头之火却烧得更旺。她解开她的酥胸,腻声地说:

“看你的身材娇小,真想不到这里发育得这么好……”

12

中隐老人抵达咸阳,找到一家小客栈住下,依照赵悦的安排,藉由一名侍中将他抵达咸阳的消息传到秦王耳中。刚登基的秦王,此时尚未除服改元,但听到昔日的老师来临,派了一部单马安车,外加一名侍中来接。

侍中还特别向老人解释,秦王本来要派自己的黄盖御车以及虎贲护驾,但主上知道他的脾气,不敢这样做,怕他会不高兴。

听侍中这么说,老人心安了一半,看情形秦王念旧,而且对他这个昔日老师是恭敬得很,此行任务大概可以达成。

秦王下旨,中隐先生的安车可在宫内行走,直达咸阳宫。这是一种特别得不能再特别的殊例,宫中的老人事后都说,在他们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这种前例。

中隐老人在未退隐以前,游遍了各国的宫殿,就是秦宫尚未来过。首次来游,和印象中的各国王宫相比,秦宫显示出它简其实用的特色,没有太多的装饰,过道回廊宽窄长短都恰到好处,设计上不夸张,不浪费一点空间,但看来仍然巍峨精致。

宫内禁卫很少,来回走动的人更少,不像其他王宫那样热闹,却显得气象森严。这表示秦宫内各有职守,不失职,也不僭越,因此也就没有无事忙的冗员。

老人不禁想起一个有关秦宫管理体制的传说。某一代秦王因批奏折批累,就在书案上睡着了,一名管冠帽的内侍怕他着凉,顺手拿了一件外袍为他盖上。他醒了以后,非常感动,但后来查出是管冠帽的内侍所为,郎中令议定:管袍带的内侍失职,杖责三十;管帽冠的这名好心内侍却是僭越职权,按律当斩。秦王于心不忍,但还是批准按律令处置。

老人再看这些持戟的卫兵和带剑的郎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监视范围或巡查区域,绝不会左张右望乱看一眼。卫兵所分布的位置,更是按照阵法排列,平时监视,没有一点看不到的死角,一旦有事,互相支援,绝不会失误,也不会混乱。

中隐老人暗地不断点头,难怪秦军以偏远一国之地,独敌整个中原各国。秦军进攻,如猛虎临群羊,所向披靡,而退兵时却是井然有序,仍然保持随时可转移为攻势的旺盛士气,使得敌人通常不敢行大胆追击。

中原多名将,但一遇到秦军就施展不开,原因是秦军发挥的整体战力,整个军队就像铁铸成的一样。而各国军队却像盘散沙,平时操演还像回事,一遇真正硬仗,便四处逃散,溃不成军。

老人想,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姜尚遇文王时已八十岁,虽然他还不到这个年龄,但也七十多了,想辅佐赵政成就王业,统一天下,恐怕是时不我予了!

但他随即摇头自责,隐居近四十年,怎么今天又动了凡心,可见抛却富贵容易,想根绝有所为主动?

13

安车在起居殿门前停下,秦王已率领百官在阶下迎接。下车后,秦王坚持要行师徒之礼,老人微笑着说:“三十年不见,公子仍然如此多礼,你要行师徒之礼,摆明等下要我行君臣之礼,我看还是两免了罢。”

秦王连忙说道:

“嬴柱怎么敢?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君臣二字恐怕还用不到老师的头上。”

一再谦让最后还是以宾主之礼,分从东西阶而上。

因为是国丧时间,秦王犹未除服,晚宴不用酒,秦王为老人作了简单介绍,与宴群臣以欢呼表达对主上及老人的敬意。

秦王知道老人的脾气,不惯应酬,他摆如此大的场面,只是想在老师前面炫耀一番而已。说也可怜,他父亲秦昭王纵横天下,扩张秦国版图,可说是日夜辛劳,但偏偏寿长,十九岁登基活到七十五岁,整整做了五十六年的国君。轮到他继位,已经是五十三岁的高龄,想要有他父亲那样大的成就,就得积极行事。

因此他抱有文王遇姜尚之想,想以弟子礼感动中隐老人出山,帮他做一番事业,就是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至少亦不能愧对父亲。

因此晚宴很快结束,群臣退去。秦王摒除左右,亲自将老人引入御书房,坚持行了师生之礼。这次老人没有拒绝,见礼毕,老人上座,秦王在一边陪坐,谈了些往日趣事后,秦王明白老人来意,领先将话纳入正题。他说:

“老师对嬴柱家可说是恩德深厚,三十年前教诲弟子,今天又要为弟子的孙子操心。”

“赵政是可造之材,依臣的看法,他异日成就恐怕还在秦孝公之上。〃老人微笑着说:

“孟轲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臣这辈子享受这方面的乐趣不少,可是从未有过这三年和赵政相处的这大乐趣。”

秦王懂得老人的意思,他拿赵政和秦孝公相比,这是一种大得不能再大的赞誉。秦国原是处于西方偏僻地区的一个小国,中原诸国都以夷狄野人看待,从来会盟缔约的大事,都不屑邀秦国参加。

孝公于是行惠政,恤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励精图治。后来经过商鞅的辅佐,再变法修刑,采取重农政策,鼓励男耕女织,外则厉兵秣马,加重战功的奖赏和战死者的抚恤,使得人人以为国战死为荣,因此达到足食足兵的地步,国力大强。

此后才逐渐向外扩张,参与中原会盟等外交活动。十二年,并建首都咸阳,立定大国规模,废井田,开阡陌,建立户口及犯法连坐制度。

秦孝公在基本上可算是现代秦国的开创者,后来几世秦王的开疆辟地,日益富强,都可说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中隐老人说他异日比孝公的成就还大,岂不是说他会统一天下?这个孙子他从未见过,但他相信老人的眼光,于是他先就有了急欲看看赵政的念头。

“老师这次来秦,是想长留,还是作短暂游?〃他想试一下老人的口气。

“那要看大王的意思了。〃老人在心中想,秦王既然待他如此恭敬诚恳,再拖延委婉,只是在浪费时间。

“老师的话作何解释?”

“赵政三年来只完成了基础教育,养成教育亟待开始,假若大王有意让赵政回来,老臣当然会跟赵政在秦国居,假若赵政不能回来,老臣亦只有很快就回邯郸去了。”

“哦,老师对赵政真是错爱了!明天我将这件事和子楚商量一下,秦国不要质子交换最好,假若要的话,朕想再换一个,横竖朕的儿子孙子很多。〃说完话,他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这件事总算圆满结束。秦王忽然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老人,脸露钦羡的神色说:

“老师今年应该有七十岁了吧?”

“七十六了,〃老人叹叹气说:“离姜尚遇文王的年龄还有四岁。”

“老师不是已经遇到文王了吗?〃秦王笑着说:“只是老师不愿做姜尚罢了。”

老人微笑不语。过一会秦王又说:

“老师七十六岁,仍然是容光焕发,两眼炯炯有神,朕才五十三岁,却已形容枯槁,常有头昏眼花、体力不继的感觉。”

其实,老人一坐下来以后,就注意到秦王脸色发黄,连眼白都带黄色,依他深通医术的判断,这是长期酗酒已经伤到肝脏的象征。虽然不知道他肝病的严重程度,但以他说话无力声音颤抖的现象来看,不好好调养,恐怕是来日无多了。他不好明言,只有婉谏,他微笑着说:

“老臣粗鄙之人怎能和大王比!老臣四十岁戒酒,三十多年来滴酒不沾,起居作息按时,再加上有节制的运动练身,六十岁以后不再近女色,以深研学术来排遣绮念,这些大概与老臣身体顽健有关系。”

“你的话也许是对的,先王平生不喜饮酒,也不太好女色,时间都花在军国大计和征伐上,所以临去世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