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之书-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她坐在危楼中备课翻译。她本来就是那种紧张型的人,这世界又偏偏跟她过意不去。但她自有办法,除了跳舞,她还写诗搞摄影。至少在审美的意义上,她表达了对命运的抗辩。
八
两年前一个夏日早上,一个住巴黎的朋友带我们去散步。在通向巴黎圣母院的桥上,兴之所至,他用手机给住在附近的O打了个电话。O正好在家,约我们上去坐坐。她年近七十,第二代白俄移民,寡居,本人学过中文,曾是联合国《信使报》主编。我们一起在朋友家过过新年。她反对著书立说,认为写作本身多少带功利色彩,而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不见诸于文字的,比如基督和孔子的思想。
她家紧靠赛纳河,水面折射的阳光映在玻璃上,动荡不安。她穿着睡衣,花白的头发披散着。她说她病了,把我们让进卧室,拿出几个高脚杯,斟满粉红色香槟酒。她家像个小型的人类学博物馆。卧室桌上放着骷髅,茶几是一块缅甸古墓的棺材盖。
待我们坐定,她说起上周末的一个插曲,手舞足蹈。她不久前接到邀请,请她去看俄国侨民演的高尔基的话剧《在底层》。拎着两瓶香槟酒,她好不容易在一条小街找到那个废弃的地窖。
“它叫天堂街(rue du Paradis),多有讽刺意味。”O怪笑着说。
住在里面的俄国人,衣衫褴褛,眼珠子紧盯着她手中的两瓶香槟酒。她这才发现她是惟一应邀的观众。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几乎每个居民都是演员。他们走来走去,台词脱口而出。那哪儿是什么话剧,正是生活本身。
演出结束了,她留下来跟他们一起吃饭,只有面包和盐。她带来的高级香槟酒刚打开盖,顿时被喝得精光。那些眼睛在昏暗中转动。“很多年没喝过这样的好香槟了。”有人咂巴着嘴说。坐她旁边的是个年轻妓女,她用身体和男人交换面包。那些人在俄国几乎个个都是专家教授,居然有人用中文背王维的诗,有人用希腊语援引亚里斯多德的话。
最后O花两千法郎买下《在底层》的道具,那是个用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材料加工而成的斗篷。O搂着它,在屋里踱来踱去,讲述那插曲的最后部分。分手时竟有点难舍难分,她那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贵族口音让他们着迷。他们盼她再来作客,最好能多带上几瓶好酒。说着说着,她突然把斗篷披在自己身上,像个古老的俄国精灵。
九
巴黎是个很难描述的城市。那些敢于描述巴黎的人八成都是游客。他们像牛一样被导游或旅游书牵着鼻子走,因为时间短又不懂法文,自由放牧的可能性很小。旅游正在成为一场人类灾难。单说这旅游文化,就比口蹄疫之类的传染病都厉害。如同戏法,它把假的变成真的,历史变成现实,游客变成居民,白昼变成黑夜,哭变成笑,或者刚好相反,依我看,旅游多少有点儿像我们当年的大串连,只不过背后操纵的是资本。要说资本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但闹心。据说若有一天中国成为中产阶级社会,每人都盘算到巴黎走一遭的话,那么巴黎每天要额外接待两千万游客。
我从住处出发,穿过市政厅广场和赛纳河,穿过城中之城塞特(Cite)岛,到达左岸的拉丁区。北京和巴黎同是皇城,但少有相似之处,而巴黎倒是让人想起上海。也许正如法国这个词(France)是阴性的一样,巴黎带有一种阴柔之美。
其实人跟狗差不多,也主要是靠鼻子生活的。记忆深处,气味甚至比视觉更持久。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道:“……然而,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茫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却更能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他一切事物的废墟上的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知的小滴上坚韧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
在海外久了,对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抽象,而北京那独特的气味时不时浮现出来:冬储大白菜、煤球炉子的浓烟味、榆树开花时的清香味、夏天湖水的鱼腥味、胡同里厕所的尿臊味和烤羊肉串的辛辣味……巴黎的气味完全不同:处处飘散的咖啡香味、街头烤栗子的糊味、冬天雨中树叶的怪味、让人头晕的女人香水味、地铁里流浪汉身上的酒臭味……
Y这两天反复跟我说,他是画画的出身,他要买个宽敞的单元,重操旧业。有一天拍不动皮包了,他能靠画养活自己。说此话时,他会激动地挥挥拳头,鼓励自己。
巴黎故事(3)
十
M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分到区党校,再转到某编辑部当编辑。一九八四年他编了内部读物《新诗潮诗选》,这套书的出版影响深远,几乎就在此后,“今天派”诗歌得到了社会公认。
我认识M是在这套书出版不久,他约我去坐坐。他的单身宿舍在区党校那简陋压抑的建筑物三楼,潮湿昏暗,充满尘土味。他父亲是铁路工人,家在湖南一个偏僻的山沟里。我猜想,正是铁路给这个乡下孩子以梦想,并把他带向远方。他小个子,圆圆的脑袋,塑料眼镜缠着布。他说话快,字叠在一起,有时还会忽然脸红起来。
M八九年来到巴黎。九O年春我们在奥斯陆开会,决定复刊《今天》,他也从巴黎赶来。这生离死别的重逢,大家都很激动。但很快就发现,彼此之间变得陌生了。他总是处于亢奋状态,思路跟他的眼神一样浑浊。九一年初我到巴黎,M请我和另几个朋友去作客,在他台湾女友租住的单元里。聚会不欢而散。不久前法国《解放报》采访他,他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在别人的严厉指责下,他嚎啕大哭。清晨分手时,他脸上满是未干的泪水。
此后我只在巴黎地铁里晃了一眼,没打招呼,只见他敦实的身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关于他的消息断断续续:女友跟他分手,他流落街头,到处跟朋友借钱;几位好友凑钱帮他租了间房子,而他整夜把录音机开得山响,洗澡水溢得满地,没几天就被房东赶了出来。很多年没了音信,据说他漂流到罗马,又回到巴黎。也许有一天会在巴黎街头见到他。
十一
L老板个不高,溜肩膀,脸色红润;唇鬓和头发正变白,好像刚从一场大雪中归来;眼睛眯缝,在眼镜后头频频牵动笑意。他在巴黎中国人的文化圈是号人物。他开的那家中餐馆在巴黎算得老字号了,名声在外,主要是本店老板热爱文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喜欢请客,每年中秋节的螃蟹宴,一请百十口子。凡路过巴黎的中国人,只要跟文化沾边,都会被他请去侍候一番,好像他侍候的是中国文化。孰不知,多数文化人其实和文化没什么关系,饭碗而已。
他温州人,自幼丧母,父亲把他拉扯大。在香港读完高中,他跑到巴黎闯天下,先厨师后老板。老板娘是他表妹,亲上加亲,夫唱妇随,生意一度红火得很。他这辈子本来和别的餐馆老板没什么两样,但八九年的事件改变了他。他跟着热闹起来。但热潮退去,散的散走的走,把他晾在那儿。在失落的寂寞中,他结识了滞留在巴黎的一帮中国文化人。要说文化和餐饮业素无缘分,虽然文人也得吃饭,餐馆也得靠书画妆点门面。没想到文化竟把L老板搞得五迷三道,欲罢不能。他心野了,有空就跟朋友泡在一起谈天说地。餐馆衰败了,就差桌子长出草来;老婆怨言无声,卷铺盖跟他离了。
去年新年前夜在朋友家聚会。众人皆醉,惟他独醒。凌晨,他开车送我回家。巴黎满街是等车的人,涌来涌去,像潮水一般。他灵活转动方向盘,绕开那些企图拦车的。茫茫长夜,何处是岸?话锋一转,他突然长叹道:“你说人这辈子是怎么回事?一夜间,钱财对我没意义了。到我这岁数,居然也可以另走一条路,再换一种生活方式……”
每次聚会,L老板总是要等餐馆关门,拎着两瓶上好的法国红酒开车过来。进门,打招呼,坐定,尝酒菜,给予应有评价。他在文化圈子泡了十年,对这套语言系统不仅不陌生,还能穿针引线。有时碰见新来高手,他沉默不语,品酒,眯眯笑。
十二
我打电话到新加坡找S。一个菲律宾女佣用英文说:“我们老爷睡了。”我一听来了火:什么老爷?快叫他起来。“我不敢,”女庸呐呐说。
十五年前S到北京开会,在我家小坐,他那时英俊小生,话不多,既骄傲又谦和。
他发表在《今天》上的《下地狱书》独得一九九二年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由于消息闭塞,当一位坐过牢的罗马尼亚诗人代他领奖时,他正骑车在上海的弄堂里钻来钻去。紧接着他和法国姑娘丽丽堕入情网,搬到巴黎来。丽丽有一部分中国血统,会讲中文。我九三年春天到巴黎,正赶上他们的婚宴。那天丽丽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浩荡如云,代表着巴黎人健康的社会关系;而男方只有我们几个朋友,多少说明了一个东方漂泊者的尴尬处境。
依我看,S是个真正的诗人。如今这年头,诗人大都张牙舞爪装疯卖傻心怀叵测,像S这么温雅沉静的,不多。他用一双忧郁的眼睛倾听别人,专注而充满信任,而他说起话来像个梦游者,似乎随时准备用梦纠正现实。
他们婚后不久得了一子。生活所迫,丽丽不得不放弃读博士,去中学教书。S一边学法文,一边靠教中文赚点儿零花钱。他的头发脱落,背驼了,精神日渐恍惚。我那时住荷兰。有一天收到他的信,打开,竟是空的。我赶到巴黎,约他到一家咖啡馆见面。我们喝着啤酒,从下午一直到夜色来临。他目光涣散,心情沮丧,似乎随时会从椅子上出溜下去。我劝他,更主要的是一种内在冲突——两种古老文明的不可兼容性。
再见面,他精神好多了,像经过冬眠的獾,眼睛雪亮。他写了一组关于巴黎的诗,无疑是他作品中最好的。是啊,他用梦纠正了生活。
丽丽在法国外交部找到份差使,全家要搬到新加坡住几年。在为他们庆幸的同时,我又担心,在那金鱼缸似的城市里,怎么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他再次流亡,从他的第二故乡巴黎。
我琢磨,一个中国诗人和巴黎必有某种对应关系:气质与宽容,孤影与光源,梦与时间,异国情调与本地口音,汉字与放射性街区。
十三
Y朝我脸上连着打了两个喷嚏。他拍皮包累坏了,好几天没怎么睡觉。他宣布,从今天起他两个月没活,要在棋盘上好好厮杀一番。正赶上午饭时间,他手脚麻利,转身端出二菜一汤。饭后我睡午觉,他躺在另一张床上看报,很快打起呼噜来。对我来说,Y是个神秘人物,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除了拒绝时间,也拒绝温情。上次他送我去机场,神色慌张,做贼似地塞给我个大钱包,原来是件礼物。
我出去散步。穿过新桥(Pont Neuf)时,不禁探头看了看河水。好几年前一个美国作家朋友来巴黎,我们一起带孩子到卢森堡公园玩。田田和他女儿一样大——八岁,他儿子仅五六岁。穿过新桥时,我提到鲍尔·策兰(Paul Celan)跳塞纳河自杀的事。孩子们吃惊地睁大眼睛,问什么是自杀。后来这个美国作家告诉我,他的孩子缠了他很久,还是弄不懂为什么人会自杀。
我过桥转了个弯,回到巴黎圣母院广场。大群鸽子在游客头上翻飞。一个野孩子冲过去驱赶它们。不,这是记忆中的片段。十三年前,我第一次带田田来这里。她聚精会神地用面包喂鸽子。我对好焦距,按动快门。一个野小子朝鸽子群跑过去,把鸽子吓得满天飞。田田皱着眉头,风吹起她带五彩斑点的蓝色风衣。这一瞬间得以保存下来,背景是巴黎圣母院。
鸽子有鸽子的视野,它们总是俯视巴黎的屋顶;狗有狗的视野,它们看的最多的是铺路石和行走中的脚;蚊子有蚊子的视野,它们破窗而入,深入人类生活的内部,直到尝到血的滋味。
我忽然想起来本雅明(W。Benjamin)的话:“旧地图——在爱情中,大多数人寻找一个永久的家园。但还有少数人则寻找永远的漂泊。后一种人属于忧郁者类型。”记得九一年春在蓬皮杜中心朗诵后回答问题时,主持人问我是否喜欢巴黎。我说我喜欢漂泊,而并不太在意途经的地方。我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在法国人眼里,巴黎是至高无上的。散场后,Y带着女友找我在书上签名。我一时转向,把他当成另一个搞摄影的了,硬拉着人家下馆子。好在他处变不惊,给了我一次将错就错的机会。
卡夫卡的布拉格(1)
一
迈克在电话里叮嘱我:“别急,有人去接你,他很高,像个篮球运动员……”果然,一出海关就看见了,他举着牌子,头在人群之上浮动。他又高又瘦,一脸疲倦而温和的笑容。他叫斯坦尼斯拉夫(Stanislav),是音乐家,帮布拉格作家节接送客人。我们坐进他那辆老掉牙的斯克达,点火,车连咳带喘地出发了。他英文差,问我会不会德文。我说不会。他说他月底要到德国演出。我问他用什么乐器。他说了个德文词,用手比划。钢琴?不。管风琴?他拼命摇头。我问他一般都在哪儿演奏。他说主要是为病人。医院?不。疗养院?他拼命摇头。但愿不是殡仪馆,我心想。我放弃了对他生活中两个重大细节的好奇心,看窗外风景。
这是我第四次来布拉格。
八九年夏天我在西柏林。迈平夫妇开车从奥斯陆出发,把我捎上,再穿过东德进入捷克。过了边境,开进头一个捷克城市吃午饭。女服务员不会英文,我们用国际语言加俄文单词,点了可乐和匈牙利牛肉汤,好歹填饱了肚子。一结账,我们乐了,几乎等于是免费的,头一回体会到西方游客的优越感。
越过伏尔塔瓦河上的桥进入布拉格市区,天已擦黑了。我们把车停在繁华大街上,迈平给一个叫奥尔卡(Olga)的汉学家打电话。她丈夫说奥尔卡带孩子去乡下度假去了,欢迎我们到他家住。他是个建筑师,对布拉格了如指掌。我们晚上出去喝酒游荡,他带我们看老城广场边上的卡夫卡故居,指出在我们脚下有个巨大的矿脉。布拉格的美独一无二,特别是夜里,古老的街灯引导夜游者迷失方向。灯光下,阴影转动,回声迭荡,似有幽灵出没。我恍然大悟,卡夫卡的小说竟如此真实,真实得可以触摸。那正是蓝丝绒革命前夕。马丁(Martin)是奥尔卡在布拉格大学的同事,也是地下文学刊物《手枪评论》(Revolver Review)的编辑。他当时正忙乎着秘密串连搞联名信,要把前国王的侄子推出来,恢复帝制。他也找我们签名,我不喜欢帝制,拒绝了。
四年后,《手枪评论》请《今天》在欧洲的编辑到布拉格开讨论会。我们先在《手枪评论》编辑部开讨论会。临走头天晚上,在一个中世纪的地窖为我们举办了诗歌朗诵会。散场后,突然一个天仙般的女人出现,马丁介绍说,这是《手枪评论》新任总编辑。她落落大方,在我们桌旁坐下,引起中国文学的一次骚动。她说她正在写一篇戏剧评论。李欧梵的脑门儿发亮,对捷克戏剧给予高度评价;张枣抢过话题,猛烈抨击美国霸权文化的入侵。只有迈平眯眯笑,话不多。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