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直惦念着生命之神的事,于是也留在报社参加倒版。
这一夜,枫城日报社灯火通明,编辑记者们和照排车间、印刷厂的工人们忙了整整一个通宵。凌晨时分,所有的版面调整完毕,照排车间出胶片,送印刷厂印刷。
现代化的印刷机隆隆转动,很快将报纸印出。邮局发行中心事先也已接到命令,报纸一出来,就以最快速度分发到读者手中。
生命之神的秘密终于揭开了!
4
省委张书记原计划在枫城视察两天,如今他临时决定改变计划,在枫城呆了四天,亲自坐镇,指挥对毒瘾患者的救治。
枫城人口有四百多万,据粗略统计,吸食生命之神的人数已达一百六十多万,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人吸食,有的一家好几口人吸食,其中百分之六七十已经染上毒瘾,停服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已行为失控。
这是枫城历史上受害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恶劣的一宗毒品案,也是一起空前的食品卫生事件。
事件发生后,在省委书记的亲自指挥、调度下,省卫生厅、公安厅派了几十名戒毒专家、医疗专家赶赴枫城,展开大规模的救治。枫城原本吸食毒品的人并不多,因而当地库存的戒毒药品很少。救治工作开始后,医务人员面临着一个尴尬问题:缺少对症药品。所幸的是,防疫站长贾旺奎在投案自首前,调集了一批戒瘾药物,很快运抵枫城,为严重毒瘾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经过几天的紧张救治,瘾症患者得到了控制,枫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没有出现严重骚乱。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许多程度较轻的瘾症患者通过自我调控,已经抗住了生命之神的诱惑,成功地摆脱了毒瘾。媒体的宣传为社会稳定立下了大功。
在展开大规模救治的同时,由省委直接领导的事故调查小组也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展开了缜密侦查。
公安机关对储良才和刘助理进行追捕。储良才下落不明,有迹象显示他已逃到海外。但刘助理在一个亲戚家被抓获。刘助理供认,生命之神项目由于事先缺少可行性评估,盲目上马,加之追求表面的轰动效应,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开工投产后一直面临巨额亏损,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刚开始迟翰章常跟银行协调,请银行扶持枫叶集团。后来银行发现枫叶集团经营不善,迟迟没有起色,不太愿意发放贷款。储良才只好向银行头头行贿,争取到不少贷款。随着资金窟窿越滚越大,储良才感到枫叶集团迟早会出事,无奈之下只好铤而走险,一方面把大部分从银行贷来的款秘密转移到海外,侵吞国家财产,另一方面与贩毒团伙合作,在产品中添加海洛因,迫使消费者购买,制造生命之神畅销的假象,以便获得更多的贷款,同时也希望通过商品销售获取更多钱财,狂捞一笔之后卷款而逃。想不到报社记者穷追不舍,使他的计划提早败露。刘助理也供认了与斯琴密谋,策划“有偿新闻”事件,陷害姚小琪,阻止她调查生命之神的情况。
防疫站长贾旺奎自首后,检察机关也对他进行了审讯,查出卫生局长唐绍光、医院院长林德强、卫生局副局长邱志刚等人的受贿线索。检察机关立即行动,将他们拘捕归案。调查组对枫城日报刊发大量有关生命之神的失实报道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曾牧野有受贿问题和渎职嫌疑,检察机关很快也拘捕了曾牧野。对于斯琴的问题,由于她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暂时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人物就是市委书记迟翰章。省委调查组对迟翰章的情况也进行了摸底调查,但没有证据表明他在生命之神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收受过枫叶集团的贿赂。据刘助理交待,储良才几次想送钱给迟翰章,均遭到迟翰章的拒绝。不过,迟翰章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做法,使枫叶集团天生就成为一个怪胎。
这些日子,生命之神事件成为枫城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随着案情的逐渐明朗,姚小琪潜入枫叶集团的秘密逐渐为人所知,一些对案件侦查比较内行的人士认为,正是姚小琪的行动,给了枫叶集团最致命的一击。一时间,姚小琪和陶永成了枫城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好些天了,陶永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随着案件侦查的突破性进展,他的心情才渐渐松弛一些。他感到欣慰,因为生命之神的内幕终于揭开,姚小琪的名誉终于洗清!
姚小琪从枫叶集团逃出来后,陶永因为忙,虽然偶尔也同她通电话,但俩人接触并不多,更一直没有机会深谈。如今案件水落石出,风波渐渐平静,陶永感到应该同姚小琪谈一谈两个人的事儿了。
他给姚小琪发了一则手机短信,说:“我爱你,小琪,如果你还爱着我,愿意和我重归于好,傍晚六点请在枫城公园门口见面。”
短信发出,陶永便忐忑地等待着夜幕的降临。等了几个小时,夕阳西下,火红的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陶永准时来到公园门口,立在路边等候姚小琪。
枫城公园是全市最大的公园,这里长满了茂密的枫树。时令已经到了深秋,枫树叶子全都黄了,暖暖的夕阳下,树叶泛着金色的光芒。瑟瑟的秋风吹来,枯叶在空中翻飞飘舞,又纷纷扬扬洒落在地。公园门口的林荫道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散发出缕缕幽香,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恋人的呢喃。
陶永在铺满落叶的路边立着,眼睛一刻不停地在马路上搜寻,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他明白,如果姚小琪愿意和他重归于好,那么一定是会来的。如果她不愿意来,那么也就意味着俩人的恋情无法继续下去。
时间过得如此漫长,陶永等啊等啊,始终不见姚小琪出现。陶永知道姚小琪一向是很守时的,如果她愿意来,六点之前肯定能来。但等到五点五十分、五十五分,姚小琪一直不见踪影。六点,她还是没来。又等了五分钟,六点五分,姚小琪还是没出现。陶永心里开始打鼓了,难道姚小琪真的不来?真的不肯原谅他,不肯再给他一个机会?
又等了一会儿,林荫道上一直空荡荡的。陶永彻底失望了,情绪一瞬间变得很低落,泪水禁不住从眼角边涌出来。
他拖着沉重的步子准备离去。正在这时,他忽然闻到身后飘来一缕淡淡的幽香。这不是树叶的气息,也不是香水的味道,而是一种若有若无的体香。这种香味是如此熟悉。蓦然间他心弦一颤,回首一看,却见姚小琪站在十米开外。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长裙,显得亭亭玉立。秋风轻拂,裙裾随风轻摆,看上去是那么飘逸。苍茫暮色中,她眼里透出深情的目光。
“小琪!”陶永冰冷的心蓦地复活过来,动情地叫了声。
姚小琪没有言语,只是温柔地注视着他,安详的神态仿佛一尊女神。
陶永心里骤然泛起一阵酸楚,快步跑回去,一把将她搂在怀中。
分别那么长时间,陶永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此刻他却不知从何说起。不过现在似乎任何言语都属多余,俩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彼此感受着对方心脏的跳动。在那咚咚的富有韵律的节奏中,俩人都已经把心灵深处的愿望、憧憬传递给对方。虽然没有言语,但那忘情的拥抱,却胜过万语千言。
俩人就这么默默拥抱许久,天渐渐昏暗了,暮色多了几分诗意的朦胧。陶永轻声说:“我们走走吧。”俩人这才松开,沿着幽静的林阴道漫步。
周围的游人越来越少,马路显得幽静、寂寥。偶尔一辆汽车驶过,马达声轰响一阵,四周很快又复归静寂。
突然,前面一辆汽车疾速驶来,刺眼的灯光照射着他们。陶永本能地示意她往路边上靠一靠。但那汽车的灯光还是照射着他们,刺得他们睁不开眼。汽车速度很快,不像别的车辆一样,发现路边有人,便一打方向盘,早早避开行人。这辆车看到他们,刚开始似乎也打了一下方向盘,好像要避开他们,但驶到离他们十几米远时,却又反打方向,对准他们冲过来。
姚小琪首先发现不对,大喊一声:“快闪开!”将陶永奋力一推,推到马路边上。因为用力过猛,她自己一个趔趄,没有及时躲开。正在这时,汽车不偏不斜迎着她撞了过去。
陶永只听到“咚”的一声闷响,空中飞起一个身影,像一片枫叶,飘落到十几米外。
汽车急刹车立住了,车上有人回过头看了一眼,确信已撞到人,这才重新猛踩油门,绝尘而去。
陶永惊叫一声“小琪!”一个箭步冲过去。昏暗的路灯下,他看到姚小琪静静地卧在落叶中。“小琪!小琪!”他绝望的呼喊着。姚小琪没有回答,躲在地上一动不动。一刹那间世界似乎静止了,陶永的脑际一片空白。
顿了一下,他回过神来,匆忙掏出手机拨打急救中心的电话,随即报警。不多久,一辆急救车和一辆警车相继驶来。医生察看一下姚小琪,发现她伤势非常严重,送到医院紧急抢救,虽然保住了命,但康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继续做记者。
警察对这起汽车肇事案进行调查,他们仔细检查了汽车在马路上留下的痕迹,发现车子是猛打方向盘故意朝他们冲去的,警察据此断定这是一起故意谋杀案。但当时天已黑,而且汽车的灯光开得很亮,晃着陶永的眼,陶永没看清那是一辆什么车,更没看清车牌号码。那辆车撞人之后逃之夭夭,公安部门排查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查到凶手是谁,这起谋杀案也就迟迟未能告破。
短暂的秋天过去了,枫城迎来了寒风萧瑟的冬季。生命之神案件有了进一步的结果,市委书记迟翰章被取消副省级干部候选人资格,同时被免去枫城市委书记职务,平调到省里一个并不重要的厅级单位担任负责人。
省里派来了一位新的书记。新书记上任后,不久就对枫城日报的领导班子做了调整。曾牧野已经被捕,人们猜测姜沙白会接任曾牧野,成为报社一把手。事实上,报社大部分员工,以及社会上许多读者都希望姜沙白能够主政枫城日报,因为姜沙白是一个有正义感的报人,也是一个敢为百姓说话的报人。但事情的发展出乎人们意料。在市委常委会研究报社班子人选时,只有一两个常委投了姜沙白的票,远远不到规定的三分之二。市里派了一个宣传部副部长到报社担任社长兼总编辑。这位副部长很多人都熟悉,知道他是个唯唯诺诺、眼睛向上、喜欢奉迎的官员。姜沙白则以工作需要为由,被调到市文联担任主席,级别由副处提升为正处,算是升了官,但彻底离开了新闻界。
陶永默默地考虑好些天,终于做出决定,调回新闻部当记者。他感到目前枫城日报最需要的不是广告员,而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也只有回到新闻部,继续从事姚小琪的未竟事业,对得起姚小琪对他的期盼,才无愧于他们那段永远无法从记忆里抹去的真爱。
…完…