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唐宋词选讲 >

第8章

唐宋词选讲-第8章

小说: 唐宋词选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想念我吗?这里还含有作者在想念这些朋友的意思,这个意思通过“相忆” 
的“相” 
     字透露出来。作者怎么想念呢?“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者想念 
同这些朋友乘着小船,打着木桨(小楫),穿行在家乡那长满荷花的小河塘 
里。“芙蓉”,即荷花。“浦”,指河塘。一个“梦”字点明这些只不过是 
作者的梦影,这个“梦”字也含有不过是梦想罢了的意思。这就表明了他强 
烈的思乡情绪和回不了故乡的矛盾心理。这些都写得十分轻柔、细腻,不落 
入俗套。 
                                减字木兰花 
                                   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 
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黄裳 (一○四四——一一三○), 
字勉仲,延平 (今福建省南平县)人。官做到端明殿学士。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相传起源于悼念投汨'mì'罗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 
原。江南各地每逢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有龙舟竞赛的习俗。当地居 
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男女 

… 页面 32…

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这种万众欢腾的场面吸引了历代 
的诗词作者。黄裳很喜欢写自然景色。赛龙舟的场面也吸引了他,他的这首 
 《竞渡》,就是反映这一题材的作品。 
     竞赛,以先到达目的地的获得锦标。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竞赛开始了。赛船上迎风招展的红旗,耀眼夺目,首先映入眼帘。由于沙洲 
上浓密的柳荫遮蔽视线,赛船就象从柳荫中飞驶而出。“渚'zhǔ'”,水中间 
的小洲。点出杨柳渚,既是以景色相衬托,也为了表明节候。作者这里用“飞 
出”来形容那急划而来的赛船,真实地反映了参观者的感受。 
     听,“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竞渡时,每艘船上不仅有人高举 
红旗,还有鼓手击鼓以统一划船的节奏。一艘赛船里有好多名划桨手。他们 
之间,全靠鼓点来协同动作。所以作者说,赛船上的击鼓声,象春雷一样震 
响,它们冲破笼罩着江面的水气,远远地传向四面八方,在空中回荡。这样, 
就渲染了竞赛的紧张气氛。 
     竞渡的高潮出现在赛船驶近锦标,胜负将见分晓的时刻: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人山人海的观众为优胜者发出了惊天 
动地的喝彩声。在这种震耳欲聋的助兴声中,一马当先的龙舟上的竞渡者, 
正在拼命地划动船桨,向终点猛冲,表现出不顾一切、勇住直前的决胜精神 
和英雄气概 (争战气),看来,有成万的观众看得惊心动魄。这里,作者只 
用了十一个字,就把竞渡中最壮观的场面连同它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和惊心动 
魄的声势和盘托出来了。 
     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 
竿上,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在作者描绘的这场竞渡中,“金碧楼西”的 
岸边,就是挂锦标的位置。如金似碧 (碧玉),形容这座楼阁的富丽。优胜 
者终于抢先到达终点,从那里“衔得锦标第一归”,胜利返航。为什么用一 
个“衔”字呢?“衔'xián'”,用嘴含住的意思。古时的龙舟,船头上雕有 
象征性的龙头装饰。看来,优胜者夺得锦标以后,就将它悬挂在船头的“龙 
头”上,活象一条真龙将锦标上端含在嘴里似的。用这个“衔”字,是传神 
之笔。 
     这首词写得这样生动,如果作者没有亲临现场的实感,是写不出来的; 
如果作者虽有实感,但在艺术上,缺乏剪裁的匠心、捕捉印象的功夫和渲染 
气氛的笔力,那么也是难以写得这样有声色、有层次、有气势,使人读来有 
身临其境之感的。 

                            贺       新       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 
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 
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 《金缕》。 

… 页面 33…

     张元干,字仲宗,别号芦川居士,长乐 (在今福建省)人。他的词,风 
格豪放,晚年所写的两首 《贺新郎》,气势磅礴,悲凉慷慨。这是其中的一 
首。 
     这首词是送胡邦衡的。胡邦衡,名铨,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在 
秦桧主持屈辱的和议时,他上书请斩秦桧,被贬官到福州做签判 (属员)。 
和议成,再把他流放新州 (今广东省新兴县),加以管制的处分。他当时在 
做签判,早已不做待制 (朝廷的顾问官)了,题目里称他为“待制”,是用 
他过去的官衔。张元干不顾当时主和派田强大压力,特地写这首 《贺新郎》 
来给胡铨送行,在词里对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对胡铨的遭遇 
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词从国破家亡的现实写起。“梦绕神州路”是说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国土, 
连做梦都在绕着上汴京的路上转。“神州”本指中国,这里主要指被金人侵 
占的汴京。“怅秋风”以下三句写自己梦中所见。当他梦里走向汴京时,被 
秋风引起了惆怅的感情。那里已是“连营画角”,驻扎着金兵的各个军营, 
吹起了此起彼伏的军号声。再看看汴京的宫殿已经荒废了。“故宫离黍”是 
说以前盖着宫殿的地方如今长满了禾黍 (大黄米一类植物)。这里写他梦到 
汴京所见,也许是他真的做了这样的梦,也许是他的想象,总之是写出北宋 
灭亡、汴京荒芜了。接下去就提出了问题。 
      “底事昆仑倾砥柱”以下三句,就是问为什么北宋会灭亡的呢?接下去 
先不作回答,先描写北宋灭亡、人民遭难的惨状。因为什么缘故昆仑山崩塌, 
砥柱山倾倒,以致黄河泛滥成灾,到处乱流呢?在这里,词人用山崩地裂、 
洪水泛滥来比喻金兵灭亡北宋,把广大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历史事实。 
洪水冲毁了家园,人们纷纷逃难,千万个村庄成了狐狸和野兔的乐园。“底 
事”,什么事。“昆仑”、“砥柱”都是山名。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地,砥 
柱山在黄河中。“九地”,也就是九州大地。“乱注”,到处乱流。“聚万 
落千村狐兔”的“聚”字,突出了狐、兔之多,表现出人民遭受了严重的苦 
难。 
     作者已用浓重的笔墨写出了亡国之痛,至此便很自然地要问:这一切是 
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谁的过错呢?在当时,这答案不能明白讲出,所以,词 
人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两句诗,来暗示亡国破家的罪 
责应该由最高统治者来承担。“天意高难问”以下四句是说:天(比喻最高 
统治者)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它的心意很难问明白,人之常情是越到老年就 
越容易产生悲感,更何况今天在南浦送胡铨到新州去呢?“老易”,越老越 
容易。“悲难诉”,是说悲愁无法诉说得清楚。“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君”,指胡铨。这里从“天意高难问”,联系到胡铨因反对屈辱和议而被 
流放,就婉转地透露出南宋小朝廷走投降主义路线,造成苟安局面,无法收 
复失地。 
     下片写出了作者对胡铨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慰勉。 
     开头四句是写词人送别胡铨时所看到的景致。“凉生岸柳催残暑”点明 
季节,说明作者写词时,是在夏末秋初。凉风吹动岸边的柳树,仿佛在催着 
残存的暑气赶快退尽。天上,银河明亮,星星稀疏,月亮清淡,不时有一两 
片云彩轻轻遮住月亮,又忽然飞了过去。“耿斜河”是说银河在夏夜显得很 
清晰。“耿”是明亮的意思。“斜河”指夜深时银河的方位已变得倾斜了。 
 “断云”,这里指小片的云。“微度”,轻轻地飘过去。这时词人在想些什 

… 页面 34…

么?从“万里江山知何处”到“书成谁与”几句,就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所想 
的内容。胡铨流放新州,从此相隔万里,再不知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回想以 
前,两人常常在夜里面对面躺在床上谈心,而今后,传书的大雁飞不到偏僻 
边远的新州,信写成了,又该交给谁寄去呢?读到这里,我们能不被作者对 
友人的深挚感情所感动吗?“回首”,回想起。“书成谁与”,是说,写好 
信,让谁给送去呢? 
     但是,作者并不到此为止,“目尽青天怀今古”以下两句,便把词的思 
想境界大大提高了一步。“目尽青天”是说词人仰起头来久久地凝视青天, 
仿佛要把它看透。“怀今古”是指追思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儿曹恩怨相 
尔汝”出自唐朝诗人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这原是形容颖师的琴声就象小孩子一忽儿埋怨、一忽儿又和好那样。“儿曹”, 
即儿辈。“儿曹恩怨”指小孩儿之间一会儿要好,一会儿埋怨。“尔”和“汝”, 
都是“你”的意思,“相尔汝”是形容两人讲话时互相指着对方的那种样子。 
 “肯”是“哪里肯”的意思。这两句借用韩愈的诗句而加以变化,意思是说 
张元干和胡铨在分手时能够放眼天下,怀想古今,相互勉励以英雄人物为榜 
样,顽强地斗争下去,而决不肯象小儿女似地为了朋友私情不忍分别。思怨 
在这里指交情。 
     在词的最后两句作者以高昂的调子写道:来,让我们高高举起酒杯(“大 
白”就是酒杯),听我唱一曲豪壮的《金缕曲》(《贺新郎》的别名)来为 
你送行吧!这就把不肯屈服、坚持斗争的精神推向了高潮,使这首词产生了 
巨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相传张元干因为写了这首词,也受到了革除功名的 
处罚,由此也可见它确实是刺痛了南宋当权者的。 

                            点       绛      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 
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今江 
苏省)人。做过建康 (南京)知府。晚年退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绍兴乙卯”,指宋高宗(赵构)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这一年,叶 
梦得五十九岁,闲居在吴兴的卞山,这首词是他登上卞山绝顶 (最高峰)的 
小亭以后写的。 
      “缥缈危亭”是说这个小亭位于高山之巅'diān',为云雾所缭绕,远远 
望去,时隐时现,似有若无,这就是所说的“缥缈'piāomiǎo'”。“危”是 
高的意思。作者和同游者登上这个亭子,感到心情舒畅,便兴奋地谈笑起来, 
因为所在地势高,所以说是“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两句,是说他们在山顶跟谁同赏风景呢?极目远眺,只见滔滔云雾犹如万里 
长江的波浪,从眼前一直伸展到辽阔的地方。“与谁同赏”是明知故问,和 
作者同赏的人,显然是下文所说的那一个 (或几个)“少年”。“烟浪”指 

… 页面 35…

云雾滚滚,如同波浪。用一个“横”字,是为描写它的宽阔和无边无际。 
     上片四句写了登临之事和所见之景。下片便转入情感的抒发。这时作者 
快六十岁了,渐渐进入了老境,所以说是“老去”。这首词写的就是“老去” 
时的“情怀”。叶梦得的前半生在北宋王朝做官,对于北宋王朝的覆亡和北 
方大片国土的沦丧,感到痛心。后来,他在南宋王朝做官的时候,曾为抗金 
事业做过贡献。现在他虽已退休在家,可是为收复国土而出力的热忱却并未 
减退。“天涯”指极遥远的地方。“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是说自己虽 
已年老,但至今还梦想着从金人手中夺回全部沦丧了的土地,一直把敌人驱 
逐到极远极远的地方去。然而,作者的这种愿望究竟能否实现呢?“空惆怅” 
三个字又流露了他很深的忧郁情绪。“空惆怅”,就是白白地叹息和失望的 
意思。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腐朽的南宋朝廷是很不满的。可是,作 
者不愿意年轻人也同自己一样无所作为,在词的最后两句,他对同游者说: 
你们年轻人,应当心胸开阔、意气昂扬,可别学我这老头儿的样呵!“衰翁”, 
衰弱的老头。显然,这是作者鼓励年轻人应当振作精神,积极为收复中原故 
土贡献力量,从而也表现出了他的一腔爱国热情。 

                            蝶       恋      花 
                            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 
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 
蓬莱远。 

     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 (在今山东省)人, 
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爱好文艺,结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从事金石书画 
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她擅长诗文,词的成就很高。她的词格调清新,语言朴 
素,长于白描,自成一格。前期主要写女子的生活和感情。一一二七年金兵 
南下,北宋灭亡后,她逃难到南方,经受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这在 
她后期的词中有所反映。 
     这首词是李清照路过昌乐 (在今山东省)时,晚上在客馆里怀念姊妹而 
作。 
     词是在眼泪和歌声中展开的。看,她哭得多么伤心。丝绸的薄衫被泪水 
浸湿,脸上的脂粉也和在泪水中沾满衣衫。她已经把著名的送别曲—— 《阳 
关三叠》唱过无数次了。《阳关三叠》即唐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 
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所以称为“三叠”,是因为按照曲谱的规定,“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在演 
唱时应反复三遍,以表现依依借别之情。苏轼《论三叠歌法》里说:“若通 
一首言之,又是四叠。”指每句都重唱一遍,到重唱第四句称“四叠”。这 
里称“四叠阳关”,即着重在重唱第四句,就更加突出了这支送别曲的惜别 
深情。她为什么这样难过地再三唱起送别曲呢?原来,就象绵延不断的山岭 
竟然断裂了那样,她和姊妹分别了。萧萧的细雨声,更增添了她独处客馆(孤 
馆)的寂寞。这支她的姊妹在分别时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